黄鹤楼导游词

时间:2024-06-08 13:23:11 导游词 我要投稿

黄鹤楼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导游词

黄鹤楼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游览观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姓陆,大家可以叫我小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希望在刘师傅娴熟的车技和我尽心尽力的讲解下,大家的武汉之行能是  今天上午呢,我将带大家参观的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它曾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与江西的腾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坐落于蛇山西端,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诗元2  现在我们所站的就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在厅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这幅《白云黄鹤图》,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而黄鹤楼因仙得名说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画中这位仙者跨鹤乘风而起,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黄鹤楼下的人群浮动,载歌载舞,祝愿仙人黄鹤能早返人世。我们再来看,这两根大柱上的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这是著名书法家吴作人先生书写的。它也暗示着我们登上黄鹤楼,登高远望是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忧愁的,那么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抛开烦恼,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

  一楼用壁画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黄鹤楼的古老神韵,大家是不是更想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呢?下面,请随我上二楼,我们现在经过的是被称作一楼半的跑马廊,在每两层楼之间都会有这样一个跑马廊,大家想一想,外观为五层的黄鹤楼加上这四个跑马廊是不什有九层呢?所以啊,黄鹤楼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层而是为九层,登上二楼,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篇《黄鹤楼记》,楼记两边的壁画:右边这幅名为《孙权筑城》,它再现了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左边这幅为《周瑜设宴》,它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夺回荆州的故事,同时,在大厅里还陈列了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的黄鹤楼模型,不同的时代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大家请看唐代模型几乎只有一座主楼伫立在那里。宋代黄鹤楼是由楼、台、轩、廊组合而成的建筑群,显得格外雄浑。元代黄鹤楼具有宋代楼的遗风,并且出现植物的配置,使建筑发展成为浓荫掩映的空间,达到了富丽堂皇的效果。明代楼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十分精致秀美,像一座小皇宫。清代楼只有主楼一座却应和"八卦五行"之数,奇特无比。最后大家再看现代的黄鹤楼,它是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既具山水相依,自然浑朴的古典风格又具有气势恢弘,多彩多姿的现代气派,所以我们觉得它是不失传统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雄伟壮观。

  看了黄鹤楼壮丽的外观,了解了它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染一下黄鹤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古人云"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这句话对于黄鹤楼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那么大家猜一猜,这幅《人文荟萃》的壁画上穿红衣的诗人是谁呢?不,不是李白,好了,让我用一首诗来提醒大家,"昔人以乘黄鹤去,此地空于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我还没有说完大家就都知道了。它便是唐代大诗人崔颢了,相传大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饱览江城美景,可当他诗性大发时,却抬头看到了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他觉得崔颢的诗写出了连他自己都无法表达的感情,不由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怅然而去。也正是有了李白搁笔的传说故事,黄鹤楼被赋予了丰富生动的文化色彩,才名扬天下。当然,美景留人,李白后来又作过至少五篇以上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壁画上就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大家都知道,我们武汉被誉为江城,而这还是取自李白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为大家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若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与指正,最后祝愿大家旅途一路平安,谢谢!

黄鹤楼导游词2

  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蒋佳丽。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最为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楼正前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匾子,上面书写着“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一层层地仔细观赏,其中一层放置了历史时代的黄鹤楼模样,每座都非常雄伟,不过还是我们现代早的'这座楼更壮观精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顶层,放远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也来来往往。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如画”。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美景,心情也就非常愉快,应该也会忘了登黄鹤楼的疲劳吧!也会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想那时李白必定很忧伤吧!

  好了,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了名胜风景区——黄鹤楼。如果你有兴趣就来细细游览吧!

黄鹤楼导游词3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江城武汉浏览风景优美的黄鹤楼。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我姓郑,大家就叫我郑导吧。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被中国历代诗人所吟诵。黄鹤楼一直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它美就美在高楼雄伟壮观,站在楼顶眺望,武汉风光尽收眼底。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的,主楼净高51.4米,一共五层,外形方方正正,四望如一,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红葫芦宝顶入夜闪闪发光。每层都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楼前的.黄鹤展翅欲飞。下面就请大家到主楼看一看吧。

  好了,大家已经来到了三楼,这里我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眼前是一幅名为“文人荟萃”的陶版瓷画,画面上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情景。你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他慕名而来,在浏览了黄鹤楼之后,即兴赋诗一首: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好了,下面请大家登上五楼,饱览武汉风光。之后,请大家沿途返回,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黄鹤楼导游词3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我叫曾卉茹,是你们的导游。我一定安排好大家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的旅游活动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建在公元223年,到现在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里,期间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现在的黄鹤楼是按清代的样子筑成的,在1981年重建,1985年完工建成的。

  各位游客,在黄鹤楼的大厅,最引人注意的要数《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贺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其实在这幅壁画后面,还有一个传说,请大家仔细看看。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注意不要损坏文物,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黄鹤楼导游词4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平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毛泽东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黄鹤楼导游词5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 旅行社”的导游员_ ,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的,现在大家所看见的前面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人。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到黄鹤楼的里面去看看吧。

  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间之意。

  其实在这幅壁画的后面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节起舞。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饮酒,酒店的'生意大为兴隆,辛氏因此而发了财。十年后,老道突然出现在酒店,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由此便出

  现了壁画上的情景。

  (除此壁画之外,就是这幅被誉为黄鹤楼二绝之一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令人遗憾的事情一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令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

  好,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上楼去游览。

  这里是一楼半的跑马廊。现在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黄鹤楼外观为五层,但里面却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有九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为阳数之首,又与汉字长久的

  “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在这个跑马廊里主要是陈列一些名人字画,供大家观赏。

  各位朋友,来到了黄鹤楼的二楼,我们就可以看到黄鹤楼的历史,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大家再看中间的《黄鹤楼记》,论三大名楼,黄鹤楼排在首位,而论楼记,最没有名的就属黄鹤楼楼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是从十多篇楼记中选出的,它偏重于写实景,整篇文章不足三百字,但却写清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传说以及人们在黄鹤楼上活动的情形。另外在这里还展出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共有六个,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黄鹤楼饱经了历史的沧桑。我们现在这个黄鹤楼就是以清同治楼为雏形重新设计建造的。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这组《文人荟萃》的板画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在壁画的中间大家可以看到这位穿红衣的诗人,他就是崔颢,虽然很有才气,但因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境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现在可以收集到关于

  黄鹤楼的诗词共有一千七百多首,但因版面有限,这里只选择了十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登上了黄鹤楼的四楼,大家可以看出这里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它专门陈列当代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留下的即兴作品。中间为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右边是李苦禅先生的遗作,左边则是吴作人先生特为黄鹤

  楼作的《翔千里》。另外,这里还备有文房四宝,可供游客即兴挥毫。(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试试,说不定将来这里也会陈列您的作品。)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就要登上黄鹤楼的顶楼了(,看看在那里各位是不是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呢?)、大厅里展示的这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平方米,是全楼中规模最大的,它由十幅金碧重彩画组成,表现了长江的自然景观和文明史话渊源。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黄鹤楼坐落在蛇山头,由于这列山丘东西延绵,形似长蛇,俗称蛇山。

  隔江对岸的则是汉阳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造成龟蛇两山隔江对峙的独特地貌,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这样,东西延绵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长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字,黄鹤楼正好在这个交点旁。

  东望则又是一番景象,山岭延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

  在我们现在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之东是双峰山和洪山,这两座山是武汉市的宗教胜地,其间有

  几处著名的道观及寺庙。

  再往东,则是著名的东湖风景区和武汉市文教区,一些著名的大专院校都集中在这里。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黄鹤楼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黄鹤楼导游词6

  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xxx。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最为雄伟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楼正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金匾,上书”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我一层层地仔细观赏

  其中有一层放置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每座都很雄伟,不过我觉

  得还是我们现代造的这座更壮观更精致。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顶层,放眼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的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入画”

  我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景色,心情非常愉快,忘记了登楼的疲劳和天气的炎热。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想李白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忧伤的吧!我在黄鹤楼上流连忘返,大家有机会也到武汉来游览游览这座雄伟精致的高楼吧!

黄鹤楼导游词7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xx,大家叫我张导就好了。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周师傅,他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和周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将尽力满足。最后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就是武汉最著名的5A级景区—黄鹤楼。

  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整整有一百年。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自西而东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用,故又称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但是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动人神秘的传说哦。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实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酒足饭饱后,老道非常感激辛氏。后来,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就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但我会画画,我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辛氏一听,非常高兴,他立即去看老道画好的鹤,觉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那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话,拍手一试,果然那只黄鹤一跃而下,引颈高歌鸣,翩翩起舞,舞毕又跳回墙上,客人十分高兴。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辛氏一见,十分高兴,拉着老道说,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听你的下落,不知去向。今天你回来了,请你再也不要离开。等辛氏讲完,老道对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挣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了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在你留下的黄鹤的帮助下,我现在非常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起,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黄鹤载着老道飞走了,此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过。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十分想念这只给他们带来幸福吉祥的仙鹤,纷纷建议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楼阁,供奉老道和黄鹤,以资纪念。同时也为云游四方的老道和黄鹤指引方向,希望他们早点回来。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他有感于黄鹤帮他致富,于是取名为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了。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主楼净高51.4米,共五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入夜闪闪发光,各层均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主楼看一看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大厅宽22米,长14米,您看这些古香古色

  的大柱,周长有两米,它们直通顶层可以说是整栋楼的擎天柱。迎面的这副“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黄鹤西去,再现了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场景;而下面人们载歌载舞,表现了当时黄鹤山的繁华热闹的场面。整副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画两侧柱子上还挂着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大厅名联后是一巨幅雕屏,上绘历史上黄鹤楼的造型,技艺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称艺术精品。

  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向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二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说明了黄鹤楼九五之尊的尊贵地位。这里陈列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我们现在来到二楼看见的这六座模型,是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的六座黄鹤楼模型。这六座模型分别代表着当时的建筑风格以及体现黄鹤楼当时在历史上的地位。我给大家最隆重的介绍清朝的黄鹤楼。可以这么说,这座黄鹤楼模型是历史上最真实的一座,因为其它的是根据古时候的楼记、诗词、字画所塑造的,而这座黄鹤楼模型是根据清朝时期一位外国传教士的照片而塑造出来的。清代黄鹤楼建筑布局是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字观念进行设计的。楼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计九九之数,表示九九归一。楼高三层发“天地人”三才。顶为三叠发“精气神”三元。每层都有12个翘角:第一层的12个翘角代表一天有12个时辰,第二层的12个翘角表示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12个翘角加上顶部的16个翘角共28个翘角代表天上有28星宿。楼顶为四面攒尖顶四边为歇山顶含义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每层檐有斗拱出跳,并刻成鹊形共360个合天周360度。楼内72根大柱拔地而起表示一年有72候。中间的四根大柱象征着“东南西北”四维。我们在将底座的每三个角之间的第一个角和第三个角相连接又刚好是一个“太极八卦”图。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三楼大厅有三幅壁画,共画13位唐宋名人。有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同时也摘录了他们吟咏的名句。这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画面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您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之余即兴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感叹黄鹤楼风景秀丽欲题诗一首,一抬头,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就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捣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现在公园里还有搁笔亭来纪念此事件。由于李白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

