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时间:2023-01-13 08:20:21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

  《红楼梦》是一部杯具,也是一部喜剧。说它是喜剧,因为它是古往今来第一部女性的颂歌,以女性为主题的小说。在曹雪芹的笔下,“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在贾宝玉眼里,他“见了女儿便觉得浑身清爽,见了男儿便觉得浊臭逼人”;在大观园里,有超凡脱俗的林黛玉,有雍容华贵的薛宝钗,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有处世干练的王熙凤……在过去思想禁锢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说,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说,怎能说不是一部喜剧?

  然而,说它是一部杯具,也确实如此。而导致这成为杯具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主人公。黛玉本是书香门第的女子,比别人更出类拔萃。她刚进贾府的时候,贾府上上下下都称赞她,喜欢她。但是她太聪明了,锋芒都露了出来,她不像薛宝钗那样有心计,她嘴巴想说啥就说啥,比刀子还尖利。因此,贾府的人都有意疏远她。即使她很出色,贾母也很喜欢她,但是人们喜欢她完全是因为贾母,贾母至高无上,喜欢黛玉但是是对贾母的溜须拍马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真真切切听到黛玉的悲吟,明白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中的大观园,在她眼里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场所;明白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直到“不知风雨几时休,以教泪洒窗纱湿”的凄凉长夜;明白在每次诗词比赛中,才华洋溢的她,每次忧愁的时候,也只能是“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叹,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聪明出色的女子,在过去的年代,就这样被埋没、被遗弃、被淡忘,直到这天,黛玉的神情,的动作,的思想还在人们心中。

  而在大观园里,唯一真正关心黛玉的,就只有贾宝玉了。贾宝玉,名副其实一块“假”宝玉。在贾府里,他是家长眼中的“混世魔王”。读书,不读;考功名,不考,他还大骂科举八股文是文人“饵名钓禄之阶”,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宝钗和袭人劝他,他却说:“好端端的一个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诗作对,他却比那些所谓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筹。他和林黛玉骨子里都内含一种叛逆,但他是男子,不会受到唾弃。林黛玉在过去,仅是女流之辈,就算学富五车又有什么用?那时候,“女子无才便是德”。会纺织针线才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张嘴已经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观园里数一数二的才女又有什么用呢?可悲可叹啊!

  《红楼梦》是历史性的杯具,透过对封建豪门贾、史、王、薛四家从辉煌到的过程描述,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的极端腐朽,展示了它无可挽回的堕落和崩溃,以及必定灭亡的命运。虽然是必定灭亡,虽然是就应灭亡,但是,造就“灭亡”的这个社会,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说,杯具就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但是也只有当好的东西没有了,才能触动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寻味,回肠荡气。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2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我读完它感触颇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面的任务各有个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贾宝玉这个人由于从小被祖母与母亲溺爱而造成每日与女孩儿们玩乐,不顾学业,而且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宝玉也很惧怕他的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与林黛玉真心相爱,最终却套不过封建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也是多愁善感、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只有她才拥有贾宝玉这个知己。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一个了。她为人处事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没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王熙凤是最泼辣的一个了,不仅办事干练,而且心直口快,常噎得人说不上话来,她处处不吃亏,人们称她“凤辣子”,却逃不过早逝的命运。

  大观园里的人物我喜欢的'要数探春了,他心机不如宝钗,文学功底不如黛玉,可是她为人爽朗,而且冷眼看一切,或许她有一点孤高自诩,可是能在混浊的世界里冷眼看一切的又有几个呢?但她的命运同样也是远嫁,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贾母可算是仁慈的了,她疼爱孙子孙女们,甚至连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孩子也疼爱,可是她的话何尝不暗藏玄机呢!

  黛玉刚进荣国府时,贾母让她做上座,她不肯,贾母说了句“你是客,本应如此。”暗示了她从来没有把黛玉当成是自家人,虽然表面上和谁都很亲切,可是她不过是假慈悲罢了。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人们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3

  在四大名著里,我最不了解的就是红楼了,通常看到一些红学评论,都不敢随便多嘴,今天看了小水叮铛转贴的《为什么要争宝玉》,实在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若有不当之处,诸位请多多指教。

  叮铛文中明确指出,宝玉是荣国府的当然继承者,这个观点是错的。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继承制度一向是嫡长子继承制。父亲的爵位等不可分的东西是由正妻的长子继承,父亲的财产的主要部分也都由他一人继承,其余兄弟只能分得一小部分而已。(您说不公平?我也觉得不公平,不过总算有明确的规定,比一笔糊涂帐要好些。)如果嫡长子不幸先死了怎么办?由嫡长子的'嫡长子所得,若他没有儿子,才轮到其他的兄弟,按先嫡庶,后长幼(女的不算)的原则顺次排序,冠军通吃,亚军没份。您可别小看了这规定,它可是封建社会能够存在两千多年的基石之一,历朝历代对这一点都是大力维护的。就连皇帝也不例外。

