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

时间:2024-11-25 07:19:33 自我总结 我要投稿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1

  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经验的反思过程。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所以,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离不开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进行反思。目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下面本人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反思培养

  在数学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起疑情境,让学生有反思的机会。创设起疑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产生内驱,激活思维,自觉去探索问题,解答疑难,实现由 “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在数学教学中,引起反思的起疑情境通常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场景引入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多媒体、编制故事等手段来展示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亲临问题的焦点,面对思维的挑战,寻求解决的方法。

  2、矛盾揭示法。利用学生已有认知和新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设计起疑情景,甚至可以通过有益出错与设置疏漏,形成学生思维上的正误冲突,从而引发解决问题的内心意向,最终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维来解决矛盾。

  3、出其不意法。创设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不和谐新问题或讲学生原有认知运用与陌生情境中,使学生在惊异之中进入思维状态,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期待和渴求。

  4、似是而非法。提出一些似是而非或模棱两可的问题,让学生在捉摸不透、无所适从中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二、课堂的结束时――反思自问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课堂教学一结束,教师立即打开课本布置作业,让学生埋头于习题中。教师来回于学生中间,对“接受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在这里,学生完全没有了反思的机会。

  其实,教师要舍得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反思自问:1、今天老师讲的是什么知识?(整理内化,构建知识体系)2、我知道了多少?(对照检查,确定补习方向)3、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对书中的哪些地方还存在疑问?(质疑提高,培养创新精神)……然后有问题的可以举手提问,师生集体商讨解决。这种课堂空间的安排必然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的整理和内化,从而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作用。在课末这样的反思,教师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让学生敢想,更敢说。

  三、在作业完成时――反思自查

  现在的学生作业做完了就往组长那儿一扔,便去做自己的事情。把作业交给老师去评,错了,返回订正,再送老师批改……有的学生甚至要在这样的循环中来回数次。

  这种重复,不仅不能使学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反而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学生在这样的`往复中,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另外,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自己麻烦的同时,也给老师增加了负担。老师辛苦一些倒也没什么。只是这样一来,滋长了一些学生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实践中,我要求学生在作业完成后不要急于上交。而是要给自己提这样的三个层次的问题:1、我今天的作业和昨天相比怎么样,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浅层次的反思)2、我认真检查了吗?我都做对了吗?(中层次的实践反思)3、当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引导学生这样问自己:这道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深层次的质疑反思)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水平基础,循序渐进的进行培养训练。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为了检查学生的反思情况,打开作业本,不忙于用红笔在学生作业本上做对或错的符号。而是认真“扫描”,发现有错误的,总是把本子退给学生,让他自己去独立检查找出来。那些没有认真反思自查的学生经过这样多次的“教训”之后,觉得:与其要被退回重查,还不如自己进行认真反思自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把反思的结果写在作业本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结果,进行方法上的指导、疑难问题的解答、反思质量的评价。

  四、在自我评价过程时――反思再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跨越障碍之后,要及时帮助学生反思取得的成功经验。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有知识缺陷造成的,有能力缺陷造成的,也有逻辑上、策略上缺失造成的,更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解完一个题目后就有必要对解题的正误作进一步的思考,并及时总结。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指出的:引导学生适时总结,欣赏自己,找出不足,并要求学生写反思。如:某工厂20xx年二月份前4天共用电2.8万度,照这样计算,全月共用电多少万度?(用比例解)此题要求学生知道20xx年的二月份有28天,能够运用正比例的知识解答,而有位同学却做成了2.8/4=28/x。课后我要求学生写反思,这位学生写道:我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左边是电的度数比天数,右边也应该是电的度数比天数,而我右边写成了天数比电的度数,真的很不应该啊!正确的做法应是2.8/4=x/28。因此,让学生反思就可以达到不攻自破的功效,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反思的能力,发展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无数事实证明,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提高的。每周我都主动与班主任进行协调。利用十几分钟的时间集中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好好回顾自己在近阶段中的表现,进行深入的反思。就集体或其他人的学习状况也可以开展类似一家之言的评议。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不断的总结中反思、纠正、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为小学生提供反思的空间和机会,让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反思意识,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反思习惯,提高小学生的反思能力。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2

  一、何谓“反思教学”?

  所谓“反思教学”,又可称之为“反思教学实践”,这是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材料的呈现方式、教学方式的优化方法以及教学结果的检测等等,反思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波斯纳曾经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可见,反思教学对于教师的职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特征以及的思维意识较为欠缺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优化、反复调整的过程。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回想与思考;二是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态度等方面。

  二、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意义

  (一)对小学数学教师的意义。小学数学实行“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要深入剖析课堂教学,成功的经验,反思教学不足,将课堂教学的点滴整理记录下来,不断完善教学中的漏洞,尝试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形成。

  (二)对小学生成长的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反思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小学数学成绩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就是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想、巩固的过程,便于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数学成绩提高的过程;从小学生的成长方面来看,反思性教学行为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和改正自身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反思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反思”。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该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对于那些设计合理的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及时记录下来,从学生的课堂思维状态来反映教学状态,从教师的反思记录情况来实现教学的自我超越;而对于那些设计不合理、效果不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找出原因,不断改进,使之成为再教的教训。

  其次,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十分重视学生的反馈性意见,不断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这样的反思记录,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使得教学盲点在短时期内获得了有针对性的补救。

  最后,撰写教学日记反思。教学日记是教师进行反思教学的最佳方式,是教师对日常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探究。教师的教学日记主要包括:教学中的成败、灵感闪光点、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学改革创新等等,撰写教学日记进行反思可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小学生的“反思”。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激发小学生的反思动机。比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时候,可以预先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个物体作为工具,去测量课桌面积有多大,由于学生采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所以测量出来的课桌面积必然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但是面对同样规格的课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假若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那么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出现非常混乱的局面呢?”一个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层次反思,经过反思,学生形成一个共识:同一个面积,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就会得到不同的测量结果。虽然这些结果都正确,但给我们确定物体表面的最终大小会带来不便,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面积单位。这样,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反思性学习,交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反省中不断提高。首先,学会自我提问。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我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其他方法吗?”、“我错在哪里?需要怎样改进?”等等,自我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不仅仅思考解题思路,同时还要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等等。其次,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过程,例如,我们可以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做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我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等等。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撰写反思小结,每次考试之后对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对这次测试的重新审视,自己做错了哪些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改进的措施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动笔写出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便于今后更好地学习,找到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生自我反思总结11-07

2023自我总结与反思02-22

月考自我总结反思09-24

个人反思自我总结06-20

考试反思自我总结04-04

工作自我总结与反思10-01

高一自我总结与反思03-23

个人反思自我总结【优】10-12

关于自我反思总结范文10-30

小学生的自我总结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