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时间:2022-06-09 14:57:4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

  梦想和面包,有矛盾吗?

  很久之前就知道《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想要去借阅它。或许正因为没有认真了解过它,对于书名总是特别好奇。究竟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偶然的机会让我在图书馆遇见了《月亮与六便士》,(题外话:在图书馆我似乎永远也找不到我要找的那本书,总会意味遇见其他有趣的书籍。)但是我没有立即就拜读了这本书。而是和其他书放在了一起,一直到借阅时间过期了,我也没有看。当我拿回去图书馆还书的时候,神差鬼使的我还是又重新的借阅了《月亮与六便士》,才认真地阅读起来了。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魅力?

  那便是一旦开始了,就没有办法停下来了。

  我不擅于去评价作品的艺术性,或者深层次地去挖掘个中的含义。我只能就读后感还谈谈我的感受。

  作品采用了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缓缓地向我们道来了故事。

  主人公克兰德原本拥有着看似幸福,平淡安稳的生活,但在有一天他突然放弃了所有,与所有人断绝了关系,离家出走去追寻他的绘画梦想。妻子克兰德夫人派了作者去游说他回来时,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与抱歉并拒绝回归原本的生活。克兰德夫人在认清事实之后,不得不开始自力更生,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身处在他乡的克兰德病入膏肓之时,有幸得到一位平凡的画家的赏识并且将他接回家照料直至他康复。可是克兰德却和这位画家的妻子私通,最后画家的妻子决定要追随克兰德,但因为得不到克兰德的怜惜最后自杀身亡。画家原本看似幸福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没有任何抱歉之意的克兰德也流浪到了与世隔绝的`岛上,重新开始了娶妻生子的生活。

  有人说克兰德他像着了魔似的,有人说他是受到了神的感召,但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义无反顾,丝毫也没有后悔当初出走的决定,在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同场合的诱惑之后,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他心中艺术的至境。作者似乎在描述主人公的命运与遭遇,实际上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探讨艺术与生活,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梦想与面包,有矛盾吗?

  这是阅读之后产生的思考。看似没有矛盾的存在,也又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排斥与对抗。

  有的人是非常幸运的,他的梦想与面包之间没有矛盾。他会因为成功实现了梦想,所以极大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这一类人都会特别热爱生活,热爱这个他们生存着的世界,对于未来总是充满着信心,那就就是大写加粗地表达着对生活积极乐观,正能量。

  有的人是幸运的,尽管他不是因为梦想的成功才带来的优质的生活。但至少他的生活没有扼杀他的梦想,只是不能在他觉得最正当的年纪的时候去追寻梦想,去实现它。他们暂时放下心中的乌托邦,努力着,奋斗着,直到有一天有了足够的能力又重新拾起那从未忘记过的梦想。虽然晚一点,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同样热爱生活。

  有的人是不那么幸运的,梦想与面包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也就谈不上矛盾。那为什么还是不那么幸运的?因为选择了面包就必须放弃梦想,选择了梦想就必须放弃面包。正如那红玫瑰与白玫瑰一般,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不那么幸运莫过于源自他们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圆满的欲望。

  有的人是不幸的,那便是为了面包磨灭了梦想。如果说不那么幸运的人总拿“不得不”当做借口,那么不幸的人会告诉你“这才是现实!”或许有的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会把没有了梦想的人归类于不幸?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苦恼了很久,最后给出答案是:人们来到这个世界走一遭,总会寻找来这个世界的意义。换种表达方式,便是我们总在寻找人生价值。不管是意义还是价值,都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为什么会因人而异,我想那便是每个人的梦想或许多多少少都有点不一样吧。所以我们才能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而当我们磨灭了梦想之后,我们活得都是一样的。因为需要生活,所以上班工作,回家吃饭。在我看来,这是不幸的,因为找不到价值与意义。

  我很羡慕那些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他们永远都在实现价值与意义的路上。而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永远在寻找价值与意义的十字路口。

  梦想与面包,有矛盾吗?或许有,或许没有。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2

  在初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经意给他一个标签。比如他看起来很幽默,或他很善良这种类似的评价。

  但斯特里克兰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当你认为你了解他,他又会做出在你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