  再看看红楼梦中的荣国府,读书笔记大全《《红楼梦》名著读书笔记800字》。顾名思义,荣国府是荣国公的府第,贾赦(宝玉的伯父)继承了先辈的爵位和财产,成为第三任荣国公,并拥有荣国府的所有权。若贾赦去世,荣国公和荣国府的继承顺序是:贾链(贾赦独子),贾政(贾赦之弟,宝玉之父),贾兰(贾政嫡长子贾珠之独子),宝玉(贾政嫡次子),贾环(贾政第三子)。也就是说,宝玉在继承顺序中只排位第四,这还不算贾链随时可能生儿子(生一个他往后挪一位),忘了,贾赦也可能生(一样在他前)呵呵。在正常的情况下,贾链会有儿子,贾兰也比宝玉年轻,所以宝玉永远没有机会取得荣国府。祖母疼他,只不过多给他一点私房钱罢了。至于他姐姐是贵妃所以对他有利就更可笑了,元春是宝玉的姐姐不假,可她不也是贾兰的亲姑姑吗?贾兰从小没父亲,元春对他难道不会多一份同情吗?退一万步说,元春要帮宝玉,她能怎么帮呢?封建社会的铁律她一个妃子是改不了的,除非要她怂恿皇帝治贾链,贾兰的罪,这,可能吗?所以,再次强调,当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看得出来,贾宝玉要取得荣国府,是接近不可能。

  至于为什么有几个人看上了宝玉,非嫁给他不可,呵呵,我小人家对红楼不熟,,不好瞎猜,能肯定的是,绝不是因为他是荣国府的继承者。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4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姐姐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红楼梦》,我好奇地凑过去一起看。当时看的是元妃省亲片断,我似乎看到了贾家为迎接元妃省亲建了豪华大观。我立马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住了。此后我去图书馆借了《红楼梦》来看。本书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批判,从中我们也可了解到各种人情世故和交际能力。

  《红楼梦》中有很多值得后人探讨,例如各种服饰穿着,药材品种的多样等等。因为有着对红楼特殊的感情,特写了这片文章来述说。

  该书是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体现封建时代的包办时代的封建婚姻。《红楼梦》主要讲的是在大观园里生活的贾宝玉与贾家女儿们。宝玉与黛玉两人一见如故,又因宝钗等人的介入,两人一直在争吵中度过,却又在争吵的同时感情不断升温。但最后为了冲喜,宝玉与长辈安排的宝钗成亲,而黛玉也含恨而终。宝玉去做了和尚,而贾家也从兴盛走向了衰落。

  宝钗和黛玉是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子。一个崇尚民主自由一个遵循封建思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当然很多红楼迷的就会分成两派,拥护黛玉的则认为黛玉率真,感性,宝钗则是虚伪,攻于心计;拥护宝钗的则认为宝钗稳重,温柔。黛玉清高,多疑。其实我认为黛玉和宝钗两人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从钗黛对立方面讲,黛玉偏向爱吃醋又喜欢讽刺别人。书中这样写道:“宝玉来看宝钗,正巧黛玉也来了,看见宝玉便笑道‘唉呦,我来的不是时候。’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要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一起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我来,错开了岂不是天天有人来?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

  书中描述的那段,生动又形象地写出了黛玉极具有讽刺性,把醋意表达的淋漓尽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林黛玉清高,说话伤人而宝钗的蘅抚院布置简朴,没有特别的加以修饰,生活上淡泊,待人和蔼,处事圆滑深得人心,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淑女。在这点上宝钗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就连处处与人为敌的赵姨娘也夸她‘会做人,很大方。’而黛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丫头们则因为她的直话直说而认为她是尖酸刻薄之人。从这方面讲宝钗和黛玉是对立。

  然而黛玉也有宝钗善解人意,蘅抚院派人送来燕窝和雪花洋糖,黛玉也体贴的让婆子在外头喝茶,送了几百钱给她;还有香菱学诗时,黛玉则把自己珍藏的诗集借给她并对她指点一二,可谓是孜孜不倦。

  而宝钗也是黛玉多疑敏感的特点,这不是凭空捏造。某次宝玉随口问宝钗不看戏么,而宝钗说怕热,宝玉就开玩笑拿她跟杨贵妃比,还说她体胖怕热。当时宝钗是应该选皇宫才人落选了,宝钗则认为宝玉这是在变相讽刺自己,变得不高兴。宝钗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所以在宝钗身上有黛玉的.影子,在黛玉的结局一样是悲剧。他们都是封建时代的牺牲品。而宝钗则因为宝玉出家做了和尚独守空房。

