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12-07 04:18:3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合集6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沁阳市第一幼儿园幼教集团木楼分园 白敬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初步掌握并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让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出正确的儿歌,丰富幼儿的词汇“快活、错——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与儿歌内容相符的课件、(备用挂图)。

  2.动物图片、画纸若干、(与幼儿人数均等)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看卡片做相应的动物动作。

  2.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儿歌《错了歌》。 “小朋友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错了歌》,咱们一起来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放课件,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儿歌的内容。 提问:

  ①儿歌里都有谁?

  ②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词“快活”。

  ③听了儿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学词“错”。

  2.学习儿歌:

  ①教师采用整体教法教幼儿朗诵儿歌。

  ②幼儿练习朗诵儿歌,教师指导纠正不足。 ③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内容。

  3.游戏“找错”:

  ①引导幼儿把诗歌中的错误纠正过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才对?

  ②请幼儿动手将老师准备的动物图片粘贴到画纸上适当的`位置。

  4.请幼儿根据改过来的图片内容创编新儿歌。学词“对”。

  5.幼儿完整的朗诵原儿歌和新创编的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学习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了《错了歌》,创编了《对了歌》还学了词语“快活,错——对”,以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事物,千万别闹出笑话了。”

  2.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

  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一、根据故事内容,找出相应画面。

  二、引导幼儿积极倾听他人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三、懂得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活动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图片四幅。

  二、录音磁带:故事《白云枕头》,歌曲《拉拉勾》。

  三、情境游戏:吵架。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本好看的故事书,可是呀被一个调皮的小弟弟给撕坏了,变成了一页一页的,现在我找不到故事书的顺序了,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来帮助老师,你们先听故事,听完一段故事就找出这段故事的.图,好吗?”

  二、出示图片,幼儿听录音分段讲故事,找出相应的图。

  1、听录音,分段找出故事相对应的图,并请幼儿简单说说图意。

  2、表扬幼儿。

  3、提问: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引导幼儿想像。

  1、小白兔的毛为什么变黑了?胖小猪为什么睡不着觉呢?

  2、幼儿自由讲述。

  3、你们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吗?下面听老师完整的将故事,请小朋友认真的听哦!

  四、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1)小朋友,你们听了故事,知道小白兔的毛为什么变黑了?胖小猪又为什么睡不着觉吗?

  (2)小白兔和胖小猪吵架了,它们说了些什么?

  (3)第二天,胖小猪看见小白兔变成了小黑兔,它心里怎样想?然后它干什么去了?

  (4)胖小猪为什么要采白云呢?

  (5)小白兔用白云洗澡,它变白了吗?它心里怎么样?

  (6)小白兔把白云做成了什么?送给了谁?

  (7)胖小猪为什么枕着白云枕头就能睡着呢?

  五、讨论: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吵架了,他生气了,不理你了,你怎么办呢?

  六、情境表演:吵架。

  1、教师:你们看,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

  2、小结:《白云枕头》的故事告诉我们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没关系,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的原谅别人,大家还是好朋友,对吗?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七、音乐游戏:《拉拉勾》。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仿编句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启发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进行续编故事,并用完整的语句表达绘画的内容。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小石头、森林背景图、小鸡、小猫图片。

  2、句式“xx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x只脚要用来xx”。

  3、白板、绘画纸、绘画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森林背景图,引入活动主题。

  师:森林里,有许多的小动物在走来走去,一块小石头看见了,心里可羡慕了!

  提问:

  1、小石头羡慕什么呢?

  2、小石头想长脚,它会用什么办法?(引出借脚)

  二、模仿句式

  师:小鸡走来了,小石头会对小鸡说什么呢?小鸡是怎样回答的呢?

  1、出示句式:“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2只脚要用来走路”

  2、仿编:“小猫,你把脚借给我好吗?”“不行,我的4只脚要用来跑步”

  ……

  3、:小石头向小动物们借脚,小动物都没有把脚借给它,为什么?

  (小动物们的脚都有自己的用途)

  三、创编故事

  1、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帮助小石头?会带小石头去到哪里走走、看看呢?

  2、请幼儿使用绘画的方式,画己带领小石头游玩的`地方。(要求:简单的,能看懂的)

  2、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学说:“我去xx,小石头也跟着我去xx”

  四、延伸

  1、请幼儿说说在日常生活中都帮助过哪些人,做了哪些事情?

  2、给故事起名字,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散文,感受散文所表现的春天的美。

  2、 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3、 仿编散文,并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带领幼儿欣赏过春雨的自然景色。

  2、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3、 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的头饰各10只。

  活动过程:

  一、以多媒体课件“春天的景色”画面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到处都是美美的。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1、幼儿看课件画面描述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在《春雨沙沙》的音乐声中讨论。

  2、老师简单小结幼儿所描述的内容,并将音乐声放大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律动,表现赞美春色的快乐情绪。

  二、欣赏散文,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春色的快乐情绪。

  师:春雨下得真欢哪!咦,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想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1、 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幼儿欣赏散文一遍。

  2、 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提问:

  ① 散文的名字叫什么?散文里都有谁呢?

