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这一文体,体会神话英雄人物的魅力。
2、读悟全文。用推进式朗读法,对课文重点语句进行深入朗读,体验情感,理解语意。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3、逐步掌握利用中心句、关键词理解课文。
4、在原文的基础上展开拓展和想象,续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并创作歌颂盘古的诗歌。
电教准备:
1、课文配动画朗读cai课件。
2、演示文稿(生词复习检查、重点句、课文插图、第四段、续写诗歌)
教学重点:
以读代悟、以悟促读,发挥文本的最大功用。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情感,深化对盘古的认识,写出对盘古赞扬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个故事。
出示cai课文配动画朗读
2、除了这篇激动人心的神话,平时通过课外阅读,你了解了哪些神话?
(学生分别谈,老师相机指导字音等问题)
这些神话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盘古开天地,都是古代人民通过想像创造的作品,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神话世界,好吗?
3、出示课题。
读前指导,盘古开天辟地是多么壮烈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让我们通过读课题读出这种轰轰烈烈。
二、检查预习。
1、读词语就是要像刚才这样用心去读出词语的含义,大家还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看看大家昨天预习的成果。
出示词语投影:混沌滋润血液
分别指名读,达到音准、意会
2、大家有信心读好吗?一起来。
看投影齐读。
3、谁通过读发现了藏在这3个词里的规律?
生答三点水时,师追问:表示和什么有关?
4、概括: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
三、整体感知,抓住关键。
1、想知识课文写了什么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将全文浓缩成一句话的精华,可以用课文中的原话。
生读最后一自然段
2、大家仔细听。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创造
我们一起来写。创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造是什么旁?表示和什么有关?3、创造离不开工具的行动。拿起我们手中的工具——语文书,行动起来,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学习新天地。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接下来就要考验大家了,认真听老师读,将文中描述的想像成一幅画面,能做到吗?
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和二自然段前两句。
2、请你用一个词描述一下,你对想像到的画面的感受?
追问:你能将这种感受代入课文中读出来吗?
3、“十万八千年”这段时间长不长?谁将这句再读一遍,读出漫长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句。
4、谁愿意接着读?
依照他的语气,老师想把抡起大斧头改成拿起大斧头,可以吗?
为什么不行?请你上台为我们做的抡的动作,好,大家请看,当他抡起大斧头,使劲劈出去时,脸上是怎样的表情?
5、师读此句,生上台做动作。
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拿出所有力量,读好这一句。
6、谁愿意再接着读,创造属于你的成就。
“巨响”是怎样的声东击西音?再试一次,好吗?
“渐渐”指导读出缓慢感。
7、刚才这些同学都能充分运用手中的工具语文书,勇敢地挑战自我,行动起来,创造了奇迹般的进步。大家想读吗?
很好,请看大屏幕,自由读,看看天和地有哪些区别?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生说区别
师板书:轻清上升
重浊下降
大家能读出这些词的不同意思吗?
指导:轻比羽毛还轻清澈如泉水
指导:重比泰山还重浑浊如浓墨
师相机总结:这就是天,这就是地。板书:天地
通过读词,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反义词)拿起笔,给课文中反义词做记号,找对子。让我们的思考在课本上留下痕迹。
8、天地开辟成这样容易吗?从这句话的哪些词中看出来的?“缓缓”“慢慢”,再试一次,读出盘古的'艰难。
这句话既要读出天地截然不同的特征,又要读出盘古的艰难,大家有把握读好吗?好,女生读写天的部分,男生读写地的部分。
五、拓展想象第三自然段
1、天地分开可真不容易啊!盘古很担心,他担心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别问题读第3自然段,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他担心什么?于是,他怎么做?这位同学,请使劲顶住,你头顶的是整个天空啊!请再用力蹬着,你脚下瞪着的是整片大地啊!读得真好,你的读让我们看到了盘古正在顶天立地。
3、出示课件,盘古顶天立地图
盘古这样的顶天立地有多长时间呢?100年?1万年?十万年?谁能用课文中的话告诉我?(不知过了多少年。)
不知过了多少年,无法计算的时间啊!谁有勇气挺起脊梁,站起来,和刚才这位同学一样,和盘古一样顶天立地。
4、听好老师的时间提示,你们代表盘古回答我。
1万年过去了,盘古……?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还是……?