  四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五楼,也是黄鹤楼的顶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0平方米,在全楼壁画中是最大的。它由10幅彩画组成,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在这里极目远眺,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黄鹤楼矗立蛇山之巅,对面是龟山,雄伟的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向北望,便是楼宇林立,街市繁华的汉口,东西绵延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汉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资,黄鹤楼正好在这个“十”字的交点旁,纵目四望,整个城市的高大建筑,著名的景点和游览场所都展现眼前。

  好了,我们的黄鹤楼之行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短短的几天,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带给我的快乐!一路上如果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尽管提出,以便我日后提高。我也期待我们的下次再见。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黄鹤楼导游词8

  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一楼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成为武汉的一个标志。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导游词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武汉最特色的黄鹤楼,我是这次的导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鹤楼建于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离清代最后的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20年。

  现在大家所看见前面这栋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可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都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鹤楼里面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去里面看看吧。走进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上的神仙,他吹着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黄鹤楼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仙人早日归来之意。图中黄鹤楼下面还盛开了许多梅花,梅花是武汉市花,作者借此来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浏览就到这里,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黄鹤楼导游词10

  大家好!大家可能没有见过黄鹤楼,但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古文化遗产,黄鹤楼。”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黄鹤楼,它是由古代劳动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它位于中国古代四大名院之一的黄鹤楼的西侧,是一栋高三十二层的红楼大厦,这栋楼有四层。楼顶的建筑,有两米多高,是用黄鹤楼建的。

  黄鹤楼是古代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的古建筑之一,它的建筑布局,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是明清的重点文物古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内的最高楼。

  我们现代的楼是黄鹤楼,楼顶是黄鹤楼,楼上面是“黄鹤楼”三个大字,楼顶上有“东方”三个红色大字。楼顶的楼梯是黄鹤楼最高的楼梯,楼梯上面是“黄鹤楼”三个红色大字。

  我们现代的楼是五楼的,楼顶的楼顶上是“东方”三个红色大字。

  我们现代的楼是“南阳楼”和“南阳楼”三个蓝色大字的楼顶,楼顶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红色的灯笼,楼顶的楼梯很陡很高,楼顶的楼梯很窄,楼梯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小孔,楼梯上面的`墙上都是爬满爬满爬满爬满爬满的爬满爬满爬满爬满的爬满爬满的爬满爬满爬满爬满了的爬满爬满了的爬满了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

  现代的楼是黄鹤楼,现代的楼是南阳楼,现代的楼是黄鹤楼,现代的楼是“东方”三楼。

黄鹤楼导游词11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这是我们司机x师傅,x师傅开车十几年,有很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欣赏窗外的风景。

  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您解决。

  希望我和x师傅的服务使您在这次旅途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

  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

  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

  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黄鹤楼导游词导游。

  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去游览。

黄鹤楼导游词12

  Yellow Crane Tower, located on Snake Hill in Wuchang, is one of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 other two: Yueyang Tower in Hunan and Tengwang Tower in Jiangxi).

  Legend has it that in Wuchang, there used to be a wine shop opened by a young man named Xin. One day, a Taoist priest, in gratitude for free wine, drew a magic crane on the wall of the shop and instructed it to dance whenever it heard clapping. Thousands of people came to see the spectacle and the wine shop was always full of guests. After 10 years, the Taoist priest revisited the wine shop. He played the flute and then rode on the crane to the sky. In memory of the supernatural encounter and the priest, the Xins built a tower and named it Yellow Crane Tower.

  According to records, the tower was first built in 223 A.D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220-280). After completion, the tower served as a gathering place for celebrities and poets to party and compose poetry. It was estimated that up to the Tongzhi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as many as 300 poems about the tower had been found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 Cui Hao, a famous poet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made the tower well known throughout China with his poem "Yellow Crane Tower".

  Destroyed many time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the tower was rebuilt time and again until 100 years ago when it was, for the last time, reduced to ashes. The present tower is a complete reconstruction and is the result of four years of work beginning in 1981. Where the old tower was only 15 meters wide,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new structure was increased to 20 meters wide. The tower, 51.4 meters high, is five-storied with yellow tiles and red pillars, overlapping ridges and interlocking eaves, more magnificent than the old one.

  The new Yellow Crane Tower is regarded as the symbol of Wuhan city.

黄鹤楼导游词13

各位朋友们:

  最先十分的热烈欢迎大伙儿赶到大家漂亮的浦东----武汉市,下面将有我来为诸位给予导游服务,在这儿我就用最激情的笑容迎来大伙儿的来临,也用最诚挚的语句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源于XXXX度假旅游行社的景区讲解员XX ,大伙儿能够要我X导,还可以要我小x.自然因为我意味着大家XXXX旅行社热烈欢迎大伙儿赶到江南地区三大名楼之一的黄山烟来参观考察.期待大伙儿我领着下玩得开心和开心!下面请大伙儿跟我一起参观考察.大家的游玩路线是以南门进到,历经鹅字碑。归鹤图。崔颢赋诗壁。搁笔亭最终抵达黄山烟裙楼。好啦,如今就请您可愿一起逐渐今日的“黄鹤之行”吧。!黄山烟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时间名胜古迹,是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的地标性建筑。不管您是坐船数据漫游于千万里湘江以上,或是搭车历经京广线线,一抬眼便能够见到这座巍然耸立于蛇山以上的千载名景。可以说,得天独厚的所在位置,再加上各代文人雅士留有的诗词名句、对联牌匾,铸就了这座群山美与历史人文美紧密联系的文化艺术名景。自古以来就具有“天地河山第一楼”的美名。黄山烟兴建于三国吴黄二年,也就是公年220xx年,由曹操伴山而建的一座国防边防哨所演化迄今,现有1700很多年的历史时间了,那麼,如今黄山烟是以清朝黄山烟为原型,于1981年复建,1985年峻工。您看黄山烟裙楼高51.4米,黄瓦红柱,金壁辉煌,并且所有门头有钢筋混凝土铸造而成。它既无失黄山烟传统式的与众不同造型设计,又比各代黄山烟更为高大雄伟,故具有“天地绝景”的美名一赶到黄山烟,您很有可能便会造成一个疑惑了,这座隔楼为何取名字黄山烟呢,?不要着急,使我们先带上这一疑惑走入它的一楼服务厅,随后听我慢慢说来。服务厅内最引人注意的也许是一幅《白云黄鹤图》了,这幅墙壁画高9米,宽6米,是由756块水泥花砖包镶而成的,画上黄山烟垂直居中矗立,上边一位神仙骑着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边大家欢歌笑语,似在答谢似在热烈欢迎仙者骑着黄鹤回归,整副画弥漫着烂漫奇妙的氛围,武汉市的普通百姓为何为自己故乡的地标性建筑取名为黄山烟呢?这一漂亮的名字来源于一段漂亮的神格化传说故事。明朝《报恩录》里就曾记述:一位老练早一个叫辛和的人开的酒楼里喝过大半年的酒,却没付一分钱。临走时,它用地面上的桔子皮在墙壁画了一只黄鹤,并告之辛和,如果你拍巴掌相招,黄鹤便会出来舞蹈为酒客暖场。此后,辛和的酒楼由于拥有这只丹顶鹤,做生意十分火爆。辛和为了更好地感谢老练,在原地不动盖起来了一座高楼大厦,取名字“黄山烟”。几百年来,这个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变成黄山烟“因仙而出名”最有影响的传说故事。好,请大伙儿可愿再次往上参观考察。大家如今所属的地区并不是二楼,只是一楼与二楼的隔层,别名上山廊。那样的上山廊每二层中间都是有,大伙儿能够算一下,黄山烟本有五层,再再加上每双层中间的.上山廊,內部一共就会有九层,因而,黄山烟又拥有外五内九的建筑构造。这儿陈列设计着一些历史时间的名人字画,大伙儿能够赏析一下。各位看,二楼中陈列设计着唐宋元明清和当代六座黄山烟实体模型。她们分别意味着了其处分别时期的建筑类型。您瞧,这座唐代的黄山烟,一楼和城相接,外看仅有双层,总体构造较为简约粗狂,给人一种古色古香浑厚的觉得。再看一下宋朝的楼,由楼、台、轩、廊四一部分组成,各层仰首飞檐,飞达四敞,呈现了宋朝精美隽逸的风格特征。元朝的方式持续了宋朝的设计风格,明朝则仍然是双层。大伙儿再看,这儿也有一些布蓬这类的物品,您了解这个是什么用的吗?没有错,这就是我们古时候大家用的太阳伞。可以看这里清代的黄山烟,它分三层,各自指的是天和。地利人和。人与。第一层有12个檐,意味着着一天12个时间,第二层十二个檐,意味着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意味着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华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艺术融进在其中,是它的最奇妙的地方了,缺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季也就是清光绪十年,这座清楼因山脚下房子起火化作了余烬。最终一座就是目前的黄山烟了,它以清朝黄山烟为基本上,于1984年重新修,既无失黄山烟传统式的与众不同造型设计,又比各代的楼更为高大雄伟。三楼服务厅来品味它的历史人文主题风格。服务厅内陈列设计着一组大中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重现了在历史上知名人物来黄山烟吟诗作赋的场景。四楼是黄山烟的文化艺术活动场地,陈列设计了当今书画名家游玩本楼的即兴之作,这儿还专业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个游人有兴趣爱好,何不在这里一显身手。如今大家赶到了黄山烟五楼的观景平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儿大家最先见到的是这幅名叫“春江浩瀚无垠”的组画,它总面积达90平米,在整楼墙壁画中是较大的。它由10幅彩绘构成,正脸墙壁的三幅是组画的管理中心,第一幅自上而下记述了远古传说的湘江文化艺术演化发展趋势的全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背景色上放金线描画出的浪花占有了所有界面,让人好像站到湘江的一个横剖面上,体会着激流东去的浪涛。第三幅体现的是三国之后黄山烟造成和兴废的全过程。其他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湘江流源,上下游飞瀑,三峡风景,庐山奇观,苏州太湖风景,江流入海口和沧海横流。幸福的时光一直令人觉得这般的短暂性,大家今日的黄鹤楼之行至这儿就结束了。在此次旅游全过程中,我工作也有许多应当搞好而沒有搞好的地区,我可以向大伙说的仅有—感谢,谢谢你们对于我的全力支持和协助。假如明年大家投缘再度相聚,我愿意为大伙儿给予更强的服务项目。最终祝大家身心健康,万事大吉!谢谢你们,再见了!

