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夏夜多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的。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里,大家想一想是谁救了他?
二、出示头饰,板书。
出示睡莲姑姑。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学生表演睡莲姑姑说的话。)
出示小蜻蜓。师:他如何帮助小蚂蚁的?(学生表演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
出示萤火虫。师:他做了什么呢?(学生表演萤火虫飞来“点起小灯笼”。)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也起到上下文衔接的重要作用。】
三、出示字幕,质疑解疑。
教师表演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
学生表演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蜓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号。
教师表演引读:蜻蜓飞呀飞,飞过......
学生表演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到家了,大家都帮助他,睡莲姑姑、小蜻蜓,还有萤火虫。帮助小蚂蚁回家,他们也很高兴。看到他们互相帮助你高兴吗?
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教师表演引读:星星看见了......
学生表演补充:(高兴地)眨着眼睛。
师:星星看见了为何高兴地眨着眼睛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生共同表演:啊,(多美的)夏夜呀!
师:夏夜哪儿美,课文中怎么说的?只是讲了夏夜景色美吗?在夏夜景色美的烘托下,还体现了哪儿美?体现了小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品质美,这深深打动了星星,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1.出示习题,填上恰当的词语。
多美的()
高兴地()
绿绿的()
青青的()
亮晶晶的()
弯弯的()
静悄悄的()
呜呜的()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2.出示习题,你会连线吗?
3.指导“我会写的字”。
教师板书讲解:她,女字旁,女同学用“她”来代替最合适,还有谁适合?妈妈、阿姨、姥姥、女老师等。为了区分男、女,男同学用哪个“她、他”?都有谁合适用“他”呢?爸爸、叔叔、爷爷等。
师:请用“送”、“过”组一个你最想组的词语,说一句你最想说的话。
师:请你说一句话,要求是句子中带有“时”、“让”这两个字,看谁说得通顺、流利。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五、运用新词语,我说夏夜美。
师:刚才同学们词语搭配得很恰当,句子说得很通顺、流利。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一下我们身边的夏夜美景吗?看谁描述得最美。
教师出示图片:星空、花园、池塘、街道。学生也可以不受约束,自由表达。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示、补充,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让语言更加完善。)
六、总结。
师:大家描述的夏夜真美呀!让我们期待夏夜的到来吧!让我们身边经常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这样夜色会更美。
教学反思:我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记起昨日所学,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朗读,我设计了几个课文头像,选取几个学生戴上头像扮演相应的头像,学生显得特别兴奋,因为好玩又好看的头像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礼物,我对于表演的好的学生,我会将头像奖励给他,结果在下台之后,别的学生读的时候他也一样读的特别认真,我想这就是一种激励。之后是作业巩固阶段,我让学生在名词前加上合适的形容词,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小动物们的高贵品质,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的景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2、 会写送、过2个字。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4幅头饰、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小蜻蜓想练飞行,谁把词语读正确了,蜻蜓就能顺利地飞过去了。
课件出示词语:
睡莲、蚂蚁、蜻蜓、萤火虫、哭声、趴在、一根水草、非常、感激、谢谢、爬上来、着急
谁会帮忙?
开火车读、齐读。
小结:谢谢你们,是你们的认真朗读帮助我飞到了终点。
通过创设情境,在游戏中复习认读词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为体会文中助人为乐的精神埋下伏笔。
二、读悟课文
1、课件出示夏夜情景图:
一个夏天的夜晚,公园里静悄悄地。
2、课件出示:
小蚂蚁往水草上爬和哭的动作。
3、小蚂蚁的哭声被睡莲姑姑听到了,出示对话场景一: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啊!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⑴ 自己去读读看,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很棒。
⑵ 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
(说的话用红字标出)
⑶ 交流:老师也很想读读,睡莲姑姑是长辈,老师来读,你们来当小蚂蚁。
睡莲姑姑的话该怎么读,谁来给我提个醒?
在学生的提醒下随机指导朗读:
① 读第一次对话: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是关心、奇怪、吃惊的语气)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伤心、难过、哭着企求)
小结: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思,想象着自己就是童话中的人物,把你的理解通过你的朗读把他表达出来,这样的朗读就会有声有色。
② 找学习伙伴合作练读第二、三次对话。
③ 师生分角色合作读。你们真会读书,还会联系对话中的提示语弯弯腰、非常感激、连声、摇摇头来读好对话。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带着个人的理解感悟去朗读,去思考。让学生去提醒别人怎样读好对话,会抓提示语读,会想象画面读,会合作朗读,体现了学习主体性。
4、他们的对话被小蜻蜓听见了,出示对话场景二:
他问:睡莲姑姑,有什么事吗?