  曾经的他是一个老实的经纪人,你看到他就会觉得无趣,仿佛无趣这个词就足以贯穿他的一生。

  可他偏偏不是这样。在四十七岁的年龄,他选择放弃所有去追求他的梦想。

  你会觉得他很过分,他的`人性中有太多丑陋:他抛妻弃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责任,有的是自私;他从不会感激帮助过自己的朋友,甚至还抢了人家的心爱的女人;他出口成脏;他的生活一团糟;他粗鄙不堪。

  但同时,他对艺术的追求到了极致。在他看来,什么都是不重要的,他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他有画笔和颜料。他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和想法,他可以自由做自己。

  我发现你很难对他有一个定性。他多变,又同时拥有最丑陋的性格和充满神性光辉的理想与追求。

  他的后半生用潦倒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饥饿病痛都伴随着他。但是直到死,他都在寻找自己一生中的伊甸园。

  最后,他是找到了吧。所以,他满意的死了,而后又轻蔑的摧毁了它。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3

  尾声部分毛姆用大段的文字,描述了一副它心中斯朱兰的画:它们是魔鬼,你尝了会推开某扇不知隐藏着何等灵魂秘密的门扉。这本书我只看了一天,而这一天抵得过许多庸庸碌碌的日常。

  引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离群而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而斯朱兰不但完美结合了野兽与神灵两种灵魂,也逼得我不得不把灵魂再剖析一层,看看它到底长要的是什么东西。

  大众的理解里,月亮是炽热滚烫的理想,六便士隐喻安稳的俗世日程。把这套框架借过来,我懊恼地发现,我既抬头时看不清月光,又低下头不甘心捡便士。应试教育将我塑造得如此成功,以至于在21岁时仍只知「优秀」不知谈「梦」;但就像金色梦乡里刺激主人公们的'那只会说话的金鱼,素来也有一个声音朝我叫嚣,你就打算这样了吗?

  即便尚不知道答案,我也由衷感谢与这本书的相遇,一个字一盏灯,只要尚有在夜晚寻找光亮的心,早晚都会撞见我的月亮,不是吗?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4

  第一次看毛姆的书,很久前就听过,看了一下,觉得吸引力不大,也就放弃了。和一个好友聊过,她也说一开始看不了,后来铺开了,各种爽。亚马逊的畅销书真的好便宜,1块钱,二话不说就买了。

  一本关于梦想(月亮)和现实(六便士)的小说: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证券经纪人,有了稳定的工作,一个漂亮的妻子,两个女儿,某一天,突然留下一份简短的书信,然后弃家出走,跑到巴黎,不再回来。没有工作没有积蓄,过着落魄贫穷的生活,身体和精神饱受煎熬,却丝毫不在乎。

  “我告诉你我必须画画儿。我由不了我自己。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他接下来的人生,如同溺水,只有紧紧的抓住画画这救命草,其他的一切都无从重要。之前没有一点画画的天赋,逃离前也就是在夜校偷偷上了一年,被周围人认为是闹着玩的。最后创作出一幅又一幅使后世震惊的杰作,据说小说的原型人物是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

  不知道 如果是几年前的我,看到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想法,一腔热血,高歌梦想,为了梦想故,一切皆可抛。

  现在觉得,人还是要现实起来了,梦想虽好,但是也要兼顾着现实,很多时候,现实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梦想上层的坚固程度。这也注定,我就是平平凡凡大众中的一位吧。

  会觉得,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算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理想也好,抛弃了一切,特别是家人,完全不顾他们的感受,还好没有了父母,不然怎样去报答其中的养育之恩。

  沉迷上画画,也丝毫不是投机取巧准备被画商看中出画展成名赚钱,对待自己创作的作品,不展示出来,逝世之前,也命令同居女子在他死后把住房四壁创作的画付之一炬。看来,天才总是内心强大的,儿女私情,道德伦理,才是吾等凡夫俗子要考虑的问题。

  虽然对于整个社会,他留下了艺术的财富,但是对于他个体来说,其实和沉迷游戏不顾一切没啥区别。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梦中,完全脱离了现实,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画画(游戏),丝毫不通人性,比如对待老好人XXX。

  有时就像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一样去同情他,不是他选中了梦想,而是梦想选中了他,成为梦想的俘虏,去放弃了其他的一切。

