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工作总结

时间:2022-09-09 13:09:2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教科室工作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科室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室工作总结

教科室工作总结1

  20xx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本学期,根据上级教育教学部门的工作部署,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重点,坚持教育科研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现状与趋势,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以校为本,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两大任务,重点做好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教学常规、提高科研品质和促进教师发展等工作,加强精准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管理,努力为教育教学、行政决策、教师发展服务,为我校实现教育现代化增色助力。主要开展如下工作:

  1.优化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

  根据《温州市初中各学科教学常规》《温州市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温州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温州市初中教学新常规达标校样板校建设实施方案》《温州市小学教学新常规达标校示范校创建实施方案》和《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方案》,突出过程管理,真正落实教学常规,自觉做好底线工作的同时,做好亮点培育和提炼工作,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特色。

  聚焦“学为中心”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突出过程管理,真正落实教学常规,自觉做好底线工作的同时,做好亮点培育和提炼工作,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和工作特色。根据《平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整体优化实施方案》,做好组织管理、课程建设、备课管理、上课管理、作业管理、评价管理、研修管理和资源建设,引导教师自觉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评价、研修等常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创设载体,设计跟进措施,促进教师对新常规的深入理解,引导教师积极对照新常规以改良自己的教学行为,让管理出效益。

  关注《温州市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从拓宽变革的内容维度和研究深度关注第二轮课堂变革实施意见,聚焦“学为中心”课堂变革、教与学新常规推进、作业优化、学习评价,探索课堂变革的多样化途径,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

  2.实施精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为指引。初中重点围绕质量数据分析和命题研制等管理机制,根据县发展中心和学校对中考、七八年级期末监测以及日常监测各学科的数据分析工作,特别关注后20%学生比例等关键指标,实施精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做好学业质量数据精准分析反馈。根据《平阳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根据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对学业质量数据的精准分析。凭借实证,结合本校实际问题,学会解读数据、善用数据,从数据的表象中挖掘教育教学背后的真实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精准改进行动。

  3.实施精准研训,促进专业发展

  精细管理,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做好各科精准教研,改进校本研修管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我校教师自觉及时有效参加在职继续教育,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为实现全面提高我校教学质量而努力。

  (1)完善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落实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年度工作目标,统筹规划我校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力求使每位教师的年度人均培训学时、选课率、到课率达到县规定要求。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上岗培训,使我校C证持有率达到80%以上。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县教育局将按照我校完成的培训任务拨付培训经费,同时我校将提取年度公用经费的10%比例用于教师培训。进一步规范校本研训博客建设和校本学时的录入与管理。

  (2)加强校本线上研修。突出以校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运行机制,基于学业质量监测数据,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分析框架,实施精准教研,提升各教研组工作有效性,为“精准教学”做好前期基础工作。加强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与专业引领,落实中小学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全面落实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的若干规定》和市、县教育局关于校本培训相关规定精神,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本学期疫情未解除前以线上教研为主开展“园丁”专题系列线上研修活动,特别对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对上课、作业、检测等环节开展线上研修活动, 开展“园丁·心灵”心理健康线上专题研训、 “园丁·书趣”--专业阅读研训、“园丁·跨越”信息技术线上专题研训、“园丁·收获”期中质量分析评价等多次线上专题研训。本学期我校教师参加“平阳县名优教师线上授课”39人次具体请看(附件2:鳌江四中 “平阳县名优教师线上授课”一览表),期中科学组15人次分别是吴宇洁3次、刘素姿3次、胡园园3次、李正浦2次、方红宇2次、余燕亮2次;语文组10人次分别是周高烛3次、梁莹莹3次、徐碧月2次、冯明田1次、周滢1次;社会组9人次分别是柳小娜5次、余钟亮2次、王茜茜1次、颜厥努1次;英语组2人次是曾少美2次;体育2人次薛林燕2次;数学组1人次是陈治豪1次。具体请看(附件2:鳌江四中 “平阳县名优教师线上授课”一览表)。每位一线教师参加线上听课10以上,九年级文化学科教师都对本班学生进行线上授课和答疑,七八年级文化学科老师一半以上对本班学生进行线上授课和答疑。加强校本研训过程管理,优化校本研训专业博客建设,规范学分管理,努力圆满完成教师专业发展学时研训任务。

  (3)注重教研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研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探索教研组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增强教研组的工作活力。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组织作用,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科活动。提高先进教研组的影响力,发挥先进教研组的引领作用。积极引领各组实有效开展校本研修,努力探索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助力。

  增强教研组的工作活力,以校本命题、课例分析为载体,以科学观察为手段,以行动研究、案例反思为主要途径,积极引领各组切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突出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问题、微问题”的进行“精准教学”研究,努力探索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加强相互学习交流,打造品牌教研组。在全校范围营造研究学情、各教研组要根据校本培训主题及年度安排,结合本校和本组实际,本学期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研判,开展精准教学。各组将开展不少于三次线上研修活动,有机整合常规教学教研工作,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教师学科素养研修活动,促使教师专业水平不断发展。

  4.注重研究过程,提升教研品质

  倡导教育科研“重过程、重实证、重应用”,强化教科研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促进教科研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我校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重难热点问题,突出微课题、微课程研究,关注研究过程、注重实证研究、重视成果应用,切实加强教师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助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学生成长要素,尤其是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力求通过观察诊断、研究设计、行动实施、实践反思等环节,扎实做好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课题研究质量。发现教师的教育创意与实践智慧,发现教研组典型经验和创新行动,引领教师专注做真实、有品质的研究。

  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导向。关注理念和行为,改进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着重做好课题、论文、案例等各项科研成果的总结提升推荐参加评比工作,围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多出精品成果。以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校本命题为抓手,力求科学诊断、深度反思和行为改进,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积极动员教师参加市县教育教学论文各类教育教学案例、叙事、反思、微调研专题报等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本学期教师专业方面获奖请看(附件1)。

教科室工作总结2

  随着时光流逝,又是一年过去了,举目回首半年来的教科室工作,在“团结、协作、开拓、奋进”的思想指导下,可谓是欣慰加欣喜,在许多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以下就一学期来教科室工作作简要小结,以加强鞭策,促使提高。

  一、目标明确,组织健全,教科研氛围浓厚

  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谋求问题的解决,促使自身的提高”的工作目标下,经教科室的统一规划与落实,中心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加之中心理论学习组的渗透,从而形成了强实的教科研组织网络。学校还征订了100多种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供教师们课余学习。这半年中,我校85%以上的教师参与教科研,其中省教科所立项课题《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正在研究中,课题《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已被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的研究》已被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立项,正在研究中。

  课题组的工作是烦琐的,细致的。在走过的xxxxx年,我们细细思考:①我们完成了很多常规的管理工作:在期初制订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后我们每月参加举行了一次教科研例会,要求课题组组长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并且填写一份“课题研究活动记载”,及时记录课题活动情况。②不断关注课题的研究过程。我们学校的课题研究多且任务重,我们利用校园网站,建立我校教师的课题专题帖子,以此为平台,鼓励教师展示成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同时,也展示学校风采、宣传教师业绩。在各位组长和组员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我们又有两个省级课题立项。(详见下表)

  xxxx

  二、教科合一,过程管理,教科研工作踏实

  注重引导教师思考教育教学现实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大力度推动科研工作,真正实现教科合一。开学初,在教科室计划的总体安排下,各教研组在自己教改主题下正常开展系列化活动。通过示范课、专题研究课、同上一节课等形式,促动课题的深入与教师的成长,并把各项教科研活动传上校园网,以促进共同探讨、共同提高。与此同时,推出了翠小技能比武活动,通过说课、上课、评课、撰写论文,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我们把教研活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首先,我们在原有教研组和课题组的基础上,构建了学科学习共同体,在教师自愿参与的原则下,成立了低、中、高三大共同体,要求各共同体每周开展一定形式的研学活动。其次,利用城乡结合资源,邀请区教科室主任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再次,分语文、数学和英语,开出了三大教研活动,效果较好,本学期英语组的朱建定、数学组的方宇参加市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之星上课评比分别获一等奖和三等奖。我校的教学质量也随着教科研不断深化而逐步提高;最后,充分结合上课考核、教师上级比赛与课题研究过程展示课的契机,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各类资料及时归档,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过程管理,在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学中;教研促动了科研的深入,科研更带动了教研的革新,相助相长,踏实前进。