5、由于盘古的努力,盘古的坚持。天,每天……?(上升一丈)地,每天……?
(下沉一丈)谁来告诉我100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1万天过去,天升高……?地下沉……?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升高……?地下沉……?
6、此时,当盘古就屹立在我们面前,他有多高?
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这神奇的画面。
7、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六、品读、续写第四自然段。
1、盘古倒下后,天地间又有哪些变化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读第4自然段。
2、这段话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在写?谁能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巨大的变化
3、谁有信心读出这些巨大的变化?那么我们来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读下去。
相机指导要点(风:长。云:轻柔。隆隆:响亮。大阳:明亮。四方:注意停顿
辽阔:宽广无比。奔流不息:巨浪翻滚,滔滔向前。茂盛:生机。雨露:轻柔)
4、哪些同学有信心读好所有的变化?
出示第四自然段投影。站起来看屏幕读。
5、大家能把盘古的功绩牢牢记在心底吗?我们来考考自己。
出示第四自然段只有每句上半句的课件。
左边的同学读上半句,右边的同学来接下半句。
6、这些仅仅是巨大的变化的一部份,他的牙齿、眉毛、手指、头发等等又会变化成什么?请大家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
7、相机评价(新颖、浪漫、形象、奇特等。)大家刚才描述得这么全面,我想用你们的话代替课文中的省略号,可以吗?
请用你的理由说服我。
8、是的,因为他身分的一切化作宇宙万物,化作我们身边的一切,时间,千言万语也难以说尽。所以省略号在这里提醒我们还有很多功劳不可忘记。
七、个性化体验读最后一自然段
1、学到这里,我想采访一下大家,盘古以什么打动了你,让你们读得如此深情。
2、让我们带着各自对盘古的情感,真切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将这句话,这份情,这种感动献给盘古。
八、深化认识,写赞扬盘古的诗。
1、我想问大家一句,盘古死了吗?为什么你们认为他没死?是的,他已化作万物,化作一切,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细心,地从万物中寻找盘古的痕迹。
课件出示:抬头看天,白云朵朵,我知道这是盘古的气息。
放眼大地,一片生机,我知道这是盘古的()。
2、老师带来一首没写完的诗,谁能为我们朗读第一小节。
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小节。齐读,并口头填空(肌肤)。
让我们再从万物中仔细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了这是盘古留下的什么?请拿起笔接着写下去。
3、诗是情感最浓烈的文字,读诗的时候要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听众。谁愿意当领头羊,读出自己写给盘古的诗?
相机评价:优美,神奇等。
九、升华总结
1、还有话想写给盘古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尽情写下去,在刚才写诗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体会到创造的美好?
2、远古的人民创造了神话,盘古大无私无量的精神又打动了我们,我们用自己创造的诗仰慕英雄,继续谱写神话之歌。
3、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只要利用好手中的工具书和笔,积极行动,一定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新天地,是吗?下课。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2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喜欢读神话故事吗?
生:喜欢。
师:你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生: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女娲造人……
师:不少。咱们看,神话故事,神就是神仙或是神化的古代英雄,关于他们的故事怎么流传下来的呢?靠的是人们口头讲述使其代代相传,所以叫“神话”。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感觉?
生:神奇、充满想象、很奇特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老的一篇神话故事,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盘古开天地》
师:昨天预习了,能不能联系课文说说课题中“开”什么意思?
生:第一段说 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开”是“分开”的意思。
生:第二段说盘古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开”是“劈开”的意思。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创造了美丽的世界,“开”是“创造”的意思。
师:你们很会读书,字的解释就来源于课文中,所以仔细读课文,能解决你很多疑问。
二、读课文,讲故事
(一)读故事,讲出故事
1、完成学习任务单1,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你们都爱听神话故事,那想不想学学怎么讲神话故事?