  月亮和六便士的取舍程度,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秤,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5

  毛姆所写的,以印象派画家高更为主角的小说。

  好多年没有读毛姆的小说,但是在上大学期间倒是挺熟悉他,读过他的传记和他的《人性枷锁》、《刀锋》,觉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刀锋》一书的影响。

  这本《月亮和六便士》我愿意认为它是部不朽之作,因为它是描写高更的权威之作,只要人类仍珍惜包括印象派画作在内的艺术,这本书便不会缺少读者。

  不同人的角度看这本书,会对主角高更有不同的感情。这本书会把一个同样渴望“白日飞升”的文艺青年感动得热泪盈眶,也会让一个同情被他所遗弃的家庭的读者对高更恨得咬牙切齿。

  所以我不得不佩服毛姆的写作,他肯定也意识到高更行述的争议性,叙述者基本上采取的是客观态度,不容易看出毛姆的感情所向。但是在《刀锋》中,毛姆对于拉里的欣赏之情就不再遮遮掩掩的了,当然,里面的拉里无妻无子,他放下一切去追求理想,你无法说他在家庭及其他问题上的不负责任。

  摘录一些,这本是傅惟慈先生译的,译得很精彩。

  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就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艺术家赋有独特的性格,尽管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可以原谅。

  杰伊太太知道得很清楚,逾越礼规的言词是机智的灵魂,因此时不时地用不高于耳语的音调说一些足能使雪白的台布泛上红晕的话语。理查·特维宁则滔滔不绝地发表荒唐离奇的谬论。

  同情体贴本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是却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种本领的人滥用了。他们一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什么不幸就恶狠狠地扑到人们身上,把自己的全部才能施展出来,这就未免太可怕了。同情心应该象一口油井一样喷薄自出;惯爱表同情的人让它纵情奔放,反而使那些受难者非常困窘。有的人胸膛上已经沾了那么多泪水,我不忍再把我的洒上了。

  我把良心看作是一个人心灵中的卫兵,社会为要存在下去制订出的一套礼规全靠它来监督执行。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因为人们过于看重别人对他的意见,过于害怕舆论对他的指责,结果自己把敌人引进大门里来;于是它就在那里监视着,高度警觉地卫护着它主人的利益,一个人只要有半分离开大溜儿的想法,就马上受到它严厉苛责。它逼迫着每一个人把社会利益置于个人之上。它是把个人拘系于整体的一条牢固的链条。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某种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它效劳,结果沦为这个主子的奴隶。他把他高举到荣誉的宝座上。最后,正如同宫廷里的弄臣赞颂皇帝按在他肩头的御杖一样,他也为自己有着敏感的良心而异常骄傲。到了这一地步,对那些不肯受良心约束的人,他就会觉得怎样责骂也不过分,因为他已经是社会的一名成员,他知道得很清楚,绝对没有力量造自己的反了。

  这个女人显出一副精明能干的样子,仿佛整个大英帝国都揣在她口袋里似的;一些高级官员的太太深知自己属于优越的阶层,总是带着这种神气的。

  女人们总是喜欢在她们所爱的人临终前表现得宽宏大量,她们的'这种偏好叫我实在难以忍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们不愿意男人寿命太长,就是怕把演出这幕好戏的机会拖得太晚。

  有人说灾难不幸可以使人性高贵,这句话并不对;叫人做出高尚行动的有时候反而是幸福得意,灾难不幸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使人们变得心胸狭小、报复心更强。

  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一般说来,爱情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是一个插曲,是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务中的一件事,但是小说却把爱情夸大了,给予它一个违反生活真实性的重要的地位。尽管也有很少数男人把爱情当作世界上的头等大事,但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对爱情感到无限兴趣的女人,对这类男子也不太看得起。女人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会被他们奉承得心花怒放,但是心里却免不了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些人是一种可怜的生物。男人们即使在恋爱的短暂期间,也不停地干一些别的事分散自己的心思:赖以维持生计的事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沉湎于体育活动;他们还可能对艺术感到兴趣。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把自己的不同活动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间隔里,在进行一种活动时,可以暂时把另一种完全排除。他们有本领专心致志进行当时正在从事的活动;如果一种活动受到另一种侵犯,他们会非常恼火。作为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恋爱,而男人却只能有时有晌儿地干这种事。