  三、立足校本,多方结合,教师培养效果好

  教师培养关键是要立足学校实际,开展以校为本的各项培训活动。因此,在本年度中,我校被确定为市教科研基地。我们在翠小网站的博客网页中,链接了全体教师、所有班级和部分教研组的博客,通过博客,不仅展现了我校师生的魅力,更是促进了大家的共同学习、交流与提高。及时通过理论学习、系列比武、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同时,抓好区进修学校规定的各项培训任务,落实好骨干教师,及时在参加好上级培训的基础上,扎实组织好学校二级培训,使得我校顺利通过了一年一度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考核。在教师培养上,主要通过教师系列比武与参加上级比赛时机,以赛促训;实施新老教师结对的“青蓝工程”,使新任教师随时能得到各方面的指导,以快速促使他们能胜任教师这一岗位。从而,教师在培训与培养中,专业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

  四、整体推进,全面开展,教科研成效显著

  以教科研为先导,提升教师素质。一学期来,我校共有20篇论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或发表,其中尹静的《语文教学的五个转变》一文发表在《江苏教育周刊》的《成才导报》上;《互动式和谐:建设具有小学特色校园文化的思路》发表在《江苏科技报今日教育》上。樊莉的《 试论多媒体在汉语拼音教学中的运用》发表在《新课改教育研究》上、《小学品德课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探索》发表在《常州教育》。陆馨秋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探讨》发表在《常州教育》上。蒋菊芳的《延伸——让品德教育更精彩》、唐丽艳的《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孙巍的《在识字中发展》、陈小红的《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和探索》、戈淑霞的《求异思维,让语文教学绽放生命的色彩》、裴瑞英的《构建“阳光”语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等分别获省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周志萍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王玲的《让动手操作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获常州市论文评比二、三等奖。

  继承着xxxx年的灿烂,我们必将踏着更坚定的步伐,在这平凡的道路上迈向更辉煌的明天。

教科室工作总结3

  一、工作思路回顾

  xx校区教科室在市教育局关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以及学校新课程改革工作意见为指导,在“绿润生命、盛及未来”办学理念引领下,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切入点、三项工程、十个载体”的工作思路,树立“六自精神”,坚持“双不越级”原则,突出教科室工作“精细化管理”。以教育教学研究为教师培训主渠道,教研教改展示为教学研究平台,学科名师工程、蓝青工程、教师梯级团队建设工程载体,大力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途径,积极实践新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课程改革进程。

  (工作思路解读)

  围绕一个中心:课堂模式改革

  找准两个切入点:学科课型(模式)研究、课堂教学观察

  实施三项工程:名师工程、蓝青工程、梯级教师团队建设工程

  依托十个载体:专家引领、专题培训、教育科研、十课活动、校际互动、读书活动、论坛沙龙、竞赛活动、网络平台、成果展示

  二、常规工作介绍

  1.教师培训

  (1)薄弱教师指导

  教科室以“蓝青工程”为重要载体培养年轻教师。本学年,xx校区共有结对教师27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第一,在学期初召开了结对教师工作会,布置好每学期的工作任务,坚持进行月考核,月通报,督促年轻教师及时完成任务。第二,以课堂为培养青年教师的主要阵地,结对教师全年上公开课70次(调研课、亮相课各27节,考核课16节),课后及时评课议课,提升课堂教学技能。第三,努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年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15人次,涵盖中小学语文、数学、艺体、初中政史等学科,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2)教师通式培训

  教科室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适时开展教师通式培训活动,把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等知识能力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本学期开展的主要教师通式培训活动8次(课改示范活动、培训汇报活动)。

  (3)教师国培

  根据国家教师培训工作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远程培训、集中短期示范培训、置换培训、专题培训等活动。到目前为止,组织1名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国培”远程培训,

  6名教师参加“国培”短期集中培训,

  1名教师参加“国培”置换培训。协助教科所承办了初中物理和小学语文的“国培”短期培训工作。

  2.教学研究

  教科室坚持以教学研究为专业平台,努力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加强教研组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实践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本学期各教研组开展自主教学研究、专题学习、质量分析等活动10余次,开展校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105节次(青年结对教师70节次,“我的模式我的课”展示课32节次,汇报课等3节次),开展区级及以上优质课、说课、技能展示研讨60节次(小学品德、科学、中小学英语、中小学音乐)。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各教研组初步形成了主题课型教学模式。

  3.教学科研

  进一步规范了各级科研课题管理,突出科研成效;积极开展了围绕课堂模式改革的全员微型课题研究,全校各教研组共有课改微型课题28项;

  2项课题获得XX市20xx年课题立项;

  2项课题获得高新区20xx年课题立项;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参加国家、省、市论文竞赛。一学期来,共推荐61篇教育教学论文、教案、课件参加市级及以上论文竞赛。教学科研工作有效提升了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4.科技创新活动

  教科室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本学期40人次教师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初步申报9项科技活动,现已制定活动方案,在认真组织活动后进行市级活动申报。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辅导员科技创新指导能力。

  三、特色工作展示

  1.提炼主题课型教学模式

  主题课型模式研究的最终目标,是相对形成该课型教学基本的、有效的、科学的、成型的、可推广的`教学方式。为此,各教研组在前期主题课型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较为深入的讨论、总结、提炼,形成主题课型教学模式。本学期15个教研组(备课组)开展主题课型教学研究活动,初步提炼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主题课型成果报告29份,多数成果报告总结提炼出了某一主题课型的教学模式和基本环节。

  2.组织课改培训、外派培训汇报交流

  针对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科室针对南湖校区主要问题,组织了系列培训活动。开学初,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训专题,分别邀请张xx、梁xx老师做小组建设经验交流,辜xx老师做小组合作学习示范课;组织开展“课改名校课堂模式培训”活动3次(分别观摩xx中学、xx中学、xx28中学);组织外出培训教师汇报培训活动10人次。做到严肃纪律、严密组织、严格要求,有效提高了培训的效益,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课改理念。

  四、主要成绩汇报

  一学期来,教科室在学校分管校长及各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教科室的精细管理和务实执行以及各教研组教师的辛勤付出,学校教研师训等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1.打造良好的教研团队,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教学研究氛围浓厚;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发展较好;主题课型模式初步提炼,教师课改意识和能力得以提高,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序推进。

  2.教学科研成绩突出。

  2个课题获得xx市20xx年课题立项,

  2个课题活动高新区20xx年课题立项。

  61人次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论文、教案、课件竞赛并获奖。

  3.教师专业发展成效显著。本学期我校教师参加区级以上优质课、教学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8名教师获市一等奖、

  3名教师获市二等奖、

  3名教师获市三等奖、

  9名教师获区一等奖、

  6名教师获区二等奖。

  五、主要问题查找

  一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培训者层次不高,视觉不广,对课程改革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

  二是学校新进教师、新分配大学生培训任务重、培训要求高、管理难度大,教科室在专业发展的指导上不能高效督促,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指导指导、跟踪方式。

  三是xx校区教科室刚刚组建,工作人员,尤其是科室负责人对科室工作不熟悉,组织缺乏经验,工作效率较低。

  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五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监督落实。

  六、下学期工作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xx校区工作实际,贯彻落实学校“精细化管理”和“绿色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教研质量,继续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切入点、三项工程、十个载体”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1、开展好全员读书活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切实把课改标准要求分解到各学科各年级并加以实施。

  2、以立项课题研究为龙头,做好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尤其以校级微型课题研究为载体,把解决教师教学实际中的问题融入教研教改之中。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3、狠抓教研常规管理不放松,改进检查办法,走进教研组研讨会、走进教师课堂、走进教室、走进学生,力求使认真做好教学教研常规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4、抓好学部之间的衔接,加大对毕业班教学的指导力度,中小学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衔接教育。

  5、积极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形式,继续开展“六课”活动:青年教师“同课异构”优质课竞赛,课改专题教学模式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学部衔接课,青年结对教师考核(展示)课,家长开放课。

  6、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切实落实“一帮一”措施。落实对结对帮扶的考核管理。

  7、抓好“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及辐射带动,确保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的顺利启动及正常开展活动。

  8、狠抓教师教育工作,拓宽教师教育的渠道,充分利用学校外派教师培训资源,搞好外派教师回校的“四个一”。

  9、抓好“教育云平台”的开发利用,发挥“在线研讨”、“直播课堂”等多形式校本研修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10、丰富学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

