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读书笔记

时间:2022-07-31 08:19:2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资本论读书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资本论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1

  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从危机中逐步喘定之际,如何反思这场危机进而想应改进从国际经济政治治理到微观市场监管体系等各个方面,促使全球经济顺利从危机中复苏,成为了全球决策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在这个背景下,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畅销书,并迅速成为了当时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财富分配本来就是人们最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就像马克思的著作一样,这本书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贫富差距急剧扩大的关注。世界前1%的人掌握了20%的财富,“超级富翁”“超级经理人”“超级拼爹”等的提出极大地吸引了我的眼球。无论是英国王室的高雅生活,还是高调巨翁的奢侈浮华,都是让人遥不可及的。而从公众的接受程度来看,如果是靠勤奋和天赋获得更高的收入,一般来说还可以接受,甚至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坐享祖上传下来的财富或者是靠“资本欺诈”得来的财富(当然这也不失为一种头脑),对社会一点贡献也没有,就会令人觉得格外的不公平。

  Ps:同时也要明确一点,从书上观点来看,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平等并不一致。收入分为来自劳动的收入和来自资本的收入。来自劳动的收入也会有不平等,但一般来说程度不高,来自资本的收入不平等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资本可以不断积累,资本可以时代继承,最终导致财富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

  本书中皮凯蒂使用了大量的税收数据研究了财富不平等问题。数据研究起源于库兹涅茨,这种“大数据”式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领域带来很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使得苍白的理论和猜测更显说服力。就本书而言,有人认为,皮凯蒂的海量数据研究之所以能够完成,一方面是因为前人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比如30多为经济学家合力完成了“世界最高收入数据库”,做出了大量整理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也因为计算机技术的提高,有助于更方便地处理海量数据。

  此外皮凯蒂还在本书中分析论述的前人的研究以及其中的不足:从马克思到库兹涅茨,从事后(现在)看来,马尔萨斯、李嘉图和马克思的`预言都不尽准确。马尔萨斯高估了人口出生的速度,低估了生活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李嘉图没有预测到工业革命改变了经济结构,农田的价值随之一落千丈;马克思预言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尽管社会主义革命的确爆发了,却不是他预测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而是在落后的俄国,而且是一国建成了社会主义。“二战”之后,收入分配问题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到U形曲线”,然而,收入不平等的历史演进并非库兹涅茨预言的那样,而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的学科也远远不止经济学一个。市场分配机制只是收入分配的先决机制,在市场进行了一次收入分配后,政府的政策又会进行调节(第二次分配),同时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权力大小、经济利益差异、以及人们的主观行为都会对收入的分配产生影响。收入分配是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合力。

  ...

  这是我第二次拜读经济类著作,第一部是向老师的《新资本论》,但每每总觉得自己的经济知识匮乏,对很多问题都不甚了解。由于时间的原因,并没能完全领略全书的风采,很多笔记也都是搜索的他人的观点,虽然每个前辈都有自己的看法,观点也很斑驳,但还是收获了很多。也期待假期时能通读本书。

  资本论读书笔记 篇2

  “只是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不可能成为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F·A·哈耶克语——哈耶克也是伟大的哲学家与演说家。

  马克思只是一位伟大的经济学家,那么他决不可能写出《资本论》,这是我从哈耶克语中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一点。

  刚刚接触《微观经济学》——宋承先主编时,就纯粹微观经济学中的概念、理论分析、图表分析等等来说,还能接受,但书中大量引用《资本论》中的话来分析微观中的概念、理论合理与不合理的成分时,感受到的是自己完全的无知。一句话,一段话读再多遍,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对微观的学习,下定决心看一看《资本论》第一卷,花了一个半月,除了书中描述资本家对工人,特别是儿童、妇女的剥削的残酷感到愤怒外,应该说再没有其他任何感受,因而,在边看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个字都认识,为什么它被马克思组合在一起,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本天书?这种从读《资本论》中的深切感受——文科的知识不是只要努力去背,就能学好的。而是有着严密的思维逻辑过程,并且是一种比理科更加自由,更有发挥空间的抽象思维。原因在此也就出来了——作为理科生,抽象思维能力严重缺乏。

  因而当务之急就是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应该没有那个学科比哲学更加抽象呢?因而,我选择了哲学,由一种习惯的、长期的思维方式转向一种很陌生的思维方式,其中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它有一个很长的磨合过程,对我来说,初始阶段维持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翻了许多关于哲学知识的书,但没有看懂任何东西,每次都是看得自己不知不觉的爬在了桌子上,当有几天看书时,竟然没有睡觉,我知道,我能够看下去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吧,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使这种进步继续下去,我想一直维持到大学毕业。

  由“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开始,这是一位许多问题想不明白的研究生(自己这么说的)向我们提出的问题,从什么是物化劳动,一直到能发表自己的一点观点总共用了一个半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并不在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而是借签了别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思维。让自己也具有一点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又是我当时感到的一个不小进步。更重要的是肤浅的感受到了《资本论》的不朽和对马克思的敬仰,只有认真阅读过他的著作的人才会感到这一点。

  那些高呼马克思理论过时了的人都怀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们在这位巨人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只有马克思倒下了他们理论才可站起来。任何一种理论必是时代的产物,适应某一特定的时代,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理论,也不可能有永恒的理论,但理论背后所承载的人类思想却是永恒的,而《资本论》承载的恰恰是人类几千年光辉思想的结晶,马克思的某些理论也许是过时了,但因此而拒斥马克思,除了可以表现自己的无知,再没有别的了。其实,高傲的现代人并不比几千年前的哲人高明多少,人类思想的框架他们早已为我们设好,后人更多的是在框架内修修补补罢了。试问从古到今,又有谁曾跳出过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呢?拒绝前人光辉的思想,就等于是慢性自杀。

