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儿歌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儿歌内容。
2.感受“子”字儿歌的特殊韵味。
3.尝试用简单的食品名称替换,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儿歌《小猴子做包子》。
2.挂图《小猴子做包子》。
3.猴子玩偶、猴子卡通头饰、实物栗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猴子”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小三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幼:想。
师:(出示猴子玩偶)小三班的小朋友大家好,我是小猴子,很高兴见到小三班的小朋友们。
二、欣赏并学习儿歌,在朗诵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子”字儿歌的韵味。
1、观察图片,了解内容。
师:(出示图片)快看,小猴子头上戴着高高的厨师帽,手上拿着铲子。咦,他在炒什么呢?
幼:蛋糕….豆豆…师:小朋友们,你看它在锅里炒着,下面是个炉子,它是圆圆的,再用你聪明的'脑袋想想哦。
幼:核桃..(有个幼儿回答栗子)师:来小朋友看看这个是什么(拿出实物栗子),你们真棒,猜对了!
师:噢,小朋友想的真好,原来小猴子在炒栗子,它准备做包子给小兔子。
2、初步学习儿歌师:来小朋友看看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做《小猴子做包子》,跟老师读两遍。现在呢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认真听看说了什么?
(1)出示图片,老师指图片有节奏、完整朗诵儿歌,幼儿欣赏儿歌。
(2)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念儿歌。(教师指图幼儿尝试跟读儿歌)
(3)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和我们平时念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朗诵时有意识强调“子”字)师:(小结)这首儿歌的每一句话后面都有一个“子”字,让儿歌特别好读也特别有趣,我们再念一遍。(教师带幼儿打节奏,有节奏的拍手让幼儿读)
三、游戏:小猴子送包子师:小兔子说它好饿啊,想吃包子了,我们一起变成小猴子送包子给小兔子吃好吗?
幼:好!(幼儿念儿歌1-2次)
四、结合生活经验,仿编儿歌。
师:如果你是小猴子,你还会炒什么呢?
幼:蛋糕……师:如果请你做包子,你会送给谁吃呢?
师:为什么想要送给他呢?
幼:(幼儿自由回答)(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幼儿在念儿歌的基础上,培养幼儿关心家人关心同伴以及老师的良好情感)
五、结束部分
师:现在老师已经等不及了,宝贝们,请你们一起跟随老师,我们坐上小火车,一起去做包子吧!
附儿歌:
《小猴子做包子》
小猴子,戴帽子。拿铲子,炒栗子。
炒了栗子做包子,送给邻居小兔子。
教学反思:
《小猴子做包子》这是一首比较有趣、比较好读的儿歌,它让幼儿听起来都比较感兴趣。
因为是小班语言课,所以我注重内容的衔接,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先用“小猴子”来导入,引起幼儿的注意。由礼物来引出贴图,从而展开儿歌的学习;第二部分我让幼儿去模仿小猴子拿铲子、炒栗子、做包子、送给小兔子。让幼儿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去学习,通过询问问题让幼儿主动去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我让幼儿仔细去聆听这首儿歌和其他儿歌有什么不同之处,着重强调末尾的“子”字,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第三部分通过让幼儿做游戏去体验;第四部分结合生活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拓展;最后部分用开小火车来结束本课。
小班的课堂时间应该在25分钟左右,可是我却只用了20分钟,没有把握好时间。在上课给幼儿做动作时表现应该夸张点,把内容讲的很好而忽略了儿歌名的讲解,这是在上课时一个大的误区。为了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变换方法让幼儿学习。在上课途中要尽量坐下来,为了和幼儿同一视线,尊重每名幼儿。
这是第一次上小班的课,通过上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要多看优质课,学习教学方法。我觉得上课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我要慢慢学习,做好充足准备,为成为一名优秀幼师作准备。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儿歌,能借助动作与游戏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2、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小金鱼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若干盆小金鱼。
2、幼儿人手一份小金鱼头饰。
3、快乐的游水音乐,《春天》伴奏曲。
4、“小鱼虫”图片若干、布置“池塘”游戏区。
5、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春天》,引起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多漂亮呀,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来,让我们一起听着春天的音乐跳个舞吧!