教科室工作总结4

  本学期,顺龙中学教科室完成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研究课题方面。

  继续开展了县级课题研究活动和学校小课题活动。

  本期是县级课题《新课程初中语文朗读评价研究》课题正式开始研究的第六学期。在县教科室的专家的指导下,对原来的研究做了相应的修改。开学之初,就修改研究范围召开了所有参研老师参加的工作会议,明确了每个老师的具体任务,并规定每两个学月完成一篇教学论文的任务。填写了相关表格。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参研老师认真对待,不仅完成了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的调查,还写出了有质量的调查报告,掌握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最后阶段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特别是迎接了县教科室组织的课题全面检查。准备在下学期完成结题。

  小课题研究一直在开展,只是有的老师积极性不高,成交不是是很明显,特别是形成成果方面,没有较有质量的论文或者较新颖的观点出现。

  二、继续教育方面。

  本学期组织了六名老师参加“国培”学习,并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县教研室的表扬。送一名教师到乐山师范学院参加培训,也取得较好的成绩。到目前为止,参加培训的老师超过了上级规定的要求。

  骨干教师培养方面,本期认真组织了全校四名骨干教学习,培训,写总结并新增加了一名县级骨干教师。虽然上级检查的时候提出了不少意见,但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肯定。

  三、教育技术培训方面

  本学期学校增添了电子白板,教科室组织了老师到县上进行学习,掌握了使用技术,并制定了在下期进行全员培训的'计划。

  四、校本教研方面。

  开学就督促了各教研组制定计划,并按计划执行。力求每次教研活动都收到实效。但各教研组也存在准备不充分,材料收集不到位的情况,希望来期有所进步。

  五、编写了反映教师教学成果的教学论文集和学生文章集。

  教科室规定,每位参研老师必须每两个学月完成一篇有质量的论文,老师们不仅都完成了,而且有的还超额完成了。教科室在期末顺利地编写成集。

  顺龙中学教科室的工作到目前已经走上了正轨,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在落实上下功夫,期望来期有更好的表现。

教科室工作总结5

  本学期教科室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加强青年教师建设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努力引领和促进学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引领广大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教科室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初所预订的各项科研计划和任务。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校本培训活动的质量。

  1.协调教务处、德育办、教技室和工会,制定了《依托“良辅文化+STEAM”课程,提升教研实效》——20xx年校本培训实施方案。通过校本培训,切实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意识,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追求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

  2.加强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在本学期中教科室认真做好校本培训的协调工作,要求各项培训的负责部门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精心设计校本培训方案,做到有主题、有目标、有内容、有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校本培训效益。本学期完成了6次专题讲座,2次技能培训。各项培训情况及时在网上公布。并督促每个教研组能顺利完成本学期校本培训任务。

  二、强化课题研究管理,提升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1.定期召开“良辅精神引领下的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与开发”课题小组会议,了解课题研究实时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本学期,我校的朱艳老师的微型课题《昆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已确立为太仓市科研项目。

  2.组织论文撰写,提炼教学经验。本学期初,组织老师们在教学这块园地,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在第六届南苑杯青年教师论文比赛中,我校有9位老师的论文脱颖而出,已推荐到《太仓教育》、《课程辅导》等杂志陆续进行发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今年我校根据太仓市教育局的要求,以“关注需要、精准指导、主动发展”为原则,健全和完善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机制,研究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制定符合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所需的校本研修项目和培训课程。初步制定了太仓市良辅中学教师队伍推荐年建设方案,为全体教师的素养进行规划,发展教师的关键能力。本学期,我校的许敏芳老师获“太仓市教学能手”称号,王艳老师获“太仓市教学新秀”称号。

  加强课程基地建设,提升学校教育品牌

  今年在课程基地建设上完成了省级课程基地的申报工作,我校被推荐为“中国STEM教育20xx行动计划”种子学校,学校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上,进一步追加投入,营造了浓郁的昆曲文化氛围和STEAM创客教育氛围。本学期,教科室牵头太仓苏绣工作室,开设了新的苏绣课程。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的发展缺乏引领,骨干教师的培养缺乏指导。今后,教科室将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通过创新实效的校本研修,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科研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科室工作总结6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继续以教育科研“三个服务”为宗旨,围绕上级教科研部门和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精神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切实履行教科研管理职能、重点课题研究职能、培训指导服务职能,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推进教育行动研究,努力促进我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培训为载体,加强学校教科研队伍建设。

  利用省级课题研究的机会,邀请市教科所、区教科室领导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作指导,并对学校教科研骨干进行教科研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教科研骨干的科研水平理能力;另一方面,采用走出去的方式,积极组织学校教科研骨干参加市(市级德育课题:《和谐德育的策略与路径研究》、省级装备课题:《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校本化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参加结题培训)区组织的教科研培训和学习,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并请他们在校内开展相应的二级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金字塔”课题研究模式。

  继续深入进行省级课题《“三组联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研究》的研究,学校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重新梳理了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条理,对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学科组、备课组进行更为合理地调整,使得“三组联动”这一教科研管理模式更为合理地运转,做到了人人有课题、课题研究人员不集中于部分老师,学科教学类课题的研究兼顾各学科、各年段。

  这一调整为学校“金字塔”课题研究模式的顺利运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为今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规范为前提,确保课题有效管理。

  课题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关系到教科研的研究方向和学校的内涵发展。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工作,在课题申报、课题方案制订、论证、课题的实施、阶段总结报告、研究报告和课题结题初审等方面严格规范,督促指导,密切关注学校各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引导教师真正通过教科研促发展。

  1、加强了省、市教科研规划课题的常规管理工作,配合市区教科所(室)专家通过调研,检查、指导各课题研究的开展。

  2、加强对市区级课题研究的管理,强化对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监督管理。

  本学期继续加强对市区级课题组长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每一次课题组长例会时间,对组长进行课题过程性管理,结题资料的准备、整理作具体、细致的指导。

  学期初要求各课题组上传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学期结束前上传学期课题研究阶段小结。每月要求各课题组(包括课题组长)在认真组织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将本组的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载上传校园网“课题研究”栏目的相应子栏目。教科室在月底进行检查、及时反馈,并作为对课题组长考核的重要依据,以保证各课题组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表扬优秀,激励后进。

  3、加强课题的过程性管理,进一步落实、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

  管理之上,质量先行。教科室始终注重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即课题管理制度、学习研究制度、评价奖励制度和教科研保障制度。对学校的主课题进行定期检查及专题指导,加强对课题组活动的计划、措施、情况记录以及执行各项教科研管理办法等的检查,强化过程管理和有效管理,确保学校主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以评比交流活动为路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根据市区教科所的工作要求,教科室广泛宣传发动、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反思、提高。

  注重对教师进行论文(案例)写作的指导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论文(案例)评选活动,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论文获得更高层次的奖项,在提高教师论文写作能力的同时,为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参加了市第x届“我的教育故事”主题系列征文评比,江苏省第xx届“蓝天杯”优秀论文比赛,市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暑期还将组织教师参加省教育科研论文评比,各级各类培训。

教科室工作总结7

  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坚持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推进器,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观念和思路,将各级立项课题和课堂教学的研究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科研为学校常态教学为科研提供平台、为学校提高常态教学质量服务,我们以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为契机,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业务培训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实施“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发展策略,坚持科研工作“为课改实践服务,为提高质量服务、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的思想,以“求新、求活、求发展”为工作思路,努力在全校大力营造科研创新的良好氛围,使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有机统一,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一、大力加强校本研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而教师的科研能力来自学习,来自实践。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校本研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

  (1)教科室和教导处有效协作,以基于课堂的常态问题为研训目标,以业务学习、领导听课、组内听课、市研训中心指导为载体,采用多种研训方式,大力加强了校本研训的力度,取得明显的效果。

  (2)学校名师工作室积极活动。平时注重对名师工作室的管理,活动室主持人积极带领成员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活动。本学期,“语林”工作室主持人尹卫林校长带领全体成员进行课堂教学的研讨,一起到华罗庚实验学校聆听了省特级教师陈耀方校长的讲座;“1+1”工作室主持人孙江华主任带领全体成员到五叶小学参加了教学研讨活动;“心语”工作室也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灵驿站和“悄悄话信箱”的作用。

  (3)成立了“水小讲坛”。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在教科室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水小讲坛”。“水小讲坛”是“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补充和深化,让教师走上校本培训的讲台,提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本学期主要安排了校级领导、“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教研组长进行主讲,下学期还将由更多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走上讲台。“水小讲坛”自成立以来,共进行了七讲,分别是沙校长的《浅谈教师的责任》、尹校长的《拿什么奉献给你,学生》、严校长的《减负增效之我见》、孙主任的《关注教学细节》、周爱云老师的《教师如何减压》、谢云老师的《教学艺术使教师职业更加美丽》、方琳老师的《浅谈教师的幸福》,这些讲座都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思考,在教师间产生了很好的反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除此教科室还积极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沙龙活动,本学期学校送评的主题沙龙又获得金坛市优秀沙龙奖,这是我校连续4年获得该奖项。