黄鹤楼导游词14

各位嘉宾:

  大家好,今天我们浏览武汉市最著名的名胜,千古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武昌的黄鹄山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黄鹤楼导游词。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一百年。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灰鹤、白鹤、丹顶鹤、黑颈鹤,但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要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取名为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卖酒遇仙”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了,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

  有一天,老道突然来向辛氏告别,为感激辛氏,老道为他的酒店的画了一只鹤作纪念,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

  ”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

  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跳起舞来。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

  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辛氏为了纪念老道和仙鹤,于是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最大。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同音,故又名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了,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中国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民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导游词《黄鹤楼导游词》。

  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充分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由于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

  在众多描写黄鹤楼的诗中,最有名的要数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重建的黄鹤楼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离开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离江边约一千米。

  黄鹤楼建筑群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

  黄鹤楼为五层,高51米,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

  楼为钢筋混泥土仿木结构,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像黄鹤飞翔,每个翘角上的风铃在四面来风的吹拂下发出浑圆深沉的音响。

  现在我们到了黄鹤楼一楼大厅。

  迎面我们看到一幅高9米,宽6米的“白云黄鹤图”,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载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骑着黄鹤归来,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

  画两侧柱子上挂着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正中有一巨幅红木雕屏,上刻历史黄鹤楼造型,技艺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这里是黄鹤楼二楼大厅,二楼有两幅瓷嵌壁画,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孙权筑城以古朴的.笔触再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

  周瑜设宴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索回荆洲的故事。

  两幅壁画之间是唐代阎伯理所写的黄鹤楼记,厅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

  现在到了第三楼。

  三楼是组画“人文荟萃”,它是三幅连成的长卷绣像画,将唐宋两个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组织在一起。

  人物塑造尽量写实,每个人像旁注有其姓名和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反映了黄鹤楼是人文荟萃之地。

  这里是黄鹤楼四楼大厅,四楼是专门陈列悬挂当代书画家浏览黄鹤楼的即兴作品。

  居中挂的厅匾取李白诗句“长江万里情”五字,以激发游人的创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黄鹤楼为实景的巨幅挂毯。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

  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

  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

  其它七幅画绕大厅一周,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这十幅画面所构成的万里长江图卷完整地再现了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好,今天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黄鹤楼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陪同您一起畅游江南名楼——黄鹤楼。

  我将竭尽所能为您提供全面周到的导游服务,祝大家玩的开心。

  黄鹤楼被中国历代诗人吟诗诵赞,一直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白鹤,灰鹤,丹顶鹤,黑颈鹤等等,但是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起名叫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一段美丽的神化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

  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实善良,乐善好施。

  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

  酒足饭饱后,老道非常感激辛氏。

  后来,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就有求必应。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

  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但我会画画,我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

  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

  画完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

  辛氏一听,非常高兴,他立即去看老道画好的鹤,觉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那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话,拍手一试,果然那只黄鹤一跃而下,引颈高歌鸣,翩翩起舞,舞毕又跳回墙上,客人十分高兴。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

  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

  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辛氏一见,十分高兴,拉着老道说,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听你的下落,不知去向。

  今天你回来了,请你再也不要离开。

  等辛氏讲完,老道对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挣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了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在你留下的黄鹤的帮助下,我现在非常富有。

  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起,随着笛声唱歌跳舞。

  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黄鹤载着老道飞走了,此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过。

  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十分想念这只给他们带来幸福吉祥的仙鹤,纷纷建议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楼阁,供奉老道和黄鹤,以资纪念。

  同时也为云游四方的老道和黄鹤指引方向,希望他们早点回来。

  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他有感于黄鹤帮他致富,于是取名为黄鹤楼。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兴衰。

  自从清同治十年,即公元1884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企盼着黄鹤楼重现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得以重建,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整整有一百年。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自西而东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

  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用,故又称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

  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观赏黄鹤楼我用五个字来概括黄鹤楼的特点:高、奇、险、美、妙。

  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天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鹤,神话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下临无地;美就美在登楼远眺,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轶事流传。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

  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

  主楼净高51.4米,共五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

  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

  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入夜闪闪发光,各层均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主楼看一看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

  大厅宽22米,长14米,您看这些古香古色的大柱,周长有两米,它们直通顶层可以说是整栋楼的擎天柱。

  迎面的这副“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者铁笛似离似归,下面人们载歌载舞,整副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

  画两侧柱子上还挂者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名联后是一巨幅雕屏,上绘历史上黄鹤楼的造型,技艺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称艺术精品。

  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向上参观。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

  这样的跑马廊每二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

  这里陈列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大家看,二楼中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

  他们各自代表了其处各自时代的建筑风格。

  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

  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

  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然是两层。

  大家再看,这里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东西,您知道这是什么用的吗?没错,这就是咱们古时人们用的遮阳伞。

  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个时辰,第二层十二个檐,代表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

  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遗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绪十年,它被雷火击毁了。

  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基本,于1984年重修,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雄伟壮观。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

  这里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

  画面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

  您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

  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后即兴赋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可是由于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崔颢名气又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

  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

  李白游览后觉得黄鹤楼传说奇特,风景优美,于是诗兴大发,答应写诗。

  人们准备好文房四宝,李白饱蘸浓墨,凝神屏气,提笔欲写,可就在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就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

  围观的人们不知何故,纷纷询问为什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

  由于李白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

  四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0平方米,在全楼壁画中是最大的。

  它由10幅彩画组成,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

  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

  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

  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现在再让我们到西边观赏武汉三镇的美景吧。

  眼前是滚滚东去的长江和使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还有对面龟山上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富丽堂皇的晴川饭店,如彩虹跨江的晴川桥……黄鹤楼像一位老者,稳坐于蛇山之巅见证了武汉沧桑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今天,更以期待的目光展望着繁荣昌盛的未来。

  好了,黄鹤楼之行就快开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够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

  欢迎您下次来到江城,还来这里坐坐。

  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黄鹤楼导游词15

  Hello, everyone. I'm Kesai, the tour guide of "dinosaur Express TravelAgency". Here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warm welcome to you all. In the next fewdays, I will provide you with tour guide service. I will try my best to arrangeyour itinerary and make you feel happy in this tour.

  Now, please follow me to visi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he mostcharacteristic scenic spot in Wuha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as first built in 223 A.D. in the second year of WuHuangwu in the Three Kingdoms.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700 years, duringwhich it was built and destroyed repeatedly. The present yellow crane tower isbased o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of the Qing Dynasty, rebuilt in 1981 andcompleted in 1985.

  Now you can see the tall and magnificent building in front of you is theYellow Crane Tower. It is famou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nd is famous athome and abroad. It is as famous as Tengwang Pavilion in Jiangxi and YueyangPavilion in Hunan.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three great pavilions in the southof the Yangtze River". There was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the magnificence ofthe Yellow Crane Tower. It was said that the guests from Hubei and Sichuan meton the river, chatting and praising their hometown. The Sichuan guest said,"there is an Emei Mountain in Sichuan, only three feet away from the sky." theHubei guest said with a smile, "there is a yellow crane tower in Hubei, half ofwhich is in the clouds. "The guests in Sichuan were speechless. Of course, thestory is a bit exaggerated, bu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does attract Chinese andforeign tourists with its magnificent landscape, moving legend and strongcultural atmosphere.

  Well, having said so much, let's go to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hen you enter the hall, the most attractive one is the picture of whiteclouds and yellow cranes. It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myth of riding a crane tobecome an immortal. It also takes the meaning of the Tang poem that "in thepast, people had gone by the Yellow Crane". Please see the immortal on thepicture. He plays a jade flute and looks down at the world. It seems that he isreluctant to part in the painting. The people below the Yellow Crane Tower singpoems or sing and dance. They wish the immortal Yellow Crane a good morningReturn to the world. In fact, there is a legend behind the mural, which casts amysterious color o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ancient times, there was a mansurnamed Xin who was selling wine at the top of the Yellow Crane mountain. Oneday, a ragged old Taoist came to him to beg for wine. Although Xin was petty, hewas loyal, kind and charitable. Seeing that the old Taoist was very poor, hegenerously agreed. After that, Lao Dao would come every day, while Xin Shi wouldrespond to every request. 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this. One day, the Taoistpriest suddenly came to say goodbye: "I don't get paid for drinking every a yellow crane can borrow it to show my gratitude. "After that, he pickedup a piece of orange peel on the ground, drew a yellow crane on the wall, andsaid to Xin," as long as you clap your hands, the yellow crane will come downand dance to cheer the drinkers. "After that, Lao Dao disappeared. When Xinclapped his hands for a try, the Yellow Crane jumped down and danced for thefestival. After the news spread, it attracted tourists from far and near todrink. The business of the hotel was booming, and Xin made a fortune. Ten yearslater, Lao Dao suddenly appeared in the hotel and said to Xin Shi, "is the moneyI earned in ten years enough to pay off my wine debt?" Xin Shi quickly saidthanks. Lao Dao took down his flute and played a wonderful tune to the YellowCrane on the wall. The Yellow Crane heard the sound and flew away with LaoDao.

  Thus, the scene on the mural appeared. (in addition to this mural, thiscouplet is known as one of the two wonders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cool aircomes from the west, clouds sweep away the regret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rivergoes to the East, waves wash away ancient and modern worries. It means that thefresh and pleasant air comes from the west, dispels the fog accumulated in theclouds, and sweeps away the regrettable things between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the surging Yangtze River rolls eastward, and washes away the vexing things ofall ages. )

  OK, now let's go upstairs with me.

  This is the racetrack on the first floor and a half. Now you may havenoticed tha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has five floors on the outside, but not onthe inside. It actually has nine floors. This is because in ancient China, thesingular number was called Yang number, and "9" was the first number of Yangnumbers. It was also homophonic with the long-standing "jiu" of Chinesecharacters, which means "forever". In this horse racing Gallery, we mainlydisplay some famou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for you to watch.

  Dear friends, when we come to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we can see the history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First, please look at thismural entitled "Sun Quan building the city", which reproduces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whe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as built. After the battle of Chibi, LiuBei borrowed Jingzhou and took Sichuan, but he refused to return it to long after LV Meng, the general of the eastern Wu Dynasty, killed Guan Yuand recaptured Jingzhou, Liu Bei personally led more than 100000 troops toattack Wu. Knowing that the war was inevitable, Sun Quan, on the one hand, askedWei Chengchen for pea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concentrated his strengthagainst Liu Bei. In order to command the battle nearby, Sun Quan built Xiakoucity on the edge of the Yangtze River according to the danger of Huanghemountain, and built a building on huangheji at the head of the city forobservation. This is the original huanghe tower.

