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语言教案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谈论自己懂得的、听过的语言,了解语言的种类。
2、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的谈话,迅速的掌握别人谈话的内容,能在别人谈话后给予补充。
活动准备:
幼儿有一定的关于语言的知识。
活动过程或建议:
(一)演唱英语歌《我会说A、B、C》,引入主题。
让幼儿说说这首歌是用哪国的语言演唱的?你还懂得其他国家的语言吗?
(二)、引导幼儿围绕“语言”的话题自由交谈。
1、幼儿自由结伴,说说自己知道的语言使用的国家。
2、教师小结幼儿的谈话: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有的国家使用一种语言,比如:日本。有的国家使用几种语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上英语。
(三)、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
1、世界上有许多种语言,中国也有很多的语言,叫做“方言”比如:广东话、上海话、北京话等等。你会说哪的方言?
2、你们那儿的方言与“普通话”有什么不同?
(四)、朗诵方言儿歌《两只老虎》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教学领域
语言
年龄段/班
5—6岁/大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亲情的力量;
2、初步懂得珍惜美好的情感记忆,学习使用积极的情绪化解悲伤;
3、尝试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要为家人做的事。
活动准备
1、配乐课件《我的家》,绘本课件,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2、“我为家人做的事儿”记录表,水彩笔。
3、布置主题墙“我和家人”,创设浓浓的亲情氛围。
4、幼儿和家人一起翻阅家庭相册或家人录像,完成亲子记录《和家人在一起》。
活动过程实录
设计意图:
《爷爷变成了幽灵》这本书,是我五岁的女儿介绍给我的。女儿用一种很平静的语气向我诠释书中提到的死亡时,像是在向我讲述一个故事,又好似在说一个显然她已经理解的科普知识,这令我感到惊奇而感动。前不久,我们班萱萱小朋友的姥爷去世了,萱萱因此而非常伤心,孩子本来就比较内向,现在更加不爱说话了。
如何让孩子接受亲人的死亡,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这本书向小读者呈现了难以言表的生死离别,蕴含了对死亡的解释,教给孩子的是面对亲人逝去时的正确态度。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心中的爱、回忆和悲伤融合在一起而发酵,感动不已。一边悲伤一边却在感叹,这是一本多么神奇的书呀,它从一个温馨而积极的角度感动了每一个人,也安慰了每一个人。如果孩子从小都能够在一种很自然的方式下习得面对亲人死亡的正确态度,也是一种重要的情感经验。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亲子记录表,迁移生活经验。
1、播放配乐课件《我的家》,展示摘取自幼儿家庭相册或家庭录像中的精彩画面。激发幼儿对亲情的积极经验。
2、请部分幼儿分享纸张记录《和家人在一起》,说说和家长在一起的美好记忆,初步体验记忆带给人的愉悦。
二、通过观察绘本封面引出主题。
1、出示绘本。
师: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爷爷为什么能够穿过墙壁?
你参加过葬礼吗?什么情况下会举办葬礼?参加时你是什么感觉?
当你的亲人离开你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你心中会有什么感觉?
2、理解“幽灵”的含义
介绍书名,请幼儿谈谈自己对“幽灵”的理解。(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
3、介绍小男孩艾斯本
师:封面上还有谁?他在做什么?
师:封面上的小男孩叫艾斯本,它有位非常爱它的爷爷。可有一天爷爷离开了艾斯本,爷爷去了天堂。
三、阅读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1、师幼共读绘本。
结合课件播放,引导幼儿进入故事的情感,感受故事的内容。
2、谈话提问:
(1)爷爷离开了艾斯本,艾斯本心情怎样?
(2)爷爷几次回到了艾斯本的梦中?他们每次都聊了些什么?
(3)爷爷为什么要回来看艾斯本?他到底忘了什么事?他有什么愿望?
(4)当爷爷说完再见,为什么艾斯本的爷爷没有再回一下头?
(5)艾斯本还会想爷爷吗?他还会那么悲伤吗?
3、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1)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爷爷的脸部表情,(慈祥、失落、充满了爱)鼓励幼儿不再害怕亲人的离去。
(2)通过对爷爷的'爱意和行为的理解,帮助幼儿对幽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四、记录:我为家人做的事
1、尝试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要为家人做的事。回想和家人在一起的开心事儿,哪些还想一起做?哪像是没有做到却想要一起完成的?
