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导游词

时间:2024-06-24 13:24:16 导游词 我要投稿

新疆导游词

  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那要怎么写好导游词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疆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疆导游词

新疆导游词1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南部、开都河下游1971年建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全县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64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2%。县辖5乡2镇,26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5.93万人,由汉、蒙、维、回等18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占总人口71.3%。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拥有丰富的水产、芦苇、旅游、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上连开都河,下接孔雀河,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其中大湖区面积为120xx至今,已先后八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累计调水23.8亿立方米。

  博斯腾湖拥有丰富的渔业、芦苇、食盐、蒲草等自然资源,是全国最大的有机鱼生产水面、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现有鱼类品种32个,乌鳢、鲢鱼、鳙鱼、鲤鱼、池沼公鱼、赤鲈、鲫鱼、青虾、草鱼、螃蟹10个水产品种和大湖区150万亩水域分别通过国家有机鱼产品和产地认证,20xx水产品总产量达8525吨;环湖芦苇湿地面积达60万亩,芦苇年储量20xx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按照特色兴博湖为主题,按照生态立县、特色强县、湖泊富县、项目带县、科教兴县、党建促县、和谐稳县的'总要求,艰苦创业,争创一流,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xx,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18亿元,同比增长9.2%;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亿元,同比增长19.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00万元,同比增长5.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92元,较上年增加475元。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建成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自治区级卫生红旗县城、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博湖县水草丰美,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土地平坦肥沃,宜农宜牧,被誉为鱼肥、草茂、粮多的塞外江南。县域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水产、芦苇、旅游、石油为主的资源优势。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湖内有赤鲈、鲤鱼、池沼公鱼、草鱼、鲢鱼等32种人工放养和自然繁殖的淡水鱼品种。环湖芦苇面积达40万亩,芦苇年储量20xx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xx被评为西部大开发新疆十大风景名胜旅游区,有著名的旅游景区莲花湖、白鹭洲、阿洪口、大河口、落霞湾等。博湖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食盐、芒硝、泥炭等,石油储量占焉耆盆地储量的70%左右。全县交通便利,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全部实现柏油路面;通讯发展迅速,程控电话贯通全县,移动通讯覆盖全境;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初步建立了成人高、中等教育网络,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新疆导游词2

  维吾尔古村景区是由吐鲁番地区旅游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的以吐鲁番深厚的维吾尔历史文化底蕴背景,展示了浓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院群。景区位于交河故城脚下现有古老维吾尔自然村落之一的亚尔果勒村。

  维吾尔古村位于有数百年历史的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毗邻交河故城,占地20000余平方米,是一个展示维吾尔原生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的旅游景区,是一座大型的博物院群。景区内维吾尔民俗陈列馆与传统民居交相辉映,立体地展示了维吾尔人历史变迁、生产劳动、民居建筑、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风貌,其中不少是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地原生态文化展示。

新疆导游词3

  大家好!欢迎您走进新疆,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那拉提景区的基本概况:那拉提景区位于伊犁河谷最东端,是整个伊犁河谷的东大门。冬暖夏凉,气候温润,景区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已开发利用960平方公里,1999年实施开发,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4月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2011年1月14日被评为国家级5A级景区。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水量880毫米,夏季平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有“塞外小江南”之称。

  那拉提景区地大物博,但用一句“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河纵横”便可恰当的描述景区的地理概况。左手边的这座山是阿吾热勒山,全长280公里,右手边的这座山是那拉提山,全长150公里,他们都是天山的支脉,也是一对姊妹山,两座山向前延伸与我们正前方的安迪尔山相连,形成了三面环山的格局。三山耸立,积雪消融,就融汇成了我们左手边的巩乃斯河,巩乃斯,是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向阳坡”,它也被当地的哈萨克牧民亲切的称为“阿纳苏”意思是母亲河,因为她养育了新源县30万的人口,滋润着1800平方公里的那拉提草原。巩乃斯河全长为258公里,发源与艾肯达阪,将于喀什河,特克斯河相汇流入伊犁河,最后直奔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我们大家知道“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我们这条巩乃斯河呢,他却是向西流,因此他也是一条逆流河。河里生活着高山冷水鱼,鱼身呈圆长状,肉质鲜美,是景区的一道特色野味。

  前方就是景区第一站点塔吾萨尼,哈萨克语,意为“美丽的山沟”。在这里您可以看到远处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碧绿的山丘和平坦的草甸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一山四景,景景不同。我们的车会在这里稍作停留,大家要抓紧时间拍照留念,下车后请大家沿着木栈道走,不要踩踏草坪,谢谢合作!塔吾萨尼至乌孙古墓

  那拉提草原是著名的'北丝绸之路——天山道的咽喉要塞,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几千年来上演了无数悲壮,哀婉的历史故事。柔然,匈奴,突厥,回鹘,乌孙等各个民族,各色人种互相角逐,征战,厮杀和驰骋,迁徙和定居,贸易与和平,共同演绎了新疆千年的传奇。其中在我们草原上生活时间最长的就是乌孙,他们在伊犁河谷生活时间长达500年之久。公元前161年乌孙国成立,由于势力范围比较小,边境经常受到匈奴的侵扰,乌孙向汉朝提出了政治联盟,历史上把这种政治联盟称为和亲。中国历有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文成公主嫁到西藏。而在伊犁河域的乌孙国曾先后迎娶了细君与解忧两位汉朝公主,她们的功绩不亚于昭君出塞,文成入藏。