  每逢一个人干出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他的相识们总是替他想出种种最令人无法置信的动机。

  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6

  《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深入探讨了永恒的理想和现实问题:有多少人只是抬头胆怯地看了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温饱的六便士呢?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做出的决定,放弃政卷经季人的工作,去当画家。有点疯狂,不可理喻,是众人眼中背弃家庭的负心汉,当他一直以来靠工作工资养活太太孩子,大家也理所当然享受在其中。一直生存没有危机感。这种现状一旦被打破,首先是太太的慌乱,紧张。太太对他的爱好一点都不了解,怀疑他是变心和另外一个女人私奔跑了。太太用“耸人听闻”来说丈夫的不可理喻。

  从太太前后的表现,让“我”发现:人的性格有多么复杂,平庸与伟大、狠毒与善良、痛恨和喜爱可以共存在一个人身上。

  太太最后也重新筹划自己的生活,靠自己努力养活自己,还有孩子靠她姐姐的'接济。这种苦难使她变得心胸更狭窄、报复心更强。她和所有循规蹈矩的女人一样,完全相信只有依靠别人生活才是真正体面。

  斯特里克兰德在巴黎穷困潦倒,饥不择食享受着他的精神生活。他的画也卖不出去一张。这种苦难得生活下,他也一直没有放弃艺术创作。

  迪尔柯·斯特罗伊夫是一个滑稽、蹩脚的画家,可他很能赚钱,又为人大方,性格软弱、善良。被别人伤害。对“我”热情豪迈。不会拒绝别人借钱。

  我想说虽然抬头看到了美丽的月亮,我还得低头去寻找地上的六便士。钱会让我的物质生活更加有保障。现实会很残酷,我害怕在理想生活中更加奄奄一息。我年轻时也尝试着追逐“月亮”,但“月亮”太遥远,永远到达不了。只能偶尔抬头看一眼月亮,又继续低头追逐赖以生存的六便士。钱可以让我快乐,美里的“月亮”让我上进。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7

  其实读到一半差点读不下去了,就停下来过了个年,对斯特里克兰的性格实在是捉摸不透又无法理解,对关心自己的人熟视无睹,对无视自己的人反而更加亲近,虽然这种性格也不是不常见,但他确实把自己的这种“烈性”发挥到极致。迪尔克对他那么容忍,他不仅不心存感激,反而放任自己作出伤害其之事。

  后来也是对这只神奇的人的结局好奇才继续读下去,后来发现是我狭隘了。我在试图用我的想法我的思维来理解斯特里克兰,是我用我的小格局锁住了他。是我对他不够宽容,而不是他不美丽。斯特里克兰是一个极其理想主义的人,他只对自己理想,从不牵涉任何人。其实不管是迪尔克的妻子布兰奇还是阿塔,都是自愿被他吸引并自愿陪伴他的。

  在那个让他幸福的遥远的塔希提岛上,他可能依然自私无情,依然特立独行,但他的古怪在这里不受排斥,他依然可以自由着自己的古怪,而这里的人们也对他见怪不怪。“世间充满了种种稀奇古怪的人,他们做种种莫名其妙之事。也许岛上的居民都懂得,人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人,而是自己必须做的人。”在这里,任何奇异的榫头都能各得其所,任何古怪的人都能被包容同情。这是一个多么理想主义的小岛,现实生活可能并不存在,但正是因为艺术创作中对这种理想主义的描写,我们在生活当中不能完成的'某些人生、不能踏足的某些仙境才能通过对某一个人的塑造解脱出来。

  最后,“做你最想做的事,生活在你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自得其乐。你的成功取决于你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对社会义务的承担,以及个人追求如何。”这也是现阶段最想送给自己的话。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8

  科学家近期研究得出:艺术创造能力和精神疾病,有着相同的基因。心理学家提到的“精神病态者”的时候,实际上是指某种具有独特人格特质的人群,这一类的特质包括冷酷、无畏、专注、意志坚强、缺乏同情心、缺乏道德感、有魅力。毛姆《月亮与六便士》笔下的主角特里斯克兰就是这样一个徘徊在疯子和天才之间的人。