  宝钗和黛玉的统一性还表现在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女子。元春省亲,宝钗建议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而绿蜡典故连宝玉都不知道,可见宝钗的才华非同一般;而黛玉则是在海棠社,菊花社中多次夺魁。两位佳人均是满腹经纶之人。

  所以钗黛两人从表面看是两种不同的人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共同点的。

  总之我认为宝钗与黛玉各种各的好。黛玉是比较追求民主自由的,较有叛逆性格而宝钗则是遵守封建礼教的‘淑女’风范。《红楼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讨。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5

  后四十回是坚决不看的,不然会有想揍人的冲动。

  实际上当年雪芹写到七十八回便已泪尽而逝(其殁于除夕万家烟火辞旧迎新之时,一代奇才破屋残舍中悄然西去,十年心血竟不得完稿,悲凉无奈之情,思之欲哭),后两回是其家人为了凑够八十回的整数,而把手稿增改之后加上去的,虽细节处尚有破绽,但到底是雪芹亲笔所写,所以与前七十八回不无吻合之处。但高贼却用心险毒,所续四十回前言不搭后语,把一部惊世之作改成了言情小说,把一部愤世之著改成了对皇帝感恩戴德的颂德书,可恨可恶之极也。

  研究红学之人都知道,原《石头记》共计一百零八回,以五十四回为分水岭,前半写盛,后半写衰,其中更以十二回为一小节,共九小节层层铺述。第一回中瘌头僧所吟的那首诗“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这不仅指甄士隐元宵后失女烧房之劫难,更是针对贾府大族的畿语,“宁国府元宵开夜宴”之后便“诸芳散尽”,贾府每况愈下,贾赦与凤姐这两个乱世枭雄,一在外以势欺人、图宝害命,为夺几把扇子不惜逼人家破人亡;一在内机关算尽、飞扬跋扈,为图敛财不惜收赃放贷,甚而逼死尤二姐,杀张华未遂。原《石头记》中这些均是埋下的隐患,贾府被抄、族人流放十之七八都是这两个种下的恶因。而另外的十之二三便是风行于康熙末雍正初的“党争之祸”了。

  现在就算不了解清史的人看看电视也知道那段党争是怎么回事,实在不晓得想想《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就都有了。而雪芹的家史我想喜欢《石头记》的人都略知一二,祖上是顺治时期的包衣奴才,入关后因功(如焦大之流)被封江宁织造。曹家向来与大阿哥走的甚近,允仍乳母之子便常向其索要零用,谁不知道这皆是奉了大阿哥命。雍正登基整风肃党,以长期亏空之名将曹家抄没,并勒令偿补亏空之银,是以曹家从此不振(见《清类碑钞》)。雪芹出生时,已从十数年前的大劫中缓过劲来,家道虽不如当初大富,也是小康之家,他实未曾经历这次大劫。但这次劫难对他的影响却不小。书中贾政怒打宝玉,斥责他的那段“杀父弑君”的惊人之论便是作者不满于康熙末的党争,以及忠顺王府索要戏子等文字也是揭露了朝中党争无一日可息的事实。

  贾赦一意孤行用义忠王坏了事的板子(一道存逆心就可参倒)、贾母珍藏了半辈子令人诞羡的“慧纹”(元妃省亲点的“豪宴”一出,便是为求“一捧雪”而害人的故事,此伏笔也)、元春于深宫中明争暗斗的嫔妃生涯(“乞巧”一出,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亦伏元春之死蹊巧之笔,以上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种在极盛时发生的'隐患便是贾府败落的根源,相较之下凤姐贾赦面上看他们占了十之八九的原因,其实不过是那十之一二的导火索罢了。

  五十四回之后,贾府步步下坡路,虽然也有“寿怡红夜宴群芳”的绵绣文字也不过是衰败前的回光反照,而这寿怡红宝玉的生日便是四月二十六(见《红楼梦新证》),也是雪芹自己的生日。夜宴群芳名为过寿,实为群芳饯行,这满园春色终归是要这位“绛洞花主”来饯行送别,自此后“群芳散尽”。

