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三班(1)“道德与社会”的教学。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根据课程的特点,我在学期初制定了教学计划,并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我专注于这项工作:
首先,掌握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注重知识学习,忽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采访活动时,要教会学生调查和采访的方法,认真组织,使每一项活动都能促进学生的真正成长和进步。
二、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道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形成了一定的道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和利用学生现有的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索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三,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道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通过自身与外界在各种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我努力成为一名简单的知识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组织者的转变,创造学生愿意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动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其中,我还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各种感官观察、体验、感受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鼓励学生尝试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在“道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反映的道德对儿童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义。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有机地渗透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学生不仅能学习知识,而且能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努力成为优秀的学生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4-3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6-26
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总结05-2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07-19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5-23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09-01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5-2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9-1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