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春节》作文

时间:2025-09-18 10:01:49 高中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高中《春节》作文汇总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春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高中《春节》作文汇总7篇

高中《春节》作文 篇1

  过几天就是春节了,我非常高兴,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饭菜,香喷喷的点心,还能得到很多压岁钱,我越想越高兴,当晚我兴奋得一夜都没睡,脑子里想的全是饭菜,点心、压岁钱,还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爱的玩具……

  春节的早上,我第一个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姐姐也陆续地起床了,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个痛快!一想到吃,我就来劲,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妈妈是我家的主厨,因此做什么由她这位裁判来决定,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包些饺子吃吧。”我们都非常赞同。

  决定做什么以后,我们便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然后我和姐姐在烧水。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和姐姐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三个,累死了,还真难学啊!妈妈说:“我就天生会做啊,不吃点苦,努力学,怎么能学得好呢?”我听了有点惭愧,便吸取教训,重新扬起风帆,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这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已经全部做成了饺子,我和姐姐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妈妈便把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妈妈在中途还加了一些佐料,使饺子更加好吃,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妈妈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一些汤。我妈刚弄好汤,我便抢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个痛快!由于吃得太快,舌头都火辣辣的。

  我们个个都吃得满嘴是油,便欢天喜地去看精彩电视节目了。

  啊,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高中《春节》作文 篇2

  春节是举国同庆的一个大节日,是一年里最隆重盛大的节日!每个地方会有很多不同的习俗,我们的家乡过春节会有很多的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非常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够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汤圆或面条,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够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如书法家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京剧、越剧爱好者们会组织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够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够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她)们也都心花怒放!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家乡春节总是这么的热闹多彩!你的家乡过春节一定也非常热闹快乐吧!

高中《春节》作文 篇3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题记

  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悄然而至。大家过节都是迫不及待的、欣喜若狂的。因为又可以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在等着自己。

  可我却恰恰觉得好吃的不好吃,好玩的不好玩,有压岁钱也不高兴――最高兴的莫过和我的大舅舅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了。

  我的大舅舅在张家港,平常不回来,只是偶尔的春节回来,所以对于上次我大舅舅回来,我高兴极了!

  说起我和大舅舅的欢乐时光,莫过与和他一起打雪仗了。那天我的小舅舅也在,雪下的非常大,特别是洪中里,由于过年了,没人来,所以保安就不让我们进去,但经过我小舅舅的再三要求,终于让我们进去了。

  一进去,我们变好像脱了缰的骏马一样奔跑起来,由于雪多有的结成冰了,一路上我还高兴地摔了几跤,我看到小舅舅在照相,于是我就拿起雪球就往小舅舅身上冲,于是小舅舅便把摄象机给还给了爸爸并告诉爸爸说让他来摄象,我偷偷地走到他爸爸身边,说让他最好选几个搞笑的场面来拍,爸爸爽快的答应了。于是我们的一场激烈的雪战,便开始了,大舅舅也加入到我的行列里来。于是,我们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团队:小舅舅和舅妈VS我和大舅舅,呵呵,当时的场面我还历历在目呢:那一天我的手都冻僵了,但是我的小舅舅还不放手,使劲拿雪球来冲我,嘴里还嘟囔着:“我打,我打,我打!”然后我用我的帽子把我盖的就连小虫子都钻不进来那样任凭小舅舅的雪球,这时大舅舅也看到了,就来替我“报仇”,这时你肯定会问了:“那你在干什么?”啊哈!我的大雪球终于堆完了,我趁着大舅舅打着小舅舅的劲头,使劲地把“重量级”的雪球抛给我大舅舅,这时小舅舅好好像已经看到了我的雪球,想上去接我的雪球,来个“特技”表演,可是又为了躲大舅舅的雪球,又往左边躲了躲,正好这时我的雪球好像大石头一样的笔直的“砸”到了小舅舅的头上,哈哈!他差不多要成圣诞老人了!