  西汉后期,乌孙王猎娇靡派使者向汉朝天子提出愿得尚公主为昆第,并以千匹良马为聘礼。于是汉武帝选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远嫁乌孙国,细君从小生活在深宫大院,才华横溢,但由于她性格内向,体质纤弱,不适应乌孙的生活加之思乡心切,在乌孙国生活了5年便香消玉殒。留给乌孙的只有女儿少夫

  和一首凄惨的《黄鹄歌》。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乌孙人也已经消失了,我们只能看到他们留下来的一座座乌孙古墓。大家看右前方有一座凸起的山丘,就是乌孙古墓了,这座古墓高6.5米,直径46米,是一座土堆式的古墓,除了这种古墓类型外,乌孙古墓还有石堆墓、石棺墓等类型,大小不等。据考古挖掘,巩乃斯河谷一带的古墓出土过大量的古陶器、古钱币、古银饰、铜武士像等随葬品。站在这里我们既能欣赏人文景观,了解历史文化,又能欣赏美丽的那拉提风光,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新疆导游词4

  喀纳斯有天山以北最美的风光,来过这里的外国旅行家说过,这里是地球上最后一个尚能找到原始自然美的地方。可惜这种风光也在随着不断增加的游客而减少,所有的新疆指南都在介绍这里,真的不想告诉更多的人,这里是天堂。游客的不断侵入,导致淳朴的民风受到破坏,还有那些新建的红顶小木屋,可怜了这片风景。

  喀纳斯湖是一条长25公里、宽3公里的河道,因为喀纳斯河水流缓慢,所以湖面像是宁静的,这里是中国惟一的西伯利亚植被景区,几乎没有夏季。桦树林、松柏林,总是那么静,让人只能屏息凝视,生怕一次大一点的呼吸把自己从梦中惊醒。

  喀纳斯湖水包容了各种蓝色,亦或是金黄色、淡绿色、银白色。因为水太清了,所以像是一面镜子,她看到了什么就化成了什么。蒙古语“喀纳斯”意思是“美丽而神秘”。所有到过喀纳斯的人都在遗憾自己没有拍到美丽的喀纳斯,可是随便一部相机拍下的风景就已经让看过的人赞美。当你举起相机,随便一个角落都有风景,随便的'一张照片都让人痴迷,可是没有一张照片能让去过喀纳斯的人满意,因为她是一个无法描绘的仙境。

  传说中的喀纳斯湖里有湖怪,有科学家推测那是一种身长2-3米的红色大鱼-哲罗鲑。图瓦人村落在喀纳斯湖南岸3公里左右的河谷中,他们自称是蒙古族人,老人则说他们的祖先是从西伯利亚而来。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原木搭建的村落。喀纳斯的夜晚,就像那种装了液体和无数亮晶晶小片的小摆设,晃一晃,到处飞扬。

新疆导游词5

  卡拉库里意为黑海。卡拉库里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脚下,该湖在群山环保之中,湖畔水草丰美,常有柯尔克孜牧民在此驻牧。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银峰,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依湖建有旅游接待站,备有帐篷蒙古包、游艇、骆驼、马等供游人之需。

  卡拉库里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皑皑银峰、绿色草原和湖边畜群倒映在湖中,异常优美。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是登山旅游者的大本营,也是过往旅客参观游览的场所。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依湖建有旅游接待站,备有帐篷蒙古包、游艇、骆驼、马等供游人之需。

  湖畔的苏巴什草原上水草丰茂,牛羊成群。有塔吉克人的毡房和木屋,还有专设的登山营地,湖的北面30公里处有布仑口运输站,也为游客提供食宿。

  湖边有毡房、木板房可供旅游者下榻,就餐,包括新鲜蔬菜在内的风味餐,岸边还有小橡皮船可供人们在湖中自由荡游,欣赏帕米尔高原的大好风光。

新疆导游词6

  一:引言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中道上,吐鲁番地区有两个著名的姊妹故城,一个叫高昌,一个叫交河,它们曾经在历史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今天我非常有幸带领各位参观其中的一座——交河故城。

  二:位置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以西13公里的雅尔乃孜沟中,当地的老百姓称它为“雅尔和图”,我们乘车15分钟就可以到达。

  三:名称的由来和交河故城的形状

  交河一词最早的由来见于班固《汉书.西域传》:车师前国,王治交河,河水分流绕城下,故号交河。交河故城外观的土崖因河水切割呈柳叶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最长1650米,东西最宽处300米,因四周河谷环绕,让人觉得它更像一艘被搁浅的历史巨轮。

  四:历史沿革

  ①由于这是一块天然的、地势险要的黄土台地,因此,公元前3世纪左右,姑师人为了躲避战乱、洪水、猛兽,选择了这里定居下来。②自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在交河与匈奴进行了5次大的`战役,史称“五争车师”。到公元前60年,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从此交河归属于中央王朝的管理。③两晋南北朝,吐鲁番的政治经济中心偏移到了高昌,交河成为了一个陪都。④公元640年,唐灭高昌曲氏王国,并设西州,安西都护府的旗帜一度在交河上空高高飘扬。唐代诗人李颀的“白日登山望峰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应该是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⑤公元840年,回鹘人西迁,公元866年,一支回鹘人在这里建立了高昌回鹘国,交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⑥1275年,由于蒙古族后裔海都、笃哇的攻打,守城半年之久的高昌回鹘国被攻破,交河也随着高昌一起毁于战火之中。⑦1442年,明朝吏部侍郎陈诚游历交河,写下了“沙河二水自交流,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由此可见,当时的交河已经被废弃多年。从此,交河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五:布局

