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14 15:43: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

  一、地理复习时存在的问题

  1、复习课事无巨细,练习题也多为陈题,无新意,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复习效率不高。

  2、教法单一、手段陈旧、容量小。

  3、局限于教材和预设练习、拓展不够。

  4、地图语言使用太少。

  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复习时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故考试时则暴露了更多的问题。

  1、碰到一些新题学生束手无策。回答是五花八门。

  2、容量大,学生只觉有做题时间,无更正检查时间。一方面学生基础弱,学习时没有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未受这方面的.锻炼。

  3、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并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对一些专题方面的问题掌握不牢固,缺乏练习。

  三、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2

  通过上个星期的期中考试,学生成绩一般。但是从卷面内容上看,一部份学生没有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应用湘教版的地理教材后,学生不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也不知道该记些什么。具体体现为:优秀率为0,及格率为30%,平均分为45分。具体分析原因为:学生不具有地理思维;知识点多而抓不住重点;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而我自己相信了领导的话——要有好修养。我现在认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米兰中学的老师要考分就要发很。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今后应该这样去做:

  (一)、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而不是君临天下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更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创新教学

  我认为,在教学已经进入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因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讨教与学的方式,课堂教学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多方位的刺激,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景中接受新的知识,使一些抽象难懂的观念变成具体的客观的,化抽象为具体,能有效地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果,所以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所需的图片资料、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如第一册中矿产资源这一节,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除了找—些平时熟悉的铁、煤、石油等常见矿物实例外,还左网上下载一些罕见矿物(男冰洲石、水晶、石英等)五彩缤纷的图片,这样大大吸引了学兰的注意力,然后采用;司式的方法,请同学们讲述铁、煤、石油的作用,看谁讲得多靶合理,在讲述铁、煤、石油的分布时,我首先采用多媒体手段,在空白填图上打出一个个产地,然后分组比赛,看谁能记得多,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大大地超出了我的想象,最后给予评价,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为了能主动表现自己,个个踊跃回答,使学生在轻松的欣赏中获得知识,从而拓展学生创造的空间,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聿,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我主要运用课题,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拔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设计了四个阶段,准备阶段—采访阶段一讨论阶段一讨论评价阶段,如“中国的资源”一章为例,把全班同学分为四个组,各承担土地资源、水资源、旷产资源、环境问题等课题各一个,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去讨论准备,确定课题中心,如土地和人类发展关系,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镇环境污染和工业发展关系,人人动手珍惜资源等课题;第二阶段,让学生去各村采访调查,

  利用图书室或上阅查询资料,经过一星期准备后,让他汇报成果;第三阶段,各组讨论,互为补充,或直接谈自己的见解,或与其他组交流,最后师生相互释疑,这些问题发生在学生身边,既反应了时代特征,又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其全面辩l正看待问题的习惯,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把创新教育纳入地理课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以此来搞活地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学习兴趣,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教主积极思考,学生能具体地实际参与,并且能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身边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全面素质,从而促进教学的实施和知识的应用,以提高地理科学的总体效益。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3

  本节课第一课时主要有两个知识点:一是中东的位置及其重要性;二是中东的石油资源,具体包括: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和输出路线。针对上述知识点,我设计并讲解了这节课,现将这节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新知识都是从地图中获得的,使地图在本节课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运用,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本节课的知识点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没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热烈,今后要加强师生之间感情的培养与交流,要多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2.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了重点知识不突出,这与我调控课堂的能力有一定关系。今后,我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科学的分配45分钟,使得知识主次分明,以提高课堂效率。

  针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今后在教学中,我会把成功的地方继续发扬,不足之处改正过来,让今后的课堂更加完美无憾。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4

  今天讲课的章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在刚结束难度偏高的第一章后,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轻松地学习,在乐趣中学到知识。

  首先我以加加林的故事导入本节课,引出“人类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吗?”激发学生的兴趣。紧接着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海洋面积是否真的比陆地面积大。得出答案后接着回答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分布,得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结论。由结论再提出疑问“既然海洋面积如此大,为什么古人给地球起名为地球而不是水球”(PS:本环节节节相扣,前后联系紧密),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挥答案。

  提出疑问:人类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

  简单介绍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增进同学们的见闻,同时也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观察地图,得出海陆分布。

  在讲七大洲之前,先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之间的区别,并举他们熟悉的例子——雷州半岛。接着引出全球分为哪几个大洲?并简要介绍七大洲命名的来源。

  读图思考:

  1、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2、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3、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4、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6、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关系如何?