2、集体一边表演一边进入活动室。
二、在自由观察中对金鱼的特征有个初步的感观了解。
1、师:春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呢,它呀会在水里游来游去,猜猜看,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想法)
2、(出示多个金鱼缸)看!是什么呀?(小金鱼)大家快去和小金鱼说说话吧。
3、幼儿自由参观各个桌子上的小金鱼,引导幼儿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金鱼是什么样子的?
三、观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金鱼的主要特征,学说儿歌的第一、二句“小金鱼,眼睛大,游来游去不说话。”
1、师:说说看,你看到的小金鱼长得是什么样子呀?
2、(打开实物投影仪)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金鱼的眼睛在哪里?你觉得金鱼的眼睛是大还是小呢?(引导幼儿做做“大眼睛”的动作,并跟老师说:“小金鱼,眼睛大。”)
3、师:小金鱼听见小朋友夸它的眼睛大,心里可高兴了,看,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多快乐呀!(老师拍打金鱼缸,幼儿观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在欢快的游水。老师用语言感染、刺激幼儿“游来游去”。)
4、师:小金鱼游来游去多好玩,如果你是小金鱼,会怎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呢?(鼓励幼儿一边说“游来游去”,一边表演不同的游水姿势,提高幼儿的动作创编能力。)
5、师:小朋友表演的“游来游去”真好看,连小金鱼都在表扬我们呢!哎呀!小金鱼来了这么长的时间,小朋友还没有跟它说说话呢,来,你想跟它说什么呢?(幼儿轮流跟实物投影仪中的小金鱼说说话,鼓励幼儿随意说什么都可以,只要声音响亮一点就可以了。)游戏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都跟金鱼说过话了,那你听见小金鱼跟你说话了吗?(没有)原来,小金鱼是不会说话的。(教师用儿歌语言进行小结“游来游去不说话。”鼓励幼儿跟说。)
6、集体朗诵、表演儿歌中的第一、二句。
四、讨论:小金鱼喜欢吃什么?
1、师:小金鱼到我们幼儿园来玩,我们要用好吃的东西来招待他们呀,谁知道小金鱼喜欢吃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2、(出示小图片“小鱼虫”)师:看,这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小鱼虫”)是小金鱼最喜欢吃的。
3、师:小金鱼看见了小鱼虫,会怎么样来吃呢?请你用动作来告诉我。
4、幼儿想象、表现小金鱼吃小鱼虫的样子。
5、老师表演、小结“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请你做做“啊呜一口”是什么样子的?
6、跟老师一边表演一边朗诵:“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
五、学习朗诵儿歌的最后一句“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
1、师:现在,小金鱼的肚子吃饱了,猜猜看,它感到怎么样呢?(高兴、快乐、笑了)
2、理解“欢欢喜喜”的意思:还有一个好听的词语也是表示一个人很开心,叫“欢欢喜喜”。(幼儿跟说)
3、师:小金鱼欢欢喜喜吃饱了肚子,会干什么呢?(幼儿自由猜测)
4、老师表演动作,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老师表演的动作,老师小结:“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幼儿在动作中跟老师朗诵这一句话。
六、欣赏老师完整地、有表情、有动作的朗诵一遍儿歌。
七、幼儿佩戴小金鱼的头饰,随着好听的音乐,采用不同的形式跟老师学习朗诵儿歌:
1、集体跟老师边朗诵边做动作。
2、分男女幼儿朗诵表演。
3、幼儿分成“金鱼、小鱼虫”进行朗诵表演活动。
4、把儿歌朗诵给小金鱼听,完后问问小金鱼:“小金鱼,我念得好听吗?”