  交河故城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子午大道,把交河分成了3个区域,交河故城总面积约43万平方米,以现在的建筑来统计,建筑面积大约在22万到30万平方米,现在的交河是它鼎盛时期的规模,大体为唐代遗存。子午大道的东侧为东区,主要有民居、官署、练兵场、婴儿墓和一座东门,建筑面积约78000平方米,西区分布着许多手工作坊,当年的集市一定是在这里,北区也就是子午大道的最北端,以大佛市为主体的有大佛塔、西北小佛塔、西南小佛塔。城北区还有一组十分壮观的塔群,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塔林的中央是一座土坯垒砌的金刚宝座式大塔,上部曾有塑像,现在已荡然无存,四角各有25个小塔,排列纵横成5的方正,总计101座塔。

  六:建筑特色

  ①交河故城是一块天然的黄土台地,离两侧河谷高达30米,所以没有城墙,是这个城市的特色之一。②古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赖天险而保护自已。进入故城,房屋的建筑很奇特,尤其是东区的居民区,可以看到古代的百姓利用“减地法”简单而且迅速建造了自己的家园。③除了用大量的“减地法”建造民居外,北部的寺院区,多用“干打垒”的形式,所筑的板夹泥垛墙,也是交河故城的建筑特色之一。④交河故城在不同的区域间有宽大的街道相连,但奇怪的是,在街道两侧的土崖上,竟然看不到一扇门和一扇窗,相必这也是古代的百姓为了防止敌人入城之后而设的保护手段吧!

  七:几大亮点

  ①和平时期城中的百姓可以打开东门进入河谷中取水,战乱时怎么办?据考古工作者考证,交河故城有古井300多处,至今仍有多处古井依然有水,这就解决了战时整个城池百姓用水的问题。②历史上许多人一直认为交河故城只有南门和东门,但最近这些年的考古证明,交河故城还有第三座城门:西门。南门古时是运送粮草之门,是座可操作的吊桥,战时收起,与对岸隔绝,东门是进入河谷东岸取水之门,此门还有一军事设施——瓮城,看得出来,战时这里也成为诱敌和杀敌的场所。西门因为是在西侧的断崖处,最近几年才被考古工作者发现,据说是古代战时凯旋的将士们进入之门。③位于东部官署区练兵场西侧,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婴儿墓穴坑,这为我们留下了交河的千古之谜。

  八:结尾

  当漫步在这黄色高大的迷宫中,感受故城的残缺之美,咀嚼历史的厚重,岁月的无情,它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幽思。

新疆导游词7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为世界第二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人们通常称它为“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新疆天山与昆仑山两大山系之间,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西部一片浩瀚、干燥的沙质荒地。这里,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于平原以上300米。狂风能将沙墙吹起,高度可达其3倍。该沙漠面积相当于新西兰。当地人一向知道它是一个危险的地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流动沙丘面积广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沙漠腹地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台型沙山和沙垄,宛若盘踞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高度和规模使埃及的金字塔黯然失色。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巍峨壮观。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诱惑力的一个。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温度变化大,全年降水少。这儿风沙活动频繁,沙丘形态奇特,最高达二百五十公尺。最奇妙的是两座红白分明的沙丘,名圣墓山。山顶经风蚀而形成"大蘑菇"。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红砂岩和白石膏构成的沉积岩露出地面,形成红白鲜明的景观。沙漠四周,沿叶尔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车尔臣河两岸,生长发育着密集的胡杨林和树柳灌木,形成"沙海绿岛"。特别是纵贯沙漠的和阗河两岸,长生芦苇、胡杨等多种沙生野草,构成沙漠中的"绿色走廊","走廊"内流水潺潺,绿洲相连。林带中住着野兔、小鸟等动物,亦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点生机。考察还发现沙漠中地下水储存量丰富,且利于开发。有水就有生命,科学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区论"。

  白天,塔克拉玛干赤日炎炎,银沙刺眼,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沙漠旅人常常会看到远方出现朦朦胧胧的湖光水色,清清的湖面,水波荡漾,树影婆娑,渴极的人会产生一种极欲前往的冲动。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海市蜃楼”幻影。

  1894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带领4个同伴和8只骆驼,进行了一次艰苦的穿越塔克拉玛干沙的旅行。他们途经隆起45米高的一个沙海。这次穿越沙漠的旅行几乎使所有人送了命。途中缺水,他们喝过变质酒、骆驼尿,甚至羊血。

  浩翰沙漠中,迄今发现的古城遗址无数,尼雅遗址曾出土东汉时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绣。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67.2℃,昼夜温差达40℃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底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丝路古道南道的精绝、小宛、戎卢、圩弥、渠乐、楼兰等古代城镇和许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没。

新疆导游词8

  克孜勒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素有“无花果之乡”的美称,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的西缘。东邻阿合奇、柯坪两县、南接巴楚伽师、疏付三县,西止乌恰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为界。边境线长128公里。东西宽,南北狭窄,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4562.3米,最低海拔1260.1米。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和谷地。市境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腹地,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无霜期长,气温日振幅大。

