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观看完作品之后,内心会产生很多感慨,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神州大地一片安乐祥和,这盛世,得之不易。
看完《志愿军:雄兵出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为何要打这场如此残酷的战争?那一幕幕战火纷飞的镜头,沉浸在这段用红色鲜血填充的历史中不能自拔,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战争,永远不是个人的英雄主义,那么多无名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每一位都值得雕刻!当他们跨过鸭绿江时,每往前一步,都是在和故土亲人告别,有股悲壮从屏幕中溢出来……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焦黑色土地上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面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侧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胜利绝不是轻描淡写的'一个词,其中有过“争执”、有过慌张、也有过挫折,但都被一个个钢铁般的血肉所抵抗,被所有人顽强的意志所克服。什么是中国面孔? 风雨砥砺,责任如磐,千击万磨,使命在肩。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这些生动的面孔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面对侵略者永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们的样貌就是中国面孔!就如同电影中唱的“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一般,志愿军们用他们沸腾着的热血谱写了属于他们、属于新中国的华美乐章。
奋斗正当时,青春正当势。勿忘中国面孔,学习时代楷模!以吾辈之青春,护盛世之中华!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为“感先辈之光辉,强吾辈之未来”,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影视教育与学校语文、思政等学科有机融合,让学生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我校于20xx年10月19—23日分批次组织三、五、七年级学生观看了红色主题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通过荧幕追忆革命先辈的红色岁月。在影片播放完毕后,学生们向着荧屏庄严地行少先队礼,致敬先辈!回到学校,学生们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他们怀着对先辈们崇高的敬意写下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一群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战场,保家为国,这就是电影《志愿军》中的一幕。
1950年,美国侵略者在朝鲜仁川登陆,用飞机对朝鲜土地大面积轰炸,并对多个村庄进行扫荡,逼朝鲜军队帮他们打仗。中国和朝鲜就一江之隔,如果置之不理,就会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于是毛主席便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于是中国志愿军毫无畏惧地走向了朝鲜战场。第三十八军、一一八团、三连为了不让美国军队越过松骨峰,坚守阵地,打退了美军的五次冲锋。飞机用燃烧弹对三连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用火点燃了战士们的衣服,但战士们依然拿枪坚守,没有了子弹,就冲下山顶,抱住一个个美军,让火也点着他们的衣服,让战火把他们也烧成灰,让子弹带着火星穿过他们的胸膛。谈判会上,伍修权说:“现在已不是1895年,是1950年,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热爱和平,但不意味着我们软弱可欺。”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最近巴以冲突频繁地出现在新闻上,巴勒斯坦的小朋友有的在废虚中寻找食物;有的浑身是血,无助地望着四周;有的绝望地认为自己根本长不大;有的甚至在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却是这样自由:我们可以在学校安心地学习,和家人一起开心地团聚,在游乐场尽情地玩耍......从来不担心什么时候我们的家园被摧毁,什么时候会失去生命,而这些都是当年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的`。
我常想: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日日夜夜生活在田边,种出一粒粒晶莹剔透大米的农民?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师?是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一部电影,解释一切:最可爱的人是为了国家荣誉,勇敢奋斗的人;是为了国家安全,日日夜夜守护边疆的人;是为了国家未来,好好学习的我们。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中国已经不是一个经常受人欺侮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我们唯有好好学习,才能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伴祖国天长地久。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个假期我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红色影片。影片开头毛主席的决策就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与激动,振奋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在世界上还立足不稳并遇到诸多困难,但为了证明新中国的实力与强大,警告列强,党中央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抗美援朝。面对战斗装备、科技远远强于志愿军的美军,志愿军为保卫祖国,不仅一刻不停、日夜奔波,敢于多次抢在敌人之前占领目的地,成功狙击美军,并且在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面前丝毫不惧、前仆后继、舍身忘死,用他们的`血肉谱写了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整个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是彭德怀对38军军长:“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当时时代的艰苦与中华大地改头换面时局势的复杂,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放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一定要认真的完成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天生我才的用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让人感到震撼的电影。它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故事。我作为一个小学生,看完这部电影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首先,这部电影的剧情非常紧凑,让人一直保持着紧张的情绪。从志愿军战士们入朝开始,我们就看到了他们面临的艰难困苦。在战场上,他们面临着敌人的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但是他们从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奋勇杀敌。他们的决心和勇气让我感到非常震撼。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主角是一个普通志愿军战士,他开始时有些胆怯和害怕,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的战士。他的经历让我感到非常感人,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个勇敢、有担当的人的决心。
除此之外,电影的视觉效果和音效也非常出色。特别是在战斗场景的刻画上,电影展现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让人感受到了那种紧张和惊险。同时,音效和配乐也非常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这种氛围,让人更加身临其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志愿军雄兵出击》所传递的价值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电影中的志愿军战士们展现出的忠诚、勇敢、担当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应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为祖国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非常适合小学生观看的电影。它不仅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更具有历史和教育意义。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爱国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每次观看战争题材的电影,我总是抱着好奇之心而来,怀着肃敬之情而归,这次观看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也不例外。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然而朝鲜内战爆发,美军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家领导人如何决策?战士们又是如何面对这一场战争?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在国力军备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举全国之力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抗美援朝。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有久经沙场的老兵,有初出茅庐的新兵,难道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不想享受和平年代的安逸生活吗?片中梁兴初因关闭电台拖延进军被彭德怀训斥时,他说了一句话:“部队战士大多参加过革命,好不容易看到新中国成立,想看新中国发展……”从这,我们感受到战士们也是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想活着,幸福地活着!
