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与妻书》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与妻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与妻书》读后感1
冲了杯黑咖啡,欣赏着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
开篇“意映卿卿如晤”,喜欢就已经藏不住了。
接着回忆窗外疏梅筛月影,两人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
纵然经历生离死别,但可以找到自己深切理解、深切怀念的人,并且对方也跟你一样怀有相同的感情,何其有幸。
因为自己婚姻幸福,就希望天下人都能终成眷属;
因为自己身体健康,就想到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之痛;
因为自身生活富足,便不忍见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那时候的革命者的心中满怀星辰大海,他们的'生命是饱满的,因为紧紧连接着他人的生命。
他们的爱情是缺陷的,因为他们是孤独的,他们是欣喜的,因为意义非凡。
他们的努力不是功利的,也就不会计较得失,热血做成人血馒头也不后悔。
因为贫无所苦,心怀天下,值得尊敬。
这更令我想到当代的革命者,我们更喜欢称他们为逆行者。
拿着请命书支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扑灭四川山火的年轻消防战士,吹起哨子的李文亮医生。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真好,真不好。
《与妻书》读后感2
偶尔看到一段视频,老师给学生讲解《与妻书》,学习者感动到哭。蓦然,想起我看这篇文章时候的心情,以及听到那首《与妻书》歌曲时候,我觉得我的悲伤也无法抑制。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列强瓜分中国,24的林觉民义无反顾的`告别妻子,舍生取义。一封信,两个世界。一在阳间,无尽悲伤,一在黄泉,大义凛然。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细细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家国天下,至死不渝的态度栩栩如生。
年轻的生命,为了民族的解放,放弃一生挚爱,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陪伴慷慨赴死,这是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啊。辛亥革命留给历史的一长串名字当中,林觉民是特殊的一个,不仅仅是这一封《与妻书》,革命者的人格、精神和气节鼓励着一代又一代,迟至今日。
《与妻书》读后感3
仅以血肉之躯著书,满心不舍;愿用鬼魂之体相伴,不愿离别。泪珠与笔墨其下,泪染纸张,是溢出的真情;墨染人心,是赴死的决心。一封千古的情书,爱她爱家更爱国爱人民;一个永久的告别,跨越时光与生死,阴阳两隔再难逢。他亲手写下赴死的`事实,不惧,因为对她爱的深切,早非生死可阻隔,你是我面对死亡的勇气;他几欲搁笔不再写,未停,因为对国爱的真切,原爱人解其心思,舍你而死我心不忍。既不能学太上之忘情,那便用对你赤诚的爱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终是以天下人为念,牺牲一身为救万民于水火,牺牲一家为万家谋永福。你们的付出不可磨灭,你们的爱情永垂不朽。且看今日之中国,遍地腥云一扫而空,满街狼犬化作乌有,天灾不可以死,盗贼不可以死,瓜分之日早成历史,奸官污吏消失殆尽,今日今时,吾辈感激不尽。
《与妻书》读后感4
今天我们上了《与妻书》这篇课文,我阅读课文以后很有感触。很多人也高度评价《与妻书》这篇课文,认为这篇文章寄托着作者崇高的深情厚谊。
也有人说不读《出师表》不懂什么叫忠真,不读《陈情表》不知道什么叫孝顺,而不读这篇《与妻书》就不知道什么叫真爱。《与妻书》写于广州黄花岗起义之前,是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
《与妻书》这封信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这位烈士对于妻子的深深厚意,而面对国家危难,不得不舍下儿女情长毅然投身革命等各种情感在文章真情地流露而出。读完这篇课文以后,我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我清楚地意识到过去的国家正是处于危难关头,当时的起义烈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抵抗了清朝血腥镇压。面对着国难临头,任何一名有血有肉有志的人都应该挺身而出,那是一份怎么样的豪情。
总的来说,《与妻书》让我们读懂了真爱,也让我们深深意识到一个光明时代的意义,人人当要努力奋斗共同为营造光明时代做出努力。
【《与妻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课外书读后感03-10
治史三书读后感04-29
课外书读后感范文02-11
课外书读后感15篇03-30
观书有感读后感03-16
法人授权书的委托书11-04
《一日囚》读后感-读后感02-15
艾青诗选读后感悟 《艾青诗选》读后感01-24
委托书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