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26 07:32:5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1

  20xx年是全国卫生系统继续深化改革的一年,全体护理人员在院长重视及直接领导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较好的完成了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共收到病人给予的表扬信9封、锦旗1个、口头表扬若干,完成了20xx年护理计划90%以上,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的根本保证。

  1、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2、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医嘱班班查对,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核对1-2次,并有记录;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一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3、认真落实门诊输液室护理常规,坚持填写了各种信息数据登记本,配备五种操作处置盘。

  4、坚持床头交接班制度及晨间护理,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二、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1、坚持了护士长手册的记录与考核:要求护士长手册每月5日前交护理部进行考核,并根据护士长订出的适合科室的年计划、季安排、月计划重点进行督促实施,并监测实施效果,要(转载于: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总结)求护士长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2、坚持了护士长例会制度:按等级医院要求每周召开护士长例会一次,内容为:安排本周工作重点,总结上周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向各护士长反馈护理质控检查情况,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3、每月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三、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

  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50句。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5%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评选出了最佳护士。

  3、对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组织理论考试。

  2、与医务科合作,聘请专家授课,讲授骨科、内、外科知识,以提高专业知识。 3、12月初,护理部对全院护士进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内容包括:静脉输液、吸氧、心肺复苏、洗胃、无菌操作。

  4、加强了危重病人的护理,坚持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和晨间护理。

  5、对新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知识,组织护士长讲课,提高护士长授课能力。

  6、门诊输液室组织2名护士参加全科护士职称考试,有3名护士参加护理大专函授。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坚持了每月对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处置室的空气培养,对高危科室夏季如处置室、门诊换药室,每月进行二次空气培养,确保了无菌切口无一例感染的好成绩。

  3、科室坚持了每日对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95%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每两月对紫外线强度进行监测。

  4、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能及时毁形,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对各种消毒液浓度定期测试。

  6、门诊换药室严格执行了院染管理要求,无菌包内用了化学指示剂。

  7、供应室建立了消毒物品监测记录本,对每种消毒物品进行了定期定点监测。

  六、护理人员较出色的完成护理工作

  1、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以及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防治,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

  2、全年我科室共收治了输液病人3012人,肌注2428个,换药477例,缝合20例,拆线56例,皮试192例,静脉抽血1513例,清创26例,出诊106人次。抢救2人次,急诊护士为急诊病人提供了全程服务,包括护送病人去拍片,做b超、心电图,送病人到手术室,使病员得到了周到的服务。

  七、存在问题:

  1、整体护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护理书写欠规范。

  2、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不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士的服务,仅次于日常工作。

  一年来护理工作由于院长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在护理质量、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缺点,有待进一步改善。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2

  门诊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性环节,输液观察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直接窗口,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的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会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在医疗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顺应形势的发展,医院必须增强“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推行人性化医疗服务,建立新型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率。我们输液室以病人的需求为导向,将优质服务融入输液服务的全过程,使病人在输液过程中不仅得到生理上的治疗,也延及到心理上的愉悦,将优质服务贯穿到输液服务的全过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

  1.创造温馨和谐的输液环境

  输液观察室人群集中、患者流动量大,病原菌与易感人群相对集中,其空气质量难以保证,极易造成疾病传播,尤其是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我们每天对房间及床单位进行湿式清扫、定时紫外线消毒外,观察室每天自然通风30 min~1 h,对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是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我们输液室24小时热水供应,墙上张贴着关于健康和养生知识的宣传画。给病人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卫生、整洁的输液环境,缓解病人紧张心理,保持愉快的就医情绪。

  2.加强门诊输液患者的心理护理

  注意护士本身形象,说话注意科学性和艺术性,避免不良暗示。静脉输液时,增加与患者的沟通,通过多介绍、多巡视等手段,及时发现患者情绪的变化,避免各种纠纷的发生。尽量安排患者早处置,减少中间环节,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治疗室采用玻璃隔断,使患者在等候过程中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加药的全过程,增加护患沟通,避免了护患纠纷。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患者,减轻其静脉穿刺时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建立患者告知制度

  护士必须熟悉药品性质,清楚用药目的,对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应事先告知患者,增加与患者沟通,避免产生护患纠纷。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决定输液滴数,对于甘露醇等药物输液应严格根据医嘱要求调整滴速。输液过程中,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发现药物不滴或局部有肿胀、疼痛及其他异常情况,应立即与护士沟通。输液结束后,告知患者拔针后按压2~5 min,以免发生局部皮下出血等不良反应。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三查八对工作

  做好三查八对,保证用药安全护士在收药、配药、注射、换瓶等每个环节必须做好查对、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重视配伍禁忌,由于部分新药没有纳入配伍禁忌查对表,医生对某些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认识不足,这就提醒输液室护士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应该在为病人进行穿刺前仔细检查加药后液体的性状;更换液体时放慢滴速,注意观察输液管道中有无出现絮状物或者混浊,以防发生意外。更换班次时,交班护士应向下一班护士详细交代病人的医嘱、药物和滴速要求等,保证治疗的连续性。严把使用质量关和处理质量关,严禁使用过期、不合格、不配套、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的用品。输液时要求止血带一人一条一用一消毒,注射器具要求一人一针一管,防止交叉感染。

  5.树立良好的护士专业形象

  护士的形象不单是身材、相貌和声音等客观条件,更主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的服务留给病人的第一印象常常是病人评价医院的院风、院貌及护理人员素质、服务质量的第一依据。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得体的仪表、热情耐心的服务态度、良好沟通技巧和稳定的心态。护士着装应整洁,给人以稳重端庄之感,心态安详。不管是面对急躁不安的病人,还是哭闹不休的患儿,都能面带微笑,用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气,用良好的护士形象服务于病人和家属。让病人感受到护士的关爱、呵护。对此,输液室全体护士参加院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护士礼仪等培训,并就输液室工作特点制定了输液室的服务用语。

