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
“让生命之根更深”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内容。“生命的滋味”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旨在启发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从而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而“让生命之根更深”是这一课的第二框,目的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挫折虽然给人带来痛苦,却含有促进人成长的“生命之钙”。
【设计理念】
1、力争一个“创”字: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2、突出一个“悟”字:引导学生在阅读与体验中获得感悟,并在体验与感悟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3、突破一个“情”字:通过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将学会倾听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需求,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与内化。
4、实现一个“导”字:通过阅读、情境、讲故事活动,在情感的体验与感悟中,生成学生的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生命之钙”的成分;挫折是人生的学校。
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挫折,增强抵御挫折的`信心、勇气和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挫折的积极意义,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
【教学重难点】
“生命之钙”的成分,面对挫折要有“生命之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与挫折有关的名言事例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名人名言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挫折在所难免
师讲述一个学生遇到家庭变故不会调节,学习极速下滑的故事:这个同学遇到了什么?请用上节课的知识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假如是你遇到了这样的挫折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交流。师导入:挫折总是难免的。挫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该如何正确面对挫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框。(多媒体出示课题:让生命之根更深)
二、阅读感悟――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
1、多媒体出示短文《麦穗与挫折》,学生阅读后讨论:这篇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小结:生命中的风雨雷电是必需的,正是这些挫折锻炼了小麦。
2、引导学生阅读《耐磨的人生》,然后讨论:保罗经历的挫折让他收获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挫折让朋友更加坚强坚韧、乐观,豁达。
3、“生命之钙”包含哪些成分?
学生讲述有关挫折的故事(动植物的进化故事,名人、伟人成长故事等),并将自己的感悟写在黑板上。
归纳小结:“生命之钙”之钙的成分包括①顽强的意志;②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③积极进取的心态;④不言放弃的信念。
⑤人生智慧……
三、反思自我――情纳挫折
“想一想”:你所经历的挫折给你带来了什么?
生结合实际,展示自己面对待挫折的积极表现。并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考验人、更能锻炼人,使人受益终生。(板书)
四、活动体验――免疫挫折
朗读高尔基的《海燕》。比赛方式:①每小组推选2位选手,参加预赛;然后每组决出一名参加决赛。②小组推选一名评委打分,10分制,要有差距。活动结束,教师提问:落选的同学什么感受?如果还有复赛,你们会在哪些方面改进,让自己更优秀?
通过朗读竞赛,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五、课堂总结――内化吸收
学生朗诵、积累名人名言,并以此作为本课的总结(体现课改的综合性要求):
1、吃一堑,长一智。――俗语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4、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5、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2
(一)知识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书写“欲望、坚硬、糟蹋、短暂、珍惜”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学习重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具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生活中你的人生格言是什么?能不能告诉大家。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白板出示杏灵子的简介。
二、精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指导学生读好:“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读完之后,你想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三、研读课文
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由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写的,下面让我们来研读课文,看以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偏重哪一方面,给了我们关于生命什么样的思考。
(一)飞蛾求生
1、默读:读出言中之意。
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飞蛾求生中令你有所感触的词句,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品读:悟出言中之理,学生交流反馈,重点是学生体会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
(2)“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着双翅。”
(挣扎: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的一种抗争。体现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
(3)小飞蛾在我写作时一直骚扰着我,为何我还忍不住放了它?师生共同学习“骚扰”一词,指导书写。
3、诵读:诵出言中之情。
生选择读相关句子或整段,师加以指导,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
(二)分小组合作学习
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两件小事
1、师生总结学习方法:(白板出示)合理形成学习小组(4人一组)。
默读:读出言中之意
品读:悟出言中之理
诵读:诵出言中之情
小组任选其中之一事学习
2、选择其中之一交流反馈(要求反馈的'小组人人发言)。
3、师生互助诤友式评价。
4、生品读后师引导重点反馈。
(1)“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竟然冒出一截小瓜苗。”
(扣住“掉”与“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体现了生命力。)
(2)“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为何不屈向上,又仅仅只活了几天?这不矛盾吗?
(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在外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瓜子还能这样,更体现了生命的顽强。)
(3)理解“震撼”。
(感受到那只属于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
(4)“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糟蹋”指的是什么意思?它相反的意思呢?理解“可以……也可以……”对人生的两种态度。
(三)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作者最后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四)师引导生总结课文
(白板出示)练习:用课文内容创编一首小诗来总结课文:
生命/是一只小飞蛾/它体现强烈的求生欲
生命/是/它拥有
生命/是/它警醒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
/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
/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四、剖析文中空白
课文题目为何连续用了两个“生命生命”,这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想法?
如果要给他们之间加上标点符号,你认为添加什么标点比较合适,说说你的见解。(逗号,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等,因为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不同,感悟不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03-24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04-04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04-04
生命教育主题班会教学设计06-27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15篇12-29
《生命生命》说课稿01-14
《谈生命》教学反思04-09
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04-22
《生命,生命》说课稿范文09-16
《再塑生命》教学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