  完成教材31页活动3,了解七大洲的轮廓特征。

  观察地图册第5页,找出大洲分界线

  在讲七大洋之前先讲解海峡、海、洋之间的区别

  引出四大洋极其分布和面积大小关系

  在七大洲的轮廓图上标出四大洋的位置

  最后介绍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增进趣味性。

  存在问题:教师声音过小,师生间缺乏互动。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5

  一、成功之处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运用视频和摘抄新闻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失败之处

  1、运用印度泰姬陵的爱情故事的方式进行新课导入,本意是想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由于文本设计过于冗长,精彩部分不够突出,使效果不如预想。

  2、在运用“印度的地形”图分析印度的地形特点时,没有通过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运用颜色分析地形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大地形区时,用圈勾出的形式不够准确。

  3、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三、反思

  1、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并快乐的学习?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先引导再教?

  2、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做活动来提起学生兴趣。

  3、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实际,并且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学习。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的目标,通过读图,学生能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特征,培养运用地图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经过课前学生搜集资料,以及课堂中的`的共同讨论、探讨、共享,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与存在的问题,培养了有目的查找资料及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这次教学,我感觉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既调动了积极性,又掌握了知识。

  但是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学生,应适当降低难度,指导他们在地图上获取资料,通过资料,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地形与气候类型,并让他们展开讨论和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随时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对高材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其高级思维能力,能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现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体现综合分析能力。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7

  (1)成功之处:

  以诱发学生的求知心理,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起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围绕课标要求,着重讲解世界六种工作语言以及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将每一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区域单独展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三大宗教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更直观形象描述三大宗教的建筑特色,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学好汉语和英语,说明了英语的重要性,达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2)不足之处:

  课堂气氛不很活跃,在课堂管理上还有一定欠缺,怎样调动学生自主发言的能力还需加强;师生互动太少,普通话还不过熟练,有待加强;小组评价也做得不够,这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断的加强。

  (3)努力方向:

  新课程的改革倡导现在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甚至“我会学”,那么作为老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向想学知识的方面发展。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互动中了解学生想学什么,愿意学什么,能学什么等,这样以便今后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教学。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8

  有目标的教学,如百米赛跑;无目标的教学,如饭后散步”。制定恰当准确地教学目标,就能有效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确定学习目标时,认真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特点,整体考虑了教材的编排、教参的建议,从实际出发,将课后思考题、《随堂检测》、单元过关等相关的练习内容进行有机地整合,让学习目标“简”却“精”,“少”而“实”。而且学习目标制定要合理、科学,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明确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及时间,使学生学有目的.,思考有方向。课堂上教师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行方法的指导。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讲练结合,当堂训练,检测目标实施情况,以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学环节要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教师讲解时语言精练,不拖泥带水。课堂上讲练结合最大的好处是做到了堂堂清,能够从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入手,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9

  【教学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二)巴以双方及安理会会员国代表讨论,然后代表发言。(教师应提示各方代表:要从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讨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得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应表明以军撤不撤军,如何撤军?巴方要求以方应怎样做,提请大会裁决。)

  学生:巴方代表发言,主题是阐述请联合国干预以方并对其实施制裁的理由(列举以方的行为,如对巴方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毁坏等损失情况。)

  学生:以方代表发言,阐述打击巴方的原因。

  学生:其他国家代表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措施。(如学生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教师应加以引导以体现合作的精神,估计多数代表发言的观点可能是:以方应立即撤军,以土地换和平……)

  (三)“安南”从代表们的发言中选择合理的解决措施,就此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并宣布照此安理会决议执行。

  教师:小结,同时建议举行第二个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大会。同学们组织的联合国安理会开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准备召开这节课的第二个会议,讨论审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会前大家先看教材图5。9,让学生从中获得国际社会需要合作的一些启示,然后提示学生。1)中国的代表:围绕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其他国家有什么好处,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国际社会的承诺这几方面思考讨论,如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就是一种承诺。2)其他国家的代表: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同世界很多国家先后经历长达二十来年的`艰苦谈判历程:中国入世后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好外这两方面去讨论思考自己的观点,以便大会对中国入世问题进行表决。讲座两分钟后教师建议第二个活动开始。

  学生:“总干事”主持会议

  (一)“总干事”宣布会议开始,并请中方代表首先发言。

  学生:中方代表根据老师的提示作陈述性发言。(中方其他代表可补充发言)