5、进入“小池塘”进行表演、朗诵活动。
七、幼儿相互之间拍拍肚子、比比谁的肚子吃得饱、吃得大?表现出可爱的模样。引导幼儿去喂食小金鱼,活动结束。(结束后,教师可以随意播放《小金鱼》的歌曲录音,激励幼儿参与下一个活动的兴趣。)
附儿歌:
小金鱼
小金鱼,眼睛大,
游来游去不说话。
看见了小鱼虫,
啊呜一口吃掉它,
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在农村,家长不重视幼儿口腔卫生,没有养成从小刷牙的习惯,所以我发现班级里的幼儿有很多有龋齿和牙垢现象,这可能是经常不刷牙,不能正确保护牙齿导致的。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养成常刷牙、勤漱口的习惯,我特设计了教儿歌《刷牙》的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儿歌《刷牙》,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刷牙的内容。
2。教育幼儿从小养成刷牙、漱口的习惯,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3。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重点难点
让幼儿按儿歌的内容记住刷牙的方法,并每天坚持刷牙,养成常刷牙、勤漱口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新牙刷、一面小镜子。
2。教师搜集吃过巧克力、黑芝麻糖后的牙齿照片和有龋齿、牙垢的照片。
3。儿歌《刷牙》的DVD光盘。
4。牙齿大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照镜子
问题:看看自己的小牙齿长得什么样?有没有不同的、特殊的小牙齿呀?
幼儿汇报后师指出班级幼儿龋齿、牙垢的实际情况
2。看照片:
(1)问题:看看平时我们吃过东西后的牙齿是怎样的?
幼儿会发现:牙变黑了。
(2)问题:再看看这些牙怎么了?(师出示龋齿、牙垢的照片)
幼儿会发现:牙坏了、脏了。
(3)根据两组照片,引发幼儿关于保护牙齿的讨论?
引导幼儿说出刷牙、漱口等方法
3。想办法:
问题:平时你刷不刷牙呀?怎样刷牙呀?你会吗?
请个别幼儿来示范。
老师拿出牙齿大模型和大牙刷来进行实物演示。
二、活动部分
今天老师教大家一个儿歌《刷牙》,你们要认真听、用脑记,看看谁最先记住。
1。教师播放儿歌《刷牙》
问题:听一听儿歌中是怎样刷牙的?
2。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习。
3。让幼儿跟着播放一起学习
4。让幼儿边做刷牙的动作边说儿歌。
问题:现在谁来说说儿歌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刷牙才能刷的干干净净?
引导幼儿汇报
5。师幼再一起背背儿歌
三、游戏部分
将幼儿分成两组扮演上下两排牙齿,教师在当中用教具大牙刷帮助“两排牙齿"刷牙,让幼儿根据大牙刷的方向有节奏的扭动身体,说完最后一句儿歌再笑着露出自己的小牙。
四、巩固部分
让幼儿用自己的小牙刷实地刷一遍牙。
五、延伸部分
除了刷牙,还有什么办法保护牙齿?引导幼儿汇报后师小结:不吃过硬、过甜、过冷、过热、过酸的`食物,睡前不吃零食、不吃糖,定期检查牙齿等。
教学反思
1。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本节课由于有牙齿的实物模型和照片,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都能积极自主的参与活动过程,也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刷牙的动作。在师幼互动交流中,孩子们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很有思想,这也在我意料之外,我总以为孩子小,放不开,没有想到孩子对儿歌很感兴趣,记得快、动作可爱,轻松的学会了如何刷牙。以后我要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
2。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从教学效果看很好。孩子们都知道了刷牙的方法,也意识到刷牙能保护牙齿。在巩固练习时有龋齿和牙垢的孩子刷的更认真。而且课下孩子们都说以后要天天坚持刷牙、漱口保护好自己的小牙。但本节课也存在着不足,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不够科学合理,游戏的时间短了,以后要尽量多领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小班儿歌“刷牙”教案与反思》摘要:巧克力、黑芝麻糖后的牙齿照片和有龋齿、牙垢的照片。
3。儿歌《刷牙》的DVD光盘。
4。牙齿大模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照镜子 问题:看看自己的小牙齿长得什么样?有没有不同的、特殊的小牙齿呀? 幼儿汇报后师。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
2、能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着改编儿歌。
活动准备:
幼儿印的小手和小脚,幼儿照片。
活动过程:
1、找一找:幼儿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脚,哪个小手和小脚是自己的。
2、学会儿歌:“小手和小脚”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你有几只小手?小手会做什么?小手会洗脸,会梳头,它的本领怎么样?老师将小手的这一段再念一遍。我有两只小小手,会洗脸,会梳头,我的小手本领大。
师: 你有几只小脚?小脚会做什么? 小脚会走路,会跑步,它的`本领怎么样?老师将小脚的一段再念一遍。我有两只小小脚,会走路,会跑步,我的小脚本领大。 师生一起念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3、改编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照片照片上的你在干什么?
