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3 13:14:51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1早晨真好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理解图意

  1、仔细看图,说说图画内容。

  2、请学生完整地说说图意。

  3、课文是怎么描述的?(板书:1早晨真好)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先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轻声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教学第一小节。

  自由读,说说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早晨真好)

  2、学习第二小节。

  (1)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早晨真好?

  (2)你喜欢课文中的什么事物,请把喜欢的部分读出来。

  (3)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朗读:

  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美丽的景色。

  3、自由朗读3、4、5节。

  (1)自由读,说说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我们高高兴兴上学校)

  (2)质疑问难:

  什么是一同?他们在做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4、学生练习朗读,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总结

  2早晨真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捧着鲜艳飘飘奔跑

  闪耀开始小嘴儿红领巾)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说说自己能记住哪些生字?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可以用换偏旁法,形近字法进行比较识记)

  2、重点指导

  捧:右边的下面只有两横。

  领:左边是个“令:右边是“页”飘:注意与“漂”进行比较。嘴:右边不要写错了。蹦:“足”字旁,右边是个“朋”闪:第一笔是“点”始:左边是“女”,右边不要写成“合”。

  三、朗读指导

  1、朗读时要读出韵味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要注意读出比喻句子的语调。

  2、第2节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读,体现早晨的美丽景色。

  3、第3、4、5节速度要较快,体现出高兴的'心情。

  四、做找朋友的游戏反思

  3难忘的小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一课,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有关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

  1、提示: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看谁能弄清楚下面的问题:

  (1)课文为什么样要以“难忘的小诗”为题目?为了一件什么事?

  (2)朗读小诗以后,“我们”的心里觉得怎么样?

  (3)结果怎样?

  2、学生自读。

  3、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用最好的办法识记字形。

  三、检查识字情况,老师相机指导

  难忘、但是、难免、骂人、注视、不甘示弱,朗读

  四、再读课文

  1、要求巩固生字读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注意故事情节是怎么样发展的?

  五、注意结构、整体把握

  课文从哪到哪写的是“争吵”?

  六、学习第1、2自然段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要求根据人物的情绪读出相应的语气。

  2、指名读、齐读。

  3、小结:

  这两自然段写了陶校长处理小磨擦自有办法,到两位同学发生争吵,为后面两首小诗的出现打下埋伏。

  七、巩固生字。

  重点提示字形中容易写错的地方。

  4难忘的小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二、读讲课文

  1、学习第3— 6自然段课文

  (1)发生争吵以后,陶行知校长是怎样做的?

  (2)下面请你们自己轻声朗读第3—5自然段。思考:“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3)再读一坊,看看这三自然段你是不是弄懂了意思。

  (4)指导:这应该怎么读?轻声地、充满高兴的情绪。“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要读出“同学们”对那位同学的赞美和会心的笑声。

  (5)陶行知校长这次没有训斥学生,而是用小诗来教育他们,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6)让我们把这两首小诗再读一遍,你觉得陶行知校长做得对吗?你和小伙伴相处时要怎么样做呢?

  2、学习第7自然段

  (1)这一段课文是总结全文。

  (2)指名轻声读最后一自然段。

  (3)读了这一段,说说这两首小诗为什么令孩子们终身难忘?

  3、现在我们来说几句话来表达我们对陶行知校长的敬意吧。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写出了一件什么事?

  3、背诵课文中两首小诗。四、课堂练习

  小练笔:回忆自己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联系学校生活,自编一首小诗。

  反思:

  5愿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班级里的故事。

  2、板书

  二、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

  1、检查朗读。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去读这篇课文,现在大家读得怎么样?

  (1)请两个组的同学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

  (2)一个同学读第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

  2、教学生字。

  (1)这一课有12个生字,让我们一起来记住它们。

  (2)读读写以下词语。

  独自、笑眯眯、湿润、紧紧、友善

  3、再读课文

  三、引导学生交流初步的阅读感受,并质疑问难

  1、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疑问?

  四、探究方楠写下自己的愿望时的内心活动

  1、看看方楠的愿望是什么?