  斯特里兰克本是一名平凡的证券经纪人,过着富足美满的生活,谁也没有料到他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弃妻子,远赴巴黎追寻自己的艺术梦想,世俗的眼光和病痛的折磨并没有使他受影响,更不能阻碍他对绘画狂热的追求,虽然最后得了病不幸去世,但是生前创作的艺术杰作却成了一笔价值连城的财富。借斯特里克兰的形象,小说深入探讨了现实与理想的两冲突。月亮,是指高高在上的理想,是美好的,纯洁的。六便士,是指世俗平凡的生活,是约束的。

  斯特里克兰突然的自我,使他完完全全屈服于内心高高在上的月亮,舍弃了代表世俗生活的六便士,曾经他的理想因为受到现实的约束,被大脑的守卫兵牢牢控制住,内心既压抑又渴望解脱,但是没有合适发泄欲望的动机,长时间极度关注一件事让他渐渐忽视了周遭事物,积累的欲望使他冲破了羁绊,在某个瞬间找到自我。突然的自我之后,性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厌恶人性欲望、不屑于别人的帮助、无耻中伤他人,不在乎病痛、甚至不在乎生命,他的形象,就好像,一副没有躯体而只有灵魂的画像。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如果说这句话是来形容现实的冲突的.话,那么斯特里克兰则是突破了这层枷锁,完完全全解放自己的灵魂。世俗的大多数人,过分追求现实的六便士,而忘记了心中的月亮在何方,他们只有完整躯体没有具体灵魂,好像一个半透明的空壳,半个精神上的行尸走肉。而斯特里克兰,他忘我,好像没有具体的躯体,只觉得有一个缥缈的灵魂,存在于现实之中,却游荡在现实的世界之外。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他横即他横,流言蜚语奈我何。这大概就是斯特里克兰的内心独白吧。极端地投入一件事情就会使理想与现实严重失衡,斯特里克兰对于艺术创作已经达到走火入魔的状态,精神世界上的不断自我碰撞和冲击,使他创造出恢弘经典之作。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异于常人了。天才与疯子仅一线之隔,也恰恰是他的人格缺陷使他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艺术家生活中太完美的话,恐怕就不能够达到忘我的状态,也就创作不了惊奇的作品。疯子眼中的世界有异于常人,这也是他们的灵感来源,论伟大艺术为何物?

  就是当你看到疯子般天才的作品的时候,不禁战栗,无以言表,有一种刺激的感官享受,那又说不出那是什么。小说情节是极端的,但是现实意义确是深刻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二者皆可抛。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由和爱情,我都为之倾心;但为了自由,我宁可牺牲生命和爱情。这是斯特里克兰的真实写照吗,你能够做到像他一样洒脱吗?如果仅有一个选择,你是选择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一枚六便士?如果仅有一个选择,你是想成为疯子般的天才,沉浸在实现自我价值的世界里;还是想链接社会,成为追求现世安稳的普通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9

  每个人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意义不同,所以才有了五彩缤纷的美景和故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很多人都被现实的欲望绑架,无法活出真实的自己,读完《月亮与六便士》后会让自己驻足反思,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曾经的梦想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性的弱点是什么?

  《月亮与六便士》代表了两个不同世界,梦想是天上的月亮,现实是地上的六便士,不同的追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无论为了生活而追求现实的理想,还是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现实的生活,人生百态,都是一次生命的旅程,每一种生命体验都需要被尊重,你不懂别人的灵魂,就不要对别人的.选择评头论足。

  通过对比,毛姆把理想与现实,纯真与伪善,真挚与虚荣,用最原始的方式把人性的弱点:虚伪、贪婪和懦弱赤祼祼地展现,用无情冷酷的纯真撕掉热情似火的伪善面具,让真善灵魂回归原始,回归自然!

  生命是一场旅行,愿我们都可以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被纸醉金迷的现实所打败,愿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能够始终保持初心,不被人性的软弱金钱的利剑所拖累!

