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时间:2023-03-22 19:05: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1

  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知之甚少,怀着愧疚的心情,利用业余时间我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就如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娓娓道来。由此当我了解到陶公的“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等这些他所创立的独特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为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所折服。尤其是他八十多年前就提出并研究的“做中学”等教育学说,对于我们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多么崇高的境界啊!仅仅十二字,正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爱的教育的诠释。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的也就是这种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精神。今天,当我再次捧读这位教育大家的教育名篇,仿佛看到了这位朴实的老人,正缓缓向我走来,他的这句教育名言,时刻鼓舞着我,它催我奋起,激我向上。因为陶行知先生始终是我学习的典范。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

  最近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受到很大触动,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其中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的方针。

  “教学做合一”由三个局部组成: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那么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什么是“做”呢?“盲目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后来他又指出:“所谓‘做’是包涵广泛意味的实践的意思”。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3

  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根底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深受启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以这样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他的教育思想非常好的指导着教师工作,我将以此为起点,形成一种不断反思总结的习惯,继续在实践中摸索新的思路与方法。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相关文章: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01-15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05-01

《陶行知文集》读书笔记12-10

知一教学设计01-19

《山行》教案08-04

湘行散记读后感04-30

《湘行散记》读后感05-14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12-06

关于湘行散记读后感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