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时间:2024-12-07 05:48:56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手工活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通用15篇)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

  我爱我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

  2、让幼儿体会手工制作成功的快乐。

  3、锻炼幼儿手眼并用,灵活使用剪刀。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剪刀。

  2、幼儿用书《创意手工第四课》。

  3、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喜欢你的家吗?

  1、幼儿讨论、交流。

  2、小结:今天我们来做手工《我爱我家》,看谁制作得最认真,来比一比吧!

  二、教师示范操作过程

  1、第一步用剪刀沿图的边线剪下两个正方形。

  2、提问:表示什么〔表示涂胶水的`位置(用于图之间的粘贴)〕。

  3、第二步把两个正方形粘贴成房门和在屋里的样子。

  4、剪下梯形,粘贴在门上,做成房子的屋顶。

  5、画上屋里的人,装饰房子的屋顶和外墙。

  三、幼儿制作

  1、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把剪刀对着自己和小朋友,不要剪到手。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四、评价作品

  1、给制作认真的幼儿进行奖励。

  3、小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大胆尝试制作,都能认真完成手工活动,当一回小小建筑师,真棒!

  活动延伸:

  将作品展示在手工区,供幼儿欣赏。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2

  活动来源:

  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民间习俗,比如吃粽子、洗艾叶澡、点雄黄等。其中用绒线来编鸭蛋网、手链、和项圈,并在过节的时候给孩子们带上,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时刻。于是,今年的端午节,我鼓励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编绒线,让孩子们漂漂亮亮的过“娃娃节”。彩色的绒线在手指间捻动、打结,既可以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找到乐趣,又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传统的节日文化,同时也为节日的气氛增添了喜庆和欢乐!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捻、搓的方法编绒线,尝试用线穗、串珠、小铃铛等材料进行简单装饰。

  2.在制作过程中大胆配色表现自己的设想,使自己的饰品富有个性。

  3.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粗细不同的彩色绒线、剪刀。

  2.串珠、小铃铛等饰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端午节”绒线饰品,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做好的手链、项圈,引导幼儿欣赏:这是什么?小朋友在什么节日的时候会带上它们?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提示幼儿说出材料名称)二、学习编绒线的基本方法。

  1.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彩色绒线,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并说一说:你想用绒线制作什么?

  2.教师示范制作线绳的`方法。

  ⑴方法一:细线可以用捻线的方法制成线绳。

  ⑵方法二:粗线可以用编麻花辫的方法制成线绳。

  3.学习用不同的饰品装饰线绳。

  ⑴学习线穗的制作方法。

  ⑵线穗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灵活选用串珠、小铃铛等饰品装饰线绳。

  三、幼儿学习制作。

  1.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粗细不同的绒线,用不同的方式编绒线。鼓励孩子大胆配色,表现个性。

  2.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幼儿带上编好的绒线饰品,师生共同欣赏。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3

  大班艺术活动:手工—画报小鱼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棒造型出不同形状的小鱼身体。

  2、能运用多种材料设计装饰画报小鱼。

  3、体验与同伴分享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毛线、皱纹纸、报纸、糖纸、彩纸、羽毛、树叶等。

  2、制作好的头饰纸圈。

  3、大七班幼儿提前学会搓纸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纸棒,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看看它是什么?玩过吗?今天还想玩吗?那我们一会就动手做一个纸棒,一起来玩一玩吧。

  二、基本部分

  1、制作报纸棒

  (1)师:谁知道纸棒是怎么做出来的?

  (2)幼儿讲述,教师小结:用桌上的湿毛巾沾湿手指,从报纸的一角开始向里卷(卷得紧就细,卷得松就粗),最后用胶带固定。

  (3)幼儿制作纸棒

  2、游戏:纸棒变变变

  (1)师:纸棒可以怎么玩?它都能变成什么形状?

  (2)幼儿随意弯折纸棒,探索纸棒的变形

  (3)教师示范将纸棒弯折成鱼的形状。

  3、纸棒变小鱼

  (1)师:老师的小鱼是什么形状的?你还见过什么形状的鱼?