  但愿活出真善美不是一种错[太阳][太阳][太阳]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0

  美是一种隐喻。它如同海里的盐,蕴藏了上千年的矿物质,但却需要有可能上万年才会因太阳的自然曝晒而析出在岸边;倘若出现有心者刻意挖掘,却只需要几天就能收获大量的这些海之精华。

  虽然本篇对于美的描述堪称金句,但也并不是完全正确。他说“美是一种玄妙而奇异的东西,只有灵魂饱受折磨的艺术家才能从混乱的世界中将其提炼出来。”美并不是多么高深的`学问,只需要一点运气和灵气就能创造出来。就如两汉时期那个谱下了旖旎绵邈《凤求凰》的司马相如,也并非经历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才学会苦中作乐把生活的艰辛提炼成优美诗句的。好比,一个高明的魔法师,不需要多么复杂的符咒和法袍,只需要一挥魔杖,轻启丹唇,咏唱咒语,便会有华丽的魔法从手中绽放。

  “当艺术家把美提炼出来之后,这种美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认识的。”美的确需要有缘分的人才能理解。如同宋词中的用典,一旦理解典故与词的联系读者便会拍手称快,称赞妙笔。但倘若不解其意,便会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不赞同“要认识美,你必须重复艺术家的痛苦历程。美是艺术家唱给你听的音乐,要在你的心里再次听到它,你需要知识、敏感和想象力。”就如同我们在欣赏拉斐尔前派的代表作《奥菲利亚》时我们只需要知道她出自于《哈姆雷特》就行了,没必要知道作者和其余两位自称拉斐尔前派的好兄弟是如何穷困潦倒,被指责绘图不符合人体结构,也没必要知道被当成奥菲利亚的模特实际上是三人之一的女友,为了图画的真实性穿着睡衣躺在浴缸里,有一天浴缸下忘了续火,导致可怜的奥菲利亚得了重感冒。

  就如钱钟书所说,我们没必要知道下蛋的鸡长什么样。脱离作品本身的创作过程只是一项附加值,我们无法复制出艺术家的心路历程,自然也无法完全得知他们在创作时的所思所想。“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赏者看到的一些细节有时是始作俑者也没有料到的。因此没有正规记录的稗官野史只能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不该作为评价作品本身的砝码。

  美是一种隐喻,它不会那么明明白白昭告天下呼天抢地招蜂引蝶,它是含蓄内敛的。正因此它才不会被肆意采撷,懂的人自知其价值无双。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1

  书中人物

  思特里克兰德,对于任何一个不屑理他的人他总是非常亲切,一名伟大的艺术家。

  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喜欢同文艺界人士来往。

  施特略夫,蹩脚的画家。

  勃朗什,曾与思特里克兰德私奔的施特略夫夫人。

  作者本人

  爱塔,思特里克兰德的最后一个夫人。性格特点:思特里克兰德”内心深处的半人半兽“灵魂深处没有感恩谨慎愧疚,十分的冷酷自私,思特里克兰德夫人大概是有点倔强,内心深处有些看不起底层生活,喜欢与文艺界结交大概也把自己当作这类人了,施特略夫富有侠义心肠,也有发现艺术的心灵,坚定的认为思特里克兰德是一名很优秀的艺术家。

  勃朗什十分的安详,沉默,拘束有过一段羞耻的过往“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但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做出的牺牲”,后来与思特里克兰德在一起,最终被抛弃自杀。爱塔思特里克兰德生前的最后一个夫人,陪伴了他最后的岁月。

  文章主要讲述的故事

  思特里克兰德本来是一个有点成就的证券经纪人,工作顺利,有一个喜欢结交文艺界人士的妻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生活的很平凡也很让人羡慕。突然有一天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孩子,也舍弃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远赴巴黎追求自己的所谓的艺术理想。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大概就是理想的生活和艺术,六便士(便士是当时的钱的计量单位,大概就是很小额的钱)应该就是指物质的生活吧。思特里克兰德先生放弃了物质生活,去追寻艺术和理想的生活。这一点其实十分值得我们去深思。文中,最后思特里克兰德先生在临终前创造了一屋壁画,他也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品,但他临终时却坚持一定让夫人将他烧掉。或许在他眼里,已经追寻到了自己想要达到的`艺术,对这以后将会产生的影响毫不关心吧。

  其实读完这本书,内心有很多话想要表达出来,但是却又完全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说起。在这种时候越发觉得自己很没有文化。最后谨以文中两段话结尾,顺便记录一下。

  “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解救出来。”