追求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心底的愿望。彭德怀司令员说:“谁叫我们生在这个年代,就让我们这一辈完成吧,让儿子辈,让孙子辈过上安定的生活……”
志愿军战士们脱棉裤过江,奔袭三所里,血战松骨峰……那冷冽的江水,突突的'机关枪,头顶轰鸣的战斗机,还有装备强硬的坦克……那场景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枪林弹雨,什么是血肉横飞,什么是英勇无畏,什么是坚贞赤诚的爱!
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愿我们不忘历史,不忘先辈,好好生活,好好奋斗。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10月1日国庆节这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我的外曾祖父是1953年最后一批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从小就听外公给我讲外曾祖父抗美援朝的事迹,受外曾祖父故事的影响,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分。
1949年,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拉开帷幕。
这部电影是我观看过的历史、战争类影片中最真实,效果最好的一部电影,是历史的重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伤亡惨重。影片中最激烈的战役是“决战松骨峰”。我志愿军只有一批战士,二十门迫击炮和一挺重机枪,就这样的条件,居然战胜了有坦克大炮的'美军。演员演技也十分精湛。场景切换自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让人激动,片中的战士在中枪之后倒下的样子也十分让人心疼。有的战士身上中了燃烧弹,全身着火不管不顾冲向美军,死!也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战士被烧成了骷髅,还有战士在死之前被美军大炮炸断了手和脚、腿……让人十分揪心。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他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们,他们才值得被后人铭记,让世界知道他们。所以,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我们最可爱、可敬的人。
今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一个值得让人永远铭记的日子,想必你们都知道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当年做出“抗美援朝”这个重大决定:朝鲜与中国只有一江之隔,如果朝鲜战败,那么美军的战火将蔓延中华大地,为了我们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所以决定派志愿军支援朝鲜。
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朝鲜战场,即使军备实力对比悬殊,我军用无数志愿军战士的壮烈牺牲换回节节胜利,在外交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首度亮相联合国,中国新声赢得国际敬畏,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国家。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牺牲自己换来的,和平来之不易,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长大保家卫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这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的电影。它通过展现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战争的残酷,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历史,也传递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珍爱和平的价值观。
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志愿军的团结一心和共同战斗的精神。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不仅让人感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通过展现志愿军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军营生活。通过展现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向我们传递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珍爱和平的价值观。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精神,不仅让人感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走出电影院,我的心依旧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像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沉甸甸地令我喘不过气来。虽然外面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虽然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街面上热闹非凡,可我的心依旧沉浸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之中,眼前依旧浮现出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英勇无畏鲜血淋漓血肉模糊的悲壮场面……我不再去想今天的电影院与我小时候的电影院相比有着天壤之别的奢华环境,不再去回忆当年简陋电影里座无虚席人山人海拥挤不堪的画面,更不会去想四十年前电影院的座位与今天电影院的座位相比是多么的简陋……我只想到那场战争的惨烈、牺牲了我们多少中国人民的好儿女、牺牲了多少年轻力壮青春焕发的年轻人。他们中间有的还是尚未长大的孩子,他们是那样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当战争快要打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忘记了自己还是没有长大孩子,忘记了自己是父母的希望,忘记了自己是妻子等待回家的丈夫,忘记了自己是还没有出生婴儿的父亲……多少父母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儿子,多少个妻子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她们心爱的丈夫,多少个孩子在这场战争中永远地失去了他们的父亲……