  阿图什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公元前60年(汉宣帝神爵三年)阿图什市境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蔬勒国的国都。二千多年来,市境的属辖历经变更,但始终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38年,新疆省政府批准设立阿图什设治局,辖4镇6乡。1943年1月正式设置阿图什县,隶属新疆第二行政区。1949年9月阿图什县和平解放。1950年3月建立县人民政府。1954年7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后,划归其管理,并成为州府所在地。1986年6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阿图什县设立阿图什市。

  阿图什市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博古孜河和恰克马克河是两大主要水系。金属矿有:铁、钛、钒、铜、金、铅、锌等十多种,非金属矿有湖盐、煤、磷、石灰石、大理石、云母、水晶石、石膏、莹石等。野生动物既有飞禽走兽,也有水中游鱼,种类繁多,分布广阔共有60余种,目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范围的有棕熊、仙鹤、猞猁、雪豹、长尾雉、天鹅、青羊、盘羊、狼獾、扫雪等。野生药用植物有党参、掌参、车前、青兰、独活、甘草、麻黄、野红花、黄连等。

  阿图什市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宝地,历史和现实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市委和市人民政府依据阿图什市实际,制定出了“1995—__年”年阿图什社会和经济发展远景规划,为全市各族人民绘出了蓝图,提出“以农业为本,发展园艺,种草养畜,矿业先行,启动工业,商贸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阿图什市各族人民必将使这颗帕米尔高原的明珠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创造出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新疆导游词9

  “库车王府”位于新疆库车县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到本世纪初,原“库车王府”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20xx年库车县政府投资1300万元,根据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在原址重建“库车王府”。重建后的“库车王府”占地4万平方米,融合了我国中原地区和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凉亭、城楼等建筑特色,游客还将通过文物展示、家族史介绍以及特色饮食等,了解12代世袭“库车王”190年的`历史生活。库车王府于20xx年3月26日重新对外开放.

  库车王府全称为“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回部亲王”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库车王府始建于清朝道光八年,也就是公元1828年。乾隆年间,回部亲王的第一代王爷名叫米尔扎·鄂对,是统领南疆重镇库车、阿克苏、拜城三城的地方官员。清朝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时,米尔扎鄂对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一品扎萨克达尔汗”。

  到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世袭亲王共计十二代。现在,第十二代亲王达吾提·买合苏提还健在,是目前中国惟一健在的王爷。他今年已经79岁高龄,但仍然担任库车县政协副主席职务,是中国目前年龄最大的国家公务员。

  近200年的库车王府,1937年被国民党军阀盛世才毁坏。我们现在看到的王府,是20xx年重建的,投资1500万元,依照第十一代亲王时期的王府原样重建。王府游览区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主要有王府展区、龟兹博物馆展区、古城墙等展区组成。

  王府内还有“王府客栈”、“王府家访”、“篝火互动晚会”、“宴艺厅”、“旅游购物”、“王府歌舞团”等配套设施和部门。大家看到的右侧,就是旅游购物、王府客栈、贵宾厅及清真寺。库车王府历经十一代亲王扩建,既有中原汉文化风格建筑,又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建筑,还有俄罗斯式建筑。

新疆导游词10

  如今提到“世界屋脊”,人们都知道指的是青藏高原。但除了青藏高原,还有一个世界屋脊,它就是帕米尔。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

  帕米尔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是亚洲多个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该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帕米尔高原的最高峰是乔戈里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交界处,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

  新疆帕米尔高原在清朝全盛时期,帕米尔高原全境属于中国所管辖,1890年间,由于俄国急欲指染中国新疆、英国对西藏有野心,因此两国签定英俄协定,由英国取得瓦罕帕米尔,俄国取得北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帕米尔高原始终无法有效统治。但中华民国政府始终将帕米尔高原西边的喷赤河视为是中国的极西点。在19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富汗签订边界条约,正式承认放弃瓦罕帕米尔。1990年塔吉克斯坦独立,在签订条约时也承认放弃帕米尔北境,中国极西点向东移至今日位置。现在郎库里帕米尔的一部分和塔克敦巴什帕米尔仍属中国,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其余帕米尔的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

  在帕米尔高原上,居住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拥有纯正的欧罗巴血统,颜值逆天!他们世代守卫祖国的边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他们就是“高山之鹰”、“冰山上的来客”——塔吉克族。如果你走在塔吉克人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的大街上,可能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是来到了欧洲。你会看到大街小巷的人长得都是这种高鼻梁、大眼睛的样子——

  塔吉克族是一个崇拜太阳,以山鹰为图腾的民族,所以在他们看来,任何见不得人的苟且之事,都逃不过鹰的眼睛,“草原是牛羊的天堂,不是窝藏豺狼的地方”。因为塔吉克人有崇拜苍鹰的习俗,所以他们的主要乐器鹰笛都由山鹰的翅骨制成,最主要的舞蹈鹰舞也是以模仿山鹰的动作而形成的。塔吉克民间传说中有许多都与鹰有关,鹰总是会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化解灾难,是勇敢、正义的化身,也是英雄的象征。一般在重大节日或婚礼的时候,大家就会跳起优美苍健的鹰舞。

  数千年来,塔吉克人在这片神奇壮美的高原上,创造出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塔吉克族鹰舞、塔吉克族婚俗、塔吉克族引水节和播种节、塔吉克族民歌、塔吉克族马球运动、塔吉克服饰等六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心灵手巧的塔吉克人,还擅长制作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正不断的走出帕米尔,走向全世界。

  新疆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石头城据考证,为唐代遗存。该城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一个极有战略地位的城堡。

