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5 08:22: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品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夹竹桃》教学设计精品,欢迎阅读与收藏。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品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品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习作者对比,联想的写作方法。

  4、学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教学重点:

  感悟夹竹桃花期和花影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教学准备:

  夹竹桃图片,以及相关语段的幻灯片。

  教学程序:

  一、导入

  罗丹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在我们生活中,每一种植物都有可能是一幅画,请看大屏幕。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花的叶,花朵都有哪些特点?人们把这种花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当代教育家季羡林课写的一篇有关夹竹桃的文章。板书题目。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

  二、通览全文,抓住主旨

  1、作者为什么写夹竹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它对我来说,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2、作者是怎样爱上夹竹桃的呢?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的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出示并组织读该句,从中提挈出关键词、灵魂词--"爱",板书。作者爱夹竹桃的什么呢?板书。

  三、品读课文

  (一)韧性

  1、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哪儿让你感受最深?细细地品味,在书旁做一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提到"韧性"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不屈不挠、顽强不屈、能屈能伸…)那么夹竹桃的韧性又体现在哪呢?学生自己朗读体会

  4、同学们,我们交流一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

  (1)"一朵花败了,又开了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夹竹桃默默绽放,常年不败,不张扬。):

  过渡:默默无闻的夹竹桃总是连续不断地竞相开放着。能通过你的朗读来体现吗?指名读

  一朵接一朵,一茬接一茬,从不间隙,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韧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A、谈谈你的感受(夹竹桃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B、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

  C、"无。不"能不能换一种说法呢?(每日都)比较句子,体会双重否定的作用

  用"无…不"造句。(无时不、无人不、无法不)

  (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谈谈你的感受,一直、一直、无不:开花时间长。这是别的花无法与之相比的。

  B、换一种说法。造句。

  C、指名读句子

  5、小结: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依旧迎风吐艳。它们不张扬,不倦怠,不抢眼,而生命之歌却是那样嘹亮,这是多么可贵的韧性呀!齐读第四自然段。

  6、是啊,"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反问句改陈述句)

  7、院子里其它的花又如何呢?请三人分角色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通过她们地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

  (1)多美的庭院,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一段读一读。(齐读)

  (2)对比朗读:春天,迎春花…夹竹桃…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夹竹桃…秋天,玉簪花…夹竹桃…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在和煦…

  8、是啊,夹竹桃不仅花期长,而且生命力强。它不与其它花争芳吐艳,而是默默地开放。同学们是不是已经喜欢上了夹竹桃呢?让我们再来看季老先生喜欢夹竹桃的另一个原因吧。

  (二)幻想

  1、过渡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许多幻想。

  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说一说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引起了作者产生哪些幻想,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种幻想去读一读。

  2、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何能引起"我"的幻想?

  ①指名回答。

  ②谁能用朗读将我们领入情境中去。

  3、如此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如此精妙绝伦、生动有趣的幻想,确实令人着迷,作者又是如何将它们写得这么美的呢?(体会排比句的运用)

  4、如此花影还能让人产生哪些幻想呢?现在,让我们在音乐的引领下也写一写自己独特的'想象。学生配乐想象,书写。

  5、通过大家的幻想,这婆娑的花影越发的令人神往。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花香,你站在它下面,早已醉倒在这花香中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醉,把心中的感觉美美地读出来。

  配乐朗读月光下的夹竹桃

  三、总结全文

  夹竹桃平凡,却具有顽强而持久的韧性;夹竹桃默默无闻,毫不张扬,却始终如一,却持之以恒,这就是作者眼中的夹竹桃,老师和大家也对夹竹桃有了敬意之感。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情感吧。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引读)我爱上了夹竹桃。

  四、课堂延伸,拓展阅读

  (一)在总结课文的基础上,补充了解下列内容:

  不仅季羡林喜欢夹竹桃,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有对夹竹桃的描述。出示:诗句

  (二)布置课外阅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二月兰》。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品2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散文,体会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把握中心句。

  教学构想: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9、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同步》。

  板书

  夹竹桃

  花期之长 韧性可贵 花影迷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板书

  韧性

  夹竹桃  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夹竹桃》教学设计精品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

  3、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文章的中心句,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的原因。

  2、通过朗读、重点体会第四节描写夹竹桃可贵韧性的句子。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三、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导入新课。5分

  ((2)夹竹桃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呢?我们来欣赏一下它的美。

  (看录像,直观了解。)

  (3)说一说你在哪儿见过夹竹桃,你对它有什么印象?

  (抓住学生回答时的普通、不引人注意巧妙地进行过渡。)

  (4)出示句子1读一读:

  是的,“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突出两个最字体会情感。)

  过渡:这两个“最”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夹竹桃的情有独钟,下面我们轻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那样深深地爱上夹竹桃?

  2、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为什么喜欢夹竹桃吗?12分

  出示句子2读一读:

  “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板书:“爱”、“韧性、幻想”(强调理解“韧”字的含义。)

  (1)自读课文看一看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了夹竹桃呢?

  (2、4、5小节)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价,并读准有关生字。

  适时板书生字正音:(参差、荇、奉、蛾、乍)

  (3)读后议一议各小节都写了什么?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3、4节)

  (组织学生讨论)

  3、精讲课文第3节。5分

  (1)第3小节没有写夹竹桃,它又写了什么呢?它和夹竹桃又有什么关系呢?(出示第3节课文,指名读,读准“榆、锦、腊、簪的字音。)

  (2)指名再读,从第3节中找出你最想用的一个词形容以一下我家院子里花的美丽?

  应有尽有、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3)你还想用那些词赞美这些花儿?(指名说几个词)

  指导朗读:这么多美的花儿,这么多美的词儿,能不能用你的语言来打动我们的心?谁有勇气来试一试。

  过渡,质疑:这美不胜收的满院鲜花和夹竹桃又有什么关系呢?

  (更能对比衬托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4、精读第4节。15分

  (1)出示第4节课文,指名读一读,想一想这一节围绕哪两个字来写的?(结合板书突出“韧性”)

  (2)再读这一节,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学生读文画句子,指名读,交流。)

  (3)出示两个重点句子,指导学生理解。

  句子1:“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句子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a读一读,讨论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b体会“无……不……”、“无不”的作用。

  C练习用上面的两个词造句。

  (4)读了上面的句子,在你内心涌动的是什么?

  (涌动着对夹竹桃韧性的喜爱、敬佩之情……)

  (5)齐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含义。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小结:再读,夹竹桃可贵在什么地方?(韧性)所以作者深深爱上了夹竹桃!(读出夹竹桃的可贵,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读出你对它的敬佩!齐读第4节课文。)

  5、课外拓展:你知道还有哪些植物像夹竹桃一样具有可贵的韧性?

  3分

  (雪松、竹子、月季花、广玉兰、万年青、香樟……)

  老师向你们推荐两首小诗,读一读:

  青松竹石

  (陈毅)(郑燮)

  大雪压青松,咬定青山不放松,青松挺且直。立根原在破岩中。

  要知松高洁,千磨万击还坚劲,待到雪化时。任尔东西南北风。

  结束: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有可贵的韧性,它还引起了作者许多奇妙的幻想,作者又幻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下课,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板书

  韧性

  夹竹桃爱

  幻想

【《夹竹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8

《彩球的设计》教学设计04-07

教学设计09-04

aieiui教学设计 《aieiui》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6-23

完整的教学设计02-02

片段教学设计02-03

枣儿教学设计02-09

《2》的教学设计01-20

识字教学设计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