生:想。
师:好,来看看讲故事第一招: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个故事,这是故事的起因;在这个故事中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故事的经过;最后,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这是故事的结果。请你快速读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哪里,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第一小题。
学生读文,勾画,完成作业。
师:找好的同学来分享。出示作业单
(学生在区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时还有难度,这是第一次让他们明确找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共13个孩子一次性找对了。)
生:故事的起因是第1自然段,经过是2-5自然段,结果是第6自然段。
2、完成学习任务单2,了解故事的具体经过。
师:好,找得很快。那就要再挑战自己了。再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上的第2个小任务。
生边认真读课文边找出世界的样子和盘古的努力。
3、完成学习任务单3,初步讲故事
(1)自己结合学习任务单2和课文,讲讲这个神话故事。
(2)同桌互相讲讲,相互补充。
(3)学生展示讲,初步讲故事,要求:具体 完整
下面是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一:
故事的起因:第( )自然段 故事的经过:第( )段 故事的 结果:( )自然段
学习任务单二:同桌互相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清单
故事的起因:世界( ),盘古( )
故事的经过: 盘古醒来,睁眼一看,世界( )
盘古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 )
盘古( ),“大鸡蛋”碎了。
盘古站在天地当中,天和地( )
盘古倒下后,身体( )
故事的结果:盘古( )
学习任务单三: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自己先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二)读故事,讲出神奇。
师:孩子们,了解一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我们讲出一个故事的前提。刚才你们都做得很好。但是我们讲故事,可不能局限于就是简单复述故事,我们还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神话故事我们要讲出什么?
生:讲出神话的.神奇之处。
师:对,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很神奇,讲神话故事就要讲出神奇,吸引读者。这篇文章同样有很多很神奇的地方,请你先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奇。
生通过朗读体会神话的神奇,重点指导第五段的朗读。
1、教师读“实际”,学生读“想象”
师: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体,变成了()
生: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他发出的声音,化做了()
生:隆隆的雷声。
师:他的左眼变成了()
生:太阳,照耀大地。
师:他的右眼变成了()
生: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
师: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
生: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
师:他的血液变成了()
生: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他的汗毛变成了()
生:茂盛的花草树木。
师:他的汗水变成了()
生:滋润万物的雨露。
2、教师读“想象”,学生读“实际”
师:可以说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出了整个美丽的世界。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是他()
生:呼出的气体。
师:隆隆的雷声,是他()
生:发出的声音
师:照耀大地的太阳是他的()
生:左眼变成的。
师:给夜晚带来光明的月亮是他的()
生:右眼变成的。
师: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是他的()
生:四肢和躯干变成的。
师:奔流不息的江河是他的()
生:血液变成的。
师:茂盛的花草树木是他的()
生:汗毛变成的。
师:滋润万物的雨露是他的()
生:汗水变成的。
随着一点点上移的文字,又将整段文字读了一遍。
3、引导学生想象
他的头发飞上天空,变成了
他的身躯,化做了
他的牙齿骨骼变成了
他的最后一缕目光变成了
师:谁先来试试,把故事的开头讲得神奇一点。
生先示范把开头讲神奇。
师指导讲开头、结尾,如何讲神奇:神奇的动作做出来 神奇的语气要表现 神奇的想象要补充
同桌互相练,如何把经过讲得更神奇,更吸引听众。
生练,生展示。
(反思:师指导学生边讲边做出“劈”的动作,天和地生长的过程;“一万八千年”表示时间的词要读出神奇;第五段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补充想象。)
(三)读故事,讲出喜爱
师:你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明白、清楚,还能把故事的神奇之处讲得那么好。如此神奇的故事就是因为有了我们的主人公盘古,你们喜欢盘古吗?
