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秋天里,小树叶飘下来了,那么到了冬天,谁会从天上飘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呀?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是谁来了呀?原来,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儿飘下来了,那小雪花飘到了哪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教师: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窗户""沙沙沙")教师:(教师揭示图谱"问号")咦?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谁听到歌曲里是怎么提问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指着图谱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唱出来吧!
教师: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飘下又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呢?这些答案也藏在了这些白纸后面的图画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说对了,就能把这些小图片叫出来了。(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听清楚了吗?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唱第一段第二句边揭示图谱"雪花")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小雪花吧,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教师:你们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飘下来的?(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揭示图谱"↓")教师:你能唱出来吗?那听黄老师这片大雪花来唱一唱吧。(教师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词)教师:小雪花们,你们听到了吗?我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小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到了,"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教师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词,并揭示图谱"冬天")幼儿看图谱,尝试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2、幼儿尝试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填编第二段部分歌词,学唱第二段。
教师:其实这首歌曲还有第二段呢,郑老师也把它们画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图片,请你们看看他们与第一段的小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段的时候配上了好听的音乐,这一次,我们把第二段也配上音乐来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听。
活动延伸:
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一、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进一步体验成就感。
2、培养幼儿初步创编歌词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教幼儿用优美的声音唱歌,鼓励幼儿创编第二段歌词。
二、活动准备:
1、 课件《雪花和雨滴》、歌曲《雪绒花》
2、事先丰富幼儿和活动有关知识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做律动入场。(放音乐《雪绒花》,根据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雪花飞舞、落地的动作)
(二)过程:
1、听录音:
(1)"沙沙沙"小朋友听什么声音? 是谁啊?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朋友咱们一起问一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播放课件)"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2)小朋友知道小雪花是从哪来的.?(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小雪花回答:我从天上飘下来的
(3)那小雪花为什么要来?它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幼儿自由的说)让我们听一听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点击课件)小雪花回答: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2、教师配乐完整朗诵,幼儿看课件跟诵
3、学习歌词用个别对话的形式:师问:"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幼答:"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上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用集体对话的形式、 男孩女孩对话的形式。(方法同上)
4、学唱歌曲:今年小雪花还是唱着歌飘来的呢,你听"!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5、师幼一起跟音乐演唱歌曲。
6、教师弹琴:幼儿演唱歌曲 ;男女各派一名选手K歌比赛。
7、启发幼儿进行创遍第二段歌词
(1)孩子们"冬天过去了,什么季节来了?(幼儿自由回答)师播放课件:你听滴答滴答,谁来了?"(小雨滴)
(2)"小雨滴为什么要来,来告诉我们些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小雨滴是特意来告诉我们春天来到了,它可真好。为了感谢小雨滴我们为它编首儿歌,好不好? (幼儿自由创编儿歌)师问:是谁敲着窗户滴滴滴滴哒-----幼:是我,是我,我是小雨滴,我从天空中落下来------
8、师小结:你们太棒了,为小雨滴编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老师把小朋友的儿歌配上了旋律,小朋友听一听好听吗? (跟着钢琴旋律,教师范唱歌曲。)
9、学唱歌曲:
(1)师弹钢琴,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2)分组演唱、个别进行演唱 、对唱进行演唱雪花和雨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吗?