  Let's look at the story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the middle. In termsof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the Yellow Crane Tower ranks first. In terms of thestory of the tower, the one with the least name is the story of the Yellow CraneTower. The article we see now is selected from more than ten records of theYellow Crane Tower. It focuses on the real scene. The whole article is less than300 words, but it clearly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rchitecturalform, legend and people's activities i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addition, there are six models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of the pastdynasties on display here,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vicissitudes of history ofthe Yellow Crane Tower from one side. Our present yellow crane tower isredesigned and built based on the prototype of Tongzhi tower in the QingDynasty. Next, please go up to the third floor with me.

  The third floor shows the cultural origin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hisgroup of board paintings in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ti reproduces the scene ofliterati coming to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o chant poems and write Fu. In themiddle of the mural, you can see the poet in red. He is Cui Hao. Although he isvery talented, 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official career because he is atraitor. This kind of state of mind makes him have the idea of learning Taoismand becoming an immortal. The poem "Yellow Crane tower" is the expression ofthis kind of mood.

  Now we can collect more than 1700 poems abou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butdue to the limited space, only 11 famous poets are selected here.

  On the fourth floor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you can see that this is thecultural activity place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hich specially displays theimpromptu works left by contemporary calligraphers and painters visiting theYellow Crane Tower. In the middle is Mr. Li Keran's landscape painting, on theright is Mr. Li kuchan's work, and on the left is Mr. Wu Zuoren's "flyingthousands of miles" for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treasures of study for tourists to improvise.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canhave a try. Maybe your works will be displayed here in the future. )

  Well, friends, next we are going to climb the top floor of the Yellow CraneTower (, see if you will have a different feeling there?).

  On display in the hall is a group of paintings entitled "the vastness ofthe Yangtze River". Covering an area of 99 square meters, it is the largest inthe whole building. It is composed of ten pieces of splendor heavy colorpaintings, showing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origin ofhistorical civilization.

  From here, you can hav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three towns in Wuhan. Youcan either overlook them or overlook them. It's a beautiful scenery, which ispleasing to the eye.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SnakeMountain, which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snake mountain because it stretchesfrom east to west and looks like a long snak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isGuishan mountain in Hanyang. Due to the dislocation of strata and the impact ofthe river, the two mountains of Guishan and Sheshan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river. 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connects the mountains on both sides of theriver. In this way, the East-West mountains and the South-North Yangtze Riverdraw a huge cross on the land of Wuhan, and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s just nextto this intersection.

  Looking to the East, it is another scene, with rolling mountains andscattered lakes. To the east of the snake mountain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is now located are Shuangfeng Mountain and Hongshan mountain. These twomountains are the religious resorts of Wuhan City, with several famous Taoisttemples and temples. Further east, there are the famous East Lake Scenic Areaand Wuha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District, where some famous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are concentrated.

  Well, dear friends, I'll introduce you to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 hope myexplanation will leave you a little impression. Please forgive me for thedetails.

《黄鹤楼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黄鹤楼导游词】相关文章:

黄鹤楼导游词12-30

黄鹤楼导游词15篇05-08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07-21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05-23

豹突泉导游词_导游词05-18

经典导游词05-28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语文教案06-04

故宫的导游词11-03

台州导游词06-17

精选黄山导游词06-20

黄鹤楼导游词

  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鹤楼导游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鹤楼导游词

黄鹤楼导游词1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游览观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姓陆,大家可以叫我小陆,那么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刘师傅。希望在刘师傅娴熟的车技和我尽心尽力的讲解下,大家的武汉之行能是  今天上午呢,我将带大家参观的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它曾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与江西的腾王阁、湖南的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坐落于蛇山西端,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诗元2  现在我们所站的就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在厅中呢,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我身后这幅《白云黄鹤图》,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而黄鹤楼因仙得名说的也正是源于它了,画中这位仙者跨鹤乘风而起,口吹玉笛,俯视人间,大有依依不舍之情,黄鹤楼下的人群浮动,载歌载舞,祝愿仙人黄鹤能早返人世。我们再来看,这两根大柱上的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这是著名书法家吴作人先生书写的。它也暗示着我们登上黄鹤楼,登高远望是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忧愁的,那么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抛开烦恼,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

  一楼用壁画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黄鹤楼的古老神韵,大家是不是更想去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呢?下面,请随我上二楼,我们现在经过的是被称作一楼半的跑马廊,在每两层楼之间都会有这样一个跑马廊,大家想一想,外观为五层的黄鹤楼加上这四个跑马廊是不什有九层呢?所以啊,黄鹤楼并不是大家看到的五层而是为九层,登上二楼,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篇《黄鹤楼记》,楼记两边的壁画:右边这幅名为《孙权筑城》,它再现了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左边这幅为《周瑜设宴》,它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夺回荆州的故事,同时,在大厅里还陈列了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的黄鹤楼模型,不同的时代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大家请看唐代模型几乎只有一座主楼伫立在那里。宋代黄鹤楼是由楼、台、轩、廊组合而成的建筑群,显得格外雄浑。元代黄鹤楼具有宋代楼的遗风,并且出现植物的配置,使建筑发展成为浓荫掩映的空间,达到了富丽堂皇的效果。明代楼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十分精致秀美,像一座小皇宫。清代楼只有主楼一座却应和"八卦五行"之数,奇特无比。最后大家再看现代的黄鹤楼,它是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既具山水相依,自然浑朴的古典风格又具有气势恢弘,多彩多姿的现代气派,所以我们觉得它是不失传统独特造型又比历代旧楼更加雄伟壮观。

  看了黄鹤楼壮丽的外观,了解了它的历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染一下黄鹤楼浓郁的文化气息,古人云"文因景成,景借文传"这句话对于黄鹤楼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那么大家猜一猜,这幅《人文荟萃》的壁画上穿红衣的诗人是谁呢?不,不是李白,好了,让我用一首诗来提醒大家,"昔人以乘黄鹤去,此地空于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对,我还没有说完大家就都知道了。它便是唐代大诗人崔颢了,相传大诗仙李白登上黄鹤楼饱览江城美景,可当他诗性大发时,却抬头看到了崔颢的《黄鹤楼》一诗,他觉得崔颢的诗写出了连他自己都无法表达的感情,不由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怅然而去。也正是有了李白搁笔的传说故事,黄鹤楼被赋予了丰富生动的文化色彩,才名扬天下。当然,美景留人,李白后来又作过至少五篇以上有关黄鹤楼的诗词,壁画上就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那么大家都知道,我们武汉被誉为江城,而这还是取自李白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我为大家的导游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理解和配合,若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与指正,最后祝愿大家旅途一路平安,谢谢!

黄鹤楼导游词2

  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蒋佳丽。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最为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楼正前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匾子,上面书写着“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一层层地仔细观赏,其中一层放置了历史时代的黄鹤楼模样,每座都非常雄伟,不过还是我们现代早的'这座楼更壮观精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顶层,放远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也来来往往。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如画”。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美景,心情也就非常愉快,应该也会忘了登黄鹤楼的疲劳吧!也会不禁想起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想想那时李白必定很忧伤吧!

  好了,今天我带领大家游览了名胜风景区——黄鹤楼。如果你有兴趣就来细细游览吧!

黄鹤楼导游词3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江城武汉浏览风景优美的黄鹤楼。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我姓郑,大家就叫我郑导吧。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被中国历代诗人所吟诵。黄鹤楼一直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它美就美在高楼雄伟壮观,站在楼顶眺望,武汉风光尽收眼底。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的,主楼净高51.4米,一共五层,外形方方正正,四望如一,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典雅,富丽堂皇,红葫芦宝顶入夜闪闪发光。每层都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楼前的.黄鹤展翅欲飞。下面就请大家到主楼看一看吧。

  好了,大家已经来到了三楼,这里我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眼前是一幅名为“文人荟萃”的陶版瓷画,画面上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情景。你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他慕名而来,在浏览了黄鹤楼之后,即兴赋诗一首: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好了,下面请大家登上五楼,饱览武汉风光。之后,请大家沿途返回,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黄鹤楼导游词3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来到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我叫曾卉茹,是你们的导游。我一定安排好大家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的旅游活动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建在公元223年,到现在已经有1788年的历史里,期间建了又拆,拆了又建,现在的黄鹤楼是按清代的样子筑成的,在1981年重建,1985年完工建成的。

  各位游客,在黄鹤楼的大厅,最引人注意的要数《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贺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其实在这幅壁画后面,还有一个传说,请大家仔细看看。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注意不要损坏文物,祝大家玩得开心愉快!

黄鹤楼导游词4

  欢迎大家来到武汉黄鹤楼公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与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黄鹤楼多次兴毁。1981年以清同治年间式样为原型,重新设计、兴建。新黄鹤楼共5层,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主楼于1985年建成开放。尔后武汉黄鹤楼公园又陆续建成"南楼"、"诗碑廊"、"九九归鹤图"、"西爽亭"、"紫竹苑"、"白云阁"、"涌月台"、"禹碑亭"、"岳飞塑像"、"梅园"、"杜鹃园"及140多个园林小品。武汉黄鹤楼公园已成为武汉市对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游客3500余万人次,黄鹤楼的入楼券可作为信纸寄出,以作纪念。

  黄鹤楼南楼:旧时有白云楼、安远楼、瑰月楼、楚观楼诸称,它与黄鹤楼、头陀寺、北榭并称为古时蛇山"四大楼台"。现楼系1985年重建,位于公园南区黄鹤楼东南185米处。南楼背山面南,面阔5间,长16.5米,进深3间,宽7.5米,高9.5米,上下2层,钢筋水泥仿砖木结构,歇山式顶,重檐飞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复,6圆柱,轩敞明洁。楼前有一棵百年古树,给南楼平添古朴之色。

  白云阁:坐落在蛇山高观山山顶,在黄鹤楼以东约274米处,海拔75.5米,阁高41.7米,是观赏黄鹤楼、蛇山、长江的极佳景点。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阁名源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95平方米,阁名由史学家周谷城书写。

  毛泽东词亭:在南楼东南侧,黄鹤楼东南206米,白云阁西南90米处。词亭于1992年建成,坐北朝南,长宽各6.6米,高9.5米,为四角攒尖重檐舒翼,亭中央矗立一高3.2米,宽1.8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两面分别镌有毛泽东1927年春登蛇山时填写的《菩萨蛮.黄鹤楼》和1956年6月畅游长江后填写的《水调歌头.游泳》。