  “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引起命运对我们的注目。让我们去寻求那些淳朴敦厚的人的爱情吧。他们的愚昧远比我们的知识更为可贵。让我们保持沉默,满足于自己小小的天地,像他们一样平易温顺吧。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2

  当然,它绝非是一个平凡人追求梦想的老套励志故事,否则它的结尾应该是主人公历经艰险,实现辉煌人生,扬名立万,最后有情人也终成眷属才对。

  毛姆将他笔下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推向了极致,他一路狂奔,终于追上了等着他的厄运。

  放弃安稳的中产生活,却日益潦倒,贫病交加,颠沛辗转,倾注所有的努力和精力甚至生命的绘画艺术,始终得不到承认——直至他满身脓疮、双目失明的躺在一个荒岛上的木屋里,死去。

  人性是复杂的,也是矛盾的。毛姆对人性的洞察和描摹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所以他才能成为与狄更斯齐名的英国文学巨匠。

  这是一本让你一边读,一边反思人生的书。

  人活着,是应该精神优先,还是物质优先?是追求有用,还是追求有意义?

  我们之前一直笃信和坚持的,未必真的就是我们想要的……

  我认为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在出生的地方他们好像是过客,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熟悉的浓荫郁郁的小巷,同小伙伴游戏其中的人烟稠密的.街衢,对他们说来都不过是旅途中的一个宿站。这种人在自己亲友中可能终生落落寡合,在他们唯一熟悉的环境里也始终孑身独处。也许正是在本乡本土的这种陌生感才逼着他们远游异乡,寻找一处永恒定居的寓所。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时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3

  等顺风车的间隙,这本书也翻到了末尾,苏州的夜有点凉,站台空旷,车灯闪烁。

  28岁之前我长久的待在一个城市,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28岁以后,去了云南、上海、苏州。工作、生活、拍照。算不得颠沛流离,也称得上朝云暮雨。闲的时候也反思这样的生活模式正确与否?无解。

  《月亮与六便士》第五十章开篇这样写道:“我总觉得有些人没有出生在正确的地方。偶然的命运将他们丢到特定的环境里,但他们总是对某个不知在何处的家乡念念不忘。

  他们是生身之地的`过客,从孩提时代就熟悉的林荫小径,或者曾在其中玩耍过的热闹街道,都无非是人生路上的驿站。”

  整本书下来,这句话是真正感同身受的。终于不必觉得自己是个异类,因为心里那些荒诞不经的想法,早在几百年前就有人追逐向往并付诸行动了。

  书是藩篱,让你与世界融为一起,却保持相互独立。因为这份独立,你可以允许自己与别人不一样。哪怕看起来,你们都一样。

  书不很长,故事本身的矛盾性是最大看点。像嘴里含了一口酒,舌尖抵颚就够了。不需要掰开了,嚼碎了看。

  读过金庸和红楼就觉得有些书不禁读了,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它们太厚重了,承载了丰盛饱满的中国文化。一个是园子里写尽天下事,一个是江湖中写尽天下事。

  后期会申请公众号,主题就叫:

  快剑江湖酒

  旅行摄影诗

  因为,每次写完都要屏蔽领导和同事,太麻烦了。

  愿你们在俯身拾便士的时候,也能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哪怕,只有一眼。

  感谢一路关怀与鼓励的朋友们!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4

  发现近期很多人在看这本书,又恰巧在书店看见有卖,便买下了。看完后,有所思考,故作此篇。不太了解毛姆,若有疏漏之处,还请见谅。令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

  故事简单来说,是一个平凡的证券经济人为追求艺术,抛弃他在之前所拥有的一切,孤身前往巴黎,在巴黎生活,寻找他的艺术,最后在一个名为塔希提的岛上实现他的艺术追求,同时也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种为梦想不顾世俗的眼光的故事对于还是个少年人的我来说,应是比较钟意的类型,但我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即使其中有些句子我很喜欢。