  学校教科室继续秉承“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思想,努力营造学习和研究的`科研氛围,为教师平等对话,互动表达提供了机会,满足了教师“说话”的需求,促进了教师富有个性地成长。我们根据期初提出的“狠抓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注重教育创新、突出学校特色、深化课改实践”五个重点,不断丰富“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内涵。

  二、有效开展立项课题的研究,引领学校的教革方向。

  抓好教科研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其对教科研工作的责任性,是做好教科研工作的必经之途。因此,学校要求课题组成员做到:(1)带头上好一堂课题研究课;(2)写好一篇围绕课题的论文;(3)搞好每次的课题研究活动。目前,我校已组建了一支事业心强、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骨干教师成为课题组成员,学校还规定课题组成员可以优先考虑外出学习。所有这些举措,极大地调动了课题组成员对教科研工作的参与热情与高度的工作责任感。

  抓好课题研究过程,让课题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开学期初,我们把全体课题组成员集中在一起商量本学期课题研究的重点,制订课题研究的计划、落实好每学期的课题研究课及每次课题组活动的具体责任人。每次围绕课题上研究课,课题组成员必须事先一起与任教老师进行探讨、商议,提出修改意见,从课题的角度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之处,会后认真做好资料的搜集工作。

  针对现在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现象,教科室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和教研组长商讨,在教研组内进行研究,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困惑和想法,积极申报常州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的申报,在申报课题过程中,教科室主动帮助教师对课题申报进行专题培训,密切关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教师们的困惑。沙息明校长带头参与课题的申报,在沙校长的引领下,教师们也积极申报课题,本次共申报常州市“减负增效”专项课题七个,分别是沙息明校长主持的综合课程课题《农村小学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减负增效的研究》,周爱云老师主持的语文学科课题《在减负增效背景下,提高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高一兰老师主持的语文学科课题《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吴欣和严薇老师主持的语文学科课题《我手写我心——快乐习作的研究》,高丽英和史云婷老师主持的数学学科课题《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周月霞和陈海燕老师主持的数学学科课题《聚焦课堂思维对话,营造和谐优质的数学课堂的研究》,曹静老师主持的英语学科课题《创设有效活动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研究》。

  三、加强阵地建设,提高科研品位

  学校教科室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科研型转变,为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使教师由单纯的教书匠逐步转变成科研型的教师。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成绩喜人。在江苏省“新世纪园丁”征文中,我校严峰、吴欣、曹静三位老师获得省三等奖;在金坛市“减负增效”征文中,我校严峰老师获金坛市一等奖,文章被推荐到常州参与评奖,方琳老师获金坛市二等奖;在金坛市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我校尹卫林、严峰、孙江华、陈国琴、李翀强五位老师获得一等奖,另有10位老师分获二三等奖;在金坛市优秀案例评选中,我校陈国琴老师获一等奖,另有11位老师获得二三等奖;在金坛市大德育论文评选中,我校有7人获市二等奖;在金坛市“体艺2+1”论文评选,李翀强老师获二等奖。

  平时教科室经常鼓励教师积极向教育杂志和刊物、报纸投稿,在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成绩更是喜人,据统计有7位教师的14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其中有11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分别是蒋海芳老师的文章《小雯变化的启示》发表在《教育文汇》20xx年第12期上;曹静老师的文章《又见紫藤》发表在《师道》20xx年第十二期(12A)上;王霞老师的文章《快乐“种植”,快乐写作》发表在《语文报》20xx年第16期上;王霞老师的文章《那个来自山区的孩子》发表在《今日教育》第169期上;彭美芳老师文章发表在《金坛教育报》上;曹静老师文章《初秋的缕缕春风》发表在《金坛教育研究》20xx年第3期上;冯玉娟老师文章《请给常态课多一点关注》发表在《教学随笔》20xx年1·2期(合刊)上;冯玉娟老师文章《断翅的天使》发表在《教育故事》上;孙江华老师文章《要重视培养数感》发表在《教学随笔》20xx年7—8(暑期合刊)上;孙江华老师文章《悦心悦意促进思维抽象升华》发表在《新课程》20xx年9(上)上;孙江华老师文章《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发表在《吉林教育》20xx年第12期上;孙江华老师文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表在《金坛教育》第276期上;尹卫林老师文章《绿色贝贝在行动》发表在《江苏环境》20xx年第7期上;尹卫林老师文章《让环保之花在作文中绽放》发表在《今日教育》第182期上。这么多论文的发表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

  虽然我们在本学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存在的不足,如:论文发表、获奖的面不广,获奖文章的档次不高,课题研究还不够细致、深入,很多年轻教师一学期都没有教科研成果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的教学氛围才会不断浓厚。在今后的教科研工作中,我们会把好的一面发扬光大,不足之处积极改正,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做得更加完善,能为学校明天的辉煌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科室工作总结8

  作为市教科研基地学校,教科室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下,发挥集体智慧,努力克服困难,以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现将一学期来,教科室的工作罗列概述如下:三个“注重”、三个“提升”、三个“推动”。

  一、在科研管理上落实了三个“注重”。

  注重真做实干。组织开展课题申报、论文撰写、校本教研修、师徒结对、课题展示等教研活动。在课题撰写的指导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如何进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如何确定子课题,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如何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如何开展过程性研究,如何进行中期管理,如何撰写结题报告等。除此之外,教科室还联动叶燕芬名师网络工作室、醇美语文工作室,组织开展校际教科研活动,内容涉及如何提高教科研品质,教科研与教师专业成长,教科研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教科研与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使用等。

  注重过程监控。教科研管理最重要的不在计划和总结,而在于过程性研究。为了防止敷衍和应付,本学期教科室加大了期初、期中监控力度。作业本检查是一传统性检查,本学期听取部分老师的建议,过行了期中集中检查与期末随班抽查的尝试,并结合督导董建芬校长的指导,对作业批改的要求进行细化与。本学期组织了一次校级论文评比,鼓励年轻教师参与、学习,使学校教科研后续力量得到有效提升。

  注重教研实效。关注各学术团队一周一个下午的教研活动时间中所进行的教研主题,期初通过学科大组长、学术团队长会议布置落实了本学期教科研重点,下发《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本》,要求制定详尽的计划与听评课人员,通过将活动简讯发布到校园网“教研之声”平台,期末进行书面总结,盘点本学术团队活动情况,进行自我认定、评价与并部门评价相结合,在期末的会议上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其次是通过“之江汇教育平台”进行网络教研,每位老师发布10个资源,点击互访达到100次以上,本学期学校活跃度为178.6分,61位老师的空间成为活跃空间,探索着校本教研网络化的新途径。

  二、在研究品位上实现了三个“提升”。

  本学期来,在教科室引领下,各教研团队课题管理上有了较高水平的提高,研究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科研意识明显提升。现在,不少团队在自身内部已形成了“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汇报—结题鉴定”循环发展的良好质态。教科室将“已有课题不按期结题,新课题不予申报立项”的制度坚决贯彻到底,使市、区级课题,特别是校级课题的'结题率达到了100%,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数量明显增多,为提高本校教科研品位奠定了坚实的塔基。

  获奖级别明显提升。本学期有一项市级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和美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获市级二等奖,一个教改项目《小学情趣小古文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市二等奖,两个教改项目获市三等奖,此外还有三项教教改项目送教区级评奖。拓展性课程《XX安全教育课程》正在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在美术教师基本功比武中,傅怡萍老师荣获市级一等奖;区级优质课比赛中,周可心老师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市级比赛。

  科研质量明显提升。本学年教科室秉承“用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组织进行了校级评文评比,更收到各学科论文38篇,经评委会评比出一等奖17篇,二等奖17篇,并送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区给评比,现有一篇论文直送市级比赛。另共计有3篇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刊物上发表。

  三、在作用发挥上凸显了三个“推动”。

  本学期教科研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整个教育集团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打造XX教育品牌做出了贡献。

  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是书圣校区的和美课程,还是迪荡校区的全融合课程,无不体现着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以课堂教学为展现形式多次登上市、区级教学研讨活动的现场,叶燕芬校长引领下的微课程、陈骏教师的市级精品课、冯凤老师牵头的微课制作……两校区成为了教改成果的展示园。

  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在本年度的教研活动中,许多年轻教师得到了提高,论文与课题报送量有所提升,参与继续教育的热情不断提高,涌现出不少教科研先进个人。