  搁笔亭:在黄鹤楼以东132米处,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于1991年重建。亭名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

  千禧吉祥钟:身重20吨,蒲牢1吨,取20世纪和21世纪的'连接之意,钟体材料为铜合金,含黄金2.1公斤,银8.4公斤,它是明朝永乐大钟以后我国铸造的最大铜钟。大钟外形为裙边圆钟,口部直径3米,高约5米。

  “鹅”碑亭:在黄鹤楼以东245米处,有清代流传下来在武昌蛇山黄鹄矶的一笔草成的"鹅"字刻石一方,传说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情不自禁写下此字。1986年,风景区将依拓本重新制作的鹅字碑立于形如弯月的鹅池东端,在碑的北侧建一石拱桥,并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诗碑廊:黄鹤楼东南210米,环绕景区鹅池四周,碑刻内容为当代国内书画名家书写的历代名人吟咏黄鹤楼的诗词名句(亦有部分当代诗作)。碑墙上共嵌有石碑124方,根据真迹描摹镌刻。

  黄鹤归来铜雕:位于黄鹤楼以西50米的正面台阶前裸露的岸石上,由龟、蛇、鹤三种吉祥动物组成。龟、蛇驮着双鹤奋力向上,黄鹤帽脚踏龟、蛇俯瞰人间。该铜雕高5.1米,重3.8吨,系纯黄铜铸成。

  九九归鹤图浮雕: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位于景区白龙池边,是国内最大的室外花岗岩浮雕。整个雕塑呈红色,99只仙鹤呈现种种不同的舞姿。浮雕依蛇山山势呈不等距Z形,全长38.4米,高4.8米,云蒸霞蔚,日月同辉,江流不息,生机盎然。99只不同动态的仙鹤,和谐分布在松、竹、海、灵芝、流水、岩石、云霞中。

黄鹤楼导游词5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 旅行社”的导游员_ ,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最有特色的景点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3年,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的,现在大家所看见的前面这幢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

  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一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的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人。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一起到黄鹤楼的里面去看看吧。

  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愿仙人黄鹤早返人间之意。

  其实在这幅壁画的后面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节起舞。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饮酒,酒店的'生意大为兴隆,辛氏因此而发了财。十年后,老道突然出现在酒店,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子,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由此便出

  现了壁画上的情景。

  (除此壁画之外,就是这幅被誉为黄鹤楼二绝之一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干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意思是清爽怡人的空气自西而来,驱散了积于云层的迷雾,将天地间令人遗憾的事情一扫而光;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去,将古往今来令人感到烦恼的事都冲洗干净了。)

  好,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上楼去游览。

  这里是一楼半的跑马廊。现在大家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黄鹤楼外观为五层,但里面却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有九层。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9”为阳数之首,又与汉字长久的

  “久”同音,有天长地久的意思。在这个跑马廊里主要是陈列一些名人字画,供大家观赏。

  各位朋友,来到了黄鹤楼的二楼,我们就可以看到黄鹤楼的历史,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大家再看中间的《黄鹤楼记》,论三大名楼,黄鹤楼排在首位,而论楼记,最没有名的就属黄鹤楼楼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篇是从十多篇楼记中选出的,它偏重于写实景,整篇文章不足三百字,但却写清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式、传说以及人们在黄鹤楼上活动的情形。另外在这里还展出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共有六个,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黄鹤楼饱经了历史的沧桑。我们现在这个黄鹤楼就是以清同治楼为雏形重新设计建造的。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这组《文人荟萃》的板画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黄鹤楼吟诗作赋的情景。在壁画的中间大家可以看到这位穿红衣的诗人,他就是崔颢,虽然很有才气,但因奸臣当道,他仕途颇不得意,这种怀才不遇的心境使他萌生了学道成仙的念头,《黄鹤楼》这首诗就是这种心情的倾诉。现在可以收集到关于

  黄鹤楼的诗词共有一千七百多首,但因版面有限,这里只选择了十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

  登上了黄鹤楼的四楼,大家可以看出这里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它专门陈列当代书画家游览黄鹤楼留下的即兴作品。中间为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右边是李苦禅先生的遗作,左边则是吴作人先生特为黄鹤

  楼作的《翔千里》。另外,这里还备有文房四宝,可供游客即兴挥毫。(有兴趣的话大家也可以试试,说不定将来这里也会陈列您的作品。)

  好了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就要登上黄鹤楼的顶楼了(,看看在那里各位是不是也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呢?)、大厅里展示的这是一组题为《江天浩瀚》的组画,面积达99平方米,是全楼中规模最大的,它由十幅金碧重彩画组成,表现了长江的自然景观和文明史话渊源。从这里放眼望去,武汉三镇尽收眼底,或俯瞰,或眺望,一片绮丽风光,令人赏心悦目。黄鹤楼坐落在蛇山头,由于这列山丘东西延绵,形似长蛇,俗称蛇山。

  隔江对岸的则是汉阳的龟山,由于地层错动和大江冲击,造成龟蛇两山隔江对峙的独特地貌,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这样,东西延绵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长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字,黄鹤楼正好在这个交点旁。

  东望则又是一番景象,山岭延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

  在我们现在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之东是双峰山和洪山,这两座山是武汉市的宗教胜地,其间有

  几处著名的道观及寺庙。

  再往东,则是著名的东湖风景区和武汉市文教区,一些著名的大专院校都集中在这里。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黄鹤楼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黄鹤楼导游词6

  大家好!今天我是你们的小导游——xxx。我将带领大家去游览武汉的黄鹤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其中黄鹤楼最为雄伟壮观它一共有五层,大约有五十几米高,每层都有许多翘角那些翘角好像是一只只黄鹤在展翅楼正面的顶层挂着一个非常气派的大金匾,上书”黄鹤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进入楼里,每一层都有许多名人字画我一层层地仔细观赏

  其中有一层放置了历代黄鹤楼的模型,每座都很雄伟,不过我觉

  得还是我们现代造的这座更壮观更精致。不知不觉中我来到了顶层,放眼望去,滚滚长江天际流,整个武汉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飞跨两岸,桥上的汽车川流不息,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正好似”极目楚天江山入画”

  我站在黄鹤楼上,望着远处的景色,心情非常愉快,忘记了登楼的疲劳和天气的炎热。我忽然想起了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我想李白当时的心情一定是忧伤的吧!我在黄鹤楼上流连忘返,大家有机会也到武汉来游览游览这座雄伟精致的高楼吧!

黄鹤楼导游词7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大家一路辛苦了。我是你们的导游xx,大家叫我张导就好了。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周师傅,他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接下来的几天就由我和周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一路上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将尽力满足。最后希望大家能玩的开心,吃的放心,住的舒心。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就是武汉最著名的5A级景区—黄鹤楼。

  黄鹤楼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整整有一百年。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自西而东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用,故又称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但是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动人神秘的传说哦。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实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酒足饭饱后,老道非常感激辛氏。后来,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就有求必应。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但我会画画,我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画完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辛氏一听,非常高兴,他立即去看老道画好的鹤,觉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那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话,拍手一试,果然那只黄鹤一跃而下,引颈高歌鸣,翩翩起舞,舞毕又跳回墙上,客人十分高兴。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辛氏一见,十分高兴,拉着老道说,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听你的下落,不知去向。今天你回来了,请你再也不要离开。等辛氏讲完,老道对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挣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了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在你留下的黄鹤的帮助下,我现在非常富有。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起,随着笛声唱歌跳舞。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黄鹤载着老道飞走了,此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过。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十分想念这只给他们带来幸福吉祥的仙鹤,纷纷建议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楼阁,供奉老道和黄鹤,以资纪念。同时也为云游四方的老道和黄鹤指引方向,希望他们早点回来。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他有感于黄鹤帮他致富,于是取名为黄鹤楼。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了。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主楼净高51.4米,共五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入夜闪闪发光,各层均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主楼看一看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大厅宽22米,长14米,您看这些古香古色

  的大柱,周长有两米,它们直通顶层可以说是整栋楼的擎天柱。迎面的这副“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黄鹤西去,再现了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场景;而下面人们载歌载舞,表现了当时黄鹤山的繁华热闹的场面。整副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画两侧柱子上还挂着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大厅名联后是一巨幅雕屏,上绘历史上黄鹤楼的造型,技艺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称艺术精品。

  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向上参观。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这样的跑马廊每二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说明了黄鹤楼九五之尊的尊贵地位。这里陈列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我们现在来到二楼看见的这六座模型,是从唐宋元明清到现代的六座黄鹤楼模型。这六座模型分别代表着当时的建筑风格以及体现黄鹤楼当时在历史上的地位。我给大家最隆重的介绍清朝的黄鹤楼。可以这么说,这座黄鹤楼模型是历史上最真实的一座,因为其它的是根据古时候的楼记、诗词、字画所塑造的,而这座黄鹤楼模型是根据清朝时期一位外国传教士的照片而塑造出来的。清代黄鹤楼建筑布局是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字观念进行设计的。楼高9丈2尺,加铜顶7尺,共计九九之数,表示九九归一。楼高三层发“天地人”三才。顶为三叠发“精气神”三元。每层都有12个翘角:第一层的12个翘角代表一天有12个时辰,第二层的12个翘角表示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12个翘角加上顶部的16个翘角共28个翘角代表天上有28星宿。楼顶为四面攒尖顶四边为歇山顶含义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每层檐有斗拱出跳,并刻成鹊形共360个合天周360度。楼内72根大柱拔地而起表示一年有72候。中间的四根大柱象征着“东南西北”四维。我们在将底座的每三个角之间的第一个角和第三个角相连接又刚好是一个“太极八卦”图。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三楼大厅有三幅壁画,共画13位唐宋名人。有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同时也摘录了他们吟咏的名句。这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画面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您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之余即兴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感叹黄鹤楼风景秀丽欲题诗一首,一抬头,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就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捣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现在公园里还有搁笔亭来纪念此事件。由于李白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

  四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五楼,也是黄鹤楼的顶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0平方米,在全楼壁画中是最大的。它由10幅彩画组成,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在这里极目远眺,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黄鹤楼矗立蛇山之巅,对面是龟山,雄伟的长江大桥则把两岸山系连成一体,形成龟蛇锁大江之势。向北望,便是楼宇林立,街市繁华的汉口,东西绵延的莽莽山岭和南北穿行的浩浩汉江,在武汉大地上划了一个巨大的‘十’资,黄鹤楼正好在这个“十”字的交点旁,纵目四望,整个城市的高大建筑,著名的景点和游览场所都展现眼前。

  好了,我们的黄鹤楼之行就要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在这短短的几天,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大家带给我的快乐!一路上如果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尽管提出,以便我日后提高。我也期待我们的下次再见。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黄鹤楼导游词8