  《石头记》的伟大不是在于书中安排了各种伏笔,也不在于对于贾黛的爱情故事描写的如泣如诉,我认为在于一部书集合了各种前所未闻的写作手法(见拙作《大话石头记与金庸小说》)以及情节安排的天衣无缝,原一百零八回《石头记》最后公布了第五回中玉兄梦中所见的正钗副钗又副钗的花名全册,名曰“情榜”(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共计一百零八名女子,针对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而来(见《红楼梦新证》),最让人钦佩的不在于一百零八人的描写绝不落俗,在于结局时的乾坤大颠倒,主为仆,仆为主。尤二姐事败后,凤姐未休之前,被迫“执帚庭役”,干的活儿和粗使丫头一般,而平儿扶正,成了凤姐的主子;刘姥姥为报凤姐儿之恩,千里寻女,找到已为歌妓的巧姐儿,倾其所有把她赎回,配给板儿;惜春、五儿皆出家为尼;香菱被金桂逼死,而金桂不知被什么人逼死也死于非命;宝钗嫁于玉兄,家败后发配宁古塔,半路上死于难产,被草草埋入雪中;袭人在未抄家前被迫离开贾府,嫁于蒋玉函,麝月顶替其位置成为大丫头;贾雨村因助赦行凶、行私枉法被革职发配,而拼命参倒他的正是被他发配的小沙弥;小红被卖之时巧遇贾芸,嫁与其为妻,夫妇二人遍访贾家之后,终于在破庙里找到被恩赦的宝玉,此时宝玉已沦为更夫,“苫席蔽体,苦咽酸齑”,没有衣服只有一张席子遮体,白天不能出去只能晚上打更,同来看望的还有刘姥姥;黛玉早在抄家之前便已投水而死,湘云也投水自尽但被救起,身为罪官家属,当作女奴贩卖至若圃家中(这若圃便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正主儿,他拾到了湘云丢失的麒麟并还给她,大观园那次玉兄丢湘云拾,是假丢,这次才是真丢),小红夫妇访得后,千方百计赎出,送到玉兄处让二人成婚,经历这一番生离死别、沧桑巨变,两个幸存者归结了这篇石头上的文字(见《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学研究期刊》诸文及《红楼梦新证》)。

  后人模仿雪芹手笔者甚多,其中以《老残游记》最为成功,虽只学得笔法之一二也名声大噪;而金庸在小说中也运用了等等手笔,果然独步武林……

  后人只知《石头记》驰名三百年,却未必真正了解其伟大之处,雪芹生前辛苦,死后孤独。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6

  《枉凝眉》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红楼梦》书写了多少书中人的悲剧?曹雪芹不仅体现出了一个封建权贵家庭走向衰败和荣枯,而且从侧面彰显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功名成就,一边是金玉良缘。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让我们看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人无比凄凉忧伤的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有时似乎至于千里烟雾之中,琢磨不透这里面的一切,书中共900多名人物,而最让我能为其流下辛酸泪的也只有她——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有一段,讲“黛玉葬花”,我阅尽《红楼梦》,却唯独对这一章情有独钟,令我魂牵梦绕。这一段将黛玉的自卑、自尊、自怜展现无遗,尤其是那一首《葬花词》:“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着这首诗,我的心仿佛震动了一下,她把自己的渴望、梦寐、生活的苦涩,全都埋入土中,却埋不掉孤独,如影随形的孤独,与生俱来的孤独……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7

  这个暑假我在家里读了《红楼梦》、《谁动了我的奶酪》其中我最喜欢《红楼梦》。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巅峰巨著,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顶峰。这本书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生动描述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淋漓尽致的反映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伟大杰作。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以贾,王,薛,史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传神地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如多愁善感,情重多心的林黛玉,喜欢扎在女孩子堆里,不爱读书的贾宝玉,稳重老练,娴静可爱的.薛宝钗,善于算计,媚上欺下的王熙凤。阅读红楼梦对提高我文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本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世态人情,值得我们去反复品味,咀嚼一生。书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插图,让我对书中涉及的相关背景知识还有每篇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亲身体验了那个时代绝美的爱情和深刻的社会现实。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8

  是谁?用那满纸的荒唐,演绎着红楼的悲伤。又是谁?用那满腹的辛酸,辗转着宿命的凄凉。

  是否是金陵的烟火太凉,冷却了璀璨华裳。是否是前世相逢的缘分太浅,才让如花的人儿天各一方。

  多想留住红颜那一抹灿烂的容光,不用在一把辛酸的泪雨苦痛惆怅。多想在最初的太虚幻境一直留守,才不必在现世中忍受着无可奈何的寸断肝肠!