(师幼一起完整的演唱歌曲两遍)
10、这首歌好不好听?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幼儿自由回答)师小结:雪花和雨滴特别喜欢小朋友给他们起的名字,他说他已经有好听的名字了叫《雪花和雨滴》,谢谢小朋友。
三、结束:
好了,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会了这首好听的歌,你们能告诉我现在的心情吗?(幼儿自由回答自己的心情)那一会我们一起把这种快乐画下来吧,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的小朋友好不好,表演歌曲出教室 。
四、活动延伸:
美工区:画冬天的景色或歌曲内容的画。
小百科:水滴在下降过程中保持不破碎的最大尺度称为临界尺度,常用等体积球体的半径来表示,称为临界半径或破碎半径。在不同的气流条件下,临界半径是不同的。如在均匀气流条件下,临界半径为450至500μm,而在有扰动的瞬时气流条件下,临界半径约为300μm。。在自然界中观测到的临界半径为300至350μm,是因为大气具有湍流的缘故。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学唱歌曲,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飞机飞行的状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对飞机的构造有基础的认知。
课件准备:《造飞机》歌曲音频及图片;“造飞机”歌曲图谱;《造飞机》歌曲伴奏。
材料准备:钢琴或其它有高低音的乐器。
活动过程
组织游戏“飞机飞”,引导幼儿感受乐器的高音和低音,并享受模仿飞机飞行的.快乐。
1、创设情境,模仿飞机飞行的样子。
——我们都来当一架小飞机。
——飞机起飞了!遇到一座高山,飞机要爬升;现在又飞过一朵白云;飞得低低的,接近海面了……
2、弹奏钢琴,感受钢琴的高音和低音。
(教师可将钢琴替换成其它能表现出高音和低音的乐器)
1)弹奏钢琴的高音部分,引导幼儿想象飞机在高高的飞行,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弹奏低音部分,请幼儿想象飞机在低低的飞行,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3)随意弹奏钢琴的高音和低音,请幼儿随着旋律的高低时刻变化身体动作,模仿飞机飞行。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片《造飞机》,引导幼儿理解、学唱歌曲。
——你听到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推进器是什么?(驱动飞机起飞的装置)
——老师将歌曲再播放一遍,请仔细听其中的歌词。
——试着和老师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播放歌曲音频及图谱《造飞机》,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1、出示歌曲图谱“造飞机”,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女孩的动作,并尝试模仿。
——图中的小女孩做了什么动作?谁来做一做?
2、播放歌曲音频及图谱,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请你们一起跟随音乐,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播放歌曲音频《造飞机》,组织幼儿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高音和低音。
1、与幼儿一起讨论歌曲的高音和低音部分。
——歌曲里哪些地方感像飞机飞得高高的?(第1句)
——哪些地方像飞机飞得低低的?(第2句)
2、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飞得较高的飞机,一组扮演飞得较低的飞机,再随歌曲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歌曲音频《造飞机》投放到音乐区中,鼓励幼儿继续表演歌曲。
温馨提示
对弹奏钢琴表现音乐高低有困难的老师,可以替换成敲打高音乐器(如:三角铁)、低音乐器(如:地鼓)来表现高音和低音。
附【歌曲】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节奏乐是一种充满乐趣的音乐活动它具有训练节奏感、启迪智慧、培养创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功效,通过教师适时而有艺术性的指导,使幼儿从生活和音乐中获得节奏的内心感觉和经验,从而使节奏活在幼儿的身体里,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语言也有他的节奏美,这次我就尝试用说唱的形式让幼儿玩儿音乐。
【目标】
1、体验音乐中语言节奏的趣味性。
2、尝试将儿歌《三只猴子》填入2/4拍的节奏型中。
3、能随音乐节奏说唱儿歌。
【准备】
音乐PPT课件
【过程】
1、律动进场。
2、游戏:我来做,你来学(复习节奏型)
3、节奏型的感受和体验。
1)、播放音乐,幼儿发现并感受节奏型XX/X-/
2)、发现音乐中的说唱部分
4、尝试将儿歌加入到音乐节奏中。
1)、引出儿歌《三只猴子》
2)、出示节奏小屋,找准儿歌的节奏。
3)、将儿歌有节奏地加入到音乐中。
5、通过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中的节奏型。
6、合音乐,进行说唱表演。
7、延伸:下节课加入其它的`儿歌。
活动反思:
《三只猴子》是一个比较有趣、易于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音乐活动,旋律也比较简单,孩子们很容易就能掌握。再加上形象的图片和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在这个活动的游戏环节,孩子们很容易兴奋,但因为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游戏也进行得热烈而有序。在活动中穿插钢琴伴奏,这在平时的一些活动中并不常用,但效果却出奇得好,所以在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尽量提供孩子钢琴伴奏,以便更准确、更有效的学习。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纲要》中指出:喜欢艺术活动,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是小班音乐活动的目标和教育要求。“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还比较小,爱玩好动,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暂,所以特别喜欢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日常活动中他们更喜欢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在做中学,在做中体会到快乐,因此我设计了《草地舞》这节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够天空,摸草地,转个圈,倒下去”的动作。
2、尝试用不同形式表现舞蹈,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带来的愉悦。活动重点:
随音乐合拍地做出“够天空,摸草地,转个圈,倒下去”的动作。活动难点:
尝试用不同方式表现舞蹈。
活动准备:
1、律动音乐。
2、音乐《草地舞》。
3、彩虹伞。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功夫拳”三段音乐不同的风格、理解音乐特征。
2、根据不同音乐风格和图谱模仿、创编动物功夫拳。
3、愿意积极参与表演功夫拳。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
【活动过程】
一、借助课件初步感知音乐,激发兴趣。
师:看过《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吗?。有这么一段音乐,和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有关,一起来听一听。
师:听了刚才这段音乐,你觉得哪些动物来了?