我的泪伴随着心痛默默地流出眼眶,我的泪在一次次的呜咽中流向心里生生地咽了下去。我知道我笨拙的笔端无法描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无法让那些倒下去的生命在我的文字里让他们安详地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我抑不住内心对美帝国主义悍然出兵朝鲜挑起这场战争的阴谋与以此来侵略我中华领土的愤恨,任由涩涩的泪水一遍又一遍地流淌。我听见电影院里有微弱的声音在哭泣,我听见人们与我一样偷偷地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1949年,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百业待兴”的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国军队屡屡在中朝边境上蓄意妄为地挑衅,民宅民居遭轰炸,贫民百姓无辜惨遭枪杀,尸首异处遍地硝烟,苦不堪言。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捍卫新中国长久的稳定,1950年10月,在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英明果断的决策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场举国之战,更是一场保家卫国之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致使朝鲜内战全面爆发。9月15日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在韩国仁川登陆,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攻。9月30日北京怀仁堂,毛泽东主席在军事地图面前神情凝重地吸着烟,机要秘书一路小跑不断地向主席递交朝鲜方面的军事情报。10月19日彭德怀奉毛泽东主席令亲自率领并率先从与朝鲜有着一江之隔的.辽宁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大批志愿军也由此集合过江。
历史记载的松骨峰战役,是入朝志愿军打响的第二场战役中的战斗。在1950年11月寒冷的冬天,志愿军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奉命抢占松骨峰北侧的无名高地,其目的是拦截和击退南逃的美军,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中的胜利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场战斗,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面对冰天雪地的寒冷和美国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大炮从不畏惧,他们面对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优质的作战服装,以一当十百千的力量,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像一群勇猛的雄狮,躲飞机的轰炸、滚坦克的碾压、刺刀见红的肉搏战……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啊,杀红了眼睛也要和美军同归于尽。我的心在猛烈地跳动,我在心里不停地叫喊:快跑、快躲,快疏散、快趴下……
当影片放映到最后,1950年11月28日,伍修权将军作为新中国派出的特派代表,走上联合国安理会坐在发言席上,用义正言辞的口气严厉地指出:“我现在带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代表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人民,在这里控诉美国政府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是非法的和犯罪的行为”时,我的泪水再一次溢出眼眶。
这是一部极其有教育意义的爱国主义影片。光是在这些数字上,我们就应该记住这段光荣的历史:1950年11月30日,3连以百人之力,击退了数千人美军的5次进攻,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松骨峰战役全连牺牲111人,仅7人幸存。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著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也只有他们才配有这样殊荣。
“若有战,召必回。”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志愿军战士们在战火中英勇奋战的故事。
影片中,战士们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和艰苦的环境,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舍生忘死,不畏艰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他们的英勇事迹令人敬佩,也让人为之动容。
电影中的战斗场面非常真实,气氛紧张刺激。尤其是最后一场战斗,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敌人进行了最后的搏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影片也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人性光辉,他们不仅关心战友,还尽力帮助当地的平民百姓,展现出了志愿军战士的高尚品质。
通过这部电影,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精神,也能够更加珍惜和爱护现在的和平生活。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看完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后,同学们感受良多,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战士们用一滴一滴鲜血换来的,我们要格外珍惜。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那就是在松峰山上,战争的号角吹响了。连长和一位新战士伏击在墙边。突然,一发子弹击中了连长的胸膛。连长倒下了,面对围攻过来的敌人们,小战士手足无措,连长艰难的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敌人发射了炮弹。与此同时他也永远倒下了……为了纪念连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战士们在松峰山上竖了一座墓碑。八路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画面深深的刻在了同学们的脑海中,令我们感动,令我们流泪。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很幸运能在国庆假期期间在系团总支的组织下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同时刚过去的9月30日也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的立国之战,正如毛主席所说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美国工业产值远高于我国的情况下,党中央毅然下定决心,作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的'决策。