  终难忘,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过往。

  终哀叹,风月情债、梦醒而碎的心伤。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无奈难以抉择,世间的悲欢离合更是宿命难以摆脱。在红楼的那场迷梦中,有那两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宝钗、黛玉),她们将世间女子的美集于了一身,却也难免红颜薄命的一场凄凉。

  世间的偶然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就像宝钗、黛玉两个名字简单的结合在一起,便是宝玉的拼合。原来,出生赋名的那一刹那,就早已注定了三个人缠绵不觉的纠葛。

  世人皆赞美金玉的良缘,身临其境的人才会懂得幻化的宝玉与僧人赠与有意的撮合,永远不敌前世真身那场顽石与绛珠仙草的木石前盟。

  满是华光的金钗注定要在世俗的大雪中掩埋,而那世外的仙姝前尘旧缘更是无法摆脱今世强加的伪装。

  在这场谁都没有主动权的爱情赛跑中,情海的禁锢将每个深入幻境的人束缚。而这场无可奈何的角逐,最终留下的也只是零落满地的残红。

  有人说宝钗是最终的赢者,因为最终是她穿上了红妆嫁给宝玉,促成了金玉良缘的世俗神话。可是这场金玉的贵重并非是那场良缘的最好归宿,当宝玉披上袈裟成为了和尚,独守孤灯的惆怅哪个旁人能体会这份无奈弹起的“终身误”?当两个人上演着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模样,宝玉的心早已随魂断潇湘的黛玉守候着木石前世的约定,寻觅到天涯的方向。

  依稀记得初见时的模样,似曾相识的目光将前世今生的夙愿点亮。不管轮回磨灭了多少前尘过往,仍然记得三生石畔挥洒甘露的芬芳。你别了仙草的修行逐我来到尘世的方向,我亦可抛却锦衣罗裳披上袈裟守候着你我的地久天长。你为我泪水流尽魂断了潇湘,我亦可在灵魂的领地仰望着你离去的方向,用几世的修行与你在红尘的痴想中长相厮守热恋一场!请不要再让颦儿的眉头深锁着忧伤,要相信金玉的光芒不会让木石的真情迷失了方向!请不要在伤感中苦苦彷徨,死生相别的人亦可携手比翼飞翔!

  梦醒、梦碎。那场风月的情浓,在那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上演着怀金悼玉的感伤。

  魂归、魂逝。那场情海的幻天,在那枉自嗟、空牵挂、无奈处,诉说着水月镜花的凄凉。

  相守却无法相爱,最终连相守都成为一场空想,金玉的无奈,打湿了点点红妆。

  相爱却无法相守,泪尽而归时彼此痴念的人近在咫尺却天各了一方,木石的悲哀注定此生哀怨一场。

  繁华梦碎红楼泪,天涯何处觅香丘?

  感叹人生的一场相逢,齐聚了世间最艳丽的风景。叹惋那场毁灭繁华的寒风风,造就了百花落幕的凋零。

  忘不了芍药花丛那个痴儿鼾睡的身影,蝶儿戏舞的香艳中那个明媚如春的神情。纵然是有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的凄景,然而在悲凉中英豪的你亦可追寻喜悦的罗丛。你醉后伏过的的青石依稀记得你可爱的倩影,飘零的落红为你披上温暖的斗篷。丈夫的早逝让青春的美丽成为了幻境,无终的结局更让世人心痛产生猜测的共鸣。你也曾在寒塘寻觅鹤影,你也曾隔晶帘遥望风景。寂寞的霜娥爱上了寂寞的清冷,滴泪空守的玉烛又向何人诉说着虚廊幽情?乐观的湘云,无奈的湘云,注定了一场探春悲秋的黄昏!

  在最好的年纪里将最灿烂青春留给了古刹青灯,栊翠庵千年的铁门坎仍挡不住情思缕缕的`萌动。清高的你自认为将万丈红尘看倦,然而新雪烹茶奉给公子的那一瞬早已让风尘迷失了你的神情。你气质如兰,你华阜比仙。梅花的风骨让满地的梨花汗颜,可无暇的美玉依旧与世难容。孤傲的妙玉,有情的妙玉,世俗的泥潭怎忍心让冰洁的人儿受此玷污?

  都说你机关算尽太过于聪明,到头来却生生害了卿儿的性命。你的精明强干让世间的男儿叹服,然而算计来算计去一场痴迷竟让所有的迷梦变幻成空。谁能体会你高楼上临风的孤独,谁能理解你坚强下掩藏的哀愁。半世的心思只为了一个家富人宁的憧憬,到头来却遭受天怒人怨的秋风。“生前心已碎,死后心空灵”,叹人世的悲欢离合终究难随人定,三更梦醒处累尽了几世聪明?轰隆隆大厦从根倾,一纸红颜的薄命将刚强的王熙凤葬与无情!

  十二钗里将你的着墨太少,然而上苍却赠了你一个“巧”。虽然是出生在官宦贵胄之家的千金小姐,然而梦幻的繁华终如一曲昙花!倘若你的生母在黄泉下知晓你遭逢贪图银钱的狠舅奸兄伤害,是否会将怒火压下?倘若熙凤知晓就你一命的她,是否会庆幸曾经结识那么平凡的穷人家?感谢上苍让巧姐遇到了刘氏恩人,纵是此生荒村野店做个纺纱浣衣的村妇,也是悲凉中最温暖的守望。

  仿佛这一生,便是为了恪守礼教。仿佛这一世,便是为了追求梦里的功名。高粱锦绣的荣华,扔下的是槁木死灰的人生,闺阁幻想的恩爱,却也只是镜里的恩情。不要再提绣帐鸳衾,纵然是那珠冠凤袄,却依旧抵不了无常的性命。你将最美的韶华托付给了晚景,黄泉的路上只留下了一场虚无。当满身的贤名逃不过宿命的索求,终老无依的荒景如何回付李纨杏帘在望的守候?