二、分段欣赏音乐,看秘笈学打虎拳、蛇拳,大胆创编功夫熊猫拳。
1、学打虎拳。
(1)初步感知音乐。
(2)自由尝试打虎拳。
(3)看功夫秘笈,学打虎拳。
(4)听音乐看秘笈打虎拳。
2、学打蛇拳。
(1)跟音乐自由学蛇游动。师:第二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看功夫秘笈,学打蛇拳。
(3)听音乐打蛇拳。
3、大胆创编动作,学打功夫熊猫拳。
(1)听音乐创编熊猫拳。师:最后出场的是谁呀?
(2)幼儿创编动作,教师用白板记录秘笈图。
师:熊猫想请你们帮它设计一套秘笈,你们愿意接受这个挑战吗?
(3)跟着音乐打熊猫拳。
三、完整表演《功夫拳》。
1、播放音乐,完整表演《功夫拳》。
师:现在这三套功夫秘笈我们都会了,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来打拳吧,注意听清音乐哦。
2、有表情地完整表演《功夫拳》。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轻松、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中小牛活泼、勤劳、可爱的形象。
2. 通过歌唱,感受牛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喜欢小牛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牛的贴绒图片一张、磁带、小铃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复习《小狗抬花轿》156
1. 听教师弹奏乐曲,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
2. 幼儿跟着伴奏集体演唱歌曲
3. 要求:小狗抬花轿可真有趣,开始老虎很神气,小狗生气了把老虎摔了一大跤,小朋友感到怎么样?(再唱一遍,唱出老虎的神气,小狗很生气,老虎摔跤后大家很开心)
三、学习歌曲《可爱的小牛》190
1. 引入主题:动物王国里可真有趣,(出示小牛)瞧,这是谁呀!(学说题目〈可爱的小牛〉)
这只可爱的小牛,它的年纪很小,吃草也要妈妈带着,可是它已经知道要帮爸爸妈妈干活了,有一天,它跟爸爸去耕地(理解耕地),不小心也摔跤了,它会怎么样?
2. 听教师弹唱:小牛是怎样摔倒的? 提问并学唱:包古里 包古里 摔一跤
( 响铃 ) ××× ××× ×××
3. 听教师清唱:小牛可爱吗?它什么地方很可爱?请你用歌词来告诉我。
4. 理解并学习歌词(加上动作扭扭屁股)
5.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幼儿随歌曲清唱。(2~3)
6. 幼儿创编动作,集体学习动作,跟着录音表演。
7. 表演唱《可爱的小牛》
四、可爱的小牛宝宝,跟着妈妈一起去吃草吧!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1-20
中班音乐小鸟教案12-11
中班青蛙音乐教案11-06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07-26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08-08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08-01
中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01-10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17
中班音乐教案(15篇)06-1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四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