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4-10-28 02:51:1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社会教案三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大班社会教案三篇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名称:两斤有多重

  目标:

  1、初步感知水果的重量大小、多少与水果重量的关系。

  2、能熟练使用弹簧秤。

  准备:

  1、弹簧秤若干(贴有两斤标志)

  2、各种水果

  3、笔、纸、记录板若干

  过程:

  一、引起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称水果的'游戏,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称两斤水果,每次只能称一种,你们想买什么水果?大概有多少个?

  二、幼儿假设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自由分组幼儿记录自己的假设内容

  三、幼儿实验

  重点观察幼儿称的物品,以及记录的方式

  四、交流分享

  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的结果

  相互解答问题

  : 重量相同、水果不同、水果数量可能不一样。

  重量相同、水果相同、数量可能不一样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体验归咎于别人与改正自我两种态度及行为的不同结果。

  2、能结合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懂得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活动准备:男孩玩偶一个、图片、准时卡

  活动过程:

  一、你会迟到吗?

  1、"你知道什么是迟到吗?"

  2、"你们上幼儿园会迟到吗?为什么会迟到呢?"

  小结:有的小朋友有时会迟到,有的小朋友经常会迟到,有的是因为感冒了去看医生所以迟到了,有的是因为吃早点慢迟到了,还有的是因为各种各样其它的原因迟到了。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经常会迟到,我们听听他的理由。

  二、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他的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1)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

  (2)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是妈妈骑车太慢)

  (3)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他都说不是自己的错,要么是妈妈不好,要么是爸爸的错,要么是闹钟的错)

  (4)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都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的不对,同学们才笑。嘟嘟难为情了,所以涨红了脸)

  三、究竟是谁的错?

  1、讨论: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

  小结: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不是爸爸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2、你想对嘟嘟说些什么?

  老师对嘟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说:"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3、嘟嘟听了老师的话他会怎么做呢?(早早就起来,很快就准备好)

  他这样做了以后,还会再迟到吗?

  四、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置上,抬起头,挺这胸,看这老师)

  2、我们怎样才能不迟到,高高兴兴地开始意义天的学习呢?(请幼儿与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

  (1)教师出示准时卡"这是什么?""表示了什么意思?"

  (2)怎样才能得到这张准时卡呢?(将准时卡奖励给说的好的幼儿)

  请幼儿说说具体的做法(起得早、动作快……)以及正确的态度(不要都说成别人的错,应该从自身找原因)。

  4、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社会活动《总是迟到的嘟嘟》,故事是幼儿接触的最多而且也是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总是迟到的嘟嘟"内容比较简单,孩子对于故事内容比较容易理解,在活动中利用提问,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是幼儿很快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去,在活动中教师充分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为孩子提供了宽松的语言环境,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活动最后,我请每天都能早早来幼儿园的孩子说说,怎么才能不迟到,大家纷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而那些经常迟到的孩子,他们也说了自己的决心,并且要请爸爸妈妈一起监督他们养成这个好习惯。

  大班的孩子处在幼小衔接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是要为上小学打好基础的,而幼小衔接的关键不在于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他们的小学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总是迟到的嘟嘟》这个故事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更能领会到故事的意义,也更能帮助孩子找到并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开始增强准时上学的意识。解决迟到现象,不仅要从种种具体问题入手,更要从认识和态度这一根本问题入手。把迟到的原因归咎于他人或某个具体问题往往是幼儿容易产生的想法。很多次我问孩子为什么会迟到,孩子就会告诉我是妈妈或爸爸的事耽误的,理由说的一大堆,我经常和家长沟通,家长反映孩子吃饭慢,穿衣服磨磨蹭蹭,刷牙都要半个小时。因此,在上课时,我抓住认识和态度这一关键,通过层层深入的讨论,真正使幼儿体会到:要想不迟到,只有改变自己。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用完水要关紧水龙头,懂得节约用水。

  2.能用警示、禁止标记制作节约用水的标志。

  二、活动准备:

  禁止标志的图片

  三、活动流程:讨论--检查--制作

  (一)讨论师:有一次,老师听见水龙头在哭,水龙头为什么要哭呢?一起来听一听。

  师念儿歌第一、二句,想象、交流水龙头为什么要哭?怎么才能让水龙头不哭?

  师念儿歌第三、四句,我们怎样做了,水龙头不哭了?对,我们每次用完水要关紧水龙头,要节约用水。

  师幼一起念儿歌两遍。

  (二)检查师:我们到幼儿园各处去检查,幼儿园里有没有水龙头在"哭"。我们发现滴水的'水龙头,怎么做?

  师幼一边念儿歌,一边检查有没有在"哭"的水龙头。

  发现滴水的水龙头,拧紧水龙头。师:对,我们发现滴水的水龙头,要主动、及时地关紧水龙头,不浪费水。

  (三)制作师:我们怎么做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要关紧水龙头?

  师:我们可以画标志!为什么?(让别人看见标志就知道要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的标志,该怎么画?让幼儿思考。

  师:我们认识过哪些标志?幼儿讨论。师出示禁止标志的图片,这是什么标志?(禁止标志)我们用禁止标志表示节约用水,怎么画?在红圆圈里画什么?(画上滴水的水龙头。画上玩水的小朋友。)师出示警示标志的图片,这是什么标志?(警示标志)我们用警示标志怎样提醒别人节约用水?(提醒别人关紧水龙头。)怎么画?在黄三角形里画什么?

  幼儿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标志,贴在日常用水的地方。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爱牙日教案12-12

大班社会教案07-27

大班社会教案09-24

大班社会《男孩女孩》教案09-05

大班社会教案冬天09-27

【合集】大班社会教案08-19

实用的大班社会教案07-30

(推荐)大班社会教案08-11

(实用)大班社会教案08-18

大班社会名字的秘密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