你的小手还会有什么本领?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小手的本领改编儿歌的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念。
如:我有两只小小手,会画画,会穿衣,我的小手本领大”。
你的小脚还有什么本领?
幼儿说说小脚的本领,改编儿歌内容。
实录:在今天的游戏活动中,我让孩子学习了“小手和小脚”的儿歌,目的让幼儿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并学会改编儿歌。
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有许多小手和小脚是你自己的?
幼儿们一下就把自己的小手和小脚找到了。
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让幼儿自己发挥,讲一下自己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个别)学念儿歌:“小手和小脚”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有几只小手?小手会做什么?幼儿把会做的事讲出来,它的本领大不大?
(集体念,个别念)你们的小手本领真大,会洗脸,会梳头。那么你们的小脚会做什么?
师:你有几只小脚?小脚会做什么?小脚会走路,会跑步,他的本领大吗?集体跟念儿歌。
(个别)让幼儿看看照片,改编儿歌:
如:我有两只小小手,会画画,会穿衣,我的小手本领大。
你的小脚还有哪些本领?如:会跳、会踢球。
反思:因为小手和小脚是孩子们最熟悉的身体部位,平时老师、家长总是在说宝宝用小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宝宝用小脚自己走路,自己走到幼儿园里去。
所以幼儿学习这首儿歌接受较快,通过一次活动基本上掌握,会念儿歌,个别比较能力出色的幼儿还会编,教学效果比较好。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活动由来: 宝贝们情绪稳定下来了,愿意参与班级活动。但是,还不会将小椅子一个一个的放好,经常乱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对,拖着椅子走,推着椅子走,甚至有个别孩子还把椅子扛到了头上,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椅子的本领。
活动名称:生活游戏:我会搬椅子
活动目标: 1、学会搬、摆小椅子的方法,会一个挨着一个摆。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人手一个、大灰狼的`头饰一个。兔跳的音乐、大灰狼的音乐。
2、场景布置:散放在活动室中的小椅子。
3、教会幼儿说儿歌《搬椅子》
活动过程: 一、 师扮演妈妈,幼儿扮演小兔子,跳进活动室。
师:“兔宝宝们在外面玩累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师生共同学小兔子跳进活动室,发现散放在地上、桌边的小椅子。兔妈妈:“哎呀,我们的家怎么这么的乱,小椅子怎么到处乱跑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说出把椅子摆好。 二、幼儿一边念儿歌《搬椅子》,教师根据儿歌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导幼儿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儿在中间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
我们用椅子来摆个家,好吗?来,和兔妈妈一起搭我们的新家。
兔宝宝们摆得真整齐,一定很累了,我们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吧!请林老师来当大灰狼,待会大灰狼出来的时候,小兔子们要赶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戏两遍。 四、请幼儿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妈妈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
吧。记住怎么搬椅子了吗?
小结: 兔宝宝们都学会了搬摆小椅子,长了本领,妈妈真高兴。以后,记得要用我们学会的新本领来送小椅子回家,好吗?