  “1:0算不算呀?”我说话期间我的小舅舅还在掸他头上的雪,正好这是我爸爸把这个令人搞笑的场面录了下来……

  呼,我们的雪仗算是打完了,衣服却湿透了,但我却毫不在乎。坐在大舅舅自己开着的有空调车上,我心里是非常的舒服,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说说笑笑。

  回到家了,我靠着门边,一手拿着点心,一边和我的大舅舅谈心,一边在看我爸爸偷拍的小舅舅演圣诞老人的情景,再望着不远处那群孩子打闹的情景,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高中《春节》作文 篇4

  过年啦!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今年我有幸回趟老家重庆过年,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春节民俗吧。

  除夕的中午,我见奶奶煮了好多饭,就好奇的上前去询问:为什么要煮这么多饭,我们一顿也吃不了呀?奶奶回答道:“今天要多煮一些,大年初一可不能再煮新鲜饭。因为土家族人很少吃鱼,所以就要多煮饭,这也叫‘年年有余’吧。”

  除夕的下午,爷爷与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也过去凑热闹。东看看,西瞧瞧。这时爸爸问我:“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贴对联吗?”我回答:“知道一点点,喜庆呗。”“也对吧,对联是为了表达人们祈求新年福运的美好心愿。现在我们贴好了对联,就不能往外扔东西了,连垃圾也不能扔,一直要到大年初二才可以扔东西。这样就表示把财圈在家里了。”爸爸接着说。

  除夕的傍晚,由家里的最长者带领全家去“拜山祭祖”。在先辈的'坟前点上红烛与香,摆上祭品,以表对先辈的怀念。这也是对他们的尊敬。

  这些就是我了解的土家人的春节民俗,你觉得有趣吧。

高中《春节》作文 篇5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勃兴,马年春节最大的亮点是网上抢红包。

  非常巧合,最大的赢家属于一个姓马的人。

  他叫马化腾。在他荣膺中国首富称号不久,便双喜临门。春节期间,他执掌的腾讯市值首破万亿港元成为行业头条。

  马化腾似乎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

  他的成功背后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春晚借助冯小刚也不过最终惨淡收官,爆竹更是在公众环保意识上升的今天跌入低谷。公众亟需一个新年俗来填补空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xx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六亿一千八百万,其中,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五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

  网上抢红包以其快速、新鲜、刺激的玩法吸引了万千公众的疯狂加入。

  据腾讯提供的最新数据,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微信红包的用户超过五百万,总计抢红包七千五百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两千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的红包达到九千四百一十二个。

  除了移动互联网商业巨头的掘金暗战,如此众多的国人疯狂卷入耐人寻味。

  网络抢红包更多的是微信朋友圈中熟人互相发,交情之上,更有金钱。数额虽说没有硬性规定,但多多益善,且往往秉承礼尚往来的规则,比如你只忙着抢而不发,则会沦为众矢之的,会落下阿巴贡、葛朗台、波留希金之类的外号,多数情况下,一片哄抢之中,彼此联络了感情,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熟悉走向亲近。

  也不乏唯利是图者。在节前网上疯传中国首善陈光标除夕要在微信上派发两千万元红包后,便有人冒充标哥被很多群邀请加入,狂抢红包就是不发,结果被举报到公安,被定性为诈骗。

  当下中国贫富分化严重,微信群宛如小社会,红包发放数目往往与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财富拥有量成正比,土豪反哺穷人之举频频上演,但如果较劲,便有互相攀比炫富之嫌,不乏除夕夜一掷千金、事后懊悔之人。

  春节的前奏,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三十六亿人次的舟车劳顿,相当于整个欧洲人民搬七次家。多么艰辛,多么不易。

  可叹一些年轻人,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却无暇与老人交流,整日抱着个手机疯抢红包,真是相见不如怀念。

  所谓团圆,是彼此有体温有表情地在一起,而不是继续沉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忘记咫尺之外有老人盼了一年才相聚的殷切眼神。

  如果非要给亲朋发一个红包,也当是亲情的红包,友爱的红包。

  如果非要给生人发一个红包,也当是真诚的红包,祝福的红包。

  从本质上说,网络红包是金钱遇到移动互联网的热恋,是一场物质主义的节日狂欢,无人胜出,除了微信。

  抢红包,抢出了“年味”还是“醋味”?