  生于春季的你们应该是世间最动人的风景,然而太虚的判定早已将宿命融入了姓名,生来便是“原应叹惜”的注定,一生的匆匆只是为了经历早已写下的人生。贾府最大的荣耀来自于凤藻的宫廷,而那貌似金屋的皇宫却是元春永难逃出的牢笼。常感叹她的离开太过于年轻,只可恨面对无常所有人都只能是眼睁睁。多少谜团留给了前生,又有多少守候指给了来生?还记得那个胆小懦弱温柔善良的姑娘,迎春花一般流露着淡淡的芬芳,大观园的你拥着人生最平淡幸福的时光,然而抵债出嫁却把如花的命交给了中山的饿狼。当迎春惨死在亲夫的手上,旷性的怡情早已随芳魂艳魄飘离了来时的方向。金陵的故乡再也难见迎春的芬芳,他乡的探春又在凭栏眺望残春的暮光。玫瑰花一般伶俐的姑娘,大观园里一抹明媚的爽朗。一纸诏书将豆蔻的年华变成了和亲的砝码,一叶扁舟的风雨硬是把那骨肉家园的旧情拆散。叹惋那一场才自精明气自高的性情,千里诀别的忧愁注定要让一生的孤独流露哀愁。探春把家乡的等待留给了月夜黄昏的守候,而惜春却把余生留给了空门青灯的朦胧。相识的所有人都感叹惜春的孤僻冷傲,心冷嘴冷的她让旁人体味世态炎凉的无法捉摸,当旁观者侧目他的冷漠,有谁能够真正走进孤独的他,体会她内心无法释怀的冷清,三春的悲凉让她把现世的红尘风景看透,古庙的倩影陪伴着禅房青灯。一支妙笔未画成大观园的繁华,然而一段梦碎却用岁月书写着虚花的醒悟。不曾知晓西方的宝树是否结着长生的青果,清淡天和的禅庙又何尝不是避世离俗的佳所?

  四春将叹息留给了世间,而好事终的慨叹却留给了最初的瞬间。忘不了你的最先的出现,最早的离开,是你的手开启了那段太虚的梦幻。都说你是祸水的红颜,家败的根源,谁又能知道你“情可轻”的种种叹惋?人的一生经不起太多惆怅的无奈,花容月貌的袅娜仍害了可卿的命运牵连。短短的人生留下了太多的谜团,一场孽缘写尽了荣宁的悲欢。

  飞鸟各投林,百花芳菲尽,梦影残痕的惆怅,零落了谁的容颜?

  朝为红颜美,暮成白骨灰,一场红楼的旧梦,叹坏了谁的悲欢?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9

  《红楼梦》打动过千千万万的读者,也影响过千千万万的人。《红楼梦》在中国可谓地道的名著。它以凄婉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封建贵族阶级的兴亡史。其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其实也是他们(她们)的性格悲剧,当然也更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林黛玉,一个正日哭哭啼啼的,不怎么健康的女人。贾宝玉是怎么搞的.,放着那么多的红润佳丽不要,怎么会偏看上一个终日病病歪歪的老病号呢?在重看《红楼梦》的时候,发现一个个佳丽都有些俗气,在对贾宝玉的爱上,无人可比林黛玉的独特和刻骨铭心。林在临死前曾说过一句话:“质本洁来还洁去。”,说的一点都不错,在咽气前她也只是喊着“宝玉你好”——这种对爱情的专注精神是每一个男人都不愿舍弃的,更不要说生来就是情种的贾宝玉了。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0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第二篇《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

  其中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充满了诗情画意,被广为传诵;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聪明灵秀的贾宝玉、稳重端庄的薛宝钗等大量人物,形象丰满,风采各异。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令人抚怀感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远难忘。

  透过他们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场悲欢离合、命运浮沉的人生大戏,更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的人物之多、场面之盛,在中国古典小说创作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掩卷沉思,泪水长流。宝玉和黛玉悲剧式的结果,让我感怀不已。可冷静思考,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他们,结果自然是注定的。想到自己,成长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美好新社会里,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大家庭里,我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用最优异的成绩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1

  从故事情节来说,单单“黛玉进贾府”这一回,情节过程就分为“进、见、游、聊”等数步。十分生动地再现了封建大家仕族的生活面貌和礼仪习惯,对事件这么细腻、触手可及的描写,可算是前无古人了。