  ② 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麻雀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小黄莺又是什么认为的?

  师:它们又分别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

  3、 老师演示课件,幼儿再次欣赏散文一遍。

  4、 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① 春雨像什么?是怎么落到地上的?(学习词汇:没完没了;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春雨)

  ② 小鸟们在争论什么问题?

  ③ 小燕子为什么认为春雨的'绿色的?(动词:落、淋)

  ④ 小麻雀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红色的?(动词:洒、滴)

  ⑤ 小黄莺为什么认为春雨是黄色的?(动词:落)

  三、表演散文。

  师:小鸟们各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小鸟一起来争论这个有趣的问题,好不好?

  1、幼儿每人从座位下面拿出一个头饰,并看好自己是什么小鸟。

  2、师幼一起朗诵散文,老师利用课件提示,幼儿表演。

  4、 幼儿互换头饰,再次表演一次。

  四、仿编散文。

  师:春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出美丽的颜色。那春雨还会是什么颜色,会落到哪儿呢?还有哪些小鸟会来争论?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1、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仿编,老师巡回指导。

  2、 老师示范仿编。

  3、 请2—3名幼儿到集体面前来仿编,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结束部分。

  师: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在说什么呢?你们听——

  1、 放录音:春雨的话。

  2、 带领幼儿学说春雨的话。

  3、 师:春雨的色彩这么美,也打扮出了我们美丽

  的春天,到处都是美美美。让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春天还会在哪里!

  4、 律动《春天在哪里》出活动室。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尝试创编故事《会走路的鸟窝》,能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说说中,萌发爱护小鸟的情感。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重点:

  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教学难点: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会走路的鸟窝》、鸟窝PPT

  教学课时:

  30分钟

  教育理论依据:

  一)选材的依据:

  1、源于园本特色。结合4月的爱鸟周活动,教师通过故事、绘画宣传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鸟的生活习性及一些益鸟的特殊本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实践中孩子们对其话题很感兴趣。故事《会走路的鸟窝》就讲述了一只小鹿小心照顾鸟宝宝的感人故事,对孩子们进行爱鸟护鸟的环保教育有积极的意义。

  2、幼儿发展。《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指南》指出:大班孩子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对文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价值的分析:

  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从而更关注于生活、关注于身边发生的事。

  有利于培养幼儿护鸟的情感。

  促进幼儿乐于学习,大胆想象表达的愿望。

  三)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通过故事的编讲、课件的欣赏,激发幼儿爱护鸟类的情感,树立幼儿环保意识。

  经验与认知:观察到鸟窝对小鸟生活的重要性,引发幼儿关注鸟类。

  语言与能力:能根据画面及教师的提问大胆想象猜测并回答表述,培养专注倾听、认真观察及大胆想象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出示汉字"鸟窝":你知道小鸟喜欢在哪里做窝?(经验回忆)

  2、出示汉字"会走路的鸟窝":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幼儿猜想)

  3、出示"小鹿"图片: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说说:

  1、幼儿分组进行编讲故事"会走路的鸟窝"。

  2、教师巡回指导:大胆想象。

  3、幼儿分组讲述编讲的故事:声音响亮,人人参与,有想象。

  过度:你们编的故事真有趣,那我们来听听鸟妈妈是怎么说的?

  (三)听听看看:

  1、教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

  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鸟窝会走路了吧?

  2)你喜欢小鹿吗?为什么?

  3、小结:原来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着小鸟。

  (四)情感迁移:

  1、这真是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那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爱护小鸟呢?

  2、鼓励幼儿用废旧物为小鸟做窝。

  教学评析:

  此次活动是结合4月爱鸟周环保活动来设计与实施的,前期孩子对鸟的一些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友好关系及护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题开展中孩子们对小鸟的家是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基于此,通过在"课程资源"中的搜索,老师找到了这次活动点"会走路的鸟窝"。

  其实故事的本身对幼儿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故事中蕴涵的教育价值却很有意义,当然本着优化的原则,随即教师对此活动进行了调整与设计,考虑到班中孩子语言发展的需要,即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幼儿大胆想象故事情节;难点为:尝试小组合作编讲故事。

  在活动中首先运用经验回忆,让幼儿重温对鸟窝的认识。幼儿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展开想象;其次在问题设疑中步步推进,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如:"鸟窝怎么会走路呢?原来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关,这是怎么回事呢?"鼓励激发幼儿不断地大胆地想象,正是有了这些想象的堆积,孩子们才会有丰富的故事情节。