  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塔吉克族的先民没有先进的工具,但却完成了石头城——这项浩大而宏伟的工程。可惜,没有文字记载,但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却很值得回味。

  传说古时色勒库尔国有位出色的国王,他想修建一座宫室,供南来北往的商队歇脚,只是苦于没有修建的办法。有一位神秘过路的老者给出了个主意,于是,国王立即下令,让全国的百姓排成行,从塔什库尔干河一直排到山上采挖和传送石块,经过40个昼夜的苦战运来了足够的石头。接着他们又在山下挖土和泥,一桶一桶地传递到高地上,经过40天的努力,运来了足够的泥土。又经过40个昼夜的奋战,—座宽敞宏大的宫室建成了,传说这座宫室就是的石头城。

  阿拉尔金草滩就在塔什库尔干县城东侧,在石头城下。因那里有个叫阿拉尔的乡村,故得名阿拉尔金草滩,塔什库尔干河流经此处,这里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和远处的雪山白云蓝天交融在一起十分漂亮,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片湿地。夕阳夕照,草滩一片金色,羊群都沐浴在夕阳下,阿拉尔金草滩由此得名。

  站在阿拉尔金草滩欣赏石头城美景是最佳的选择,沧桑的石头城镶嵌在雪山的怀抱中格外的美丽。虽然石头城也只剩下了残垣断壁,周围的雪峰、草滩、河流,配上浓郁的塔吉克民族风情,甚有几分粗犷豪放之美。

  帕米尔景区的介绍就讲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为您的旅途增添色彩,感谢大家一路的配合,然望有机会再来帕米尔,谢谢大家!

新疆导游词11

  赛里木湖的水真美啊。早晨,太阳从远山的背面露出半个脸,红霞簇拥着太阳,大半个天都是红彤彤的。顿时,赛里木湖面上洒满了金子似的光,波光粼粼。太阳的脸全露出来了,湖面又变成了无数色彩组成的魔镜,五颜六色的波光变换着,漂亮极了。太阳越升越高,湖面上又亮晶晶的,好像无数颗钻石在闪烁。慢慢的,湖水又变成浅蓝色的,像一面蓝色的镜子。赛里木湖真像一面魔镜,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我看的都入迷了,我的身上也洒满了灿烂的阳光。

  赛里木湖边的草好俊啊。湖边的草被太阳光一照,嫩嫩的,绿绿的,更美了。草丛中五彩缤纷的野花像星星一样,在绿草丛中闪亮。其中黄色的花最多,最美。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中绽露笑脸,更美了。金黄色的花瓣,金黄色的花蕊。像是用黄金做的`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小花让草地变成了漂亮的花地毯。我清不自禁的躺在“花地毯”上,软软的是那么的舒适。一股淡淡的花香味,青草味迎面扑来,好清新的空气啊!四周的小花好奇的看着我,我也看着他们,看着看着我也变成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和他们一起跳舞、唱歌、玩耍......

  多美的赛里木湖!多美的绿草地!我爱赛里木湖,更爱美丽的新疆!

新疆导游词12

各位亲爱的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去参观的景点是素有“东方庞贝城”之称的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南大约13公里的牙尔乃孜沟中,从我们所在的宾馆出发,大约需要二十分钟左右。牙尔乃孜沟是远古时代由洪水冲刷而成的一道河谷,经过千百万年冲蚀,在河谷中央形成了一个平面呈柳叶形状的河心洲,交河故城就座落在这个长1700米,最宽处300米的河心洲上。

  “交河”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书.西域传》中,“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河水分流绕下,故号交河”,从这里可以看出来交河实际上是汉文的意译,也有可能是中原地区人们对它的称谓。当地的维吾尔族把交河故城称为“雅尔和图”,就是“崖儿城”的意思。

  交河故城是历史上有名的奇城、王城和佛城。为什么说它奇呢?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从原生土中挖出的城,城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方法。这得宜于吐鲁番盆地的气候,吐鲁番盆地降水量极少,蒸发量极大,气候极度干燥,有了这样极度干燥的环境,聪明的交河古代居民采用了最适合这里的建筑方法,从生土中掏挖出这样一座城来,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我们知道,古代的城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御了,所以一般的古城,城墙都建得很高很厚,而交河故城则利用天然形成的陡峭的崖岸,宽百米深三十米的河谷建起了得天独厚的防御系统。

  那么在这样的城里生活的是什么人呢?据《史记》记载,这里早期居住着姑师人,早在战国时期姑师人就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活动遍及新疆的东部,这个河心洲也是他们的重要据点之一。西汉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控制着西域,阻断了丝绸之路的交通,甚至经常侵扰汉王朝。汉武帝继位后,汉朝由防御转为反击,而姑师人生活的这片土地是开辟西域的通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此,西汉王朝与匈奴对“姑师”展开了长期反复的争夺,史称“五争车师”,最终,西汉王朝取得了胜利。公元前109年,汉朝大将赵破奴攻破姑师,将原来姑师人的领地按地理形势划分为八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和山南六国,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王都。从这时起一直到公元450年车师前国灭亡,交河一直是车师前国重要的王城,也是吐鲁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称它为王城的原因了。