  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一楼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成为武汉的一个标志。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

  二楼

  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导游词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武汉最特色的黄鹤楼,我是这次的导游,祝大家玩的愉快。

  黄鹤楼建于吴黄武二年,也就是公元220年,至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中屡建屡毁,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重建,85年落成。离清代最后的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恰好120年。

  现在大家所看见前面这栋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是黄鹤楼,它可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关于黄鹤楼的雄伟,曾经有这么个趣闻,说是湖北,四川两地客人相会在江上,攀谈间,都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有些言过其实,但是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鹤楼里面看看吧。

  说了这么多,我们去里面看看吧。走进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它取材于驾鹤登仙的'古神话,兼取唐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之意,大家请看画上的神仙,他吹着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黄鹤楼下面的人群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大有祝仙人早日归来之意。图中黄鹤楼下面还盛开了许多梅花,梅花是武汉市花,作者借此来黄鹤楼的地理位置。

  今天的浏览就到这里,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黄鹤楼导游词10

  大家好!大家可能没有见过黄鹤楼,但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中华民族的古文化遗产,黄鹤楼。”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黄鹤楼,它是由古代劳动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它位于中国古代四大名院之一的黄鹤楼的西侧,是一栋高三十二层的红楼大厦,这栋楼有四层。楼顶的建筑,有两米多高,是用黄鹤楼建的。

  黄鹤楼是古代劳动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的古建筑之一,它的建筑布局,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是明清的重点文物古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内的最高楼。

  我们现代的楼是黄鹤楼,楼顶是黄鹤楼,楼上面是“黄鹤楼”三个大字,楼顶上有“东方”三个红色大字。楼顶的楼梯是黄鹤楼最高的楼梯,楼梯上面是“黄鹤楼”三个红色大字。

  我们现代的楼是五楼的,楼顶的楼顶上是“东方”三个红色大字。

  我们现代的楼是“南阳楼”和“南阳楼”三个蓝色大字的楼顶,楼顶上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红色的灯笼,楼顶的楼梯很陡很高,楼顶的楼梯很窄,楼梯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小孔,楼梯上面的`墙上都是爬满爬满爬满爬满爬满的爬满爬满爬满爬满的爬满爬满的爬满爬满爬满爬满了的爬满爬满了的爬满了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爬满了的。

  现代的楼是黄鹤楼,现代的楼是南阳楼,现代的楼是黄鹤楼,现代的楼是“东方”三楼。

黄鹤楼导游词11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能和大家相逢在这美丽的江城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我是xx旅行社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这是我们司机x师傅,x师傅开车十几年,有很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大家可以放心欣赏窗外的风景。

  在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们两个为大家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您解决。

  希望我和x师傅的服务使您在这次旅途中感到开心,愉快。

  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楼的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距今天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

  黄鹤楼虽然历史悠久却是历经沧桑,屡建屡毁,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也叫同治楼于清光绪十年即1884年毁于火灾。

  我们今天要去的黄鹤楼,是于1981年动工修建,以清朝同治楼为蓝本,用钢筋混泥土框架仿木结构的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于1985年6月建成开放的,说到这楼可以用五个字概括其特点:高、奇、险、美、妙。

  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云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驾鹤,神化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美就美在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妙在文人墨客,逸事流传。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也有点迫不及待了吧黄鹤楼导游词导游。

  正好,大家看,窗外就是黄鹤楼景区了,请大家随我一同下车去游览。

黄鹤楼导游词12

  Yellow Crane Tower, located on Snake Hill in Wuchang, is one of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South of Yangtze River (the other two: Yueyang Tower in Hunan and Tengwang Tower in Jiangxi).

  Legend has it that in Wuchang, there used to be a wine shop opened by a young man named Xin. One day, a Taoist priest, in gratitude for free wine, drew a magic crane on the wall of the shop and instructed it to dance whenever it heard clapping. Thousands of people came to see the spectacle and the wine shop was always full of guests. After 10 years, the Taoist priest revisited the wine shop. He played the flute and then rode on the crane to the sky. In memory of the supernatural encounter and the priest, the Xins built a tower and named it Yellow Crane Tower.

  According to records, the tower was first built in 223 A.D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220-280). After completion, the tower served as a gathering place for celebrities and poets to party and compose poetry. It was estimated that up to the Tongzhi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as many as 300 poems about the tower had been found in historical literature. Cui Hao, a famous poet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made the tower well known throughout China with his poem "Yellow Crane Tower".

  Destroyed many time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the tower was rebuilt time and again until 100 years ago when it was, for the last time, reduced to ashes. The present tower is a complete reconstruction and is the result of four years of work beginning in 1981. Where the old tower was only 15 meters wide, the ground floor of the new structure was increased to 20 meters wide. The tower, 51.4 meters high, is five-storied with yellow tiles and red pillars, overlapping ridges and interlocking eaves, more magnificent than the old one.

  The new Yellow Crane Tower is regarded as the symbol of Wuhan city.

黄鹤楼导游词13

各位朋友们:

  最先十分的热烈欢迎大伙儿赶到大家漂亮的浦东----武汉市,下面将有我来为诸位给予导游服务,在这儿我就用最激情的笑容迎来大伙儿的来临,也用最诚挚的语句给大伙儿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来源于XXXX度假旅游行社的景区讲解员XX ,大伙儿能够要我X导,还可以要我小x.自然因为我意味着大家XXXX旅行社热烈欢迎大伙儿赶到江南地区三大名楼之一的黄山烟来参观考察.期待大伙儿我领着下玩得开心和开心!下面请大伙儿跟我一起参观考察.大家的游玩路线是以南门进到,历经鹅字碑。归鹤图。崔颢赋诗壁。搁笔亭最终抵达黄山烟裙楼。好啦,如今就请您可愿一起逐渐今日的“黄鹤之行”吧。!黄山烟是远近闻名的历史时间名胜古迹,是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的地标性建筑。不管您是坐船数据漫游于千万里湘江以上,或是搭车历经京广线线,一抬眼便能够见到这座巍然耸立于蛇山以上的千载名景。可以说,得天独厚的所在位置,再加上各代文人雅士留有的诗词名句、对联牌匾,铸就了这座群山美与历史人文美紧密联系的文化艺术名景。自古以来就具有“天地河山第一楼”的美名。黄山烟兴建于三国吴黄二年,也就是公年220xx年,由曹操伴山而建的一座国防边防哨所演化迄今,现有1700很多年的历史时间了,那麼,如今黄山烟是以清朝黄山烟为原型,于1981年复建,1985年峻工。您看黄山烟裙楼高51.4米,黄瓦红柱,金壁辉煌,并且所有门头有钢筋混凝土铸造而成。它既无失黄山烟传统式的与众不同造型设计,又比各代黄山烟更为高大雄伟,故具有“天地绝景”的美名一赶到黄山烟,您很有可能便会造成一个疑惑了,这座隔楼为何取名字黄山烟呢,?不要着急,使我们先带上这一疑惑走入它的一楼服务厅,随后听我慢慢说来。服务厅内最引人注意的也许是一幅《白云黄鹤图》了,这幅墙壁画高9米,宽6米,是由756块水泥花砖包镶而成的,画上黄山烟垂直居中矗立,上边一位神仙骑着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边大家欢歌笑语,似在答谢似在热烈欢迎仙者骑着黄鹤回归,整副画弥漫着烂漫奇妙的氛围,武汉市的普通百姓为何为自己故乡的地标性建筑取名为黄山烟呢?这一漂亮的名字来源于一段漂亮的神格化传说故事。明朝《报恩录》里就曾记述:一位老练早一个叫辛和的人开的酒楼里喝过大半年的酒,却没付一分钱。临走时,它用地面上的桔子皮在墙壁画了一只黄鹤,并告之辛和,如果你拍巴掌相招,黄鹤便会出来舞蹈为酒客暖场。此后,辛和的酒楼由于拥有这只丹顶鹤,做生意十分火爆。辛和为了更好地感谢老练,在原地不动盖起来了一座高楼大厦,取名字“黄山烟”。几百年来,这个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变成黄山烟“因仙而出名”最有影响的传说故事。好,请大伙儿可愿再次往上参观考察。大家如今所属的地区并不是二楼,只是一楼与二楼的隔层,别名上山廊。那样的上山廊每二层中间都是有,大伙儿能够算一下,黄山烟本有五层,再再加上每双层中间的.上山廊,內部一共就会有九层,因而,黄山烟又拥有外五内九的建筑构造。这儿陈列设计着一些历史时间的名人字画,大伙儿能够赏析一下。各位看,二楼中陈列设计着唐宋元明清和当代六座黄山烟实体模型。她们分别意味着了其处分别时期的建筑类型。您瞧,这座唐代的黄山烟,一楼和城相接,外看仅有双层,总体构造较为简约粗狂,给人一种古色古香浑厚的觉得。再看一下宋朝的楼,由楼、台、轩、廊四一部分组成,各层仰首飞檐,飞达四敞,呈现了宋朝精美隽逸的风格特征。元朝的方式持续了宋朝的设计风格,明朝则仍然是双层。大伙儿再看,这儿也有一些布蓬这类的物品,您了解这个是什么用的吗?没有错,这就是我们古时候大家用的太阳伞。可以看这里清代的黄山烟,它分三层,各自指的是天和。地利人和。人与。第一层有12个檐,意味着着一天12个时间,第二层十二个檐,意味着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意味着一年24个节气。能将中华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艺术融进在其中,是它的最奇妙的地方了,缺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季也就是清光绪十年,这座清楼因山脚下房子起火化作了余烬。最终一座就是目前的黄山烟了,它以清朝黄山烟为基本上,于1984年重新修,既无失黄山烟传统式的与众不同造型设计,又比各代的楼更为高大雄伟。三楼服务厅来品味它的历史人文主题风格。服务厅内陈列设计着一组大中型陶瓷壁画《人文荟萃流千古》,重现了在历史上知名人物来黄山烟吟诗作赋的场景。四楼是黄山烟的文化艺术活动场地,陈列设计了当今书画名家游玩本楼的即兴之作,这儿还专业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个游人有兴趣爱好,何不在这里一显身手。如今大家赶到了黄山烟五楼的观景平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儿大家最先见到的是这幅名叫“春江浩瀚无垠”的组画,它总面积达90平米,在整楼墙壁画中是较大的。它由10幅彩绘构成,正脸墙壁的三幅是组画的管理中心,第一幅自上而下记述了远古传说的湘江文化艺术演化发展趋势的全过程。第二幅是在石绿背景色上放金线描画出的浪花占有了所有界面,让人好像站到湘江的一个横剖面上,体会着激流东去的浪涛。第三幅体现的是三国之后黄山烟造成和兴废的全过程。其他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湘江流源,上下游飞瀑,三峡风景,庐山奇观,苏州太湖风景,江流入海口和沧海横流。幸福的时光一直令人觉得这般的短暂性,大家今日的黄鹤楼之行至这儿就结束了。在此次旅游全过程中,我工作也有许多应当搞好而沒有搞好的地区,我可以向大伙说的仅有—感谢,谢谢你们对于我的全力支持和协助。假如明年大家投缘再度相聚,我愿意为大伙儿给予更强的服务项目。最终祝大家身心健康,万事大吉!谢谢你们,再见了!