生:喜欢。
师:你们那么喜欢盘古,那就要让别人听你的故事中也喜欢上盘古,这才是讲故事的高手。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讲故事的高手。只要你再认真默读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看看你喜欢盘古的什么?
学生默读文体会盘古的精神
学生分享
生:我喜欢盘古的不畏黑暗,看到周围黑暗一片,就用斧子来劈开。
生:我喜欢盘古的坚持不懈。盘古始终撑在天和地之间。
生:我喜欢盘古的舍己为人。倒下后身体变成了世界的各个部位。
生:我喜欢盘古的勇于牺牲。
师:仔细品读课文,才能知道盘古有这么多值得歌颂的精神:坚持不懈、舍己为人、勇于牺牲。这样伟大神话人物的故事更应该讲下去,依靠我们,依靠我们的世世代代。你能再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吗?讲出你对盘古的喜爱之情。自己先讲讲。
学生展示讲
(反思:讲出神奇和讲出喜欢,这两个层次之间没有什么递进的关系。讲出对人物的喜爱,主要是为了完成课后第一小题“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张,孩子没有充分的时间体会,人物形象多是教师强加的。)
三、回家给家人讲故事
师:一个故事读完,一个故事讲完,总让我们觉得意犹未尽。神话故事就是有这样的魅力。今天晚上回去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亲人听,尽量做到讲出神奇,讲出你对盘古的喜爱。讲故事的视频发在家长群。
板书设计:12《盘古开天地》
起因(1):混沌
经过(2-6):开天地 盘古:不怕黑暗 坚持不懈 勇于牺牲 舍己为人
结果(7):创造世界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3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读题,理解课题中的“开”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指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板书:混沌一片)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研读第2自然段,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板书:“抡”)
②比较“拿”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③感知“抡”的目的是为了“猛劈”(板书:猛劈)
④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⑵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①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②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⑶研读第3自然段,感悟天地成形的过程。
①体会“顶”,“蹬”(板书)
②感悟天地成形的过程。(板书:升高下沉天地成形)
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4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会感到新鲜、有趣。但学生可能只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不能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教学本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建议:
课文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朗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喜爱。这篇文章,比较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复述,可以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练习复述,并恰如其分地用上课文中的句子,把这些句子自然融入到自己的复述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学习。
2.表演、配乐朗诵深入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神话故事的传奇魅力,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难点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盘古开天地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段。
2.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
3.在远古时期,像他们这样神奇的人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神奇人物用利斧劈开了天与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神奇的人物是谁吗?(学生答:盘古;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4.对题质疑,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盘古是谁?他是怎样开天地的?天地分开后又是怎样的?课文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5.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初步理解重点词“创造”的意思。
6.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1)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3)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5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1)读一读,说说你读了这段话后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神话故事的神奇。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复述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混沌→劈
身体→美丽的宇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将字写得规范、正确。
2.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复述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难点
能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述故事
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点拨:提示学生先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进行复述;也可以边想象画面边复述;还可以按照上节课的板书进行复述;或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复述。
2.学生在小组内自由练习复述。
3.提名说,集体评议。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注意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
教学反思:
教学中每一个设计,每一个句子呈现,每一个提问都要有针对性,围绕目标做到一步步落实,而不是走马观花。
在教学盘古顶天立地中,我让学生角色体悟,感受了盘古的辛苦,对累得倒下的盘古说话让学生进行情感的深化,但是在这个环节中,似乎做到了环节的到位,到是在落实这一个点上却不够,学生读得不够,学生说得不够,学生悟得不够,在今后的课文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读够、悟够、充分落实到位。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盘古,初读了课文。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听写几个词语。
1、听写词语:
浑浊 劈开 肌肤 血液 茂盛 祖宗
教师集体订正。
2、谁能把课文的主要意思说一说:
盘古将黑暗的天地分开,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课文哪一段告诉了我们这个信息?
