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并能大胆创新。
2、通过演想自悟,来拓展课文内容,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检查学生识字、读诗的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能续写课文,培养想象力。
2、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板书:我想,释:想就是希望,愿望,那诗歌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愿望呢?你想知道吗?他把他的'愿望写成了一首小诗,快来读读吧。
二、初读感知
1、老师给大家5分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谁先读熟了,告诉老师。
(学生自己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请同学们一边注意仔细听准你不认识的字的读音,一边体会诗歌的韵味。)
教师在评价表上评分。(正确、流利、奖个“小麦克风”)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花苞、牵'万缕、湿软、汲取、营养、帐篷、风筝、柔软、生辉、柳絮、蒲公英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
(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对于个别容易认错的生字,教师可利用与形近字对比的形式,来记忆字形。
汲——吸 缕——楼
(学生认读形近字,给形近字组词。)
5、这些词语,有无不懂的?共同研讨解决。
(学生思考、质疑:(解决策略)
(1)“汲取、柔软、湿软、”读书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2)“柳絮、帐篷”一词试着说一句话。
(其他的词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
三、再读质疑
6、再自由读一遍课文。
7、师问:“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整体感知后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指导书写
湿;与温区别。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指名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去读哪个小节?读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为什么喜欢它?
(小组内交流、讨论,同学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3、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一小节?先读一读,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教师可提示:抓住重点词句来说)
注:学生围绕着课文内容说,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也可以提问题)
(教师要抓住亮点给予及时的评价)
(1)如果学生说到喜欢第三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望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第3小节再编一段。
学生各抒己见,不必拘于一格。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想象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2、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书写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
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
1、齐读诗题。
2、配乐范读。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诗,要求:
读准读顺。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生斜。
4、齐读全诗。
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
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
(学生自读想象。)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
相机板书:
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
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
1、课件出示图画:
(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
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
⑴ 学生个人自读思考。
⑵ 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
根据学情,相机指导:
⑴ 指导朗读第一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① 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
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学会认十五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朗读儿歌,背诵儿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发展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挂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课:教师出示一封信,说:“小丁丁给大家写来了一封信,想读吗?”板书
二、初识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小朋友指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
4.画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5。熟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2.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开火车读、个人读、同座读,多种形式读。
4.再读生字、组词训练、说话训练。
5.游戏识记。
四、理解课文:师:大海边什么样子?生:(天蓝蓝,海蓝蓝)师:大海边有什么?生:(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请小朋友动手画一画。
情景感知,扩展思维:看一看,有关大海的录相片。说一说,大海里有什么。引申联想语言训练:师:在我们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不仅有大海、还有高山、森林、草原、城市、农村、工厂、学校你能说一说这些地方有什么吗?生:森林里有许多动物。城市里有许多楼房,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
扩展练习:你能给丁丁写一封信吗?说一说,我们广饶有什么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
生:略。
小结:大海有无限的资源和财富,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大海,绿化环境,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课时学生写字(略)
教案评析:
本课在教学时,完全从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读信导课、游戏识字、动手画月亮湾、给丁丁写信等)使孩子在生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课在进行语言训练时,不仅完成了编者意愿的“大海里有什么”而且还扩展到了“祖国的什么地方有什么?”如“森林里有——”“草原上有——”学生联想积极,发言踊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你愿意给丁丁写一封信吗?说说我们这儿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可爱的美丽的。”学生马上来了兴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说出了句句非常精彩的话,可以说孩子们用天真的眼睛,纯洁的心灵,灵巧的小嘴唱出了一曲广饶赞歌:
我家住在广饶县,
广饶是个好地方。
广饶有蓝蓝的天,有绿绿的树。
广饶有孙子公园和百货商店。
广饶有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
……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 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个字。
2. 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 有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重点:
认识“懂、貌”等14个生字。
难点:
讲一讲,做一做,平时怎样孝敬父母?
教具:
生字卡片、孝敬父母的图片、录音机、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1.出示课文插图或播放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看图说话,出示词语。
你发现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干得怎么样?(随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二)读词识字
1.出示卡片“我会认”,激发学生自主说认识的字。
谁会认生字条中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复习已学生字,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打开课本,让学生自主学词学字。
(1)拼一拼,读词语,画出词语中的生字,认一认,读一读。
(2)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看清韵母读:教、错、筷、夸(三拼音)
看清声母读:事、扫、错(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3.出示词语卡片,领读。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4.看图,照例句说句子、找词语、读字。(方法:一人描述说句子,一人根据意思取词语字条认读。)
(1)出示例句: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
找词语:懂、礼貌、父母、教
认读生字:懂、貌、父、母
(2)照样子说句,找词读字
句:“做错事,即改正, 。”
词:长辈错,要提醒, (错)
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 (愿)
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 碗、筷、扫、夸)
5、你还在家里做了什么家务事?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并学习编成三字歌。
5.分析字形结构,记字。
偏旁联想识字:改、愿、碗、筷、扫(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部件组合识字:认( + 人) 教(孝 + )
6.指导写字,巩固生字
(1)观察字形,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
(2)老师范写,让学生看清笔画的位置。
“父”和“母”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父”撇笔和捺笔要舒展开。
“洗”的“亅”要写在竖中线上。
“母”字注意笔顺是:撇折、横着钩、横、点、点在左上格起笔。
“真”字的最后一横写得长一点。
(三)读词想象
1.用适中的速度朗读词语。
2.读出词语的韵味。
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友、少、辈、貌、教、听、事、正、错、醒、好、诚、事、担、筷、院、我、家、子、夸”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3.看图,听老师读,感受词语描绘的情景。
4.自己读词语,想象词语描绘的情景。
(四)实践活动
出示我会读,领读,示范读,齐读。
说一说:你准备为父母做什么事?小组开始讨论,练习编三字歌。
做一做: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记一记:把每天为父母做的一件事记下来。
作业布置 :
⒈抄写生字。
⒉认读“懂、夸”等14个生字。
⒊做一做:每天为父母做一件事。
板书设计:
识字 2
我 ————爱————家
尊长辈 懂礼貌
父母教 认真听
家务事 愿承担
资料提供者:陈秀芳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爱护雀,更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也体现了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准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单元内容导入:我们以前已经读过一些名人故事,现在再来认识几位名人。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也搜集一些名人的故事,更多地了解他们。
2、板书课题:[5、灰雀],学生读题。问:读了课题你有些什么要问的?(学生交流)
二、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学生自己读课文,有注音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后交流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11-2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07
小学语文拼音教案04-21
小学语文教案【荐】01-26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4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25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1-04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07-20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09-12
小学语文教案【精】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