记得以前学习过一片文章叫《谁是最可爱的人》,其中就有对松骨峰阻击战的细致描绘,而电影也很好的用镜头的语言将战斗的细节一一还原。正是英烈们用他们血肉筑起的长城,为后代的我们赢来了和平。而我们也定当要铭记和传承好英烈们的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电影中,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表现印象深刻。他们面对着美帝国主义对朝鲜的入侵,不屈不挠地抵抗,展现出了中华儿女的血性和骨气。即使当时的中国只有一周岁,面临着与美国无法相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我们依然毫不退缩,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美援朝战争中。这些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忠诚和担当的篇章。
当一个隐姓埋名的'刘秘书在窗户外看了一眼正在连夜开会的主席父亲当做告别上阵杀敌时,我百感交集。
当松骨峰战役中,全身是血的连长喊道:还有活着的吗?举手!沉浸其中的我握紧了拳头,也想拿起枪去冲锋。
当彭老总说:牺牲是我们这辈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简短的话语,每一个字都震撼着我。
当新中国的外交官伍修权在联合国大会上掷地有声的说下那句“时代不同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更是充满力量和血性,我差点当场流下眼泪。
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这份爱国主义的精神绝对不能丢,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看完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长津湖》到《志愿军》,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仿佛身临其境,加深了我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敬之情,感当今中国的.和平来之不易。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斗争”;印象深刻的场景是一边战场上仅存不多的战士举手迎战,另一边遥相呼应的是我国赴联合国代表的第一次坚定的举手发言。
弱国无外交,我们的国家只有强大了才不会挨打。前辈们用“一身血,两脚泥”为我们争取到如今的和平环境,我们更应珍惜当下,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140分钟的影片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洗礼。电影从多个角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艰苦历程。在我看来,这部影片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勇气和决心的赞美。
影片中,中国志愿军以忠诚和勇敢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敌军从坦克到飞机、从火炮到航母,而中国志愿军却以简陋的装备及顽强无畏的精神,从首站告捷两水洞,到奔袭三所里,再到血战松骨峰。正是这些一身血,两脚泥的战士,硬生生为我们后辈拼出了个盛世中华!当看到穿着简陋的'中国志愿军在大雪地中埋伏数日,解裤渡江的场景时深深震撼了;113师为了先敌一步到达,一夜急行70多公里山路,38军作为穿插三所里的先锋部队,3连战士在松骨峰战役中,以一百多名对抗一万多美军,哪怕身体血流喷涌,躯体早已千疮百孔,也誓死守卫绝不漏掉一个美军,当连长大喊:松骨峰还有活着的嘛,活着的举手,还有能打的没有?尸横遍野焦黑色大地上颤颤巍巍举起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此时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也代表千千万万中国人坚定的举起了手。他代表中国在联合国上的发言每个字都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所有这一切都是对我中国人民公然无忌的挑衅,中国人民绝不容忍”“时代不同,情况变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让我顷刻泪眼朦胧。此后作家魏巍将松骨峰战斗写进《谁是最可爱的人》对中国志愿军概括的淋漓尽致。
走出影院,看到外面灯火阑珊,高楼林立,热闹非凡,生于盛世中华我们是幸运的。“离去尚是少年,归来已成忠魂”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一身血,两脚泥。谁是那最可爱的人?观看《志愿军》后,我才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战火纷飞的世界。
1950年,本该是我新中国成立的大好日子。可是,那一架架战斗机,一辆辆坦克,竟出现在了我国国土上。一座座高山,一片片土地,几乎被夷为平地。
就在这时,我们中国志愿军喊起了中国的口号: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那一个个脚印,是那些先烈们冒着凛冽的寒风走来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是啊,谁都想停止战争,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中国是最不希望打仗的那一个”。但是,面对敌国的.挑衅,我们能坐以待毙吗?
不,不,绝不!
当志愿军到达松骨峰时,我军的伏击给了美军重重的一棒,可他们却仗着飞机大炮和坦克向我军发起五次进攻。我军伤亡惨重,尸横遍野的土地上,伸出了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告诉了全世界:中国还没有倒下,中国还没有投降!
与此同时,伍修权也正告诉着全世界的代表,中国要反抗美国的侵略!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该站起来了!中国第一次在全世界中抬起了头。
而在那挺拔的松骨峰上,终于传来了胜利的消息!那些被褫夺的土地和尊严终于还给中国了!在这儿,到处都氤氲着鲜血的气味,那是这些战士们的血啊!戴如义独臂架机枪,遗为一座不倒的雕像;一位年轻的志愿军把炸药抓在手上,消灭了敌人,同时也光荣牺牲......
美国啊,不要小看了我们中国,一把枪,一把刀,就能让我们守好边疆,保卫祖国,不受外来者的侵略!
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鲜艳的中国红!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05-17
博物馆观后感 观后感03-04
家长课堂观后感,家长课堂观后感05-07
风之谷观后感10-23
《情书》观后感 11-02
战马观后感08-19
世博会观后感08-31
雷锋的观后感10-19
《青春》的观后感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