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

时间:2024-08-02 11:40:17 建议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

  在现实社会中,建议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建议书是面对有关部门或上级领导提建议时使用的一种书面材料,具有较强的文本性特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建议书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

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1

给父母的四个建议:

  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对小一点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惩罚,但是有一点是千万不可以惩罚的,那就是失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多的教训就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如果从小就告诉孩子失败很可耻,他就可能不承认失败,或是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而不会从失败中检讨、学习、成长。

  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

  在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的能力和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人再帮他策划,就会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自己的主人。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去管他,但是我有四个应该放权的理由。

  父母不见得懂孩子的这一代,可能并不像孩子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父母帮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反而会造成他们日后责任心的缺失。

  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就会淹没孩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失去自信。

  如果施压太多,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到自杀、抑郁症,这都是在巨大压力下造成的,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施压,而应有解压的责任。

  多授渔,少授鱼;多做,少说

  在中国的环境中,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有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说教,说教是中国传统的两三千年前的形式,但是在21世纪已经过时了。传道式的教育之下,孩子可能会记住,但不会真的懂得。说教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不认可你,变得叛逆;二是他记住了父母的说教,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仅仅解惑的孩子同样也不会真正懂得。

  要想真正懂得,一方面要试着经过互动的学习,让孩子知道没有事情是绝对的,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看;另一方面要“授之以渔”,教孩子思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中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当你把所有学科的知识全部忘光的时候那些剩下来沉淀在你心中的,那才是教育的本质。

  除了这种批判式思维之外,同样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有些父母亲会威胁孩子如果再打架就会打他,显而易见这样的教育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正沉淀在孩子的心中的是如何做的,而不是如何说的。那些让孩子守时而自己不守时,让孩子讲礼貌而自己不讲礼貌,让孩子讲诚信而自己不讲诚信,让孩子负责而自己不负责的父母都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所以,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做好朋友,不做严长辈

  对父母尊敬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朋友。在这个时代成长,孩子的心中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压力,当他们面临问题、困惑和挑战的时候,如果只是觉得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就可能避而不谈,慢慢就有了代沟和隔阂。家长也许会觉得孩子太难懂,但其实可能是自己没有放下架子,定了太多规矩。

  在太多的规矩和框架之下成长的孩子会胆小、保守、被动,新的时代里这样的人很难达到自己的潜力,也难在优秀的企业或学校脱颖而出。今天我们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乐观的,是能看到一杯水半满而不是半空的,是能够对父母亲有信任彼此倾诉的,是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

  那是不是就完全不要规矩呢?当然不是这样。规矩可以有,然而

  (1)定好规矩,但是首先要把规矩的道理讲清楚,不是盲目地服从;

  (2)在规矩内孩子有完全的自由;

  (3)违背了规矩孩子将受到讲好的惩罚;

  (4)规矩越少越好,才能有启发的作用;

  (5)孩子越大,规矩越少,放权越多。

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2

各位家长,社会各界人士:

  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多年来,溺水事故一直是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溺水事故大多数发生在校外、节假日或暑假期间。溺水事故的发生,给事故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伤痛和无法弥补的损失。目前,夏天到来,汛期又至,防溺水工作又到了关键时期。

  尽管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学生防溺水的教育和监管,但我市近期还是发生了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为切实做好我区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工作,建立“以人为本、教管并重、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特向全社会发出以下倡议:

  第一,教育孩子不擅自在未经家长许可或带领的情况下私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或嬉水,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嬉水,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沟、水库、水坑、山塘等危险水域游泳、游玩、嬉水,不到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游泳或嬉水。

  第二,教育孩子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要逃离或者贸然下水施救,要采取呼救及报警等措施,尽快把情况报告给成年人。

  第三,要教会孩子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第四,亲自带孩子游泳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

  第五,平时要经常与学校和老师保持联系,就孩子的安全监管做到无缝对接。

【珍爱生命给家长的建议书】相关文章:

珍爱生命的感言12-02

珍爱生命话题作文12-17

珍爱生命活动总结07-25

珍爱生命通讯稿11-10

珍爱生命主题班会活动总结12-20

家长的建议书08-25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班会教案08-11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教案04-30

家长给学校的建议书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