  (二)“总干事”发言阐述其本人对中方过去工作的看法(看法应是积极的、有利和),并提议世贸组织成员国举手表决。

  学生:世贸组织各成员国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基于两个因素获得这个结论:大家是中国人,学生的童心会偏向自己的国家:教师前面的引导)(师生共同鼓掌欢庆)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完成后面的板书提纲。这节课的两个会议大家组织得很好,很成功。那么大家在这两个会议获得了些什么体会呢?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发言。灵活处理学生答案,学生可能的回答——国际合作非常重要(板书)。中国入世说明中国需要同国际社会合作,国际社会也需要同中国合作。中国需要合作,世界各国都需要合作。课后请大家完成教材P94A、B图,并思考现在国际合作中存在着什么现象。再问:这两个会议体现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国际合作?学生思考回答——在政治、经济方面(板书)。那么,同学们根据平常的体会,国际间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合作,请举例。学生思考回答——中国人穿西装、吃西餐是服装、饮食文化合作交流的结果,航海家麦哲伦使用的指南针是科学技术合作交流的结果(板书)。大家再想一想:本节课的两会议都体现了联合国这一重大国际组织的作用,对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对,只有安理会会议表明了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板书:联合国的作用)。除了联合国这个组织,大家还知道哪些国际组织(板书:其他国际组织)?知道——非统组织、欧盟……

  结束语:这节课,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设计

  国际合作

  1、很重要:

  2、主要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3、联合国的作用:

  4、其他国际组织:

  教学反思:

  由于内容简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很好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0

  本课是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的开篇第一课。这部分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从实际出发,将生活中身边的现象带入课堂,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 练习时即将生活融入课堂

  本节课,我以11月9日的初雪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雪后的'种种变化和与平时生活的一些不同;在引导学生对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描述,从而引出天气的概念。

  将天气带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利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

  2、 明确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实效性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室的启发引导下,师生交谈讨论,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来理解地理知识,从而完成本节课的预定教学目标。

  3、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和背景音乐的运用,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加直观地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直观化、具体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结经验是为了学会教学,通过以上反思,可以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增强自身业务技能,适应教学中时刻变化的新情况,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1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目标,我从生活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播放录制好的学生所熟悉的央视预报节目,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央视主持人,让学生学会读图并布置学生课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记录的习惯。在天气符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符号的自己来识别,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是以学生竞赛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思维课堂的新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小组竞赛的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且对以后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这节课除了上课课件外,还自制了彩色图片与卡片、自己录制的音像,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突破教学难点。让我感受到教师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仔细思考发现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何真正有效的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

  在本课中,原本有很多地方可以让学生主动发挥,开动脑筋的地方,却被老师一手包办,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例如: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时,老师完全可以先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讨论、归纳原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深入讨论的机会,都由自己讲解了,所以显得老师讲解的过多,学生表现的机会过少现象。另外被要求提问的同学大多集中在少部分学生,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关注不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使得本节课中师生互动明显不充分。

  二、教学语言不够规范

  教学语言应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不能随心所欲讲解。在一些细微地方注意不够,导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地理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强的学科,所以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细微之处,把好语言规范这道关卡。

  通过反思让我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将努力的方向:

  一、要注重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

  对于那些积极表现和出现错误的学生都给予肯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让他们充满自信心,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表现,达到师生之间的的平等地位。给学生更多施展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师生共鸣,避免“满堂灌”的现象。

  二、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

  一个自身能力不足的老师是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学生。今后要多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充分运用团体合作学习的机会;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三、细心发现身边的事例,并合理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相信可以给学生更直观,贴切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观察,思考能力。

  总之,在课堂中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今后我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缺陷,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2

  一、成功之处

  1、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到,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学生较为积极,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2、整堂课结构比较清楚,分成三大结构:位置——地形——气候,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条理,思路清晰,最后再通过板书总结,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大量运用各种地图,通过先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上找出相关信息,然后老师在多媒体上显示,及时纠正学生,并在此过程中适时提示相应读图方法,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4、在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时,运用两幅图对比,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体会印度雨季和旱季;运用视频和摘抄新闻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直观感受印度水旱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自然的引出印度水旱灾害频发主要是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很清晰的`区别印度雨、旱季的形成原因和印度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二、不足之处

  1、在运用“印度的地形”图分析印度的地形特点时,没有通过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运用颜色分析地形特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多媒体上展示三大地形区时,用圈勾出的形式不够准确。

  2、在介绍印度现有的水利工程时,就只让学生读课本了解,过于单调,没能很好的与我国进行联系和对比。

  三、反思

  1、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并快乐的学习?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先引导再教?