  现代西方许多不错的经济理论,就完全超出了《资本论》呢?我想并不是,正如牛顿所说,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些罢了。换句话说,一些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着《资本论》思想的痕迹,试以自己感觉比较明显的两例以作说明。

  马克思在简短的论述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时,提出了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后来又提到了国际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但由于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随着新技术的普遍化,超额剩余价值又要小于这个差额,直到这个差额为零,即超额剩余价值为零,马克思只是指出了可以归结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存在,由于时代的限制,问题论述到此,但若在此问一下,为什么是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既由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追溯到了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而这样一追问产生了现代西方经济许多理论的理论基础。

  为此,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我要向某一衬衫生产厂商进一批货,根据衬衫生产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情况为每件10元,而作为要进货的我必想低于10元一件购货,而只有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力的厂商才能满足我的要求,而厂商为了赢得客户,压跨竞争对手也愿意低于10元向客户供货,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超额剩余价值要小于社会价值与个别价值的差额,接下来的问题是超额剩余价值比差额要小多少呢?这逻辑的推理必然是取决于客户对生产厂商个别价值的掌握情况,对于社会价值每件10元,这是厂商与客户都十分清楚的。不会存在太大的误差,而个别价值,厂商是完全了解的,但客户并不知道厂商的个别价值到底是多少,厂商为了尽可能接近差额,在交易中占尽可能接近差额。

  在交易中占尽优势,会全力隐瞒自己的个别价值,由于客户对厂商的个别价值不是完全掌握,因而根据不完全信息。猜测想一个个别价值作为参考,——9元一件。因此,给自己规定了进货的波动范围——9.4—9.6元一件,对厂商而言,清楚知道自己的个别价值是8.9元一件,厂商也不会不断的根据客户的不完全信息,猜想客户猜想个人别价值。(厂商与客户利润的分成应是假设不变的),假设厂商的判断为9.1元,这样生产厂商与客户都高估了“个别价值”,对客户的估计,厂商取得了优势,同时,客户对厂商的估计客户占了优势,在交易中,两种优势趋于抵消,以社会价值为标准,以对个别价值的水完全判断为基础。厂商与客户很可能以偏离9.45元一件不大的价格成交(假设厂商与客户名义利润分成是1:1,取决于社会生产水平)由于厂商与客户都认为自己占了优势,因而厂商与客户之间的交换是愉快的,公平的。若厂商实际个别价值为9元,厂商猜想客户猜测想的个别价值也为9元。

  因而交易时为9.5元,谁也没有吃亏,也没有占便宜,说不上愉快,但公平,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假设的个别价值列出无数种情况,看到厂商与客户悲伤、欢乐、公平与不公平各种排列组合情况,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次交易是那一种组合情况,取决于厂商与客户猜想的个别价值的值的组合情况,而个别价值的组合情况又取决了厂商与客户根据对方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而不完全信息的判断情况,又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情况,一句话谁了解的信息多,谁就能在交易中取胜,显然,就一般情况而言,生产厂商总是掌握着更多的信息。

  一种新理论的产生,绝不是某个人的凭空创造,而是总有一定的问题根源、思想根源,对“0<超额剩余价值<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的分析,它完全可以作为住处不对称原理的问题根源与思想根源。

  如果说把“超额剩余价值”与“信息不对称原理”联系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的话,那么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与马克思货币资本的循环第一阶段G—W的分析联系起来,后者只能相当于体力劳动。实在没有太多比马克思的思想高明之处,或者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抄袭,当然,这是值得鼓励的一种抄袭。

  “从内容来看,G—W是表现为G—W ,……货币额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购买劳动力,另一部分购买生产资料,……一个属于真正的商品市场,另一个则属于劳动市场”“G—W 际事表示G所转化成的商品额有这种质的分割之外,还表示一种最具有特征的量的关系”。这种是的关系实际上指:“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是以吸收劳动量,是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即理性的经济行为主体,将怎样选择一定的资产组合(资产结构)以实现利益的极大化,比如1000美元的资产怎样分配于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

  前者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前者涉及的是能创造价值的生产过程,后者是能通有对资产怎样占有获得最大价值的非生产过程,前者论述的只是怎样分割货币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后者论述人是资产,不仅包括货币,而且还有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通过三者的分配情况来实现利益最大化。总之,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比前者有了很大发展,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了这天是为了适应时代需要修改性的理论创新,而思想上,完全没有何独到之处。

  此处需要说明一点即是,马克思对货币分割的分析是以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为基础的,这一思想本身也可能是从前人那继承过来的,并不是对托宾的偏见,主要在于说明《资本论》的思想性。

  对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遍阅读之后的一点感受,第一遍阅读明显比第一遍有了很大进步,不但可以看下去也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但是还是由于思维的缺陷,还有许多看上去不流畅之处,思维跟不上文字所需要的思维速度。我想也坚信。通过第三遍、第四遍……的阅读,问题一定会慢慢的解决。

  以上是本人读《资本论》第一卷的一点感受,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一步体会到了怎样阅读,仅仅为了读一本《资本论》,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增加了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资本论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读书笔记09-02

《金翅雀》读书笔记02-08

边城读书笔记02-10

樱花读书笔记01-18

《家》读书笔记02-21

呐喊的读书笔记02-22

实用的读书笔记02-15

穷人读书笔记02-15

儿子读书笔记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