  (2)幼儿用纸棒变成自己喜欢的鱼

  4、观赏鱼的图片

  (1)师:“我们的鱼和平时看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见过的鱼身体上有什么颜色?”

  (2)出示鱼的图片,仔细观赏并讨论鱼的主要外形特征

  5、介绍装饰材料,幼儿分组装饰报纸鱼

  (1)介绍装饰材料。

  (2)幼儿分组装饰报纸鱼,教师个别指导

  (3)教师出示报纸鱼头饰,请装饰好报纸鱼的幼儿,陆续制作成头饰,加入游戏

  6。游戏:小鱼游一游,个别点评幼儿作品

  三、结束部分

  带小鱼游出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比较顺利地完成。正如《指南》中指出的,要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在活动中大量地让孩子自己不断地尝试、探索,做一条属于自己的小鱼。我们看到孩子始终积极性很高地参与今天的艺术活动,从开始的'搓纸棒,孩子们很有耐心,而且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反复搓纸棒,希望能搓出一条细细长长地纸棒。在装饰小鱼时,幼儿也能根据自己面前的操作材料大胆地选择用多种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小鱼的感受和想象。

  对于孩子独特的作品,我们成人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从而让他们学会发现美,从同伴的赞扬中树立活动的自信心。因此在活动中我让孩子相互找寻自己喜欢的小鱼,并用一句话说说这条小鱼好在那里。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大胆地分享、交流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和美感体验。

  不足之处:

  在幼儿搓纸棒时,部分幼儿能力强,很快就搓好了,而部分幼儿因为个体差异,在搓纸棒时总也搓不好,这就使得搓好的孩子一直在等待,这时候可以让他们先尝试探索纸棒的不同造型,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4

  目标:

  1、尝试用建筑材料把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表现出来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勇于探索的品质

  准备:砖块、木柏、板、纸盒、竹节、麦秆、泥土、绳子等材料与工具辅助材料积木、积塑果冻盒不、小木棍等

  指导:

  一、回忆自己所见的各种各样的桥引题

  二、介绍材料和工具

  三、引导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与同伴合作参与建构

  1.启发幼儿与同伴协商选材

  2.鼓励幼儿大胆构思并根据构思进行分工合作地建构

  3.师巡回观察适当指导

  四、引导幼儿把作品集中摆放地班上创设"我们造的`桥"互相观赏

  五、延伸:鼓励幼儿与家长一同制作桥的模型,并带到班级参与展示交流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探索、讨论如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

  2、尝试用红薯叶制作耳环、项链或头饰并佩戴在身上。

  3、体验红薯叶创意玩儿带来的乐趣,并能自信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重点难点重点:

  用红薯叶制作配饰并佩戴在身上。

  难点:探索如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幼儿园屋顶植物园的红薯地、小椅子围着红薯地坐成半圆

  2、材料准备:红薯叶、制作步骤图、幼儿成品图、小夹子、t台秀音乐、黑板、粉笔、拉杆音响、提前用红薯叶做好的配饰(教师在课前佩戴在身上)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教师身上佩戴的红薯叶配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孩子们,你们来看看今天汤老师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幼:你戴着…)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配饰是用什么做的吗?(幼:叶子、红薯叶…)

  总结:老师身上这些好看的配饰都是用红薯叶做的,悄悄告诉你们哦咱们的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条件差,买不起玩具,那时候他们就用红薯叶做成项链耳环玩游戏,我们今天也来体验一下爸爸妈妈们小时候的玩具吧!

  二、幼儿探索如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

  1、教师提问,幼儿探索。

  汤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红薯叶,你们先来探索一下,可以用什么方法将红薯叶变成链子?想到方法后就去试试看,能不能成功?

  2、教师在黑板记录幼儿的探索结果。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幼儿分享自己的探索结果,教师用图记录)

  三、出示步骤图,总结方法:掰和撕

  1、梳理总结幼儿刚才的`探索结果,并分析出方法:掰和撕

  你们都动脑筋想了好多方法,其实要把红薯叶变成链子其实是有诀窍的哟,我们来看看这个诀窍你们刚才有没有想到过哦,这个诀窍就是掰和撕,我们一起来看看步骤图。(出示步骤图)

  2、欣赏成品作。

  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制作出各种配饰:耳环、项链、头饰…(出示成品图)

  四、两人一组相互合作

  接下来请你们来当设计师,两个小朋友一组用红薯叶做出漂亮的饰品佩戴在身上。完成后我们一起去参加红薯叶t台秀!

