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是6号选手,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中国历史第四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我将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8课我国对内改革的基本情况与成果,下启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节课介绍的对外开放的过程与影响,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部分内容呈递进关系,不仅有时间上的递进关系,还有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它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举措。可以这么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单元前两节课的学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时代主题也有相对清晰的把握,了解了对内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实现与世界市场接轨,因此把握对外开放的目的不成问题。
初二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地理知识,并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取有效信息和利用地图以图说史的能力。但整体的认识能力还不够,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仍带有表面性和片面性。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进程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培养学生开放的胸怀。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分析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制定为“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难点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五、教法,学法
围绕以上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
教法确定为:时空教学法、史料教学法
学法:合作学习法、问题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授和总结三个环节。其中作为主体的是新授环节,包括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经济特区的建立
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个子目
1、教学过程的导入环节,通过上海,深圳,雄安新区的一组图片的图片和视频,用最近的热点时事导入,培养学生关注家事国事,与时俱进的意识。同时提出问题,浦东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那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他们的成功的对于建立雄安新区有怎样意义呢?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
2、教学过程新授环节第一章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经济特区的建立
通过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们理解开放的必要性,并出示问题题探究一,结合地图,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相对于文字内容更有趣味性,更丰富直观。
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探究二,分析得出结论。
继续来让学生看深圳开放前后的变化图片,阅读《邓小平文选》的一段摘抄文字,思考问题探究三,学生理解深圳在短短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同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目的、意义。然后结合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问题,得出中国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
(三)归纳总结、全面提高
引导学生分析今天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述的能力。
(四)灵活训练、巩固提升
说板书设计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对外开放的格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说教学反思
讲课过程中运用歌曲、相声和图片等形式讲解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创新讲课形式,生动形象的给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更加深刻。
【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相关文章: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1课时说课稿02-20
说课稿06-09
西游记第读书笔记01-28
《掌声》说课稿03-08
《麻雀》说课稿12-15
《项链》说课稿11-10
《观潮》说课稿11-12
《孔乙己》说课稿09-14
鲸的说课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