  正方

  李冰洁:“抢红包”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年味”

  今年春节过年最大的娱乐项目是什么?也许有的人回应说“抢红包”。是的,“抢红包”是今年春节的一景,这也是今年春节的新气象。

  “抢红包”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刷新、升级,乃至颠覆了传统的“红包文化”,身在两地的人,即使远隔千里,也可以互发“红包”。在“抢红包大战”中,大家就是图一乐。

  然而,关于“抢红包”的质疑声音也一直未断,比如有人说“抢红包”冷了亲情,有人说“抢红包”玩物丧志,有人说“抢红包”者已经“走火入魔”。

  种种质疑声音的出现或许不可避免,但我们不必彷徨和焦虑,应该以积极乐观的眼光看待这种新气象。时代在发展,当然年俗文化也在发展。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数字时代”中开辟和寻求过年乐子,或者有意无意地加入了对“数字年味”的创意和发展行列。他们都给过年文化增添了“新鲜血液”。

  新的时代,过年文化也需要发展变化,要与时俱进,而“抢红包”正是过年的新载体,是新的年味。

  反方

  斯涵涵:莫让红包抢走了我们的时间和亲情

  抢红包的火热,以致很多人成了专职的“抢手”,一个个都抢得手发酸。但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因忙于抢红包而忽略身边亲人时,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

  春节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温馨时刻被红包抢走,让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惯妻子疯狂抢红包,“你到底要抢多少钱,我一次性付给你。”

  更多的人还是显得无可奈何,最终选择“妥协”。

  微信红包是互联网应用技术和传统习俗的巧妙结合,强化了网络空间的交往,增进了感情交流的互动方式。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微信红包也不例外。若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抢红包,抢红包从闲暇消遣的“好玩”“雅趣“,演变为春节假期的“家庭大战”,甚至因此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冷落家人,疏远情感,实在是舍本逐末。

  痴迷于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持,异变为成瘾的思维与行为定式,无异于一种心理疾病。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科技正在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但人类有着强烈的社会属性,当我们对抢红包趋之若鹜,难得的春节长假里,只见网络红包不见身边亲人,不妨扪心自问,到底是我们在抢红包,还是红包在抢我们?

  我们向来注重礼节,人情来往、待人接物中关注对方,应答得体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亲近感情的别样表达,而一门心思就想抢红包,心不在焉,由此怠慢了别人,也显得非常不礼貌,不文明。

  为抢红包夫妻反目虽是一个个案,但这个特殊的事例,向人们发出警示:为抢红包冷落家人、淡薄亲情是买椟还珠。正确对待数字通讯化时代的网络新事物,珍惜亲人相聚时的美好时光,用亲切的交谈和笑容维系美好的情感,当真诚交流和微信红包相辅相成,人间的亲情日渐紧密而不被红包稀释,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弭亲情的距离,感受新春的温暖和力量。

  莫让抢红包盖过亲情"主题歌"这个春节长假,手机上抢红包的火爆程度令很多人开了眼界。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毫不夸张地说,抢红包着实成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

  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共叙亲情的时刻,向亲友派发红包是传递祝福与关爱的民俗传统。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让抢红包从线下走到线上,一些远隔千里的好友也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一些电商巨头也借机为观众奉上“红包大礼”,给人们的假期增添了不少欢乐。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不少人发现,抢红包正从消遣的“伴奏曲”演变为春节长假的“主题歌”。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有的微信群玩红包接龙,“你方发罢我登场”,不分昼夜抢得昏天黑地。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