  五、结束活动:红薯叶t台秀

  教师播放音乐,进行t台秀表演。

  五、延伸活动

  将红薯叶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听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儿时的故事,聊聊爸爸妈妈们小时候都玩儿些什么呢。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认识到原来看似普通的红薯叶,还有这样的创意玩儿法。

  在探索红薯叶变“链条”的过程中,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敢动手到后来积极思考,一步一步在探索和记录中梳理经验,最后共同总结出方法,幼儿得到了自主的发展。

  在操作环节,幼儿两两合作用掰和撕的方法,制作红薯叶配饰并相互佩戴,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最后的红薯叶t台秀使整个活动达到高潮,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激情在音乐和氛围中燃起来。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效果很不错,教师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与幼儿互动非常好,如果能将记录的方式换成思维导图,应该可以更好的效果。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6

  漂亮纸杯花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八等分和六等分的办法将一次性纸杯剪成八边形和六边形,制作出纸杯花。

  2、在剪剪、画画、贴贴中体验手工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已听过故事《三只蝴蝶》、初步会使用剪刀、制作纸杯花的录像、画有三只蝴蝶故事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师(出示背景图图片):你们看谁来了,故事中的三只蝴蝶碰到了什么困难?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呢?

  二、欣赏观察纸杯花如何二等分、四等分、六等分、八等分的,了解制作纸杯花的方法。

  1、出示纸杯花范例。

  师:“看看,老师是怎么帮助它们的?这些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主要找出每个花瓣一样大的秘密)

  2、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师:一次性纸杯怎样才能分成一样大的二等分、四等分、八等分的花呢?(幼儿猜测制作方法)

  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从录像里找一找纸杯花的秘密。(播放录像,边看边讲解)

  师:纸杯花的秘密你们找到了吗?(幼儿讲述)

  请幼儿每人从椅子底下拿起一个纸杯,让幼儿尝试等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要求:先想好自己要做的花几等分,然后杯口按老师要求一个一个剪(如八片花瓣的纸杯花要先二等分,然后四等分再八等分,六片花瓣的纸杯花就先二等分,然后在每一片上面进行三等分,最后变成六等分),然后再沿直线剪出花瓣,不能剪断,剪好一大一小两个后,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涂色装饰,把纸杯花打扮的漂漂亮亮。

  四、作品展示。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自己做的花贴到背景图上。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秋天的菊花,了解菊花别致的外形特征,感受菊花的美。

  2.鼓励幼儿大胆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美术表现活动,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欲望。

  3.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感受秋天、感受美。

  活动准备:

  1.ppt图片:秋天的树林、果园、稻田、菊花图片。

  2.棉签、各种颜料若干,颜料盘、图画纸、抹布若干。

  3.涂好颜色的纸杯若干,笔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4.纸杯菊花、棉签菊花示范画,布置好秋天的展板。

  5.音乐《我们去郊游》、《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播放秋天的ppt图片,带领幼儿感受秋天的美。

  1.教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五彩缤纷的世界,秋天给大家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美景。请小朋友先欣赏画面,然后告诉老师:你觉得哪一副画面最美?美在哪里?

  2.播放ppt图片和音乐,引导幼儿欣赏秋天的景色。

  3.提问:看完了这些画面,你觉得哪一副画面最美丽?美在哪里?