黄鹤楼导游词14

各位嘉宾:

  大家好,今天我们浏览武汉市最著名的名胜,千古名楼--黄鹤楼,黄鹤楼坐落在武汉市武昌的黄鹄山上,它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腾王阁一道并称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黄鹤楼导游词。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自从清同治十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盼望黄鹤楼重建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又重现江城,这反映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距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时间整整一百年。

  我们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灰鹤、白鹤、丹顶鹤、黑颈鹤,但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要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取名为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于一个“卖酒遇仙”的神话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了,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

  有一天,老道突然来向辛氏告别,为感激辛氏,老道为他的酒店的画了一只鹤作纪念,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

  ”说完后老道就不见了。

  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跳起舞来。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人都来看黄鹤起舞,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

  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只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下,载着老道飞走了。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辛氏为了纪念老道和仙鹤,于是将自己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起名黄鹤楼。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在我国广为传播,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但是经过考证,黄鹤楼因山得名的真实性最大。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同音,故又名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了,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中国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极其美丽的民间传说,但不一定有黄鹤楼那样有名,黄鹤楼可以说和中国的长城,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兵马俑一样蜚声海内外,导游词《黄鹤楼导游词》。

  这是为什么呢?除卖酒遇仙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代诗人充分它的赞美和歌颂,黄鹤楼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来吟诗作赋,正是由于他们的诗,使黄鹤楼名传四方。

  在众多描写黄鹤楼的诗中,最有名的要数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重建的黄鹤楼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离开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观山西坡上,离江边约一千米。

  黄鹤楼建筑群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组成。

  黄鹤楼为五层,高51米,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

  楼为钢筋混泥土仿木结构,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层层凌空,像黄鹤飞翔,每个翘角上的风铃在四面来风的吹拂下发出浑圆深沉的音响。

  现在我们到了黄鹤楼一楼大厅。

  迎面我们看到一幅高9米,宽6米的“白云黄鹤图”,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着玉笛,似离似归,下方人们载歌载舞,似在欢送似在迎接仙者骑着黄鹤归来,整幅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

  画两侧柱子上挂着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正中有一巨幅红木雕屏,上刻历史黄鹤楼造型,技艺精湛,古色古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这里是黄鹤楼二楼大厅,二楼有两幅瓷嵌壁画,孙权筑城和周瑜设宴,孙权筑城以古朴的.笔触再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孙权筑城和始建黄鹤楼的历史场面。

  周瑜设宴记录了传说中周瑜设宴困刘备于楼上以索回荆洲的故事。

  两幅壁画之间是唐代阎伯理所写的黄鹤楼记,厅正中是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

  现在到了第三楼。

  三楼是组画“人文荟萃”,它是三幅连成的长卷绣像画,将唐宋两个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组织在一起。

  人物塑造尽量写实,每个人像旁注有其姓名和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反映了黄鹤楼是人文荟萃之地。

  这里是黄鹤楼四楼大厅,四楼是专门陈列悬挂当代书画家浏览黄鹤楼的即兴作品。

  居中挂的厅匾取李白诗句“长江万里情”五字,以激发游人的创作情思,匾下是一幅以清代黄鹤楼为实景的巨幅挂毯。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

  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

  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全过程。

  其它七幅画绕大厅一周,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这十幅画面所构成的万里长江图卷完整地再现了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好,今天的黄鹤楼之行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黄鹤楼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陪同您一起畅游江南名楼——黄鹤楼。

  我将竭尽所能为您提供全面周到的导游服务,祝大家玩的开心。

  黄鹤楼被中国历代诗人吟诗诵赞,一直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且以其历史之悠久,楼姿之雄伟而居三楼之首,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中的鹤有很多种类,有白鹤,灰鹤,丹顶鹤,黑颈鹤等等,但是没有黄鹤,那么,武汉的老百姓为什么给自己家乡的标志性建筑起名叫黄鹤楼呢?这个美丽的名称来自一段美丽的神化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姓辛的人在黄鹄山头卖酒度日。

  一天,有位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的生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实善良,乐善好施。

  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答应。

  酒足饭饱后,老道非常感激辛氏。

  后来,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就有求必应。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有一天,老道又来到酒店,辛氏一见,急忙准备酒菜招待老道,老道急忙拦住,说今天我不喝酒,我是来向你告别的。

  又说每日饮酒,无以为谢,但我会画画,我给你的酒店画一幅画作纪念。

  说完,老道拾起地上的橘子皮,在墙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画好了一只鹤,由于橘子皮的颜色是黄色,所以这只鹤也是黄色的。

  画完后,老道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为酒客跳舞助兴。

  辛氏一听,非常高兴,他立即去看老道画好的鹤,觉得栩栩如生,非常漂亮。

  他转身要向老道表示谢意,感谢老道给他的酒店画了那么好的一幅画,可是老道已不知去向。

  第二天,酒店来了客人,他想起老道的话,拍手一试,果然那只黄鹤一跃而下,引颈高歌鸣,翩翩起舞,舞毕又跳回墙上,客人十分高兴。

  消息传开后,吸引了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和远近的游人,都来店中看黄鹤起舞。

  从此酒店生意兴隆,辛氏因此发了财。

  十年后的一天,老道又出现在酒店,辛氏一见,十分高兴,拉着老道说,你一去十年,我多方打听你的下落,不知去向。

  今天你回来了,请你再也不要离开。

  等辛氏讲完,老道对辛氏说:不知十年来你所挣的钱,还清了我的酒债了没有?辛氏急忙说:非常感谢,在你留下的黄鹤的帮助下,我现在非常富有。

  老道一听,哈哈大笑,并取下身上所带的铁笛,对着墙上的黄鹤吹起一首奇妙的曲调,黄鹤闻声而起,随着笛声唱歌跳舞。

  一曲吹完,只见老道跨上黄鹤,黄鹤载着老道飞走了,此后老道再也没有回来过。

  武汉三镇的老百姓十分想念这只给他们带来幸福吉祥的仙鹤,纷纷建议辛氏在酒店旁建一座楼阁,供奉老道和黄鹤,以资纪念。

  同时也为云游四方的老道和黄鹤指引方向,希望他们早点回来。

  辛氏接受大家的建议,将多年积攒的钱拿出来在酒店旁盖起了一座高楼,他有感于黄鹤帮他致富,于是取名为黄鹤楼。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广为传颂,成为黄鹤楼因仙得名最有影响的传说。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即公元223年,至今约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其间屡毁屡建,不绝于世。

  这是因为黄鹤楼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胜建筑,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兴衰。

  自从清同治十年,即公元1884年黄鹤楼被毁后,人们一直企盼着黄鹤楼重现江城,但一直未能如愿,直到改革开放后,黄鹤楼才得以重建,这充分反映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今天我们参观的黄鹤楼是以清代黄鹤楼为蓝本,于1981年动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离最后一座黄鹤楼被毁的时间整整有一百年。

  黄鹤楼所在的蛇山,是由东西排列而首尾相连的七座山组成,自西而东为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全长二千余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

  黄鹤楼建在黄鹄山顶,在古汉语中,“鹄”、“鹤”二字通用,故又称黄鹤山,黄鹤山上的楼阁,当然就叫黄鹤楼。

  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因仙得名的传说。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观赏黄鹤楼我用五个字来概括黄鹤楼的特点:高、奇、险、美、妙。

  高就高在山高楼更高,上刺青天与云霞比翼;奇就奇在神仙跨鹤,神话流传;险就险在临江而立,下临无地;美就美在登楼远眺,武汉风光尽收眼底;妙就在妙文人墨客,轶事流传。

  好,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黄鹤楼公园。

  黄鹤楼公园是由主楼、配亭、轩廊、牌坊、古肆商业街等组成。

  主楼净高51.4米,共五层,外形类方正,四望如一。

  每边长35米,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个翘角飞檐凌空,博采历楼之长,汇北雄南秀之风。

  金黄色的琉璃屋面古朴富丽,红葫芦形宝顶入夜闪闪发光,各层均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下面我们就一起进主楼看一看吧。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黄鹤楼的一楼大厅。

  大厅宽22米,长14米,您看这些古香古色的大柱,周长有两米,它们直通顶层可以说是整栋楼的擎天柱。

  迎面的这副“白云黄鹤图”,高9米,宽6米,画面上黄鹤楼居中耸立,上方一仙者骑者黄鹤,吹者铁笛似离似归,下面人们载歌载舞,整副画面洋溢着浪漫神奇的气氛。

  画两侧柱子上还挂者清末重臣张之洞的一副名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

  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大厅名联后是一巨幅雕屏,上绘历史上黄鹤楼的造型,技艺高超,又古色古香,堪称艺术精品。

  好,请大家随我继续向上参观。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并非二楼,而是一楼与二楼的夹层,俗称跑马廊。

  这样的跑马廊每二层之间都有,大家可以算一下,黄鹤楼本有五层,再加上每两层之间的跑马廊,内部一共就有九层,因此,黄鹤楼又有了外五内九的建筑结构。

  这里陈列着一些历史的名人字画,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大家看,二楼中陈列着唐宋元明清和现代六座黄鹤楼模型。

  他们各自代表了其处各自时代的建筑风格。

  您瞧,这座唐朝的黄鹤楼,一楼和城相连,外看只有两层,整体结构比较简洁粗犷,给人一种古朴雄浑的感觉。

  再看一下宋代的楼,由楼、台、轩、廊四部分构成,每层翘首重檐,飞达四敞,展现了宋代精致隽逸的艺术风格。

  元代的形式延续了宋代的风格,明代则依然是两层。

  大家再看,这里还有一些布蓬之类的东西,您知道这是什么用的吗?没错,这就是咱们古时人们用的遮阳伞。

  请看这边清朝的黄鹤楼,它分三层,第一层有12个檐,代表着一天12个时辰,第二层十二个檐,代表一年有12个月,第三层的二十四个檐则代表一年24个节气。

  能将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文化融入其中,是它的最神奇之处了,遗憾的是在1884年的夏天也就是清光绪十年,它被雷火击毁了。