  2、请同学们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想想方楠的内心感受。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方楠的心情。

  (1)指名读。

  (2)老师范读。

  (3)同学讨论:读完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一个方楠。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背名句。

  2、学会阅读短文。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风景作文。

  重难点、关键

  1、学会阅读短文。

  2、练习写风景作文。

  课时划分:5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⑻

  一、导入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写景的文章与诗歌,作者优美的语言你们记住了多少,背一背。

  二、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些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幻灯片:(写有对联)

  (1)范读,指读、齐读。

  (2)自由读,想想没句的意思。

  (3)小组交流意思。

  (4)全班交流。

  2、引导读、背。

  (!)出示前半句引背。

  (2)要求学会运用。

  三、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扫清生字)

  2、出示阅读要求。

  (1)说说大理云塔的样子。

  (2)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完成阅读要求。

  (1)看图,用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向同学请教。

  (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大理三塔是什么样子的?

  (3)交流,每组可以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也可以请三位同学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座塔。其他同学同学可以补充、平议。

  (4)有兴起的同学把你喜欢的部分被下来。自由练习后背诵给全班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承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伴随了“我”三个星期。当“我”用自己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附上道歉信时,在慈爱又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孩子纯真的'情、悔过的心,是值得为孩子骄傲的美好品德——诚信。因此用巧妙的方式退还7美元的钱。并附上“我为你骄傲”的便条。孩子的诚信让老奶奶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描写的。先是扔石头“很开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后是见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后是用自己积攒的钱赔偿给老奶奶感到“一阵轻松”。教语文,也是教做人。教学时应该紧紧的抓住这个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发现,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学习老奶奶宽宏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以文为载体,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品析、积累、运用词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卡片、字卡。

  四、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了解同学的优点吗?谁来谈一谈。

  如:字写的好看;唱歌好听;表演能力强——(请3名学生汇报)

  导:原来我们班小朋友有那么多的优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板:我为你骄傲 (“骄傲”两个字写在田字格中,引导学生观察笔顺)

  2、书写“骄傲”。(范写)

  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个别反馈指导,自评,生在田字格中再写一遍“骄傲”

  3、你们字写得真好,老师也为你们骄傲。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课题中“我”是谁?“你”又是谁?“我”为什么会为“你”骄傲?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大声读课文,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流利。(示课件)

  2、选难读的段读给同桌听。读好的夸夸他,读不好的帮帮他。(示课件)

  (三)识记生字

  1、(出示生词带拼音)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这些词?你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2、(出示生字不带拼音)如果大屏幕上只剩下生字,你还认识吗?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先在小组内说一说,一会儿再介绍给大家。

  3、生汇报识字方法,重点是难记的字(璃、攒、歉”)汇报识字方法最巧妙,最方便。(师鼓励生用多种方法识字

  4、开心一读(个别读——齐读)(示课件)

  (1)博文攒了很多玻璃球,放在箱子里。

  (2)熙振故意滑一跤,把手里的鸡蛋给打碎了。

  (3)一敏叫熙振快向妈妈道歉,不然,就得挨一顿打。

  5、小组合作过生字桥。(示课件)

  (四)学习课文(1---2段)

  1、开心一读之后,我们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示课件)

  (1)个别口答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我们的高兴,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出来。

  (3)个别口答

  导:让我们把这一份快乐分享。(读)

  导:正所谓乐极生悲,只听——(示课件)原来是:导读

  导:如果是你会怎么做?(2名口答)

  导:“我”怎么做?(读)

  那是因为我-----害怕(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3、积累并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学习描写人物言行的语句。

  课前准备

  1、文字幻灯片。

  2、补充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读一读,大胆推测一下,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

  2、到底谁的推测正确呢?让我们快速读课文。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读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生词,指准确:婴儿、疑惑、坚毅、平坡、边缘、可怖、红肿、榨干、荒凉、诱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研读,体会人物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圈画批注,看你能找到几条原因。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a、父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山坡上开出了一块作为菜园的基地。

  b.当暴雨冲走泥土后,父亲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块新菜园。

  c、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豌豆翻进土里,侍候,使土地变得肥沃,让全家人拥有了一个四季常青的菜园。

  4、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这位普通的.农民以同样的在荒凉的山坡上创造了一块菜园。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这位父亲。(如,您的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没有土,没有肥,您都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样,不达目的不罢休,肯定会取得成功。您下定了决心就不辞劳苦地付出,这种值得我们学习。您虽然平凡,却有一种伟大的,才创造了荒凉中的奇迹)