  从整体布局来看,每一回都承上启下,自成体系,黛玉进贾府一为以后的故事做了铺垫,二又第一次给读者展示了贾家各号人物的性格,补充了上回单以冷子兴之口来描写人物的不足。通过灵动的文字,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敏感小心、知情达理、善于观察、随机应变的才女林黛玉;放荡不羁、不畏礼教、细心多情的美男贾宝玉;位高权重、封建守旧的家长贾母;机灵多变、处事圆滑的管家王熙凤。还有荒淫的贾赦,富贵的贾政,贾家三个大小姐。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即使对性情只字未提,却已一目了然。

  从语言上来看,它善从侧面和细节写人绘事,一个小停顿,一个小眼神,一个小动作,似不合,却真切,让人无限联想、猜测。它善用诗文,这是极少见的。不仅用诗词、对联、典故、谐音,甚至还有暗喻:从人名、地名到刻的字,封的词。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大而不乱的整体规划。

  在这里,人是活着的,是有灵魂的人。如鲁迅先生言:“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的,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这也许能解释四大名著中“红学”的自成体系了。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年龄读,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时间读,会有不同的感受。粗读、细读、反复地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代名著,千古绝文。红楼梦,不读不可。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2

  我用目光扫过那本书,安静,沉谧;尘埃在岁月中抹去,昨日的梦呓隐约间透露出这本红楼。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开卷寥寥数言,为我们展示了亦真亦幻的红楼世界。

  踏破时间,回首那一段缠绵凄苦的情史,一段大家庭的落寞史。初识黛玉,容颜惊艳,明眸皓齿。“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只是那双眸子却总是含满了泪水。宝玉,娇生惯养,却也才思敏捷;嬉笑不羁,却也纯真无邪。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宝黛之缘,在相见的那一刹那早已注定。就在这大观园之中,宝黛互相的情愫至此开始酝酿,一个是良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上天注定的缘分。初识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却也容颜姣好,端庄贤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石前盟终不敌金玉良缘。

  千古红楼,梦一回,前生是那颗世外仙姝;这一世化作了这个叫黛玉的女子。她那照水娇花、扶风弱柳的娇弱身躯里,蕴藏着超过脂粉的不凡禀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精致婉转的别样情怀,还有那深深隐藏在思想深处的叛逆情怀,在世俗小人眼中是那样的不和谐。她只好寄情诗词,在文字中寻找真谛,排解愁绪。

  那样的孤独无助,让人隐隐心疼。“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如花似眷,似水流年。”那时的她,一定冷到了极点,犹如一枝秋菊,俯仰那早已成为春泥的落红。那一刻清香,滋蔓了她的一生。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的,她高洁地离开了这个尘世,焚稿,断痴情,她流尽了一生的眼泪,只为了报答前世的恩情。“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对于宝钗,我的心情是复杂的。她是封建淑女的完美典范,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而且稳重温柔,识大体顾大局,完美无瑕。我个人很欣赏她,但她的身上有极大的功利思想。“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她的`柳絮词隐藏了她内心的青云之志。

  相比黛玉香消于陨,宝钗的结局也令人心痛,本是如花的年龄,本是要让人怜爱的岁月,却只夜夜对着明月孤独,惆怅。难以想象,那一个个夜晚,她一个弱女子,如何熬过,宝二奶奶外表风光无限,可她内心苦痛几人知?

  王熙凤,果断、泼辣,心肠狠毒,害死尤二姐,坏事做尽。但我对她怀有深深同情,从另一个角度讲,她是标准意义上的女强人,把贾府上上下下的事务处理得有条不紊,几乎没有出过乱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当家人的角色,而且最后王熙凤身患重病,还要处理贾府事务,最后遭亲人背弃,只有平儿尽心侍奉,也是可怜呀。

  湘云是我最钟爱的女子,她可爱,呆萌,纯洁,极其灵秀;她憨厚,朴实,爽快,不拘小节。“醉卧花下,红香散乱,蜂围蝶绕,香梦沉酣。”她醉卧芍药裀,极富浪漫主义气息。可惜,如此“真善美”的女子,到头来还是一场春花秋月之梦。

  红楼女子,都是人如初见的开端,悲画扇的结局。

  千古红楼,如一梦。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3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都只为风月情浓。

  奈何天,伤怀旧,寂寞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这出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一曲红楼,万人叹惋。虽然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从繁荣极至走向衰落,让人甚感可惜,但更多的人为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叹惋。