  4.教师:秋姑娘也觉得秋天的菊花确实很美,所以她特地举办了一个菊花展。

  二、引导幼儿欣赏菊花ppt图片,观察了解菊花的特征。

  1、教师:哇!这些菊花这么漂亮,让我们来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形状)。

  2、引导幼儿观察说说。

  含苞待放的菊花,花瓣往里卷,像球形;盛开的菊花,花瓣有的往外卷,像妈妈的`卷发;还有的菊花是线状的,像烟花。

  三、引导幼儿欣赏纸杯菊花,探索用纸杯变成菊花的过程。

  1、教师: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用不同材料做的菊花。看!(出示纸杯菊花)它们是用什么做的?想想是怎样做出来的?(先剪成均匀的长条)它的花瓣和前面欣赏的菊花花瓣有什么不一样?(直直的和弯弯的)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也把它变的弯弯的、卷卷的?

  2、请幼儿讨论花瓣变卷卷的办法。

  3、教师:我们可以用手指、笔等材料把花瓣朝不同的方向卷,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等会儿你可以自己设计花瓣的形状,把花瓣变得更特别、更好看。

  四、欣赏并学习棉签画——菊花。

  1、教师(出示棉签画菊花):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几朵菊花,猜猜是用什么画的?其实它们是用棉签画出来的。你看!菊花的花瓣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外盛开的。它可以是直直的短线条,像烟花一样绽放;可以是弯弯的线条;也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的花瓣。教师边说边指点对应的菊花。

  2、教师:那它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绿色的锯齿形的。教师边说边徒手画叶子。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

  1、交代要求: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纸杯和棉签两种材料,请小朋友到你喜欢的材料桌上去操作。小朋友在剪纸杯时要注意安全,用棉签画画时要注意不能把不同的颜料混在一起,并且五个小朋友一组。让我们一起做菊花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播放轻音乐《秋日私语》)

  六、作品展示,活动评价。

  1、布置菊花展并欣赏。

  2、教师:你们觉得我们的菊花展漂亮吗?在所有菊花中,你最喜欢那一朵?为什么?

  3、请幼儿说一说。

  4、教师:你们发现没有:这朵菊花和前面欣赏的菊花有什么不一样?原来,老师把两只不同形状的纸杯叠放在了一起,好看吗?小朋友等活动结束后,也可以两个人合作一起制作菊花。老师和秋姑娘觉得小朋友的菊花都很漂亮。秋姑娘还表扬我们把菊花展布置的这么漂亮。我们一起来为自己的作品鼓鼓掌。

  七、结束活动——《我们去郊游》。

  1、教师:不过秋姑娘说:其实秋天的美景还远远不止这些。让我们跟随秋姑娘的脚步一起到外面找找其他的美景吧!

  2、师幼一起随乐《我们去郊游》走出教室。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8

  材料准备:

  四个牛奶盒 、剪刀 、双面胶 、彩纸 、瓶子的盖。

  制作过程:

  1.用剪刀沿盒子的'三分之处剪开。

  2.用深色彩纸剪出10个圆形做轱辘。

  3.将彩色报纸撕下一块用手攒成球。

  4.将攒好的小球粘在轱辘上。

  5.再粘在盒子车厢的两侧。

  6.将彩纸用剪刀剪下四条长条反复的折,再将两端粘上双面胶,把每节车厢连接在一起。

  7.利用双粘胶将剪下来的一个牛奶盒上半部分和第一个“车厢”粘在一起。

  8.将瓶子盖拧下来,利用双面胶粘在“车头”。

  9.牛奶小车做好了。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分割方式将纸杯变形、涂色、制作出纸杯花。

  2、体验变形所带来的快乐,并能耐心地进行创作活动。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 一次性纸杯若干,蜡笔、剪刀等。

  2。、自制范例:纸杯花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出示纸杯:

  2、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用过这样的纸杯吧。那么,喝完水后你会怎样处理它?(扔掉)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你看小纸杯多伤心呐!它觉得自己还有用处呢。我们小朋友帮忙想一想:用过的纸杯还能做什么呢?

  (2)幼儿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师:看,老师把纸杯变成了绿色礼品,是什么呀?(出示实物纸杯花)

  二、鼓励幼儿探索纸杯花的制作方法。

  1、纸杯花又环保,又漂亮,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看看用了哪些材料?