(1)先自己读,然后齐读,读出伟大的盘古。
(2)说说对盘古的印象。
(3)读最后一段。
二、研读文本,体会伟大
(一)出示词语:
混沌一片 黑乎乎 轻而清
重而浊 缓缓上升 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5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方法导航
1、品读赏析法:理解词语含义,从而使学生获得丰富、充实的感受。如:品读第四自然段时,抓住“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等词语来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角色演绎法: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想象,去体验,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
3、画面激活法: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例如:在描述“万物生成”的画面时,可以依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将“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通过自己的语言,变成生动的画面。
三、聚集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学生收集的`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五、教与学的师生互动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画外音:盘古开天辟地,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同学们,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话故事,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课件:盘古顶天立地的图片。
2、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⑴整体感知:
课件:盘古图片以及课文朗读。
画外音: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一直流传至今,你头脑中盘古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可以是“勇敢、,无所畏惧、坚毅、无私、具有献身精神”等词语。
⑵自学生字:
明确:注意“肢、创、逐”都是翘舌音,“滋、造”是平舌音”;“猛”是后鼻音;“血液”的正确读音为xuèyè;“倒”是多音字,在本课读dǎo。“肢、肌、辽、血、液”是既要求认识又要求会写的字。
点拨:老师可以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老师书空学生猜字等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可以用组词或说句子的形式练习。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特点,识记“猛、肢、肌、辽、液”,“丈、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熟字“仗、踪”减一减的方法来识记。
[写一写]将生字写得匀称、美观。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其中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创”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评一评: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优秀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3、细读课文,理清线索:
画外音: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用哪几幅画来展现这个故事。
明确:
⑴确定用哪几幅画来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深入理解它们的意思。
⑵课文的线索可用以下的流程图归纳:
盘古开天地
混沌初开→顶天立地→生成万物
点拨: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读、小组读、邀请读、引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这篇课文处处充满了丰富想象。在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的神奇、丰富、美好的想象中受到感染。
课时小结:奇特的构思、生动的形象,这将是一组多么吸引人的连环画呀,真想早点欣赏到你们的作品。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拼读,会书写“创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积累文中优美语句。
3、感受盘古高大英勇的形象,体悟他为人类造福、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4、感受神话特有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具体过程,感受盘古的伟大品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喜欢听神话故事吗?说说你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呀?(预设: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西游记、八仙过海、大禹治水……)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那么多,看来咱们都是爱看书的孩子。从古至今,神话故事因其特有的魅力而广泛流传,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来感受感受它的神奇魅力吧!(板书课题,齐读)
3、质疑课题(预设:谁是盘古?盘古为什么要开天地?怎样开的?结果怎样?)
5、导入: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问题,相信你们带着问题来读这个故事,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大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想一想,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习字词
出示:宇宙肌肤混沌滋润
(1)自由读,小老师跟读
(2)师:仔细观察这组词语的字形,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由两个偏旁相同的形声字组成的词语)
出示:血液下降倒下去
(生读,并说发现:多音字)
出示: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
(1)自由练
(2)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生举例)
三、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1、交流:文章的哪句话概况了整个故事?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板书:创造)
2、师:盘古为什么要创造?你从哪里找到答案了?说说我们这个世界最初是怎么样的吗?