  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本学期由教科室牵头,本着传承与发展、探寻学校历史与着眼未来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两校区开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书圣校区继续行走着传统文化路线,迪荡校区在先烈精神指引下以开拓创新为开发原点,形成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教育集团文化。

  相信,在领导的关心与全校老师的支持下,我们教科室一定能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丰富活动形式,把教研、科研有机融合,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努力为学校老师们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综合素质创设良好氛围,搭好台子、当好铺路石。

教科室工作总结9

  一个学期匆匆而过,在学校规划的指导下,这段时间的教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科室本学期工作的宗旨。围绕“以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素养,促进教师的成长;以及在国家课程为先导的状况下,推进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展开两条线的工作。为更好的提高下学期的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可行有效的教科室制度和计划。

  二、落实和完成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工作。

  (一)、课题及论文方面:

  1、本学期本学期教科室组织了两个市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它们是《针对农村现状做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数学课堂即时评价语言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的实践研究》、教科室在市教科室的领导下对这些课题材料进行指导、审核,特别是对于语文课题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几次的指导修改成型后最终递交到市教科室,并都获得瑞安市课题研究三等奖,成绩虽然不大,但这将成为我校教师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并提升自身素质的契机,本学期我校又有三个课题获得市级立项。

  2、本学期有2位教师在参加瑞安市的教育学科论文比赛中获二等奖,4位老师获三等奖;有1位教师参加瑞安市的教育学科案例比赛中获二等奖,3位老师获三等奖,

  (二)、继续营造书香校园方面:

  1、与大队部携手制定读书节方案。

  2、定期开展班级图书互换交流活动,并做好记录工作。

  3、做到学在晨读时间让学生展开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由班级定期检查记录和通报。做到每日诵读《弟子规》的要求,学生大部分都能够完成。

  (三)、构建理想课堂与学校教研活动。

  1、组织好学校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

  (1)新课标课程培训。

  (2)普通话培训。

  (3)参加学校举行的专题研讨及专题讲座

  (4)请优秀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与指导。

  (5)参加学区的连片教研活动。

  2、组织好本校教师听课、评课活动。

  3、规定每周四下午举行教科研活动。

  以上是本学期教科室的主要工作,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瑕疵,比如:校本培训中的不整合化,特色学校建设的以点带面不够好,教师素质的提高不够到位,理想课堂的构建还应继续加强行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力求将优点继续发扬下去,把存在的不足改正过来,多学取优秀学校的经验,力求将教科室工作做好。

教科室工作总结10

  本学期以来,我科室在被评为湖州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提出了提升研训品位、增强教师“教育力”的研训行动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我校对年轻教师、骨干教师、需力强的中老年教师实施“按需培养、个性发展”的“量身定做”研训策略,并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充分调动了“以师为本”的研训潜能,充分发挥了名优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利用了各级各类研训资源,现将本学期教科室工作小结如下:

  一、立足办学理念,不断完善研训保障与过程管理

  为确保校本研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注重实效性,我科室精心设计了一本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泗安中学教师专业成长手册》,人手一本,一学年一考核,一方面方便了对教师进行跟踪性评价,同时又健全了教师校本研训档案管理。另外,本学期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校本研训相关制度,如《泗安中学教师校本研训学分管理与考核办法》、《泗安中学教师外出培训登记和活动反馈》、《泗安中学以师为本个性化培养教师工作实施方案》、《泗安中学教研单元考核评比考核方案》等等。

  二、深化与创新学校科研特色,打造农村初中教育科研排头兵地位

  在去年获得湖州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的基础上,我们再接再厉,今年在长兴县校本研训考核中又获佳绩,并在县初中学校层面进行经验介绍。

  1.教师成长“三三”计划推进着实有效

  教师成长“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引领梯队,第二梯队成熟梯队,第三梯队成长梯队;

  成长载体“三个方案”:每人360课时培训方案、《以视频案例为介质,改善我校“每日公开课”研训方式》方案、《量体裁衣,度身定制教师个性化梯队研训规划》方案;

  研训活动“三个载体”:“每日公开课”、教师成长目标规划卡(跟踪手册)、“泗风论坛”。

  2.积极创新研训载体,“泗风论坛”影响市县

  从20xx年4月到20xx年4月,泗安中学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泗风”论坛,每次活

  动都具有论坛主题鲜明、学术氛围浓郁、活动效果明显等特点,而且每一届论坛都创设了一个高立意、低起点、多维度的学科教学研讨平台,对拓展学科视野,增强教学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正能量作用。另外,每届“泗风”论坛虽然是学校研训活动,但得到了省市县有关专家全程关注与指导,效果较好,影响较大,省市县各级媒体都有报道。

  3.教研活动扎实开展,硕果累累。

  本学期,我校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着力强化备课组建设,以备课组活动推动教研组活动,切实扩大各学科研训成果。

  ①我校数学组的科研成果《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纠错策略的'实践与优化》在湖州市得到推广与应用,今年3月14日和4月17日分别在南浔锦绣实验学校和泗安中学,全市层面进行数学试卷讲评课课例展示和经验介绍。

  ②在本学年第一学期县教研中心来校教学调研后,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我校改变以往教师“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提出了《改革教案撰写形式强化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方案,并在第二学期各学科各备课组中广泛推行,这种做法通过加大过程监督与管理,有效减弱了我校整体学科“短板效应”,促进了学科质量平衡发展。

  三、突显办学品位,进一步深化研训特色和创新

  1、“名师工程”,帮助内驱强的教师搭好“先富起来”的步步阶梯。

  为进一步激活我校教师发展的“原动力”,按“以师为本、按需规划、梯队培养”的学校校本研训规划方案,学校为部分教师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自己专业发展、操作性较强的个性化梯队研规划。以长兴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为契机,在拟定的规划对象中开展职务晋升评审量化考核方案的学习,并尝试填写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登记表,让教师认知自己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存在的差距,继续开展教师自我发展论证等相关形式的活动,引导促进他们以职务晋升为立足为推动力,规划自身发展,挖掘自身潜力,提升空间,不仅实现正常的职务提升,产生幸福感与归属感,更重要的是教师专业成才出了成效。

  教师论文获奖:省级1篇、市级5篇、县级15篇;课题成果研究获奖:省级1个、市级2篇、县级5个;

  教师业务获奖:市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8人次;

  县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28人次;三等奖25人次;

  教师荣誉:县级名师3人,县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共计5人次,县级以上学科骨干10人以上。

  2、“专题月例会”,促进班主任在班级精致化管理方面兢兢业业。

  努力营造“班主任工作成效大比拼”氛围,大力指导培养“特色班主任”。以“品牌班主任”量化考核和“幸福班集体”建设为载体,以政教处每周《德育在线》简报为反馈,以每月班主任“专题月例会”为提炼,为我校积极打造一支“思路清晰、方式方法多样、活力四射”的班主任队伍。

  3、“每日公开课”,帮助全体教师收获课堂增效的点点滴滴。

  本学期,坚持“每日公开课”校本研训模式,这样的坚持,使我们的研究成为常态,为我们培养了能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量教师,也为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在实践中,我们进一步实践与完善“每日公开课”模式,以青年教师和薄弱学科、薄弱教师、教学疑难问题解决为抓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践行中力求关注细节,关注过程,做到活动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内容专题化、管理科学化。为了提升“研”的效能,目前我校“每日公开课”介入了“视频案例”研究。我们的研究定位是以视频案例为介质,利用微格教学的细节操作文本案例,再进一步开展视频案例的开发及应用,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监控,克服无为的、不和谐的动作和多余的语言,对教师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矫正,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一个质的飞跃,另一方面也是给我校老师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为大家提供了一种从多种视角和多种层面来研究和思考的平台。

  以上是我科室本学期在校本培训方面的点滴做法,也受到了县教育局、长兴电大研训处的充分可定,在今年年度校本研训考核中获得了县初中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长兴县初中各校分管校本研训的领导到我校进行现场学习与考察。但我打心底地明白,我校校本培训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正如“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样,教师的专业提高也并不一定在教研或培训的现场。教研活动对于老师专业提高的影响常常在唤醒与导向,因此我科室下学期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追求学校教育行为的实践理性,扎实开展泗中个性化研训,争取校本研训工作早日从一所发展中的农村学校走向农村现代化学校。

教科室工作总结11

  围绕本学期的学校工作要点,教科室坚持确立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使教科研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的生长点,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从而提升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素质