  车师前国灭亡后,这里又经历高昌王国、唐西州和高昌回鹘时期,从高昌王国起,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转移到了交河的姐妹城高昌故城中。而交河一直作为吐鲁番地区除高昌外的另一个重要城市,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交河的历史一直延续到13世纪末,在那场由西蒙古贵族海都·都哇发动的叛乱中,交河城损失惨重,就此毁废于连绵的战火中。交河的历史结束了,高昌回鹘人成了交河城最后的居民,所以现在交河故城中留存的大多是高昌回鹘时期的遗迹。

  为什么说交河是佛城呢?高昌回鹘时期正是佛教盛行的时期,当时交河人口不过6000,僧人就有1000多,家家理佛颂经,是名副其实的佛城。如今的交河城,在断壁残垣中仍留有不少佛寺和佛塔的遗迹。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交河故城就在眼前,请大家收拾东西跟我下车。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这里气候非常炎热,大家要多带些水,带伞的团友可以撑着伞,以免中暑,如果感觉身体不舒服,请立刻告诉我,不要硬撑。

  这个城非常大,徒步往返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但是里面没有厕所,因此有需求的团友,要先去厕所。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南城门了,您可能会觉得这南城门只是一条普通的豁口嘛,这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城门上端坍塌的原故。

  交河故城面积约22万平方米,经历了无数次战争劫难,现存的建筑遗迹主要集中在故城中南部,南门入口这一带,则是毁坏得最严重的部分。我们脚下这条横贯南北的子午大道是通向最北端的佛寺的,它把故城分成了东西两块。

  东边是官署区,主体建筑面积约8000 平方米,但这些建筑大多已不存在了。这些遗址中唯一可见的就是这座很大的地下庭院了,顶上的天井有11米见方,旁边两道斜坡宽约5米。单从这些遗迹来看,就可以联想到当时门禁森严的情景了。据考证,这里曾是车师前国的王宫,也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它的作用是官署和银行,八百多年前,这里的墙上画满了壁画,并挂着很多佛龛,可见当时佛教是多么盛行。地下庭院外是城内唯一一处广场,当年的车师人就是在这里进行贸易活动的。官署区有一处奇怪的墓地,几百座半米长的长方形墓穴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埋葬着几百个婴儿,人们称它为婴儿墓,没有姓名没有墓志,整片墓地完全一样,墓穴大小排列整齐。交河城内有很多谜,婴儿墓也许是最难以解开的谜了。

  大道西边是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他们挖地为院,隔梁为墙,掏洞为室。这一带有很多民宅都保存的较为完整,甚至今天仍可以登堂入室。

  大家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城中大街两旁尽是高厚的围墙,临街不见一个门窗,这便是交河城精心设计,带有明显防御自卫目的的居民区,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分割为若干小区,很像唐代城市的里坊,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城在唐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唐以前的痕迹早已面目全非了,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东门了,这一带形成了典型的`翁城,这种结构能够方便守军消灭闯进城里的入侵者,由此可以看出,这里是交河城重要的战略要塞。除了起到防御的作用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进入交河的商队要在这里通报,等待批准。

  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规模居全城之冠的佛教寺院了,寺院由山门、庭院、钟鼓楼、大殿、僧房、古井等组成,南北长88 米,东面主体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前面是庭院,后方的是佛殿,侧面的这些是僧房。我们先看看寺院的北面的这所佛殿,中间的这个是方形塔柱,塔柱的四面有28个佛龛,可惜的是龛中的佛像大多被损坏,甚至失去了踪影。这一区的佛寺建筑方法,和前面的官署区以及西面小院,有非常明显的差别,采用的是交河特有的板筑法,也只有在这样干旱少雨的环境下才能采用这种方法。佛殿前面两侧各有一口井,井非常深,大家参观的时候要小心,左边这口井曾经出土过一男两女以及一匹马的尸体,专家们推测,可能是在交河最后的战乱中,他们想到佛寺中寻求庇护,结果不小心掉进井里。这座宏大的寺院伴随回鹘高昌王朝走完了最后的岁月。

  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组壮观的塔群,共有101座塔,中央是一座大佛塔,四角各25座小塔,排列成纵横各五的方阵。遗憾的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塔林已塌。只有这些遗迹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交河的佛教是如何的昌盛。

  由于吐鲁番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交河故城中的珍贵古迹才能保留至今,而它和它的姐妹城高昌故城,也成为吐鲁番地区几千年来历尽沧桑的见证。它们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而闻名,成为著名的国际游览胜地,这两座城同在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到这里就像进入了一个生动的历史课堂,但愿大家不虚此行!

  在这里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四处看看,照些照片,不过大家要注意,如果设有游客止步的牌子,请一定不要过去,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地方随时会有坍塌的可能。另外,在水井边之类的危险地带一定要注意脚下。

  我们半小时后集合回停车场,中午要赶回吐鲁番用午餐,我们的车是黄色大巴,车上有很明显的“XX旅行社”字样,车号是XXXXX,请大家记好。

新疆导游词13

  一、概况

  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博湖县位于焉耆盆地东部,开都河下游。1971年建县,因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而得名),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一称巴格拉什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 交通便利

  二、博斯腾湖景区(点)介绍

  “博斯腾”蒙古语为站立的意思,有三山屹立在湖中而得名。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形成于第三世纪末,由中新代凹陷陆相沉积形成,已有 3000 — 4000 年历史。博斯腾湖四周高山环绕,春季气候多变,干旱少雨,夏季干燥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蒸发量大,全年多晴日。