  5、父亲虽然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但他身上那种执著、坚持不懈的却值得我们所有入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任选一段你认为最能体现父亲这种的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读听。

  探究写法

  1、作者是如何写出父亲的这种的?(典型事例,具体描写人物的言行)

  2、拓展阅读《两根指头的声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正确读写“白茫茫、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以及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机智的前提是博览群书、勤于动笔、善于思考。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体会诗的“绝妙”。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晓岚的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学生背古诗,初步了解七言绝句的基本知识。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初步了解他的聪明才智。

  一、教师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去近距离接触这位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清代才子。一起读读课题。就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读好多音字,读通长句子。

  出示句子: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合课题和课文预习)

  三、学习3自然段,感受皇帝的故意为难

  生自由读3自然段。

  1、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诗的?

  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当场、故意为难、必须”体会皇帝的刁难。

  “故意为难”,说不好会有杀身之祸呀?在皇帝的眼里,纪晓岚能诗能文,如果当场做不出来,会有什么严重后果?(轻则让人耻笑,重则人头落地。)

  2、如果是你,当场要完成这样难的任务,会有什么反应?而纪晓岚呢?

  引导学生从“望着、来来回回、几步”体会纪晓岚用时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思敏捷。从“悠然、吟唱”体会纪晓岚的自信从容、厚实的文学功底。

  指导朗读,读出“悠然、自信”

  师过渡:这首诗符合皇帝的要求吗?皇帝怎么评价?

  四、学习4、5自然段,初步感受诗的“绝妙”

  自由读4、5自然段。

  1、皇帝觉得纪晓岚的诗吟得怎样?

  “绝妙”“不但……而且……”(板书:诗歌绝)(体会绝妙之一:符合七言绝句和10个“一”的要求)

  2、第五自然段中连续用了4个“好”和四个感叹号,皇帝为什么说这话?

  师过渡:在皇帝眼里,这确实是一首好诗,那纪晓岚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他只不过是就景取材,皇帝说好一幅“秋江独钓图”,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学习1、2自然段,感受诗的意境

  生自由读文章1、2自然段。

  1、读过一、二自然段,你脑海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从“红红的落日、一道道波浪、白茫茫的芦花、归巢的水鸭、沉静的`大地”感受到“秋江美”。

  从“目不转睛、静静地、一动不动”体会钓者的专注(心静——人静——江面静,老渔翁完全进入忘我的境界,静静地等待着),从“用力拉”感受老渔翁的钓技高超,从“拍、笑、”感受老渔翁的快乐、兴奋与激动(随着鱼漂的晃动,鱼儿上钩,刹那间水响鱼跃、鸟飞花扬,沉静被打破,也吸引了散步行人的目光)。

  引导学生从老渔翁的“获鱼之乐”逐步体会他的“独钓之乐”。

  老渔翁独占了一江秋,老渔翁又给秋江带来什么?(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时,自己又何曾不是江边行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呢?)

  板书:秋江美 独钓乐

  2、这段用201个字写出了秋江美、钓者乐,再读古诗,古诗只有28个字,从这两个数字,你有什么感觉?(绝妙之二:字字珠玑)

  好好读读古诗,你还觉得诗好在哪?

  教师引导:“一条鲤鱼一上钩”,对比“一人独钓一江秋“的绝妙。(绝妙之三:突出了钓者之乐。)

  “一人独占一江秋”,秋景如何?给人无尽的遐思。(绝妙之四:写出秋江美,意境深)

  再来读读皇帝的评价。皇帝仅仅是评价他的诗好吗?

  板书:才子智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吟唱《秋江独钓图》。

  六、回归整体,熏陶情感

  1、总结,课文从景入手,由景到人,以事写人,突出了纪晓岚的机智镇定,才思敏捷。

  2、他的机智来自于哪里?通过课外资料补充,体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于博览群书、勤写多思,善于观察。

  七、课外拓展

  收集纪晓岚的逸闻趣事,讲给父母或亲朋好友听听。

  板书:

  22 纪晓岚吟诗

  秋江美 诗歌绝 :合要求 才子智

  独钓趣 用字妙

  意境深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11-2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07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4-21

小学语文教案【荐】01-26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4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25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1-04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07-20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09-12

小学语文教案【精】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