  6.熟练的业务技术和知识

  输液观察室护士不但要具备过硬的基本技能,还应具备相应专业广泛的业务知识,以满足各科室的需求。由于门诊输液室病人病情多样化,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组织门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预防保健知识的培训,不断拓展护士的`知识面。实际工作中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新老搭配,合理分配人员。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针尖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使疼痛降低至最低点,提高输液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

  7.加强健康教育

  输液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家族史、过敏史及生活习惯做了解,做好药物的过敏试验。指导患者家属对输液反应及时观察,宣传输液中易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如:输液血管是否肿胀、药物是否外渗疼痛、输液是否通畅、针头有无脱出及不能随意调节滴速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输液质量。由于护士在医疗服务中担负着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协调者、示范者等多重角色,要求护士在加强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操作的同时注重加强护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技术水平,拓宽服务领域。

  8.小结

  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人员应明确自己服务的对象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人,各种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的健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命质量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护理服务应从基础护理操作扩大到心理、社会方面的护理,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饮食结构、精神卫生、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保健指导和咨询业务,以满足群体多样化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给门诊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保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明确操作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患者的监督,给予门诊输液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发生,保证门诊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3

  一、工作目标:

  1.确保门诊输液室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2.高效管理和执行门诊输液工作流程。

  3.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的需求。

  二、工作内容:

  1.接收病人:

  确认病人的身份和处方,核对病人的个人信息。

  与病人进行沟通,解释输液过程和注意事项。

  进行初步的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和特殊需求。

  2.准备输液材料和设备:

  根据病人的处方准备相应的药物和输液器材。

  检查输液设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设备无损坏或过期。

  3.输液操作:

  采取无菌操作,遵循正确的输液操作流程。

  确保输液设备连接牢固且无渗漏。

  监测病人的输液进程和反应,及时解决问题和不适症状。

  4.护理观察和记录:

  定期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输液效果。

  记录病人的输液过程、时间、剂量和药物反应等。

  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共享信息以提供全面的护理。

  5.病人教育:

  向病人和照护者提供关于输液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回答病人的疑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6.设备维护和清洁:

  定期对输液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卫生。

  及时报告和处理设备故障或损坏。

  三、工作安排:

  1.根据门诊输液室的病人量和工作负荷,合理安排护士的'值班时间和人员配备。

  2.对于特殊病人或需要特殊护理的病人,提前进行沟通和准备。

  3.与其他科室和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维护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四、工作评估和改进:

  1.定期对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了解病人和照护者的满意度。

  2.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工作效果和探索改进的机会。

  3.参与培训和学习活动,提升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4

  门诊输液室是一个重要的护理工作区域,需要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输液治疗。

  一、 提前准备工作:

  检查所需的输液药物和输液设备的库存情况,确保充足并及时订购所需物品。

  清洁和消毒输液区域,包括输液台、输液椅等设备和器具。

  检查输液设备的工作状态,如输液泵、注射器等。

  二、患者接待和评估:

  根据预约或排队的顺序安排患者的输液时间,确保不会过长的`等待时间。

  接待患者时,礼貌询问患者基本信息并核实身份。

  针对每位患者,进行必要的评估,包括检查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询问过敏史和注意事项。

  三、输液准备与操作:

  根据医生的医嘱准备输液药物,确保注射液和输液液体的正确配制。

  检查每个输液袋的标签以确保患者安全,包括药物名称、剂量、注射速度等信息。

  选择适当的输液途径,如静脉输液、皮下注射等。

  必要时,进行必要的皮肤消毒并正确插入输液针或导管。

  根据医生的医嘱设定正确的输液速度,并定时监测患者的输液情况。

  四、监测和记录:

  对患者进行输液过程的监测,包括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定期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体温等,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记录患者输液过程中的反应和不良事件,如过敏反应、感染症状等。

  五、教育与咨询: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应的输液知识,包括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等。

  回答患者和家属的疑虑和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六、清洁与整理:

  完成每位患者输液后,清洁和消毒输液设备和区域,包括输液台、输液椅等。

  处理好输液用品和废弃物,按照规范进行分类和处理。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5

  一、工作目标

  1.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2.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3.保障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二、工作内容

  1.患者接待和登记:对患者进行接待和登记,核对患者信息和医嘱,确保输液操作的准确性。

  2.输液操作:根据医嘱进行输液操作,确保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护理记录:及时记录患者的输液情况和身体状况,保留完整的护理记录。

  4.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输液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5.设备检查和维护:定期对输液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6.环境卫生:保持输液室的清洁和整洁,营造舒适的就诊环境。

  三、工作计划

  1.每日早班:对当天的患者进行登记和接待,安排输液顺序,准备好相关设备和药品。

  2.每日中班:对上午输液患者进行监护和记录,对下午患者进行接待和准备工作。

  3.每日晚班:对下午输液患者进行监护和记录,清理输液室,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四、工作要求

  1.严格执行医嘱,确保输液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团队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4.定期进行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工作评估

  1.定期对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解决。

  2.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培训和辅导。

  3.收集患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门诊输液室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门诊工作总结11-07

接种门诊工作总结11-18

妇科门诊护士工作总结11-17

门诊护理工作总结01-03

门诊科护士工作总结07-17

门诊上半年工作总结09-21

门诊护士个人工作总结02-19

门诊年终工作总结06-17

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总结范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