(出示第一句: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1)理解“混沌”,指导朗读(相机板书:混沌一片)
(2)师:如果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混沌的、漆黑的'、乱七八糟的世界之中,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说感受,指导朗读)
(3)齐读
3、师:在这混沌的宇宙中,住着一位能够拯救宇宙的神仙,他就是——(生:盘古),他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出示句子: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生读,体会时间久,感受神话语言的夸张。
四、开天辟地,品读创造
1、师: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看到了这混沌一片的宇宙,他会想些什么呢?(预设:怎么会这么黑?能不能让它变得更亮?……)于是,盘古开始(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了。)
2、快速读读课文的二、三两个自然段,找找描写盘古如何开天地的句子,做个记号。
3、反馈交流
(1)出示: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a、理解“抡”“猛劈”(指导朗读)(板书:抡斧猛劈)
b、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形象?(生说体会,指导朗读)
c、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可不得了啊,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宇宙发生了巨变。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体会近义词、反义词及句子特点,朗读指导)
d。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a、结合插图,此时盘古会想些什么?(相机板书:顶天蹬地)
b、朗读指导
c、师: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示: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生读)
(3)小结:为了这个宇宙,盘古一直坚持着。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可盘古已经筋疲力尽了。终于有一天,“轰”的一声,盘古倒在了地上,永远地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五、再次点明中心,书写指导。
1、师:是啊,我们都会忍不住要称颂这位人类的老祖宗,人们都不会忘记他,一代一代传颂着这个故事;人们忘不了他开天辟地的动作,忘不了他顶天立地的形象。所以,人们永远记得——
再次出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生读)
2、观察“创造”两字字形,体会含义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练写
六、课堂小结
师: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出了美丽的宇宙,老师也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的创造之路并未结束。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7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1、做游戏:猜一猜。
动画片出示学生熟悉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让学生猜一猜主人公是谁,讲的是什么故事。
2、师生共同探讨神话故事的特点。
3、揭示课题,齐读质疑
师:今天呀,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你们能猜出它的名字吗?(盘古开天地)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看来你们都预习了,那好,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并齐读)
师:看到这个神话故事的名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自由答。
师:你们真是些爱思考的好孩子,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我一起走进这篇神话,去认识盘古,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大声读课文。听好读书要求。(课件出示::1、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生字多读几遍;2、这篇神话故事写了谁在干什么,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3、边读边思考,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指名学生读文。
4、解决上面的问题。找出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教学书写“创造”。
三、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1、理解“混沌”,引出重点段落。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聪明,只读了两遍就这么的有见解。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深入地了解盘古。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是什么样的呢?
生:混沌一片
帮助学生理解混沌。
师:对,混沌就是模糊一团,混乱的样子。而巨人盘古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接着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描写了盘古开天辟地?
生自由读文后汇报(2.3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师:好,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和我一起认真听,看看盘古是如何开天地的。
指名学生读文。
师:这两们同学读得非常流利。刚才在听的过程中,有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抡起、劈开、轻而清、重而浊)
(1)理解“抡起”、“劈开”
师:从这两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很用力)那我们就用力地把它读出来。(反复读)
(2)理解“轻而清”、“重而浊”
师:只听一声巨响。(音效)
生: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我们再来看这两个词,你发现了什么?试着读出不同的感觉来。还有意思相反的词语吗?有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师:让我们带着你的体会,男女生来合作读一读这句话吧!(课件出示)
3、学习第3自然段
师:天和地分开了,这下盘古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生打断老师的话,提出: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做试验,让学生手脚并用体验1分钟,体会其中的辛苦。
师:盘古就是这样矗立在天地之间的!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而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盘古就这样站了多久呢?
生:不知道多少年。
师:一年过去了,盘古头(生接)用脚(生接)一百年过去了,同上,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依然(生接)
师:同学们,这位巨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
3、学习第4自然段。
师:天地终于分开了,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他怎么样了?
生: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我们来看看盘古的身体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第4自然段,老师读给大家听,看谁一会儿能比老师读的好!
4、教学“排比”这一修辞方法。
师:我们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多用用排比句,让我们的文章看起来美美的。
5、引导想象。
这一段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展开想象,想一想盘古的身体还有哪些部分发生了美丽的变化?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盘古的()变成了()的()。
四、情感升华
1、回归主题
师:盘古真是太伟大了,不愧为我们的老祖宗啊,让我们再次齐读最后一段。
2、再次评价盘古
3、用一首小诗来抒发一下我们对盘古的感激。指名学生读。
师:同学们,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也创造了这美丽的神话。课下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感动吧!课后你们还可以找一些有关神话故事的书来读一读,更加深入的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
【四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09-19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01-03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0-22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07-25
四年级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2-02
盘古开天地课文教学设计11-24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11-09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10-30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15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