附儿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会搬,两手抓住放胸前。
一个挨着一个放,整整齐齐真好看。
活动后反思: 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之中,兴趣很高,在游戏中学会了搬、摆椅子的方法。这个活动结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为对他们来说不是学本领,而是玩游戏。以后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时,要多思考,多找些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他们乐意参与,并愿意在游戏中学会的活动。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因为刚刚进入幼儿园不会互相谦让,通过李小多分果果的简单情节,来让孩子知道谦让,儿歌动作性强,富有表现力老师可以结合平时孩子分点心,和玩玩具加深对儿歌的理解,从小培养孩子的分享观念,分享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不经意间流露或者发生与同伴交往的一种形式。而谦让,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分享与谦让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分果果要谦让和学会分享。
2、学习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小朋友学会谦让,和分享。
2、让小朋友分清平舌和翘舌音。
【活动准备】
1、苹果图片十个,(九个大的,一个小的)篮子一个。
2、请两名中班的小朋友扮李小多,张小弟,课前排练好儿歌表演。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节表演,介绍儿歌内容。
1、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的苹果,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多少个,(十个)小朋友们看看它们有些什么不一样呢?(有一个是小的)
2、这是中班的两位小朋友:李小多,张小弟。
3、现在我们请出八名小朋友到上面来,排成一排,张小弟坐在最后,李小多表演分果果。
4、问:分到最后一个大一个小李小多是怎么做的(把小的苹果留给自己的)。
5、小朋友们想想他怎么会这么做呢?(让孩子们自己讨论)
6、请小朋友起来讲讲自己会怎样做。
7、教师:我们平时在玩玩具的时候也要学李小多一样,要学会谦让,让着自己的小伙伴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伙伴一起玩,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小伙伴和家人一起吃,大家要像李小多一样做个懂礼貌,谦让他人的好孩子。
(二)老师示范儿歌小朋友学练儿歌。
1、小朋友学练儿歌,模仿正确发音:剩,捧,李,张,自己 。
2、分组练习
3、请个别小朋友到上面来念。
4、请小朋友做分果果的游戏,在游戏中体会到谦让的好处,得到更多的快乐。
(四)老师小结:
李小多是一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他会把大的苹果让给别人,小的留给自己,大家都喜欢他。
4、大家一起听《李小多分果果》的音乐结束。
(五)活动的延伸
让小朋友回家后也学习李小多一样把自己的东西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婆婆。
【教学反思】
幼儿园该如何对幼儿进行分享与谦让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为谦让的基础去对幼儿实施教育?让幼儿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础上去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谦让?
我在儿歌中教学活动中突出了表演,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好的兴趣,让小朋友更好的理解儿歌的内容,让大家学会了谦让。小朋友都喜欢上来表演,都感觉特别有趣。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幼儿分享是比较容易的,而谦让对于幼儿就不太容易接受。也有小朋友会提出要是他,他会把大的留给自己,针对这一情况可能是小朋友都很小,也才上幼儿园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妈妈把好的东西都让给了自己的宝贝,他才会认为大的苹果应给是他自己留着,我就会给小朋友讲我们要学会去关心别人,学会谦让,这样我们都会感到很开心。我们把大的苹果与小的苹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时候选大的,什么时候选小的,我们还可以把我们大人的选择告诉孩子,并告诉他原因,我们也可以告诉我们希望孩子选择哪个,但是,最后的选择是由孩子来做的,那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关注孩子的选择。
幼儿在不断地成长,分享谦让行为的表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学会谦让和分享是美德是快乐!!!
【小班儿歌教案】相关文章:
儿歌春天小班教案09-15
小班动物儿歌教案12-31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集合7篇09-23
编儿歌教案07-28
儿歌《手》教案09-21
儿歌《我》中班教案11-21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儿歌10-18
幼儿中班语言教案儿歌09-09
儿歌活动方案06-25
动物儿歌说课稿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