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1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一篇略读课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教学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即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的。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所以,在上课前,我就准备了一个地球仪,打算让学生在了解了魏格纳的奇妙想法之后,让学生借助地球仪观察是不是跟作者说的一样,是那样惊人的吻合。但效果不佳,在让学生观察时大部分学生连位置都找不到,何况还要进行对比呢?后来,在听取优秀教师的评课之后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没有认真地阅读课文前面的那段话,没有很好地把握这篇课文的目的。应该一上课就出示地球仪,然后让学生们观察,交流自己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新课,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就不会连位置也找不到,相反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想学习这篇文章。看到题目,他们肯定会问“这个发现是什么?是谁发现的?是怎么发现的?”课文学习就这可以这样进行下去。所以一节课的.开头很重要,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像这一课,这个地球仪就犹如一粒石子投进了学生心田,从而激起学生观察的热情。到再学习《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时,学起来就会很顺利,学生也会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使课文描述动起来。这样一来,整堂课不管是课堂气氛还是学习效果都会大不一样。
当然,我上的这堂课是不成功的,开头就没引导好,说别说后面了。一上完这一课自己都觉得乱乱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行,没有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发散开去,错失一个个好的机会。总之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很多,有待我去慢慢学习,提高。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2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重在学生自主学习,自读感悟。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本节课,我通过自读、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地图、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教学中,以“发现”为切入点,围绕“吻合”、“奇想”、“中龙”进行教学,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考证”的阅读全过程。突破难点时,在课前,我就准备了地球仪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了解。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大屏幕把世界地图放大在学生面前,让每个学生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着,在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我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然后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如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这样几次观察,学生对于如何推理魏格纳提出的假说就自然解决了。这一课上下来,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浓厚兴趣。
另外,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结合本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学会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说说初秋时分,校园、田野、江南路旁的绿化带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并把自己说的或听到的写下来。
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3
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四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主要是通过魏格纳因为观察世界地图而发现了大陆漂移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告诉学生要善于观察,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科学真理就在我们身边。
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用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大意;第二课时主要将了魏格纳是如何有这个发现的,以及从魏格纳身上我们学会了哪些品质。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我怎么讲也不能将文章讲透,讲得学生无论从内容还是中心思想上面都理解透。但是,这是一篇选读课文,道理上,我只要上一个课时就行,可是为什么我上了两个课时还不够呢?那么这种选读课文,我究竟要怎么教呢?对此,我查阅资料,也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学会了很多。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3到4年级学生要“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选的课文不必要像精度课文讲得那么详细,要不就不能分选读和精读,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课文,只要掌握课文中要认、写的生字词,粗知课文大意即可。
二、怎样让学生粗知文章大意呢?我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从他们那里得知,对于这样的课文,可以提出一、两个大问题让学生思考,将这个大问题答出即可。例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只要提出: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学说?即可,学生只要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然后再稍作小结,这篇课文就可以结束。
三、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让学生学会通过工具书理解课文生字词和难理解的词语,扫清课文阅读障碍。现在四(4)班和四(3)班的学生都没有课前预习和自学的习惯,所以要对他们有一些硬性的规定,学新课文之前一定要对照字典或者《小学教材全解》来理解课文中生字词。
以后的教学中,要分清新课标教学大纲,不做无用功。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0-16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10-04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12-13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2-11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08-11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2-28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09-18
《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10-19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