  2、一次性纸杯怎么才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呢?(教师示范)请幼儿示范用剪刀把纸杯剪成花的过程: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到杯底,直到将杯身全部剪开,用手将剪开的长条状花瓣向外打开即变成花。

  3、欣赏更多的纸杯花

  三、幼儿尝试不同的分割方式,制作纸杯花。

  1、提出要求:先用剪刀从杯口往下剪,要是直线,一直剪到杯底,相隔一段再从杯口沿直线剪,接着把剪好的花瓣向外翻,涂色,剪形状(或者先剪形状后涂色),然后画花心,再贴到纸上,最后用笔画上花茎和花叶。

  2、幼儿和家长一起探讨、操作。(放音乐背景)

  四、展示评价

  1、时间到,每个小组 举起你的作品,没做完也没关系,让大家看看你的'设计。

  师:请全班幼儿一起展示作品。

  2、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把废旧的物品利用起来,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你们真棒!小小的纸杯还有许多用处,下次我们把它制作成更多的绿色礼品送给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做环保小卫士,好吗?

  活动反思:

  在课前请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个一次性纸杯,在课堂上制作纸杯花。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是孩子们自己准备的材料,所以兴致也很高,包括几个调皮的孩子都做得非常认真仔细,一开始还担心在操作时场面会比较乱,比较难控制,看来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尽管在剪花瓣时有的小朋友剪的粗细不均,也有的剪的不是很直,但是看得出来,小朋友都很用心的在做。使用剪刀的过程中也都能遵守规则,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在给纸杯做装饰时,我给幼儿示范了两种设计方案,供幼儿参考,在幼儿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幼儿的创新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在活动中,放手让孩子们大胆地去做吧!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通过剪、逐层粘贴、折等形式来装饰和设计帽子,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乐意参与制作公鸡帽子的活动,感受浓郁的鸡年氛围,体验创作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

  (1)海报纸、彩色拷贝纸、彩纸、公鸡的眼睛、报纸、皱纹纸、水果网袋、手揉纸等;毛根、绒球、羽毛、纽扣、亮片等装饰材料;松紧带、胶棒、双面胶、勾线笔、剪刀等;

  (2)视频:《小鸡小鸡咯咯哒》、ppt课件;

  2. 经验准备:孩子们已经熟悉过鸡年的新童谣《小鸡小鸡咯咯哒》。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 师:公鸡先生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罗斯特,你们看罗斯特先生有什么特点?因为今年是罗斯特先生的本命年,所以他要在今晚举行一场盛大的舞会,他想邀请所有的好朋友都是参加,今天老师也接到了给我们班级的邀请函,为此我专门制作了一顶漂亮的公鸡帽子去参加舞会。

  2. 播放操作步骤视频。

  (1)逐步出示步骤图,再次引导幼儿回忆操作步骤。

  3.观察羽毛的.线条(锯齿边、花边等)

  4. 幼儿讨论制作内容

  5. 幼儿制作。

  (1)幼儿开始制作,教师进行巡视、个别指导。(播放轻音乐)

  (2)在巡视的过程中帮孩子订好松紧带,完成的将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坐回座位上。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按图示用折、剪的方法制作成书包。

  2、激发幼儿做小学生的欲望

  活动准备:

  1、手工纸。

  2、各种书包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书包的外形特点。

  1、小朋友请看,你们知道这些图片里面的是什么吗?

  2、你们喜欢背书包吗?什么时候你们可以背着书包去上学呢?

  你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当你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的时候,你们都要背着书包去上学。

  书包里可以放很多的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用纸张折的书包,你们想看吗?

  3、(教师出示书包)

  今天老师要教你们用纸来折书包,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折。

  二、学习折纸的方法。

  1、首先用一张正方形的手工纸,对折再对折,折两次,分成四份相等的长方形!

  2、把两边的折到中间去!

  3、第三部是把手工纸打开!然后剪开上面的三分之一。

  4、然后再按照之间折的'方法再折起来!

  5、然后再打开。

  6、最后把上面的纸张翻下来!

  7、一个书包就完成了!

  老师把折书包的过程完整的再折一遍,折的时候边折边说,增强孩子的记忆!

  小朋友你们看,书包折好了,你们想折吗?

  三、幼儿折书包。

  1、刚才你们看见了老师折的书包,你们知道怎么折了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来折书包吧!