  校本培训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教师德教科研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广泛深入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让教师认识新课程,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先后编发了《如何备课》《如何听课》《如何评课》《如何评讲试卷》《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如何撰写说课稿》《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撰写教育叙事》等一系列校本培训材料,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加强年级组长、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组织协调和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的把关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本学期会同教务处组织了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组和备课组建设,尤其是集体备课制度。

  三是拓宽培训渠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

  一是发挥学校自身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如利用暑期组织了全校校本培训,其内容涵盖了师德、师能两方面,校长、书记和教科室主任分别担任主讲;11月,开展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请四位骨干教师现身说法,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是利用社会资源,聘请一些专家到校讲学,本学期邀请了苏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来校作新课程改革的报告;

  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历进修和教研教改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外出参观学习等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积极实施“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的校本教研策略,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鼓励教师应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把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放在“优化过程上”,力求优化课前准备,优化课内时间管理,优化导学探法,优化训练设计,优化课后增效,优化考试讲评等环节,倡导“反思性”教学,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部分教师,备课充分,目标明确;上课精细、方法灵活;训练及时、容量恰当;辅导及时、针对性强;测评科学、难度适中。课堂教学结构得到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提高。日前,我们组织了“课堂设计和有效教学”论坛,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有效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益,切实做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听评课制度。各教研组隔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能做到“三有”:有计划、有目标、有要求。形成了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形成了教师听评课制度,开课形式有备课组研讨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外化为教学行为。每位教师都能完成听课指标,即教研组长20节,其他教师15节。开课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评课,从而使教师在上课中得到锻炼,在听评中得到提高。本学期,组织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聚焦课堂教学,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36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赛,赛后进行了总结。本学期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的优秀教案和示范性作业批改展览,引进激励机制推动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规范化。

  三是倡导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发展。积极提倡"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科研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学校教科研“源于教育,服务教学”的思想;引导每位教师立足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丰富教育经验,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倡教师每学期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读一本教育教学专着,青年教师需上报一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要求青年教师鼓励其他教师书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教学后记等。

  三、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一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和网络,切切实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课题管理条例,加强课题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强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效果。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形成课题,适时申报。

  二是加强课题过程管理,切实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对现有的各级各类课题进行跟踪管理,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实施工作。每一个课题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每一成员有专题任务、有科研感悟、有活动记录。各课题组能制订学期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深入研究,重视资料的搜集、整理,如课题的实施计划、活动记录、个案分析、研讨课教案、阶段性汇报和课题论文等,使课题研究更趋规范。下半年,我们组织了市级立项课题《中学生课外阅读与语文素养关系之研究》的中期评估研讨活动。

  四、实施“青蓝工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根据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青蓝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在教师节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会上表彰了十四位 “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并对新学年“青蓝工程”作了部署。“青蓝结对”做到明确任务,细化目标,以求实效,并能执行青蓝工程工作记载和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老教师亦能向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在青年教师中全面推行“六个一”基础工程,即读一本教学专着,订一份学科专业杂志,备一份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出一份有份量的试卷,写一篇教改论文。引导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制定自己的岗位成才计划,与全体青年教师签订了《达标计划和考核表》。

  我们还将以竞赛活动为载体(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以评优为手段(参加教研中心的优质课评比等),引发教师不断进取的内驱力,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增添学校发展后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而今,一大批青年教师已经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在本学期区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语文、英语、化学、历史等学科的教师均获一、二等奖。

  五、增强教科研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本着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原则,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

  一是提升为教师服务的品位和服务水平。如加强理论学习指导,加强对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指导,加强对课题研究与课题立项及撰写方案和论文撰写的指导,提供课改理论支持,加强教师培训等。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档案,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从本学期起,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专业成长手册”。

  二是积极配合上级各类征文评比活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做好组织推荐工作。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及时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出版个人专着或向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论文。而今,在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提高了教师教科研意识、能力和水平。

  三是协助教务处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对教师“五认真”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本学期主要强化四方面督查:一是教学计划的督查,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督查,三是对教师备课的督查,四是对学生作业的督查。通过督查,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强化教师备课、上课、辅导、考试、教研等工作流程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教师教学日常工作,促进了有效教学,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协助教务主任,处理好其他一些日常的教学管理事务。

  四是积极与教技室合作,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学校新网站建设方案。丰富学校教育科研网页,及时介绍学校的教科研动态和教科研信息,为老师提供最新的教研动态,使教师的教学思想始终处在最前沿,不断提升科研品味。

  细节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直接关心与支持下,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将教科研工作抓到实处,并抓出成效来,从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教科室工作总结12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工作继续高举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的旗帜,紧紧围绕莱城区教科室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规范、有效、校本、特色”四个关键词,积极开展“深化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工作重点,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实战能力”,追求教育科研形态的“多元化”,倡导教育科研的“特色取向”,在改革实践中提升教育科研的层次与水平。大力倡导“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鼓励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反思,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推动了我校教科研工作向更高的层次的发展。

  一、深化有效教学,大力推行教学行动研究。

  1.聚焦有效教学,深化行动研究。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引导教师着眼于改进教学行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继续大力推行行动研究,即“问题即课题”,引导教师以研究学生发展为中心,努力改进教学实践。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校下发《幸福与教育》人手一本,提倡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坚持每周教师集中学习一小时。

  (2)提倡教师自主学习。学校征订《人民教育》、《教师博览》、《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等刊物二十多种,每位教师自主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报刊,让教师通过自学,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把教育科研知识的普及、应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3)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与反思,教科室组织开展行动研究、教学日记、教学后记评比活动,要求40周岁以下教师都能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有效课堂交流研究。

  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效课堂交流的开展,我们借鉴和学习莱城区有效课堂教学先进经验,通过课堂交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行为,促进“有效课堂”的形成。本学期各级部教研组老师围绕有效课堂,积极探索,进行有效课堂的研究,于十月份进行了以“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为主题的课堂研究活动,各教研组老师对这两次课堂观察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了共识,撰写了课堂观察报告,更主要的是老师们通过课堂观察,加强了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益。

  二、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推进我校“十三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规范学校“十三五”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学校教科室努力做好指导工作,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落实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科研的创新,在课题研究中广泛运用行动研究法,体现“教学即研究”的“草根性”特征,在读书、实践与写作三者结合上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反思的指导与推广,使科研与教学真正做到了一体化。

  1. 完善课题组考核机制,举办课题研究活动。

  为了落实“十三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教科室制定了学校教科研校级主课题管理制度,完善了课题组考核机制,按照要求对课题组实行任务划块,责任到人。组织课题组人员认真学习,落实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举行研讨活动。

  2.认真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成为科研型的老师,学校积极发动和宣传好教师个人学年课题的申报工作,本学期,按照莱城区教研室的课题申报要求,动员全校教师,按级部、分学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困惑、感悟,积极撰写课题申报表,共撰写课题12个,经过层层选拔,高年级数学课题《“引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数学作业的探索”》,被立项为省级课题。其余的课题作为校级课题,进行研究,在今后将逐级选拔参与更高级的课题立项研究。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和成果的整理。

  本学期我们将行动研究的方式引入课题研究过程,围绕“人文教育”这一“十三五”省级规划课题,组织教师实实在在地参加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市级骨干教师和课题组等为主力的学校科研队伍的核心作用和骨干作用,从而不断丰富课题研究的内涵。在研究的同时,我们重视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搜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报告;重视成果的'实践运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校教科室进行了总结,将本学期主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进行了整理,装订成册,积极参加好各级组织的课题结题及相关评比活动。

  4.认真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我们共有19项课题被区级以上教科室列入学年立项课题。为了关注好教师的个人学年课题,教科室能积极主动与老师们加强联系,让课题进课堂,要求老师们对自己的课堂进一步加强自我反思与总结,认真撰写好课题论文和研究报告,在09—10学年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中,我校省级“十五”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素质研究”结题并获山东省课题研究成果二等奖,“十五重点课题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结题材料已经报送课题组。“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等12项省市区课题正在研究。领导和教师们在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与结题中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成就自我。学校在课题研究中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促进了研究型教师队伍成长的速度,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打造学校教育品牌。

  办学特色是学校丰富发展内涵,提高办学档次的必由之路。本学期,我们结合我校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升我校特色学校的品位,努力寻求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特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精心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在内涵建设上求发展。通过特色文化影响学生,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学校教科室一如既往地做好学校作文特色建设的有关工作。