小蚂蚁想回家,可我没办法送他。
蜻蜓说: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睡莲问:天这么黑,你能行吗?
萤火虫说:我来给你们照亮。
⑴ 自由练读。
⑵ 你最喜欢谁,你就选谁的话来读。
⑶ 指名分角色读。
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⑷ 赛读。
小结:是呀,睡莲姑姑、蜻蜓、萤火虫都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来帮助小蚂蚁度过难关。
此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读,通过自由练读、选角色读、分角色合作读、赛读,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评价点拨理解,使学生对小动物们的美好心灵的感悟在读中步步深入。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思考、去探究。
5、他们是这样说的,那又是怎么做的`呢?
⑴ 出示课件配乐欣赏:
师旁白:小蚂蚁告别了睡莲姑姑,爬到小蜻蜓的背上。他们飞呀飞,飞过静静的池塘,飞过青青的高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⑵ 说说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6、多美的景色,多感人的故事,那就赶快来读一读吧。
⑴ 自由朗读课文13~16节。
⑵ 质疑理解:
飞机就是小蜻蜓。
⑶ 课件出示:
他们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指名读、赛读、背诵积累。
在动态优美的环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起跟随着走进这如诗如画般助人为乐的童话王国。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夏夜的景美,更是人物的心灵美。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有比这含义更深的说教吗?老师营造了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学生感受到了动物们的真情帮助,完全被夏夜的不同一般的美所陶醉。读中感悟,以读促情。通过反复的读书练习,紧紧抓住了记忆的关键期,形成全面丰厚的积累。
6、分角色表演:
如果我们把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搬到舞台上表演,需要哪些演员?
⑴ 四人小组分角色排练:
由小组长分工,哪个小组特别认真奖一个头饰上台表演。
⑵ 指名小组上台合作表演:
其他同学会看、会听、会评,你认为他演得好,伸出大拇指来夸夸。
7、编对话:
小蚂蚁到家了,他会怎么说?朋友们呢?
8、出示句子:
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老师采访学生:
小星星,你能告诉大家,你高兴什么?
9、齐读最后一句:
啊,多美的夏夜呀!
各有各的读法,各有各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小结:夏夜不光景美,而且小动物们的助人为乐心灵更美,让月亮笑起来,让星星高兴地眨着眼睛。
语言学家曾说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再创造。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头脑中的内部语言进行二度创造带头饰表演、编对话、被采访。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合作表演,体会童话世界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把美丽的童话搬上舞台,学会揣摩语言、运用语言、表现语言,学生就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三、书写指导送、过
1、 观察两个字的共同点。
2、 注意看,怎样写好走之儿,说说关键笔。
3、 师范写,生书空。
4、 学生摆好姿势描一个,写一个。
四、课堂拓展阅读
迷人的夏夜
夏夜,静悄悄的。花儿睡了,小草睡了,树木也睡了。
水池里,睡莲花闭上了美丽的眼睛。绿绿的大叶子上,停着一只蜻蜓,像一架小飞机停在机场上。
池边的草地里,青蛙呱呱唱歌,纺织姑娘在拉琴,金铃子在摇铃。
天上,月亮婆婆笑弯了眉,星星眨着调皮的眼睛。风儿轻轻地吹着。
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空中飞呀,飞呀,一闪一闪,一闪一闪!
夏天的夜晚多迷人啊!
拓展课外阅读是语文标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为学生订阅的《同步阅读》,既有趣味性,又与课文相配套,有针对性选择朗读,进行课堂拓展和课外延伸,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密度与效率。
【反思】
这是我在市新课程骨干教师研讨班上的一节课。故事讲的是在一个美丽的夏夜,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睡莲、蜻蜓、萤火虫帮助它回到了家。通过课件情境图的渲染,我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与童话故事里的小动物间的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感悟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文章篇幅较长,怎样把握人物的对话语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由自读自悟、选择喜欢的角色朗读、找学习伙伴合作读、小组分角色读、带头饰表演读等,引导学生去提醒怎样读好睡莲姑姑的话,使学生完全处于学习的主动状态,自主发现朗读要联系对话的提示语,会想象画面走进人物的心里去读。由此,场景二的对话朗读,就让学生带着个人的理解、感悟去赛读。同时通过动态的课件演示,创设情景,展示动物们怎样帮助的过程,使朗读更加充分,又能逐步深入。最后在表演中、在课堂拓展阅读中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提升阅读的兴趣。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04-14
《夏夜多美》教学反思04-03
夏夜多美说课稿01-03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08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09
《太阳》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23
《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1-10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搭石》07-28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8-01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