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在我至今所生活的18年中,我读懂了很多故事,也错过了很多故事,也无缘很多故事。抛开这生活不说,至少在股市发展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是充实而幸福着的。而那些过往,或许是我们见过的最美好,最在乎,最深刻的记忆。
也许在故事中,他们在旅行,他们在工作,他们在聚会,他们在前进他们在驻足,而现在的我也如其中的一类,仔细发现那一切的美好,即使它早已随风远去,不再重来,即使它正在向我驶来,而我却沉默不语,毫无行动。
在看完之后,所以的'这些感悟,都蜂拥而至,或许许多人更侧重与1900对于钢琴的执着与守候,而我更吸引我的'却是拿短暂而不连续却又令人至今难忘,深刻不已的友情。
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始终让我难以忘怀,在1900下定决心终于开始追逐新生活,决定下船时,1900这样问康杰,你会来看我吗。当然,你会把我介绍给孩子的母亲,还邀请我星期天去吃午餐,我带着甜品,一瓶酒,你会说我太客气了,然后你领着我参观你的家,外形像条船,等你妻子烧好了烤鸡,我们围着桌子坐下,我会称赞她的厨艺惊人,她会告诉我你平时总是唠叨我。
或许他们相遇的时间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的感情却足够坚固,也足够深。人总说知音难遇,或许那个知音就在某一街角,路的尽头,或许就在咫尺,只是等着我们去发掘,去体会。
在影片的尾端,康杰坐在快要报废的船舱里,将挚友的琴声用流声机放遍整个角落,怀念所有从前的相见,回忆着从前的林林种.种,也包括对他的思念。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愿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女孩,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看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的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只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如何选择其中的一条?如何选择一个女性,一栋房屋,一块地,一个生活?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办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块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一直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缘由,是由于他所缺失的.与运势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别的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不是只不过容易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如此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可以呢?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有人说,这是一个杯具。而我却以为,没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假如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便陆地上有大把大量的资金,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是那里。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杯具。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无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比较好,鱼是水,人是地,只不过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怎么样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长时间,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非常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可以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儿走。
看到那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大家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非常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没办法纯粹地活,由于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期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是人间,即便在那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部分。假如可以的话,他宁可一个人,一架钢琴,就如此一向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后选择与船一起炸毁,这样,海上会流传着如此一个传闻:以往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一直没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有人说,这是一个悲剧。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假如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属于那里。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悲剧。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里走。
看到这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无法纯粹地活,因为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希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属于人间,即使在这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假如可以的话,他宁愿一个人,一架钢琴,就这样一直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终选择与船一起炸毁,如此,海上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曾经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五月三十日星期一,老师让我们全班欣赏一片好影集,引发我很多的思维,我在想如果当我拥有惊人的某种天赋,而表现却是一种病态的狂热时,无论如何,那一定是处于接近天才的时刻到了,那到底我是幸运的还是不幸运的孩子呢?天才与白痴我想往往只界于一线之间,应该看当事者如何呈现出他所领悟的状况,所以常听妈妈说:“精神病患者是生活在自己的领域里,他无法以我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他们要表达的事件。”所以精神病应该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把他的思绪拉回现实就好了,我们不是常常在电视剧中看到一些影星,经常因为受到一些重大打击后就发疯了,他们一定是把自己的思考封锁起来,只要能找出正确的钥匙打开那一扇门,一定就可以解救他们 的,我在想那一些编剧与导演一定有念过医学相关的书籍,要不然那些发疯的影星到后来都会不药而愈,真是奇怪呢!
如果我的父、母像主角的父亲一样那么严厉霸道时,我一定会找个时间悄悄的离家出走,可是我又没有钱这个方法一定行不通的,我需要再好好的想看,因为让小孩 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教育及没有自己的主见环境下长大,不管任谁都会发疯的,幸好我的家人不是那样的人,他们会耐心的教导我和弟、妹,帮助我们打好基本的基 础,可是当我们犯错时,还是会有所处罚的喔!可是我知道这是他们爱我们的方式,因为我和弟、妹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如不是我想他们根本懒的理会我们,而放 任我们做任何事,因此我认为骂和打都是“爱”的一种方式,只要是当的体罚有何不可?套一句妈妈常说的话:“人要鞭策才会长进,以免长大不像样。”人是要经过多次的打击和失败才会成长的,所以不断的打击、失败是会让人持续的成长,今后我不知还碰到多少的挫折与瓶颈,我一定会坚强的走过,因为我有一群爱我的家人。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海上钢琴师》这部老电影想表达的很多,每次我都被打动,每次我也都被带入疑惑。
我跟着他一切躲在船里,惧怕这个没有尽头的世界。我已经发觉,上帝没有像对该隐一样,把他放逐于陆地,而是不再给他轻易开一扇窗户一扇门,用最好的才华把他包装起来,放到了许愿瓶的大船上,飘在海洋,没有终结,但永远接近太阳。
上帝的智慧总是无声的演说,他把人类的所有恐惧,最纯真的意念,浓缩在了这个1900孤儿的身上。他像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身上看到自己,世间百态和最脆弱最天赋的给予。
记得最后的场景,1900和康坐在废船里交谈,他说出了他的所有迷惑,经典的长段自白,叙说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恐慌,他说外面的世界是无数琴键的'钢琴,只有上帝能够弹奏,而自己远不能够。他说着,康泪流满面,甚至哭出声。这个场景很触动我,仿佛是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人在交谈,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里面的人说尽了生活中的设防让他畏惧,而从外面闯荡过的人,只能是心酸的默许的回应。
他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就是那个样子,可是还有人要去外面闯一闯。
那么如果我选择原地待命,也请别说我懦弱或是一根筋。
弹奏生活的章法,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天分。
所以不要任意的去评断这个电影中的1900,是懦弱还是一根筋,是太矫情的戏剧化还是欲望都市的意识反抗,他不属于任何一种生活,他被上帝隐秘的藏起,被海洋保管,被一个细腻多情的导演,用戏剧把他的所有一一遮盖,所以,他的恐惧他的延宕他的悲情结局,都是来自人类纯真才华时期的抗拒。
他不适合任何一种未来而已。
请你别责怪,默许这世界的迁就意义。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主角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黑人烧炉工老丹尼收留了。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料之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孤儿。当美国警察上船搜查欲将他带往州立孤儿院时,他躲了起来。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中,大家才发现,1900满身煤灰地在钢琴上弹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乐!原来,从小被钢琴所吸引的1900凭着过人的天分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他的天才琴技令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但因为对红尘世俗的戒备和对陆地的恐惧,1900坚持不下船,就算是遇见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生。一次次地放弃机会与犹豫致使他对陆地、对城市越发恐慌、畏惧,乃至终生没下过船,直至船被炸毁的那一刻。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是1900的一生。不敢下船,只由于害怕陆地与城市;不愿被人刻碟发行世界,只由于不想让我们的音乐离开自己。作为音乐天才的1900的种种举动令大家十分不理解。
但这所有又是有迹可循的。1900从小让人教育,除去那艘船上的人,别的人都是坏人,因此,19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能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同时,1900想尽所有去知道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他对“将来”太过重视,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其实死,对于1900来讲,未必是件坏事,可能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
感慨天才钢琴师的选择。不过,假如1900能下船,有勇气去追求,或许,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收获一段不一样的生活。大家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机会,不惧将来。
【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17
海上钢琴师的观后感12-22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21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7-08
《海上钢琴师》 观后感05-15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篇10-17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08-21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08-24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12-11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