  2、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到底该如何做活动来提起学生兴趣。

  3、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实际,并且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学习。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3

  在今年的地理教学中,深感许多教学环节没能做到位,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在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培养学生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反思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不习主体,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式的,知道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知道学生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在课堂上,一切顷其自然,教师顺势而教,学生顺心而学,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教与学的块乐之中,如初一地理内容适宜搞一些游戏和课外探索性的兴趣小组活动,让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教材内容而言,可以以下问题作为切入点,有什么特征有什么规律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牢固树立学生全面发展思想,从而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敢于于创新的学习风气。

  (二)、对运用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反思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要求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敢于对尹有教材同现实生活问题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践问题。运用主体教学,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探求寻找答案,在寻找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穿插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对设计教学目标的反思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4

  上课了,面对60人的班级,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短短的45分钟,面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如果把每一节课都处理的很满意,的确也要下很大的功夫。可是,有些同学老师在上边讲,学生却在下边开小差,总是懒得去写一个字。等老师讲完课,下去一转全部空白,顿时没有了招数。每个班级总是有这么一个两个的同学,上课不学习,课下不预习,老师在课上不管怎样安排,就是没有他的事做。好像与他什么都没有关系。有时真感到有些困惑和不解。有时想尽办法鼓动这些学生去多学一点,可是这些学生总是显得懒散,不主动,不积极。老师面对这样、那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向这些学生要效率,要成绩,真是很困难。

  有时感到困惑的是,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总是有些定性原则,一旦形成,在学生的心目之中却很难改变,在任课教师中,学生也有了比较,哪位老师容易接近,哪位老师的成绩就容易走下坡路。所以老师上课,在管理和驾驭学生方面也要一反常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感到老师对他们是处于关心和爱戴的,让他们都有点成就感,进步感。从中让他们有获得成功时的喜悦感。把握一节课,关键要把握好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都全心心的投入到学习的氛围之中,这样我相信每一位老师的成绩就会直线上升。的确做到这样的确是很难啊!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5

  一、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本节课的情感教育隐含在活动中,默化在细节里。从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到为降低难度将问题分级分类;从活动前的温馨提示到活动中锦囊妙计;从丰富多彩的资料选取到激励有加的特色评价等等许多环节的设计,都饱含了教师对学生的殷殷期望,而这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一丝一毫的说教。

  二、切实可行的活动设计

  教师始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想方设法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例如,在“探究发现”活动中,教师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感知科学论证的方法。又如,在“慧眼识图”时,教师利用自制的“信息条”给学生以方法提示。最后,在“地理测试”中,教师主要根据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将传统的“知识反馈题”设计成“地质学家的潜质测试”,看似简单的形式转变,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好的礼物。

  点评

  本节课从一个小小的岛屿开启了孩子探索、发现之旅,一个忽隐忽现的幽灵岛,让孩子明白了沧海桑田的巨变。“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幽灵岛吗?”引发孩子好奇的导入,实验的.探究让孩子们明确了海陆变迁的原因,虚拟实地的考察,如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喜玛拉雅地区的发现、海底古河流三角洲的发现给学生探究问题得出结论一个有力的支撑,让学生在问题中、在情景中去发现、去分析、去综合。在讲述大陆漂移时,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发现;利用自制教具拼图,让孩子得出哪两块最有可能是一块大陆,你是怎样判断的,层层递进,而后再引入到“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那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从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得出大陆漂移说的全部内容,由此再导入板块学说,让学生慧眼读图,让学生在图中进行大胆发现,让学生一一的判断、分析、总结,从而得出了板块学说的内容,将难点的知识化解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课堂中创新性的设问时时再现,如“板块碰撞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板块张裂运动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幽灵岛为什么会多次出现和消失呢?”“你有地质学家的潜质吗?”教学做到图文并茂,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好奇,学生听起来感知意犹未尽。

  纵观本节课,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体会到地理课给他们带来别样的快乐。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04-02

地理教学反思12-28

地理教学反思04-05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10-25

地理教育教学反思04-10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10-05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15篇11-24

高中地理教学反思05-12

地理课堂教学反思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