2、幼儿自由记录并相互讲述,师巡回指导。
3、幼儿集体交流。
五、拓展与小结:
师:虽然总有一天亲人会慢慢离开自己,但他们不会从我们的心中消失,我们也不必太悲伤,把过去的美好记忆记在心里,就会觉得很温暖。
同时要用心去爱现在陪伴着你的家人,多为他们做一些有爱的事情,珍惜和家长在一起的每时每刻。
活动延伸:不悲伤,要坚强。
1、对刚刚失去亲人的萱萱小朋友说一些安慰和祝福的话,小朋友彼此间相互感受爱的力量。
2、亲子制作小书《我和爷爷》。
活动小结
图画书《爷爷变成了幽灵》讲述了死亡以及如何面对死亡。对成人而言,对孩子解释死亡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死亡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情啊,每一个人总是会面对的。而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她就更加难以从悲伤中走出来。
这本书看似轻松,讲述的过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挑战的过程。因为一个成年人已经知道死亡为何物,多少都有过与艾斯本有着相同的经历。许多孩子并没有经历过与亲人的生离死别,但是他们也能感觉到艾斯本的悲伤,有的孩子感动的哭了,读到最后竟也欢快地笑了。因为他们相信艾斯本的爷爷进了天堂,只是住进了一个我们看不到却很美好的地方。有一天,当他们真的需要面对这些伤痛时,我相信,他们在悲痛过后会欣慰地想到曾经听过的这个关于艾斯本的爷爷的故事。相信这些早期的情感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情感冲击和内心震撼都是弥足珍贵的。孩子们在讨论中也理解了这一点。其中,张家豪通过阅读中认为:“爷爷虽然死了,却去了天堂,永远活在另一个世界”。黄渤翔说:“爷爷其实是死了,但是记着和爷爷一起做过的有趣的事儿,就会觉得爷爷没死。”
通过这本特殊的绘本的阅读,孩子们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初步懂得珍惜美好的情感记忆,同时间接地体会亲人离别的伤心,学习使用积极的情绪化解悲伤。相信这一切都会成为积极的力量,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们发挥正面的影响。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通过拾落叶得活动,对于树叶都有了一定的兴趣。本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以小老鼠和落叶展开话题,活动旨在通过故事感受小老鼠扫落叶时的热闹场面,学习用正确的动词去表述,同时了解落叶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故事以小老鼠的感受为视角,描写秋天落叶的自然景象,情节饶有趣味,其中扫落叶的过程尤为动人。通过学习可以让幼儿对秋天落叶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让幼儿体会老鼠们热闹的劳动场面,感受劳动的快乐,并学习一些动词和形容词。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乐意大胆讲述并尝试用较完整、准确的语言描述小老鼠扫落叶的情景。
2.了解秋天树叶会从树上落下来的自然现象。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鼠妈妈和她五只小老鼠住在一棵大树的树洞里,有一天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老鼠和落叶》。
二、欣赏故事——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大胆运用较完整、准确的语言描述小老鼠扫落叶的情景
(一)教师有表情讲述故事一遍,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小老鼠们一家住在什么地方?
2.鼠妈妈为什么说小老鼠们长大了?
(二)结合课件,分段欣赏故事,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小老鼠发现了什么?
2.它们是怎样打扫落叶的?
(1)它们是怎样帮妈妈打扫落叶的?
请幼儿学习动词“扫”、“拾”、“运”、“顶”并进行集体模仿
①扫:用扫把把地上的落叶清除掉。(请两名幼儿上台模仿老鼠扫落叶。)
②拾:用手捡起来。(请幼儿集体模仿“拾”的'动作。)
③抬: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作把篮筐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请两对幼儿上来模仿老鼠合作运落叶的动作。)
④顶:把树叶放在头顶上。(请幼儿集体模仿)
(2)打扫干净后,小老鼠有什么感觉?但它们的心情怎样?
3.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落叶从哪来的?
4.鼠妈妈是怎么说的?请你来学学鼠妈妈的话。
小结: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许多树叶会从绿色变成黄色,不用风吹,自己也会从树上掉下来。
三、完整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2、带有瓜字的词卡。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你的爷爷奶奶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的爷爷奶奶会种瓜吗?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个有趣的故事《种瓜》。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有谁?他们长得是什么样子的?爷爷奶奶在干什么呢?他们种的是什么东西?
三、教师展示画面,教师边提问边讲述,引导幼儿阅读画面,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师:画面上的'奶奶和爷爷长的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身体有什么不一样的?
教师阅读画面上的内容,鼓励幼儿跟述,讲述瘦爷爷的行为。
师:观察地里的瓜子,说说,瓜子怎样了?
师:胖奶奶的瓜子发芽了,瘦爷爷也得瓜子怎样了?鼓励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采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种子开花以及种子结果的情景。
四、看图完整阅读故事,感知故事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感知认识胖瘦等反义词。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采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等方式引导幼儿跟述。
2、启发幼儿自己观察画面,说说:在这个故事里,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3、教师:你觉得这个故事的什么地方比较有趣?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阅读故事画面。
5、教师:胖和瘦是一对反义词,除了说“胖奶奶”和“瘦爷爷”,还可以说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鼓励幼儿运用反义词组词,丰富幼儿对相反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五、引导幼儿根据种子成长的特点,判断猜测瓜果的名称。
1、教师描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瓜果的生长特点。
2、教师讲述植物的特点,幼儿猜测是谁种的瓜。
六、音乐活动:胖奶奶和瘦爷爷。引导幼儿根据歌曲《王老先生》的乐曲,仿编胖奶奶和瘦爷爷。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06-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5
大班语言教案06-20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01-10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2-07
大班语言《春天》教案10-10
(精选)大班语言教案07-10
大班语言兔子教案06-09
大班语言故事教案:鸟窝03-06
大班语言颠倒歌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