  难怪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试想这个假期,一些人为抢红包甚至没有看上完整的节目,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称心的话语,没有来得及和爸妈唠唠知心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抢红包、刷微信不应成为生活的主题。春节长假过半,不少人又得准备踏上归程。趁着长假的尾巴,请放下手机,给父母妻儿一个微笑和拥抱,重新唱响亲情的春节“主题歌”吧。

高中《春节》作文 篇6

  如今已到小年了,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现在每家每户都在准备着年货,打扫着卫生,迎接着这个节日的到来。

  街上的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不用说肯定是新年的衣服。商场里,也是人满为患:有小朋友牵着父母的手一起买衣服的,有夫妻俩甜甜蜜蜜买衣服的`,还有儿女牵着长辈有说有笑买衣服的,总之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

  来到农村,杀猪宰羊……以各自的风俗庆春节,在有的地方还开始了集市,他喊一声买饮料,他喊一声买衣服,这边喊减价了,那边喊买二送一了,各个东西应有尽有,真是琳琅满目,热闹极啦。

  到了春节的大年三十晚上,春节晚会就开始了,演小品、说相声、唱歌什么节目都有,一个节目演完台下掌声一片,直到三更半夜人们都困了,节目才完。节目完了,可人们还兴致勃勃,因为还没发压岁钱、放烟花呢!等干完这一切,差不多十二点了,小孩子们都拿着压岁钱去睡觉了大人要闲聊一阵才去睡。

  第二天,人们又得起个大早,带着买好的礼物去走亲戚,亲戚多的要走好几天呢,少的也至少要走一天多。

  春节真好,可以让人们忙碌的生活得到放松,也可以为大家枯燥的事情添上一些乐趣。

高中《春节》作文 篇7

  作家冯骥才曾说:真正的年味,不应该只是物质的丰盛,而更应该是精神的丰盛。这话不假。过去,人们盼望着过年吃鱼肉,穿新衣,同时也盼望着合家团聚,共度除夕夜;如今,人们企盼着过年放长假,收红包,同时也企盼着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独特的年味。

  对于鲁迅来说,年味就是舂年糕,是满屋飘香的糯米味,是扯白糖时软软热热的糖条甜,是裹粽子时形状各异的箬叶香,更是其笔下故乡绍兴的社戏。稽山鉴水社戏热,绍兴人自古有看社戏习惯,戏台搭在湖中央,戏台前的湖面上挤满了乌篷船,随着锣声响起,船上的男女老少个个伸长了脖子,宛如鲁迅笔下的`绍兴春节里的风情图。这时,年味从社戏中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中飘出,钻进绍兴人的耳蜗里。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老舍笔下的腊八粥,是过年的象征,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是一场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新年那天,人们喝着腊八粥,用腊八蒜蘸着饺子吃,当醋的辣味冲上面颊是,这才有了过年的气息。这时,年味是从老北京胡同口里飘出的腊八粥的香,飘进老北京人的味蕾里。

  再说说湘西。端午节有着传统的比赛划龙舟,春节里有着传统的节目烧灯。玩灯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有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沈从文如是回忆到。在我看来,烧灯除了显示人的勇敢外,更多的是驱赶鬼神之意,这与放鞭炮有着相同的寓意。这时,年味伴随着火红的亮光,照耀进湘西人们的眼里。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达,过年时人们不用赶回家乡,视频通话也能使人们一块过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再企盼着过年吃鱼肉,穿新衣;随着空气质量的变差,春节禁止市民燃放烟花爆竹。于是,人们开始抱怨如今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吐槽春晚,却也年年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因为这是央视为全国人民烹制的年夜饭;我们抢着只装有不足十元的红包,因为心意满满;我们收发这同样的短信,因为那是新年里朋友的问候。这时,年味又从电视,红包,手机中飘出,飘进人们的心中。

  年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感受。

【高中《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高中作文10-30

春节作文高中08-07

春节高中作文08-19

春节的高中作文04-14

高中春节作文10-02

春节高中作文12-16

高中《春节》作文11-15

高中春节作文01-18

春节高中作文02-12

2022春节高中作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