  2、折的时候要一步一步的折,不能把纸张弄得皱皱巴巴的!

  3、幼儿折纸,教师在旁边指导。

  4、给折的好的孩子进行表扬与肯定。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1、刚才小朋友很认真折书包车,现在我们一看哪个小朋友折的书包子最漂亮。

  2、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

  3、带领幼儿收拾材料。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2

  教材分析

  端午节小孩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包形形色色,玲珑夺目,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大班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逐渐提高,他们喜欢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并能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本次亲子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合作过程中,探索用剪、贴、针线穿缝等技能缝制香包的方法,体验亲子制作香包的快乐,感受节日的温馨。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初步了解香包的功用及制作材料。

  2.尝试用针缝的方法制作香包,知道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注意用针的安全。

  3.体验与家长自制香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制作香包所需的材料:艾草、干花、针、线、各色花布、吊坠、彩珠等等。

  2.幼儿已有用针经验。

  3.民间音乐的磁带、教学课件。

  活动建议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幼儿感受香包的不同形状。

  (1)观察香包,了解挂香包的用途。提问: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挂香包?

  小结:古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小孩早晨出去踏青脖子、手上和脚上挂上穿好的五彩线胸前还要挂着香包驱虫辟邪,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2)了解香包的不同形状,激发自制香包的兴趣。

  小结:香包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心形的'、圆柱体的、葫芦形的、椎体的等等,色彩鲜艳,装饰美丽,香包主要有吊绳、香包袋、吊坠三部分组成。

  2.讨论、探索制作香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知道缝制香包时要与小朋友保持合适的距离,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

  (1)探讨制作香包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制作香包的基本流程。提问: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

  小结:首先要根据自己想制作制作的香包形状裁剪布料进行缝合,然后安装吊绳、制作吊坠,最后在香袋里装上艾草、干花等香料。

  (2)亲子讨论制作什么形状的香包,并与大家分享交流制作方法。

  (3)讨论做香包的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和小朋友正确使用剪刀和针线,确保人身安全。

  3.在音乐声中,家长指导幼儿缝制香包,体验亲子制作的快乐。

  4.共同欣赏、评析作品,共同分享亲子制作香包的乐趣。

  (1)幼儿和家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作品,重点引导讲出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

  (2)引导幼儿互相评价,主要在观察评价中感受作品的优美造型、新颖的创造想象。看!香囊漂亮吗?

  大班综合优质公开课《鸭子骑车记》视频+课件PPT+音乐+详案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在粗、细格子中用上下交替穿的方法编织。

  2、通过游戏和儿歌的形式,培养幼儿对编织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和丝巾玩过游戏。

  2、物质准备:粗细不同的`长条丝巾、粗格子的模具、细格子的竹筐盖。

  活动过程:

  一、贪吃的小蛇

  1、改编绘本故事《贪吃的小蛇》:

  2、提问:贪吃的丝巾小蛇吃了哪些东西?丝巾小蛇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鼓鼓的不舒服,所以它想要要来运动运动。

  二、小蛇爱运动

  1、出示丝巾,运用儿歌示范穿格子:丝巾小蛇爱运动,什么运动“爬格子”,一会儿爬上一会爬下,来来回回爬呀爬,累了就停在格子上休息一下。

  1、提问帮助幼儿学习方法:

  你看到丝巾小蛇是怎么运动爬格子的?你来试一试。

  (重点引导孩子了解上下交替穿的方法编织)

  2、鼓励幼儿选择粗丝巾在粗格子上进行尝试,教师借用语言进行引导。

  3、集中交流:你的小蛇运动了吗?是不是爬上爬下运动的?哈哈,经过运动小蛇变瘦了些,现在我们让它去小格子那运动运动吧。

  4、引导幼儿用细丝巾在细格子上进行尝试,教师继续用语言进行引导。

  三、小蛇的感谢

  1、展示孩子们的成果,并模仿小蛇口吻感谢孩子们的帮助。

  2、延伸:放在区域里继续引导孩子巩固技能。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撕、折的技能。

  2、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3、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有序整理用具。

  活动重点:

  进一步学习撕、折的技能。

  活动难点:

  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纸工》

  2、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好玩的飞镖。

  1、出示范例作品: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鱼)这个鱼还会飞呢。

  2、教师玩弄飞镖。

  3、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这个会飞的鱼呀?