  太虚幻境,绛珠仙子为报神瑛侍者的浇灌之恩而落入凡间,她便是林黛玉。在三生石的注定下,林黛玉的母亲仙逝,林黛玉来投靠她的外祖母,便来到了荣国府,冥冥之中,她遇到了神瑛侍者的化身—宝玉。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然而另一位女子薛宝钗的出现,是让人那么意外,又是那么自然。但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和贾宝玉就不会明白彼此的心意;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的病就不会那么严重;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的眼泪就不会从秋流到冬,从春流到夏;如果没有薛宝钗的出现,也许林黛玉与贾宝玉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那只是如果,薛宝钗却是那么真真实实地出现了。林黛玉因饱尝了离别之痛和寄人篱下的鄙弃,也因对宝玉的真情,而患上了心病,最终因凤姐的`奇谋,她无缘与宝玉结秦晋之好。在宝钗与宝玉大婚那天,她返回了紫府瑶台。而宝玉也了却尘缘,与世无争。

  曲罢,无尽的忧伤。然潇湘馆中有人临风洒泪,怡红院下有人对月长吁……

  花飞满天,落絮轻沾,拉开绣帘,便看到了她—林黛玉。海棠诗社,作菊花诗,不露堆彻生硬,凭着“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一举夺魁;桃花香冢,饯花之期,残花落瓣,又勾起了她的伤春愁思,“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潇湘馆中,秋风雨夕,千愁万恨,堆上心头,“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林黛玉在“独理芳锄偷洒泪”中将自己的才美尽显于世,博得了个“颦儿才貌世应稀”的赞誉。黛玉满腹的才气早已让宝玉为她痴倒,而她的多愁善感注定了宝玉一生都不会忘记她。忆古代五美人,明妃,一代巾帼,这样的女子在林黛玉眼中却是“红颜命薄古今同”。她叹“今生舍与谁收”,却终未忍心“嫁与东风春不管”,在宝钗出闺成大礼那日,焚稿断了痴情,返回仙境,终究只是“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潇湘妃子。三分容貌,三分文采,四分愁气,这就是如水的林黛玉———万千美丽的姑苏儿女的典范,千万佳丽的楷模。

  深夜长静,怡红公子,凭栏倚石,彻夜不眠。想到了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宁不心碎肠断!当众人张罗着宝玉的婚事时,宝玉很高兴,因为他以为这样就可以和林黛玉长相厮守,但宝玉没有想到他盛妆艳服迎娶的人不是林黛玉,而是凤冠霞衣的薛宝钗。宝玉昏了过去,清醒后宝玉急着找林黛玉,却得知林黛玉已经仙逝。往日的画面涌上心头,潇湘竹林,黛玉寂寞抚琴;桃花香冢,黛玉孤独葬花;潇湘幽馆,黛玉悲伤抽泣。林黛玉走了,留下了一地的悲伤,一地的落寞。没有了黛玉的春夏秋冬,没有了黛玉的笑靥如花,最后宝玉决定辞别尘世。只是宝玉没有机会知道了,黛玉一生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宝玉,你好……”

  很多人都为宝、黛二人的姻缘而叹惜,觉得太遗憾了。虽然我也有点叹惋,但是我认为宝、黛二人有很多回忆,那份精彩是很多人都忘尘莫及的。因为他们二人体验了悲欢离合,体验了刻骨铭心,体验了生离死别。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总是平平淡淡,枯索无味,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平凡,但这样的人生没有什么精彩之处;相反如果一个人的人生总是辉煌绚丽,充满奇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伟大,这样的人生会有很多珍贵的回忆,

  让我们去奋斗,去努力,去追求,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精彩,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 篇14

  《红楼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过《红楼梦》的人无不赞叹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贾府人物的命运!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写出了一个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由胜而衰的命运。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来自天上的爱情,象征着感情的高尚与纯粹;宝玉与宝钗之间的“金玉良缘”,则是贾府的权势与薛家财富的结合,把可怕的`现实原则,带到了爱情之中。

  《红楼梦》,刻画了多少鲜明的人物:宝玉的天真、叛逆和软弱;黛玉的多愁善感,诗人气质;宝钗的深沉,世故与冷静。在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大观园,青春的欢笑和烦恼都是那么动人心弦的;然而,花样年华的“大观园”,却被残酷的现实社会轻而易举地摧毁。《红楼梦》成为万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小说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书中,有神话式的高远奇特的想象,让我们的心灵仰望无限的天空;又有童话般美丽纯洁的爱情,使我们的情感净化,升华;更有诗歌一样抒情的境界,大观园的每一片风景,都象征着一种人生!

  读《红楼梦》我们被美惊醒!“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名著《红楼梦》读书笔记05-17

名著读书笔记12-07

名著《童年》读书笔记12-16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03-31

经典名著《边城》读书笔记12-22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02-25

名著读书笔记范文05-22

红楼梦读书笔记06-16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