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工作计划4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理工作计划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造作能力为目标,以《物理新课标》和《教材》为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基本状况
茅坪中学八年级共有三个教学班,一班55人,二班57人,三班54人共计166人。学校现有物理实验室一个,物理器材室一个(兼实验准备室),器材保管员一名。从器材数量看,每班同时进行实验时最多只能分13组,每组3-5名学生,但为了保证分组实验的效果,每班每次学生分组实验分两批进行。
三、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中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运用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四、方法措施
(一)教师演示实验教学
1、利用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利用演示实验设置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利用演示进行思维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1、教师充分准备,学生充分预习。
2、学生分组做到科学化、合理化,每组按3至5人分。
3、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素养:造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三)家庭探究实验的教学
1、内容:课堂内容的进一步探究;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物理前沿知识的探究。
2、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工作计划 篇2
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初三物理备课组的老师完成了初三新课的教学任务,顺利的进入了全面复习工作。
一、教学目标:
以提高初三物理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落实学校教务处各项工作要求,推进教学改革,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今年中考中取得全面胜利。
二、具体措施
1、继续贯彻从“从生活中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2、备课组老师要了解最近两三年中考物理试题,掌握热点题。
3、抓住课堂,重在落实“双基”。我们要做到精心构思,精心筛选题目,精讲精练,不忽视每个教学环节。
4、注重对中等生的“拔高”。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关注:
(1)关注落实情况,用各种方式考查学生:
(2)关注课堂表现,及时消灭错误概念,有效地及时地帮助学生甩掉错误“包袱”。
(3)关注作业质量,可以采取面批的方式,逐题改错,及时讲评。
5、注重个别谈话,关注思想动态,建立师生间的感情,进行学习指导,使学生喜欢与物理老师交流,喜欢复习物理。并使学生能正确评估自己,确立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法。要给于学生适度的压力,适度的压力才是前进的动力。
6、利用考试时机,教育学生要有良好的考前心态,不浮躁,不焦虑,通过努力复习,查找问题,巩固优势,弥补不足,树立自信心。
三、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以及能力训练为依据,复习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
第二轮复习,以自编讲稿为依据,分类复习。
第三轮复习,收集整理以往中考试题,编制使用模拟试卷,进行综合练习。
四、实施计划表
第1周,第一轮,声现象,物态变化
第2周,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第3周,光综合练习
第4周,电流,电路
第5周,欧姆定律
第6周,电功,电功率
第7周,安全用电,电与磁
第8周,电学综合练习
第9周,力学综合复习
第10周,第二轮复习,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实验
第11周,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第12周,创新型科学探究题综合复习
第13周,第三轮复习,综合复习
第14周,综合复习
第15周,综合复习
第16周,考前指导,中考
物理工作计划 篇3
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始,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了明年中招有一个好成绩,使学生尽可能地多学到知识,成绩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拟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构成:
九(5)班共有学生39人,住校生居多,但是有八个走读生,给晚自习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优生名单:郭培研,焦天亮,张云研,马超,杨柳,张龙悦,刘月瑶。
学困名名单:张浩,屈振科,牛晨旭,赵甜甜,张超英等
2、成绩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良好,物理成绩基本满意,个别一两个学生没有达到制定的目标,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对物理知识点理解不透彻。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3、学生思想状况: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心思未放在学习上,但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爱动手动脑。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差,思维能力弱。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将这部分差生规范过来,认真搞好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学生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讲究方法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知识选材上,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适当提高难度,和题目的包含的知识范围。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2、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温度和物态变化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及电功率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
三、工作目标
(1)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75分,及格率,85%,优秀率,40%
(2)学生素质:
通过一学期努力教学与辅导,让更多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使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构建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时间抓紧,把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抓实,抓好学生的学习状态。
2、科学地布置作业,减少重复作业,增加典型的知识点,必考点的作业,还有学生掌握不牢固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坚持一周一考试的作业形式。
2、课后抽出固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学困生有进步,优秀生更上一层楼。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学生做练习要保证时间,讲练习要保证效果,考试要得到真实水平,找出差距。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5、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用实验来促进教学,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点。
6、以讲练结合的方式,使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能用科学的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的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7、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物理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从这一个学期开始,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所以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先从兴趣着手,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 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一章 测量
本章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测量工具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1. 让学生知道国际单位、长度的单位;
2.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3. 体积大单位和换算;
4. 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二章 电的初步知识
本章讲了静电现象和简单电路
1.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电荷及它们的相互作用;
2. 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必要条件;
3. 知道一些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电路图;
4. 理解电路的连接方法:串、并联电路
5. 理解两种电路的特点。
第三章 电和磁
本章介绍了磁的现象
1. 知道磁体的感念和两种磁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 知道磁场现象的存在和两种磁体的.磁场情况;
3. 知道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第四章 热和冷
本章介绍生活中的温度现象
1. 知道温度的概念和划分方法及测量工具;
2. 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并实际操作;
3. 知道热胀冷缩的现象;
4. 知道热膨胀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章 物态变化
本章介绍的是物质的三种变化
1. 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
2. 理解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3. 理解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过程和特点;
4. 理解相反的变化过程:液化、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和特点
第六章 简单光现象
本章介绍光的基本特性
1.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3. 知道平面镜成像,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4.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发生折射的特点
除了以上教学内容外,还有:
2、 积极参加教科研的活动
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3、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
有空时多写一些教学中的体会,注意积累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物理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物理组工作计划06-09
物理工作计划06-27
物理教研工作计划12-02
物理工作计划08-30
物理实验室工作计划08-24
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10-31
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10-05
物理学期工作计划09-25
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10-13
物理教师工作计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