  难点的确立也是基于孩子们一次次的发展需要的,刚开始时孩子的编讲可能是个体的,这在活动中也有体现,慢慢地让孩子们手持图片有序的合作编,而今天的活动中试着让孩子们每一组就一个想法进行编讲,没有序号、没有图片,有的只是每个孩子脑海中想象的画面,然而最终要将她们汇编在一个故事中,这对她们来说协商、合理的排位、个体表达的组合是一个挑战与考验,活动中也花了一定的时间去让孩子尝试与练习,因此在难点的实施中我更多的运用了体验法;当幼儿合作编讲中教师适时的指导与推动也是比较有效的,如一组幼儿在编讲中以1位幼儿为主,其他的孩子几乎没话讲,这与合作编讲的目的是有距离的,于是老师进行了介入与引导,使其进行合理的分配。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了解笋和竹对人类的用途及贡献。

  2、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萌发幼儿爱学习的情感。

  3、学习朗诵诗歌,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活动准备】

  1、诗歌配图一幅;

  2、辅助材料若干(竹制品图片若干,各类工种人员图片若干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感受画面色彩的美,引出内容。

  提问:图中有什么?笋宝宝长大了变成了什么?竹子有什么用途?

  逐一出示竹制品图片加深对竹用途的了解。(竹篮子、竹玩具、竹工艺品等)

  (一)逐一出示各种工作人员的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帮助幼儿了解他们为人类做出的何种贡献。

  (二)情感教育

  提问:小朋友长大能干什么?

  (三)幼儿大胆畅谈自己长大以后的理想。

  请幼儿说说自己长大了以后相当什么样的人?并说出能为人类做出何种贡献?

  二、结合图片学儿歌

  1、边看图片边听教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每句儿歌的意思。

  2、幼儿跟念儿歌,并有情感的朗诵。

  3、分男女两组朗诵,男孩子用竹拍打节奏,女孩子合着节奏念。

  4、互换角色。

  三、小结

  总结诗歌内容,经得起大风大雨磨练的笋宝宝才能成才为人类作贡献。我们小朋友要向笋宝宝那样禁得起磨练,从小好好学习,学到本领才能为国出大力。

  附儿歌《我和笋儿一起长》

  笋宝宝,长得快,

  经受大风和大雨,

  出类拔萃成大才。

  宝宝我,和你比,

  努力学习长本领,

  长大为国出大力。

  活动评析:

  为了达成活动目标,在活动中我以诗歌的形式作为铺垫拉开了帷幕,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让幼儿简单说说画面所表达的意思,然后再听我有表情的朗诵画中所附的'诗歌,并帮助理解儿歌内容,在过程中。借助儿歌和图片,结合目标,提出预设中的问题,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笋儿长大了有什么用途,孩子们在这次安吉游中积累了不少见识,结合所提问题,他们说出了很多竹的用途,有的说,竹子可以做出睡觉的席子、有的说可以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有的说可以做出好玩的竹玩具、有的说竹子还可以造房子等,从上述回答的问题中可以证实孩子们非常了解竹的用途,知道竹子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贡献,接着我以幼儿了解竹用途的基础上为达成第二个目标在活动中生成了第二个问题,“竹宝宝长大了,能为我们人类做出这么多的贡献,真是了不起,要是你长大了,你能像竹宝宝一样这么能干吗?”“请小朋友说说看,你长大了想当什么?能为大家做些什么事?”在我的一系列提问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要当个医生为人类治病,有的说想当警察为人类抓坏蛋、有的说想当科学家研究出别人想不到的好事情,有的说想当建筑师等他们都说出了自己为人类如何做贡献。在这样的气氛中我又为第三个目标,做好了准备,师:“刚才小朋友说的真棒,你们的理想不错,但要真能当上你理想中的人,你还得好好学习,学到了真本领才能实现你的目标,到那时你比笋宝宝还了不起咯。”孩子们受到了我的极大鼓励,学习也更带劲,从他们的言行中足可以告诉我,本次活动在朗朗的儿歌中结束了。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目标包含了认知、情感与态度,在活动中,能注意幼儿已有经验的启动,较好的利用图片和儿歌进行情感教育,萌发幼儿爱学习的态度,为幼儿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在热烈的谈话中大胆表达自己长大的愿望,并知道为人类作贡献是一种光荣使命。作为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幼儿逐步学会比较客观的认识制约自己,目标行为的要素,并作出积极归因,进而不断改善自己的行动策略,以追求更好的学习结果。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10-10

大班语言兔子教案06-09

大班语言教案06-22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7-10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01-10

大班语言教案06-2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0-30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8-30

语言毕业诗大班教案11-11

大班语言颠倒歌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