  最后一座就是现在的黄鹤楼了,它以清代黄鹤楼为基本,于1984年重修,既不失黄鹤楼传统的独特造型,又比历代的楼更加雄伟壮观。

  请大家扶好楼梯随我到三楼。

  这里是一副名为“文人荟粹”的陶版瓷画。

  画面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现了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的情景。

  您看,中间那位黄袍加身的正是唐代大诗人崔颢。

  相传有一年,崔颢慕名来到黄鹤楼,他游览后即兴赋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意境美妙,是描写黄鹤楼的一首不可多得的好诗。

  可是由于唐代著名诗人很多,崔颢名气又不大,因此,诗虽好,但无人赏识。

  又一年,诗仙李白来到黄鹤楼,当地老百姓见诗仙来此,十分高兴,纷纷要求李白为黄鹤楼写一首诗。

  李白游览后觉得黄鹤楼传说奇特,风景优美,于是诗兴大发,答应写诗。

  人们准备好文房四宝,李白饱蘸浓墨,凝神屏气,提笔欲写,可就在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墙上崔颢的诗,他当场就愣住,摇摇头,搁笔不写。

  围观的人们不知何故,纷纷询问为什么,只见李白叹了口气,吟出一首打油诗:

  一拳打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吟完,搁笔而去。

  由于李白的推崇,崔颢的诗名声大振,黄鹤楼也随着崔颢的诗名传四方。

  四楼是黄鹤楼的文化活动场所,陈列了当代书画名家游览本楼的即兴之作,这里还专门备下了文房四宝,若是哪位游客有兴趣,不妨在此一显身手。

  现在我们来到了黄鹤楼五楼的观景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幅名为“江天浩瀚”的组画,它面积达90平方米,在全楼壁画中是最大的。

  它由10幅彩画组成,正面墙上的三幅是组画的中心,第一幅由上而下记载了远古的长江文化演替发展的过程。

  第二幅是在石绿底色上用金线描出的水浪占据了全部画面,使人似乎站到了长江的一个横断面上,感受着急流东去的波涛。

  第三幅反映的是三国以后黄鹤楼产生和兴废的过程。

  其它七幅,画在额枋上,分别是:长江源流,上游瀑布,三峡风光,庐山奇景,太湖风光,江流入海和沧海横流。

  现在再让我们到西边观赏武汉三镇的美景吧。

  眼前是滚滚东去的长江和使天堑变通途的长江大桥,还有对面龟山上高耸入云的电视塔,富丽堂皇的晴川饭店,如彩虹跨江的晴川桥……黄鹤楼像一位老者,稳坐于蛇山之巅见证了武汉沧桑的历史和日新月异的今天,更以期待的目光展望着繁荣昌盛的未来。

  好了,黄鹤楼之行就快开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够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不足之处还请您多多包涵。

  欢迎您下次来到江城,还来这里坐坐。

  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黄鹤楼导游词15

  Hello, everyone. I'm Kesai, the tour guide of "dinosaur Express TravelAgency". Here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warm welcome to you all. In the next fewdays, I will provide you with tour guide service. I will try my best to arrangeyour itinerary and make you feel happy in this tour.

  Now, please follow me to visi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he mostcharacteristic scenic spot in Wuha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as first built in 223 A.D. in the second year of WuHuangwu in the Three Kingdoms. 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700 years, duringwhich it was built and destroyed repeatedly. The present yellow crane tower isbased o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of the Qing Dynasty, rebuilt in 1981 andcompleted in 1985.

  Now you can see the tall and magnificent building in front of you is theYellow Crane Tower. It is famou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nd is famous athome and abroad. It is as famous as Tengwang Pavilion in Jiangxi and YueyangPavilion in Hunan. It is also known as the "three great pavilions in the southof the Yangtze River". There was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the magnificence ofthe Yellow Crane Tower. It was said that the guests from Hubei and Sichuan meton the river, chatting and praising their hometown. The Sichuan guest said,"there is an Emei Mountain in Sichuan, only three feet away from the sky." theHubei guest said with a smile, "there is a yellow crane tower in Hubei, half ofwhich is in the clouds. "The guests in Sichuan were speechless. Of course, thestory is a bit exaggerated, bu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does attract Chinese andforeign tourists with its magnificent landscape, moving legend and strongcultural atmosphere.

  Well, having said so much, let's go to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hen you enter the hall, the most attractive one is the picture of whiteclouds and yellow cranes. It is based on the ancient myth of riding a crane tobecome an immortal. It also takes the meaning of the Tang poem that "in thepast, people had gone by the Yellow Crane". Please see the immortal on thepicture. He plays a jade flute and looks down at the world. It seems that he isreluctant to part in the painting. The people below the Yellow Crane Tower singpoems or sing and dance. They wish the immortal Yellow Crane a good morningReturn to the world. In fact, there is a legend behind the mural, which casts amysterious color o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ancient times, there was a mansurnamed Xin who was selling wine at the top of the Yellow Crane mountain. Oneday, a ragged old Taoist came to him to beg for wine. Although Xin was petty, hewas loyal, kind and charitable. Seeing that the old Taoist was very poor, hegenerously agreed. After that, Lao Dao would come every day, while Xin Shi wouldrespond to every request. After more than a year of this. One day, the Taoistpriest suddenly came to say goodbye: "I don't get paid for drinking every a yellow crane can borrow it to show my gratitude. "After that, he pickedup a piece of orange peel on the ground, drew a yellow crane on the wall, andsaid to Xin," as long as you clap your hands, the yellow crane will come downand dance to cheer the drinkers. "After that, Lao Dao disappeared. When Xinclapped his hands for a try, the Yellow Crane jumped down and danced for thefestival. After the news spread, it attracted tourists from far and near todrink. The business of the hotel was booming, and Xin made a fortune. Ten yearslater, Lao Dao suddenly appeared in the hotel and said to Xin Shi, "is the moneyI earned in ten years enough to pay off my wine debt?" Xin Shi quickly saidthanks. Lao Dao took down his flute and played a wonderful tune to the YellowCrane on the wall. The Yellow Crane heard the sound and flew away with LaoDao.

  Thus, the scene on the mural appeared. (in addition to this mural, thiscouplet is known as one of the two wonders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cool aircomes from the west, clouds sweep away the regret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rivergoes to the East, waves wash away ancient and modern worries. It means that thefresh and pleasant air comes from the west, dispels the fog accumulated in theclouds, and sweeps away the regrettable things between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the surging Yangtze River rolls eastward, and washes away the vexing things ofall ages. )

  OK, now let's go upstairs with me.

  This is the racetrack on the first floor and a half. Now you may havenoticed tha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has five floors on the outside, but not onthe inside. It actually has nine floors. This is because in ancient China, thesingular number was called Yang number, and "9" was the first number of Yangnumbers. It was also homophonic with the long-standing "jiu" of Chinesecharacters, which means "forever". In this horse racing Gallery, we mainlydisplay some famou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for you to watch.

  Dear friends, when we come to the second floor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we can see the history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First, please look at thismural entitled "Sun Quan building the city", which reproduces the historicalbackground whe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as built. After the battle of Chibi, LiuBei borrowed Jingzhou and took Sichuan, but he refused to return it to long after LV Meng, the general of the eastern Wu Dynasty, killed Guan Yuand recaptured Jingzhou, Liu Bei personally led more than 100000 troops toattack Wu. Knowing that the war was inevitable, Sun Quan, on the one hand, askedWei Chengchen for peace, and on the other hand, concentrated his strengthagainst Liu Bei. In order to command the battle nearby, Sun Quan built Xiakoucity on the edge of the Yangtze River according to the danger of Huanghemountain, and built a building on huangheji at the head of the city forobservation. This is the original huanghe tower.

  Let's look at the story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the middle. In termsof the three famous towers, the Yellow Crane Tower ranks first. In terms of thestory of the tower, the one with the least name is the story of the Yellow CraneTower. The article we see now is selected from more than ten records of theYellow Crane Tower. It focuses on the real scene. The whole article is less than300 words, but it clearly describe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rchitecturalform, legend and people's activities in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addition, there are six models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of the pastdynasties on display here,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vicissitudes of history ofthe Yellow Crane Tower from one side. Our present yellow crane tower isredesigned and built based on the prototype of Tongzhi tower in the QingDynasty. Next, please go up to the third floor with me.

  The third floor shows the cultural origin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hisgroup of board paintings in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ti reproduces the scene ofliterati coming to the Yellow Crane Tower to chant poems and write Fu. In themiddle of the mural, you can see the poet in red. He is Cui Hao. Although he isvery talented, 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official career because he is atraitor. This kind of state of mind makes him have the idea of learning Taoismand becoming an immortal. The poem "Yellow Crane tower" is the expression ofthis kind of mood.

  Now we can collect more than 1700 poems about the Yellow Crane Tower, butdue to the limited space, only 11 famous poets are selected here.

  On the fourth floor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you can see that this is thecultural activity place of the Yellow Crane Tower, which specially displays theimpromptu works left by contemporary calligraphers and painters visiting theYellow Crane Tower. In the middle is Mr. Li Keran's landscape painting, on theright is Mr. Li kuchan's work, and on the left is Mr. Wu Zuoren's "flyingthousands of miles" for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treasures of study for tourists to improvise.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canhave a try. Maybe your works will be displayed here in the future. )

  Well, friends, next we are going to climb the top floor of the Yellow CraneTower (, see if you will have a different feeling there?).

  On display in the hall is a group of paintings entitled "the vastness ofthe Yangtze River". Covering an area of 99 square meters, it is the largest inthe whole building. It is composed of ten pieces of splendor heavy colorpaintings, showing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 origin ofhistorical civilization.

  From here, you can have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three towns in Wuhan. Youcan either overlook them or overlook them. It's a beautiful scenery, which ispleasing to the eye.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SnakeMountain, which is commonly known as the snake mountain because it stretchesfrom east to west and looks like a long snak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isGuishan mountain in Hanyang. Due to the dislocation of strata and the impact ofthe river, the two mountains of Guishan and Sheshan face each other across theriver. The Yangtze River Bridge connects the mountains on both sides of theriver. In this way, the East-West mountains and the South-North Yangtze Riverdraw a huge cross on the land of Wuhan, and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s just nextto this intersection.

  Looking to the East, it is another scene, with rolling mountains andscattered lakes. To the east of the snake mountain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is now located are Shuangfeng Mountain and Hongshan mountain. These twomountains are the religious resorts of Wuhan City, with several famous Taoisttemples and temples. Further east, there are the famous East Lake Scenic Areaand Wuha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District, where some famous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are concentrated.

  Well, dear friends, I'll introduce you to the Yellow Crane Tower. I hope myexplanation will leave you a little impression. Please forgive me for the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