  本书以一位旁观者的第一人称视角来描写男主斯特里克兰的生活,其中夹杂对一些现状的评论,总体来说比较有趣。粗看下来并无不妥之处,但总结书中出现的四个女性形象,竟只有斯特里克兰的最后一位妻子——一个对艺术一窍不通,每天负责柴米油盐和教子的女性得到了作者的正面称赞。而对于其他三位,作者表面称其好,暗讽其愚蠢。反观男性形象,一个是为艺术的斯特里克兰,另一个是哪怕被戴绿帽依旧老好人的施特罗夫,这样看来,恐怕作者是对女性有些意见:发妻的拘于世俗,女作家的八卦心理,施特罗夫的妻子布兰迪,后来抛弃丈夫,恋上斯特里克兰,最终悲惨死去,可谓这三位占足全书最不好的部分,难说作者不带偏见。

  回到文本,前期的有些语句我还是挺钟意的,例如第二章、第三章中关于对文艺界故作姿态、强行深刻、高高在上的风气的批判,我还是比较认可的。

  例如十一章的“人性是多么矛盾,不知道真挚的感情中会有多少矫揉造作,高贵优雅中会有多少卑劣低贱,也不知道罪孽中会有多少良善仁慈。”和二十章的“我不会想起过去,最重要的是永恒的现在。”

  例如布兰奇与斯特里克兰恋爱时,说“在爱情之中,存在柔弱感、保护欲,陷入爱情的人急于做好事,以便给予对方快乐——这即便不是无私,也是巧妙隐藏起来的自私;爱情会让人缺乏自信。”及后文的“作为情人,男女之间的差距在于,女人可以不停地爱,而男人只会偶尔去爱。”

  例如“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是孤身一人。每个人都被封闭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通过符号与同类进行交流。这些符号没有共同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十分隐晦和不确定。我们痛苦地向别人传递我们心中的珍宝,可他们没有能力接受这些珍宝,于是我们只能孤独前行,虽然我们和别人并肩而行,却并不能彼此相伴,我们不能了解我们的同伴,他们也不了解我们。”

  例如“谁又能彻底了解难以捉摸的人心呢?那些认为人心只是具有高尚情操和正常情绪的人自然做不到。”

  例如“魔鬼为达到目的总是会引用《圣经》。”

  说完词句,再来看一看主题,文中主角追求艺术并无不妥,但这样从世俗中逃离,从安逸逃向未知,这样逃跑的姿态不仅稍显狼狈,也有些不负责任——曾经的责任。若是心怀艺术,不堪浮华的喧闹,寻个寂静处便可;即使要离开,也应体面(对于自己来说)地与过去道别,从容离开;而不是作出受害者的姿态,对世界嘲讽。追逐内心的.热情与理想不止有离开这一条路,热情与梦想的烈火烧掉的应该是无用的道德标准与社会羁绊,而不是内心的良知和感情,但主角的烈火似乎烧了太多。

  只追逐脚下赖以温饱的六便士的人,只追逐那崇高而不可企及的名为梦想的月亮的人,都是傻子。活着是追逐梦想的前提,而梦想是活下去的动力,两者相伴相生,怎可择其一者存活,更不用说踩一捧一了。

  总体来说,这本书名不副实,让我后悔买了。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

  “有些人就是生错了地方。造化弄人,他们被抛到某处,却惦念着一个隐约朦胧的故乡。出生地则是异乡,从小熟悉的绿荫小巷、曾经玩耍的拥挤闹市,都只是沿途风景。他们在亲友中也许一辈子都落落寡合,对自己唯一熟悉的环境淡然疏离。也许正是这种陌生感促使他跑遍千山万水寻觅自己永恒的归宿。也许有某种根深蒂固的返祖欲,促使迷途者返回祖先在鸿蒙初辟时离开的故土。有时一个人偶然来到某地,会有莫名其妙的归属感。这就是他寻找的家园,他将融入自己从未见过的环境,与从未谋面的人相伴,似乎生来就和这一切相熟,在这里他终得安歇。”

  “他是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圣地,那心魔对他毫不留情。有些人渴望真理,为追求真理,他们宁愿粉碎自己人生的基石。”

  毛姆的'笔触极为细腻,对人物、对环境的描写相当出彩,很多段落甚至可以当作散文来读。据说主人公是以高更为原型,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形象,主人公特立独行为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对恶劣环境的超强耐力和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世俗的蔑视和傲然,都极其令人震撼!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9-15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3-21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4-09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9-01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3-05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9-25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2-09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汇编15篇03-14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合集15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