  积极开展好学生快速作文系列活动。这学期我们坚持把作文教学特色与建设书香校园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师生共读共写活动,让师生共读共写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本学期认真举办好学生限时快速作文活动,组织开展好师生共同参与的各项系列活动。在教师方面:学校积极推荐优秀教育读本,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读书演讲比赛;倡导教师写随笔、教育日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看法,对教育改革提出理性思考,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出划谋力。在学生方面:我们积极开展好藏书、读书活动,办好班级图书角,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本学期我们参与了莱城区语委办举办的“文心雕龙”杯教师、学生新课标作文大赛,其中四年级一班的张冉、四年级二班的杨淑涵、陈璐瑶、五一班的张静远、五年级五班的张期飞被选中参与了现场作文展示;吕美、刘翠红两位老师参与了教师组的现场展示。

  四、加强教育科研的阵地建设, 做好成果的总结与推广工作。

  本学期我们重点以“阅读与写作”课题为载体,研究重点是进行听课、评课、研讨,做到课题实施与资料积累,整理分析同步,课题实施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的发展同步,课题实施与成果表达同步,重在做好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加强对课堂观察的研究,同时我们还发动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成果评比。

  本学期为中青年教师进行了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教科室将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市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成果评比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教科室对教师的论文、成果进行筛选,把好质量关,教科室积极向报刊投稿,本学期有40多篇教师论文获奖、发表。其中刘慧勤发表论文一篇,刘焕贵5篇论文获奖,吴修峰、刘栋国两位老师各发表论文两篇。张娟老师获得省级优质电教课二等奖、市级优质电教课一等奖,王娟老师获得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省级二等奖,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单项奖。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的研究,使小课题研究形成了可持续性、级部特色性。如三年级级部的“非物质文化”小课题研究系列,四年级级部的“手工操作”小课题研究系列。各班在总课题的基础上,衍生出自己的班级小课题,形成了本班的特色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周三下午的全校综合实践课,进行小课题的研究,成果丰硕,三年级级部成功举办校级综合实践活动展。在莱城区综合实践小课题展示中我校推选展评的“五谷丰登”获得一等奖,“饮料与健康”获得二等奖,李俊才老师的案例《小课题大文章——五谷画小课题研究》获得一等奖,吕美老师的案例《低碳生活在我们身边——废纸变宝》获得二等奖,绳建红老师的案例《让绿色覆盖我们的校园》获得三等奖。

  3.引荐作品,积极投稿,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一学期来,语文老师在“大量读写,提早阅读”这一课题上,认真研究,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先后组织三至五年级学生参与“中华小状元”杯作文大赛,共有394篇获奖,特等奖3篇,一等奖124篇,二等奖132篇,三等奖68篇,优秀奖67篇。吕源、王秀芳、康丽华、李凤云、任晓燕、吕美、郑华、亓茜、刘栋国、张莉、刘翠红、吴修峰、刘泉英、刘玉双、房静、苏爱玲获得优秀指导奖。

  在新的学期里,学校教科室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一如既往为教师、学校服务,积极推动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更好地打造学校教育科研的品牌。

教科室工作总结13

  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在进修校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任务,本学期,我们确立了以校本教研发展为本,以小问题入手的科研兴教主体战略,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服务,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办学。

  一、主要工作回顾:

  1、以做好教师教育教学为基础,开展大规模的教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认真做好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随笔的评选。我学区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月撰写一篇,期末教科室共收集了62篇教学随笔,47篇教学案例和35篇教学论文,教科室组织学校学术委员会对教师们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随笔、案例进行了认真的评选。推选出部分教师的教学随笔在教师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学习,同时还选出李如彬、陈海燕、罗玉梅、广雪芹四位教师的教育管理论文参加市级优秀学术论文评比。另外,要求全学区的教师在期末认真进行总结工作,即进行学科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学科教学经验的总结。

  2、努力抓好教师业务学习工作,加强教师业务知识水平。首先抓理论知识学习。我们以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教师们学习理论知识,向教师们传输新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们把握自己的.教学观。一段时间来学校教师学习的文章《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学校校本教研》等。我们努力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新稞改理念深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案每课时教师们都要写教学反思,每月写教学随笔,每期写学科总结等,让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经验中获得好的教学方法。其次抓思想观念转变:学区分中心校、村校、教研组层层组织学习教育局、进修校、教导处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通过学习教师的观念转变了,心理障碍解除了,行动就积极了,这学期组织的青年教师赛课,语、数学科各有12名教师参加,并且参加的教师上课都非常地棒,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思想,能够抓住课改得主渠道。

  3、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做好有关课题的结题工作,进一步凸显我校课改特色。

  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是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学校的每个课题组紧抓课题研究计划的制定、上好课题研究汇报课、组织课题研讨活动、课题研究手册的记录、实验资料整理和撰写研究论文等常规管理。期初教科室将每个课题组的进度开展情况列入计划,确保每个课题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在研究过程中,组织广大课题研究教师依托于各自的教学实践工作,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多出成果,并使科研工作来自于教学,并回归于教学。9月我校研究的旅游套餐区级课题《我是小导游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研究《苗族歌舞走进校园》、《民族工艺品制作研究》已经顺利结题。现在正在进行《村校管理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的研究进展良好。

  “人才出课题,课题出人才”。本学期教科室了解了各课题组的研究情况,对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和督促,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终结性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做好有关课题的结题工作。

  4、搞好继续教育工作,规范继续教育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配合进修校认真搞好教师的学历进修培训、以及教师的“三课”培训工作,同时对我学区新教师进行了培训、管理和考核工作;顺利组织教师完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和普法知识的考试工作,并及时进行了继续教育的登记、验证、档案建立、上报材料等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在这学期里,教科室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各部门密切配合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思考、去落实。有些工作的开展不够积极主动,有时工作时有些瞻前顾后,开展工作不够大胆,在今后的工作中教科室将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职责,树立教科研人员作为研究者、指导者、服务者的新形象,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我校课程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教科室工作总结14

  一、校本研训主要工作内容

  1、教师专业阅读和自学:

  我们每人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书籍,看若干杂志,摘录读书笔记,写一篇读书心得,每年写一篇论文或案例,上一节公开课,上交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交2篇较详细的评课稿。

  我们还鼓励教师开设博客,以博客为交流学习的阵地,积极撰写教育教学的反思。在专业阅读方面,我们就做了多种尝试,从开始的摘录笔记到后来的书旁随笔再到上个学期的博客记录,到这个学期开始的读书分享活动,从教师的自由阅读和根据教师的需求来给大家购买教育专着,从现场交流到网络交流,我们力求使老师们喜欢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用,不做无用功。为鼓励教师学习,我们组织先进教研组评比、优秀博客评比、论文评比、基本功评比等,让教师们得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一展长才。

  在区级及以上的各项评比中,我们的获奖人次和等级的可喜的提高也证明了老师们付出的努力和学习的成果。我校还每年收集整理大家的学习研究成果,汇编成成果集,把这些努力和成果都呈现出来。

  2、师德学习:

  今年暑期师德培训的主题是“和谐教育,幸福师生”。我们学习了任勇老师《师者:如何做更好的自己》,聆听了谢树华局长的《爱与责任——师德之魂》,体会了黄瑞华校长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追寻》的引导,跟随陈洁老师领略了《永远行走在路上》的风景。老师们认真学习,反思自己的职业发展,制订好适合自己的学年发展规划。

  3、教师经验交流:

  我们每个学期的期末都会举行一次教师茶话会,进行经验交流,在每一次的交流会上,我们知道身边最真实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经验,感受到教师们丰富的情感和兢兢业业的职业态度,也欣喜地看到教师们的能力和进步。

  4、校本教研:

  我校一直常规性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听评课、集体备课、作业和评价讨论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基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出于教师的主动解决问题的心理。20xx学年,我们确立了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主题展开教研组磨课活动,通过文本解读、集体备课、理论学习、观课议课、研讨改进、多次磨课、案例学习、案例撰写、等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树立教学研究的意识、寻找教学研究的方法、提高解读文本和解读学生的能力、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同时请专家老师来给大家做相关的指导和培训,使大家在做中产生的疑问和思考能够得到解决和产生深一层次的思考,能够逐步往教学研究的路上走下去。

  5、骨干培养:

  为了使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我校这两年相继开展了学科骨干评选、教学新苗评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大力锻炼了年轻教师,一部分老师成为学校骨干、片区骨干、区骨干。并结合市区和学校的骨干考核机制加强对骨干团队的建设。

  6、青蓝工程:

  新教师的成长是学校教师队伍发展中最重要的一块,为此我校为每一位新教师配备指导师,隆重举行拜师仪式,积极开展青蓝工程活动。通过随堂课、汇报课、指导师指导、专家指导、理论学习、出去学习等多种方式,带动新教师积极快速地成长。近一年来新教师在区教师素养比赛、课堂教学评比、教学新苗评比等多项活动中获得许多佳绩,这跟他们平时的努力和多次活动的锻炼是分不开的。

  7、班主任论坛和培训:

  我们成立了班主任论坛,每学期进行班主任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并带所有班主任到上海名校参观和学习,还给每位新班主任配了一位或两位经验老到善于班级管理的班主任做指导师,力求使每位班主任都能做到最优秀。

  8、评价研究:

  我们每学期期末都要进行试卷分析和讨论,平时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教育教学检查和反馈,引导教师做好学科作业、课堂、学生等评价,同时邀请专家老师来给我们做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批改、教师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指导,使老师们知道什么是好教师好课堂,如何正确评价学生和课堂,建立正确的评价观。

  9、课题研究:

  20xx年,我校三个课题在区立项,其中一个课题还是国家课题子课题。我们邀请了专家老师到校指导,并开展了相关的课堂教学和专题研究活动,努力使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发现,教师小课题的研究对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也更加具体,因此鼓励教师往这个方面发展和研究。xxxx年,我校又有三个教师小课题在区里立项开始研究。

  二、校本研训工作的特色

  我校教师队伍的特点是年龄层次较轻,教学业务方面非常认真,但很多教师偏重对学生的教育和辅导,而无暇或无心在专业方面做更高层次的发展和突破。所以,我们尽量脚踏实地,引导教师通过对自身工作的反思来引导大家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并通过各项教学研讨和评比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在校内和校外都创造各种学习途径和平台便于教师更好地学习,特别是重视骨干教师和新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图使学校尽快地脱颖而出一批比较优秀而积极的教师,同时带动其他教师的共同成长。

  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子女,本地孩子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儿童,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可能得到家长太多的支持和帮助。学生和家长的特点使得班主任工作特别重要和艰难,为此我们从去年开始开展班主任论坛,定期讨论孩子教育教学问题和班级管理问题,分享经验和心得,提高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素质,也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针对问题,制订计划,提高班主任论坛的效果,更好地发展我校的班主任队伍。

  三、效果及反思

  近两年来,教师对自身学习和发展越来越重视,积极性提高较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取得了许多成绩,在各项专业评比中,获奖的层次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校本教研工作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引导下,在各位教研组长的积极组织下,有序地开展,形成了教师常规的学习活动。

  但,教师的工学矛盾较大,老师们普遍认为精力不够,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和学习。

  或者在研训学习中,感触较大,但一到工作中,为琐事所累,便又回到以往的状态,不想做改变。而且,老师们遇到问题时,很难把问题化为研究的目标,同时由于缺少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难以理清自己的问题,不知道怎么处理问题。在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学生的了解中,老师们不够深入钻研,读书和学习都不够丰富,自我的思考和实践也不够深入。所以,即使积累了一定量的经验,却很难达到质的提升。

  因此,我认为,接下来的重要工作是引领老师们去读书学习,学习在校本研训中把问题转化为研究的目标,学习如何通过校本研训解决一个一个问题,在讨论和研究中体会到研训的作用和学习的快乐,使研究和学习成为教师的习惯。

教科室工作总结15

  一学期来教科室在县发展中心、校长室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在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下,根据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真抓实干,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精心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 致力实现“全体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理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开展的工作

  (一)制定教研活动计划

  学期初,教科室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召开由学校领导、教科室人员与各教研组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围绕着本学期教研活动的总指导思想:“以继续深化课堂有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体要求,对本学期要开展教研活动作了一个全盘的规划。会后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制定各自较为科学的、系统的、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从而明晰工作思路,让教研工作的开展有章可依。

  (二)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教师虽有了一定的学识,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变革,知识在更新。特别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更需要我们教师首先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这样才能不贻误下一代。因此,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多渠道的对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期初教科室开展“拜师学艺”活动,为青年教师聘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傅,并对师徒提出各自的具体要求,制定好实施方案,每学期结束由教科室组织考核。培训内容:教学常规(如何备好课、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如何上好课、如何评课)、教材研修及课堂教学法的'学习及班级管理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在课堂教学示范课、观摩课、典型课例研讨等,加速新教师在思想上和业务上的成熟。

  (三)积极开展丰富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1、加强对公开课教学、研究课教学、听评课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认真积极地开展校内听课活动,促进教师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搞好教研工作的传统。本学期,这个光荣的传统还在继续得到发扬。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一起讨论,共同参与。每次活动,我们都认真抓好以下环节:对于校级公开课,由教科室组织安排、对于各科组内公开课由科组长负责组织安排,且要求听课教师做好听课记录、评析;及时安排听人员课参与评课;当场做好课堂教学得失的总结。

  2、组织好以“赛”育人活动

  本学期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业务技能的竞赛活动,立足岗位,以赛促研,以赛“练”人,以“赛”育人。开展“同课异构”、“命题比赛”大比武;优秀论文评比,有效地以促进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3、改善集体备课方法,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

  本学期在集体备课中做到了“五定一交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作业量、交流教学体会。

  4、加强对课堂教学指导、引领本学期,教科室按校长室的要求,组织各科教研员、骨干教师深入课堂,推门听课,指定听课,查看备课本,看作业、单元试卷批改,听学生意见,及时了解教学基本情况,及时反馈反学中的得与失,真诚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5、组织各种竞赛和研讨活动

  本学期教科室注重宣传,鼓励老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这不但让老师把握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也在为学校争取荣誉。

  (四)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深入推进了每周三“教研活动日”的活动,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载,有活动结果反馈等,每位教师由原先的被动变为了主动收集材料在会上交流,并各抒己见,真正开成了具有学习研讨性价值的会议,坚决杜绝了不开临时性的会,不开无计划无准备的会,不开无针对性不能解决问题的会,不开搞形式走过场邀功请赏的会。不过,本学期由于其他会议占用周三时间较多,导致活动有点不正常。建议明年初制定计划的时候,要全盘考虑。

  (五)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教研显得具有很大的优势。教科室十分重视网络教研工作,学校网络由专人负责管理,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比如浙江教育云。

  (六)认真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

  本学期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培训活动,都及时安排教师参加。

  (七)与其他处室密切配合,完成临时性任务。

  配合教务处对教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为教师工作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取得成绩

  1、教师的业务学习和课程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

  通过本学期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教师的业务学习意识和课程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外出学习、远程网上学习、科组内交流与自学等的方式进行业务方面的学习,这些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提高;集体备课、讨论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困惑问题等都增强了教师的课程研究意识。教研活动的开展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2、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得到进一步改善

  本学期抓紧了教学常规检查,并结合各项教研活动,促使教师端正了工作态度。通过校级公开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使教师能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或探讨,改变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回顾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主要有:

  1、参加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不多,没有及时地把握教学方面的存在问题。

  2、有些教研组教研活动流于形式,个别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研组活动记录不详细等。

  3、集体备课中有些教师出勤不尽力,备课中发挥不了集体的最佳智慧,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备出的教案照本宣科地用。

  4、公开课听的多,评的少,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也是敷衍了事,走过场。评议平淡肤浅,泛泛而谈,触及不到关键问题。

  5、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数量甚少,获奖论文不多,要继续鼓励和加强。

  6、怎样让新教师更快地成长,师徒结对制度如何更好的贯彻落实,行动上力度还不到。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针对这些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争取把教研工作越做越好。

  1、加强教科室自身发展,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培训、外出参观等形式,提升自身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的能力。

  2、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大培训力度,以课改培训、教科研活动为载体,争取申请更多的名师工作室。

  3、针对部分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薄弱,今后要加强培训、鼓励教师运用好微信、浙江教育云平台来加大与世界的沟通与自我知识的沉淀。

  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的教研活动会使教师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教研工作,要认真探究本校的情况,结合有限的资源,并常与兄弟学校交流开展教研活动的经验,开展适合本校的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研工作更充满活力。

  5、制定教研组、备课组考核量化机制,使得考核有章可循。

  一年来,教科室认真履行研究、指导、服务 职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奋力开拓 ,教研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虽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克服薄弱环节,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把握疑点,瞄准焦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与时俱进,我们就一定能够“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不断提升教研工作的层次与水平。

【教科室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教科室工作总结08-22

小学教科室工作总结01-30

教科室工作总结15篇03-06

小学教科室学年工作总结06-15

教科室年度工作总结05-27

教科室工作计划10-02

教科室工作计划11-15

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10-10

初中教科室工作计划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