  二、引导幼儿学习制作彩鱼飞镖的方法。

  1、出示操作材料:今天杨老师就来教小朋友来做这个会飞的鱼,小朋友可要看仔细哦!

  2、教师示范讲解《彩鱼飞镖》的制作方法。

  (1)教师一边示范制作一边讲解:

  1、沿切线撕下彩色大鱼。

  2、按虚线对折,再按点划线向外折。

  3、用回形针将大鱼的尾部固定好。

  三、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要求:要求幼儿先想想应该怎么做,再动手制作;桌子地面都要理干净;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小朋友。

  2、幼儿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语言及动作),提醒保持干净。

  3、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浆糊不能涂的太多,要不然作品会不整洁、美观。在制作的时候每一步我都要慢一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结束活动。

  1、小结幼儿制作情况,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2、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1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彩色纸浆制作立体小瓢虫。

  2.能运用辅助材料进行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小瓢虫旅行的情景。

  3.体验自由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幼儿到小区绿化带和公园里寻找瓢虫,对瓢虫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2.幼儿操作材料:红、白、黑等颜色的稠纸浆每桌一份,牙签、火柴头若干,大纸盘每人一只,棉花、树枝、树叶、窄纸条、各种形状的彩纸片、记号笔、固体胶、透明胶、剪刀、糨糊、各种颜色的稀纸浆、塑料刮刀、擦手布。

  活动过程:

  一、用纸浆制作不同形态的立体小瓢虫

  1.利用已有经验导入课题。

  师:你们见过小瓢虫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请幼儿欣赏各种形态的瓢虫的图片,观察并找出它们的不同点。

  师:今天我也请来了几只小瓢虫,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播放瓢虫图片的幻灯片,最后把所有图片定格在同一画面上。)师:找找看,这几只小瓢虫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师:我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浆,现在请你们用纸浆来做立体的小瓢虫吧。

  3.幼儿用纸浆制作立体小瓢虫,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二、为瓢虫设计旅游路线图

  1.观看《小瓢虫旅行》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做的瓢虫真可爱,现在请它们在你的盘子里休息一会儿,看看我带来的.瓢虫都去干什么了。

  (幼儿观看瓢虫旅行的视频,教师为视频配音。)

  2.想象瓢虫会去哪些地方旅行。

  师:看来小瓢虫很喜欢旅行。你想让小瓢虫到哪儿去旅行呢?

  3.幼儿制作旅游路线图。

  师:刚才你们说了许多很好玩的地方,可是小瓢虫还不认识这些地方呢。不如我们把刚才说的好玩的地方做到这张卡纸上面,为小瓢虫做张旅行图,然后用纸浆把它们连起来,让你的小瓢虫快乐地去旅行吧!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材料,有纸片、棉花、吸管、棒子、树叶,等等。你可以选择最喜欢的材料进行制作。(幼儿到户外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欣赏幼儿合作完成的瓢虫旅行图。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的稠、稀两种纸浆,既可当橡皮泥进行立体造型,又可当水粉颜料进行平铺涂色。在幼儿灵巧的手中,各色纸浆变成形态各异的瓢虫和五彩斑斓的小路;小小的牙签成了瓢虫的脚,黑色的火柴头成了瓢虫的触角;树叶、纸条、棉花变成了天空、大海、花园、房屋、球场等瓢虫爱去旅游的景点。丰富多样的材料充分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活动中,瓢虫和旅游景点的设计及制作对幼儿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我把活动过程安排为“引入课题一幼儿操作一再 引入一再操作一作品评价”,这样有利于幼儿保持积极投入的状态,也有利于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3-10

【荐】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3-20

【热门】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3-20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荐】03-20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精】03-20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热门】03-20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热】03-20

大班手工活动教案【推荐】03-20

【热】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3-20

【推荐】大班手工活动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