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安娜》读完《卡列尼娜》后感范文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自己的不幸。.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在第一节写道。书中安娜的生活从虚伪的幸福演变为意想不到的不幸。
安娜的形象自诞生以来,在古代、现代、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安娜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矛盾的形象。她有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章中,女主人公安娜在少女时代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高级官员卡列宁。安娜过着衣食无缺的生活,但谁知道安娜在想什么呢?小说中描述的安娜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女孩,像花一样,就像人们花园里的花,渴望得到他们想要的空间,他们想要的幸福生活。在丈夫面前,安娜是一个善良贤惠的妻子,在孩子面前,她是一个温柔美丽的母亲。但这不是安娜想要的幸福空间,也不是她想要的幸福生活。因此,她总是抑郁,把对生活的渴望深深埋在心里。然而,安娜偶然遇到了渥伦斯基,一名近卫军官。渥伦斯基疯狂热情地追求安娜,安娜也陷入了爱情网。不顾社交界人士的批评,他们公开同居,安娜也怀了渥伦斯基的孩子,但在分娩时差点死亡。尽管安娜因此与丈夫和解,但她还是和渥伦斯基一起逃到了意大利,在那里呆了两年。在这个浪费时间里,他们的生活极其空虚。后来,安娜回到俄罗斯,进入了她熟悉的社交领域,但事情不同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她,不再欢迎她,用冷言冷语拒绝她。与此同时,渥伦斯基也抛弃了她,回到了自己的庄园,并在新的农业管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距离逐渐疏远,变得冷如冰霜。安娜也清楚地意识到,虽然她仍然很漂亮,但她从未得到过任何幸福的空间或幸福的生活.最后,没有人支持理解生活的抑郁。最后,安娜以她美丽纯洁的追求和梦想结束了她空虚的生活,在轨道上自杀,结束了她在空中飘忽不定的短暂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写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农奴制度改革已经过去了10年,新的资本主义秩序刚刚建立,新旧交替,导致家庭、婚姻、伦理、宗教信仰等一系列混乱、动摇和崩溃。托尔斯泰怀紧张地思考和探索了俄罗斯社会的出路。她在这部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几乎与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生活并行。文学史上很少有人能通过长篇小说如此快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
小说的另一个重要成就是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塑造了独特的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安娜是一位追求资产和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充满热情和活力,但受到传统封建观念、道德规范、法律规定和宗教教义的束缚和压抑。虽然她对真爱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失败告终,但她的行动确实是对贵族阶级的勇敢叛逆。她的死不愧是对黑暗社会的强烈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在世界进步中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安娜》读完《卡列尼娜》后感】相关文章: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04-30
《小熊温尼》读书笔记01-09
《波莉安娜》读后感04-28
波莉安娜读后感04-30
波丽安娜读后感04-30
波丽安娜读后感范文11-13
手机卡补卡委托书07-17
说课稿《凡卡》12-19
凡卡说课稿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