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时间:2022-02-16 18:46:0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1

  理论是天,实践是地。有了实践中的摸索,也须有理论的充电。近来,在空闲时间中读完了由董蓓菲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在书中,编者采集了当代小语界的名家主要事迹,尽显小语名师风采,让我大饱眼福。有语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有甘当孩子王的斯霞,有在作文教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贾志敏······这里我仅选择自认为值得探讨的几段话语。

  1、斯霞的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应尽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学生丰富的口语基础来识字,促进学生的联想,温故而知新。识字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遣词造句的基本功,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使读、说、写、用密切结合起来了。

  要让学生掌握识字的基本工具——教好汉语拼音和一批独体字,以提高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要随时掌握学生知识情况,接受能力,做到该快则快,不可一成不变地看待学生的识字能力。

  早在1958年,斯霞对旧的识字方法进行改革,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力量,大胆实验。半个世纪过后的今天,斯霞的教育思想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对于斯霞前辈创立的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教学流派,我对它是理解如下:

  ⅰ边识字边阅读。该流派的最主要观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再加上句不离段。把识字教学和培养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课程提出对于小学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是有一定道理的。

  ⅱ儿童识字的初期,主要矛盾在于字音和字形。经过一段时间的汉语拼音教学和掌握字形结构规律的训练,识字的主要矛盾转向字义。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指导下,教师重在加强汉字的音、形、义间的联系,据说这样做是符合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的。

  2.李吉林的情境教学

  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教材的内容。教师是儿童心目中的智者、示范者、敬爱者,甚至是权威者。这么一个从儿童的眼里看来最鲜活的,应该辐射着美的人体形象,它是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让学生感受其美的。

  李吉林认为,情境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识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②

  李吉林情境教学在目前的小语界还是应用广泛,说明它的科学性和具有的时代特征。我认为,情境教学不仅仅适用于小学语文学科,而是可以广泛地运用于数学、英语、科学等各门学科。大学里,我曾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小语的教学理论是否可以和小数的合二为一呢?像情境创设上,两者是不谋而合。有人说,情境教育是真正的儿童教育。因为它考虑到了儿童的特征,了解儿童、体验儿童,在此基础上提出。李吉林以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为目标,借鉴心理学中的暗示、移情、角色效应以及心理场等理论,构建情境教学基本模式。它相对于之前的教学理论而言,先进性在三个方面:ⅰ拓宽了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改造;ⅱ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ⅲ利用角色效应,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ⅳ注重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当然,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称其为理论,怎样把情景教学更好地实施于日常教学中?这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①中庸之道情境的吸引力不能太弱,引不起学生的注意;情境的刺激不能太强,学生的精力都花在感受情境上,弄巧成拙。②适合的才是最好。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教学内容和具体学生的情况分析。③目的明确。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知识学习得更快、更好。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知识学习服务,切忌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本末倒置。

  3.对于教师角色的理解

  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演员,半个书法家,半个播音员,半个心理学家,半个······总之,是个杂家。③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是个既没有技术性有很需要有技术性的职业。说“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技术性,是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人人可以是老师,而且人人本来是老师。父母、兄长、朋友这些在担任着自己角色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教育着他人。听说,以前农村里把什么活不会干的人安排当小学教师,看来有真实性的成分。至于教师这一职业很需要技术性,那是显而易见的。甚者,教师必须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那得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十足的杂家。当然,横向的充分发展阻碍了教师在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只能称得上是“半个杂家”。教育是教师的着眼点,也是归根处。足够多的“半个家”才称得上是一个教育家。

  早期,有人关于教育是门艺术还是科学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其实,教育不仅是门科学,有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等理工科学问为它奠基,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讲究艺术性。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2

  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学到很多新理念、新方法,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与语文教学方法有关,而语文教学方法论是和辩证法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

  一、整体与部分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他举例《项羽本纪》,是历史故事;只有作为文章去学习,理解章句间的法则的时候,才算作语文教材。“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从而得出明确的结论:“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所以选择语文教材不能“淡化形式”,必须要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语言兼顾。从语文教学来说,也不能“淡化形式”。如果只着重在内容上、思想上的理解,那和思品课、历史课、社会课等课又有何区别呢?

  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如何理解“感悟”一词呢?“感悟”一词,《辞海》上的解释:“受到感动而醒悟。”也就是说,有所感触之后有所领悟。由此可以看出,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还以《飞夺泸定桥》的第三段来讲,只有理解了夺桥时的危急情况,才能被红军在那“千钧一发”之际,“奋不顾身”的英勇形象所感动,从而才能领悟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在情感上感受红军的伟大。所以理解和感悟应统一起来,相互促进。

  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感悟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3

  今天我拜读了杨松老师的《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运用初探》,文中这样描述:

  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联想和想象,给学生发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注入活力。例如,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我选用了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中的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来导课:一家三口在攀崖时,发生了意外。为了减轻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了悬挂自己的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们。这个片断体现了人性的美丽、父爱的崇高、伟大。其内容和课文内容十分吻合,主题也极其相似,这样的导入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又将斑羚飞渡制成了动画:随着猎人、猎狗渐渐缩小包围圈,头羊果断地指挥羊群按老年和少年分为两群,然后走出一老一少一对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老斑羚紧跟在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窜跃出去,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落的瞬间,老斑羚正好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随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山涧的上空架起了一座用死亡做成的生命之桥。在这悲壮、逼真的.场景和音乐声中,学生沉重地感受到了一次心灵的冲击和震撼,看后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文本的主题已深刻地印刻在学生的心中。

  多媒体校园网具备大量储存信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并能使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李时珍》一课时,我下载了网上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装到教师机上,并设计一个问题:请你评价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供学生探究学习。学生通过阅读书本和查询教师机上的资料完成了作业。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信息加工的方法不同,答案也丰富多样。我从中发现不少作业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和创新精神。有的学生输入:“《本草纲目》并不能称得上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因为清代有人写了一部《本草纲目补遗》,就是针对《本草纲目》的缺点重新编著的,比《本草纲目》更进了一步。况且新药不断被发现和发明,因此完善的药物书应该没有,有也只能算是比较完善的。”然后无能过网络将学生的见解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即改,互相启发。激励着所有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我读完这些内容,觉得杨老师在语文课上运用了教学信息技术,通过创设情景,感悟语言文字,发挥信息优势,培养探究精神,我也不妨做了一些尝试: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习作能力上下了一番功夫。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尝试给学生建立“电子作文本”,将学生自认为优秀的作品全部在网络上保存,学生对这一做法很感兴趣,即使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每一次也都能认真的完成,并独立设计版面,做得一丝不苟。

  我曾教过一节关于“倡议书”的写作实践课。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环境”的资料,在课上进行演示。然后在此基础上,我给大家介绍“倡议书”的写作内容和基本格式,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直接完成向全社会呼吁环境保护的“倡议书”。这节课,跟以往的作文教学有着天壤之别:学生搜集的材料来源广泛,丰富多彩,介绍方式也多种多样;在电脑上创作,比写在作文本上更规范,速度更快;将稿件了到网上,学生更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仿佛是为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一样。

  我们必须明白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忽略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多媒体教学不可能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过多失当的使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不利于课堂师生情感互动。只有把多媒体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是语文教育的根本。

【语文教学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07-07

教学勇气读书笔记01-11

数学教学读书笔记03-13

《我小学语文观》读书笔记06-22

语文的教学反思04-20

五年级语文读书笔记11-09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03-16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06-17

语文教学总结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