  博斯腾湖水面浩淼,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大湖东西长约 55 公里宽,南北宽约 25 公里,略呈三角形,总面积 1460 平方公里。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水域辽阔,烟波浩渺,遥望对岸,水天一色,登游艇畅游大湖,丽日蓝天,波光潋滟,轻风佛面,心旷神怡;大风起,惊涛排空,宛若怒海;冬至春初,千里冰封,银光如镜。

  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型湖泊,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小湖区上通开都河,下连孔雀河,小湖区各自既相对独立又有汊流相通,夏秋季节,湖周芦苇、香蒲生长茂密,湖水清澈碧绿,荷花,睡莲等各种水草花木竞相开放,水鸟筑巢于水面随处可见,泛舟湖中,各种水鸟不时从身边、头顶掠过,鸟鸣鱼跃,荷香沁脾,品尝鱼餐鱼宴,其乐无穷。博斯腾湖湖水清澈,水温适宜于各种鱼类的生长繁殖,是新疆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目前,湖内共有赤鲈、鲤鱼、草鱼、鲢鱼、池沼公鱼等 20 多种淡水鱼类品种,水产品年产量达到

  5000 吨;环湖芦苇面积达 40 万亩,芦苇年储量 20 多万吨,是全国四大苇区之一;博斯腾湖自然风光秀丽,引人入胜,是观光旅游的好地方,2002 年4 月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夏季可开展丰富多采的水上游乐运动,冬季自成天然的冰上运动场所。现已建成大河口、扬水站、西南小湖区(莲花湖)、和硕“海滨浴场”、四十里城相思湖等旅游点,有诗赞美博斯腾湖水域旅游景点为“雪融博湖芦莲,四色一体连天,游之消暑忘倦,居之世外桃园”。

  1、大河口西海渔村 西海渔村位于大河口,距县城12公里,目前已经具备相关接待设施。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自参与撒网、捕鱼、钓鱼、做鱼、品鱼,是一个富有特色的渔家乐型“西海渔村”。另外,在这里还能欣赏到依托乌兰乡蒙古族的民俗表演活动。

  2、扬水站 扬水站位于博斯腾湖南部,是新疆乃至西北最大的电力扬水站, 现建有葡萄长廊、观景亭、停车场、沙滩等旅游服务设施,可开展游湖 、沙滩浴 、坝上观湖等娱乐项目。

  3、阿洪口 阿洪口位于博斯腾湖西南角,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 AAA级旅游景区。

  4、莲花湖 莲花湖位于博斯腾湖西南小湖区, 2005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 AAA级旅游区。

  5、白鹭洲 2006年,白鹭洲头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其滑沙旅游项目很有特点。白鹭洲以“旷”、“奇”、“野”著称,南邻美丽的博斯腾湖,北邻艾勒逊乌拉沙漠,一边是极端残酷、极端干旱的沙漠环境,另一边是沙滩和湖泊的舒适宜人,浪漫的情调令人陶醉,形成强烈的反差。白鹭洲开发建成金海湾、白鹭洲头、白鹭园、海龙度假村、双湾竞秀五个小区。

  6、金海湾 位于白鹭洲景区北端,2005年,金海湾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是热爱沙漠探险旅游者的首选。

  三、博斯腾湖的神话传说

  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小伙子名叫博斯腾,姑娘叫尕亚,他们深深地相爱。不知何时,天上的雨神发现了美丽的尕亚,要抢她为妻,尕亚誓死不从,雨神大怒,连年滴水不降,于是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腾与雨神大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使雨神屈服,但博斯腾却因过度疲惫累死了。尕亚痛不欲生,眼泪化作大片湖水,最后也悲愤而死。为了纪念他们,当地的牧民将该湖命名为“博斯腾湖”。

  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时,在离此不远的'流沙河受阻。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被唐僧等人饱受磨难、执意取回真经的行动所感动,于是经观音菩萨点化,变作一匹白马,驮着唐僧一行,安然渡过流沙河。

  博斯腾湖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大湖区离库尔勒市有57公里,小湖区离库尔勒市21公里,其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游客可先游大湖区。

  大湖区湖面广阔、鸥鹭飞翔,水中有五道黑、大头鱼等鱼类。在湖畔的餐厅中可以吃到鲜活的鱼餐;小湖区在大湖区西部,湖中芦苇茂密,栖息着天鹅、沙鸥、鹭鸶、野鸭等鸟类,湖面上还有大片睡莲和浮萍,风景十分秀丽。

  博斯腾湖四周高山环绕,春季气候多变,干旱少雨,夏季干燥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蒸发量大,全年多晴日。年平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极端低温℃,平均水温℃;7月份平均气温℃,极端高温38℃,平均水温23℃。平均日照率达67%68%。

  博斯腾湖芦苇资源丰茂,野生动物遍布,常有黄羊、野鹿等珍稀动物出没,湖中曾有珍贵鱼种扁吻鱼(大头鱼)和塔里木裂腹鱼(尖嘴鱼)。《隋书》里就记载此湖有“鱼、盐、蒲、苇之利”。博斯腾湖中区东部一带有若干个直径1030米的地下热水泉,冬夏喷出热水,湖水自西南角流出,为孔雀河源头。湖东南岸有面积为691平方公里的艾勒逊乌拉沙漠,极端干旱的沙漠与巨大湖水及芦苇湿地形成强烈的反差。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

  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东深,最深16米,最浅米,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州、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园”。

新疆导游词14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因为地处风口,魔鬼城四季狂风不断,最大风力可达10—12级。强劲的西北风给了魔鬼城名,更让它有了魔鬼的形,变得奇形怪状。远眺风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千百万年来,由于风雨剥蚀,地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沟壑,裸露的石层被狂风雕琢得奇形怪状: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危台高耸,垛蝶分明,形似古堡;这里似亭台楼阁,檐顶宛然;那里象宏伟宫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浮想联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满着血红、湛蓝、洁白、橙黄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遗珠,更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风城地处风口,每当风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离。如箭的气流在怪石山匠间穿梭回旋,发出尖厉的`声音,如狼嗥虎啸,鬼哭神号,若在月光惨淡的夜晚,四周肃索,情形更为恐怖。

  魔鬼城一带,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沥青和深层地下石油。

  新疆的魔鬼城除了上述的乌尔禾魔鬼城还有奇台魔鬼城,它位于奇台县的西北方向。从县城出发,沿着通向北山煤矿的公路走90公里,经过边防站再前行3公里后,转入去青河方向便道,约60公里的路程后进入将军戈壁,再经过50公里的颠簸才能到达。它的面积达84平方公里,主要由青壮年雅丹群组成。

  另外,还有两处魔鬼城,一处位于奇台将军戈壁北沿,另一处是吉木萨尔北部的五彩城。

  魔鬼城呈西北东西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它远古动物,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新疆导游词15

列位团友:

  各人好。

  本日我们要去的处所是妖怪城。 “妖怪城”在内地蒙古语称为“苏木哈克”,哈萨克语称为“沙依坦克尔西”。这些都是指妖怪出没的处所。乌尔禾妖怪城在克拉马依市以北100公里处,和布克塞尔县以南30公里处。该城区周遭10平方公里,海拔350米阁下。搭车至此,面前一亮,可见妖怪城纵横交织,垛堞理解,俨然一座古城堡;可见狼豺豺狼,牛马羊犬,可见高包台岗,奇石怪岩。逐步走近它,才知道在这城中,寸草不生,鸟兽绝迹,时而悄然无声,一片死寂;时而暴风骤起,黄沙迎面,遮天蔽日,悄然的古堡发出凄厉的吼声,如泣如诉,让人感想可怕和荒唐,感想隐秘和惊奇,感想莫测和高妙,更感想了焦急和不行思议。而零间隔打仗的感受却截然差异,刚走到这些奇形怪状的土丘眼前,放眼望去,会发明这里"堡"群林立,联贯无际,人似乎立在一片曾经楼市林立的都市废墟眼前,沧桑感油然而生。当人们险些都仰着头走到这些土丘之间的安定上时,又发明这些庞然大物广泛突起有三四层楼高,有的被风化成城堡状,危台高耸、垛堞理解;有的呲牙咧嘴,状如怪兽;有的像古欧洲气魄威风凛凛的构筑残骸,亭台楼阁、檐顶宛然;尚有的像美少女的侧面像,眉宇舒张、唇带微笑。落日西照,一座座荒芜的`土丘在地上投下了长长的阴影,似乎一只只饥饿的暗中之手正向人们脚下移动,让人禁不住脊背发麻,避之不及。

  妖怪城在1亿2万万年前的白垩纪,曾是一片淡水湖泊,这里湖泊辽阔,天气暖和,植被繁茂,是恐龙家属的乐土。这里曾先后发明白“克拉马依龙”、“乌尔禾剑龙”、“准格尔翼龙”的化石。但跟着光阴的流逝,湖泊消散了。庞大的地质结构行为把深埋地下的岩石抬升成高山。湖地升起为陆地,湖底被水浪千百次打磨过的山或礁石,突然见上了阳光、风雨,成了陆地上活的雕塑。这些由泥板岩、砂岩等构成的小山,和裸露的湖底,经风的手指、雨的手指、太阳的手指年年代月的抚摸、打磨,在沙漠荒野成型之时,青海导游词,土色的裸山也成型了……颠末亿万年的风削雨蚀,水刷雪浸,乌尔禾妖怪城也就呈现了。

  乌尔禾妖怪城在妖冶的阳光下,一片光辉灿烂光辉,披发着大西北男性的美,阳刚的气质;在阴雨气候,一片晦暗迷蒙,凝结了诸多可怕与伤害,似乎坠入了巫婆布下的迷魂阵。而到了冬天,乌尔禾妖怪城溘然变得那么温柔,穿戴皎洁的衣裳,盖着银色的雪被,像一个孩子一样睡着了,梦里闪现出天堂……只有暴风吹来的时辰,妖怪城才感动得失去理智,癫狂不已,飞沙走石狂舞,狼嚎虎啸怪鸣,像疯了的"西毒"欧阳锋,让你畏惧战栗,只想远远地逃避。

  妖怪城地表突兀怪异,地下储藏着富厚的优质石油和自然沥青,是故国的一块宝地。跟着克拉玛依油田的成长和扩大,这块蛮荒之地再不是"妖怪"们的乐土而是已被勘察开劈的新油田。高耸的井架,一株株挺拨的采油树,石油工人豪迈的笑声,使这迂腐的城堡布满当代化的气韵和无穷活力,预示着这里将建成新石油出产基地和当代游览胜地。

【新疆导游词】相关文章:

新疆吐鲁番导游词08-11

新疆风景导游词01-26

新疆喀纳斯导游词03-08

豹突泉导游词_导游词05-18

经典导游词05-28

漓江导游词11-07

泉城导游词07-08

天坛导游词10-05

天坛的导游词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