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科学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有趣的根
一、设计意图:
幼儿以前见过根,但是幼儿对根的认识不是很全面。本次活动让幼儿自由的探索过程中,寻得快乐,习得知识。非常适合大班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
二、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杆物的根基本上可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了解跟有储水、吸水等作用,知道跟和人类的密切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杆物的探索兴趣;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三、准备:
礼品盒(装有树跟)、多种杆物跟若干、各类根雕根制品。
四、过程:
(一)以邮包的形式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根的外形特征。
1、让幼儿去试一试、摸一摸,感受根的外形特征。
2、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用语言表达对树根的'外形特征。
3、提问: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的根长在哪里?
小结:
(二)通过尝试,让幼儿初步认识一些植物的根。
1、幼儿试着寻找植物的根。
2、介绍三种根的外部特征,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不同之处。
3、&n
bsp;师小结三种根的外形特征。
(三)给植物的根找家。
(四)了解根的功能用途。
1、你们知道根有什么作用吗?(储水、吸水、固土)
2、介绍根和人类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植物。
活动延伸:
制作根制工艺品。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萌发探究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初步发现自然界事物循环往复的有趣规律。
2、仔细观察,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PPT三份——傍晚、变化的太阳;下雨和四季问题图片;雨、季节循环;
2、书(自制两份)——雨和四季
3、地球仪、手电筒,贴上两个孩子图片。
4、循环记录纸、青蛙图片
5、增强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了解幼儿对四季与水循环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价值分析:引发幼儿对自然事物的关注)
提问:你仰望过天空吗,看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
(价值分析:激发幼儿探究大自然循环的奥秘)
1、(1)出示PPT——傍晚的太阳
师:我们仰望天空的时候,看到过许多的东西,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太阳?为什么?
(2)出示PPT——变化的太阳
师:过了一会儿,又过了一会儿……看到答案了么,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3)师:小男孩看见天空渐渐暗了下来,白天就要消失了。他好奇的问妈妈:“妈妈,白天究竟去哪了呢?”,小朋友们:白天究竟去了哪里?它还会回来吗?
(4)实验——地球仪、手电筒,贴上两个孩子图片。
师:因为地球在转,太阳照到了地球的另一边去了。老师带来了一个地球仪,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地球仪、手电筒,贴上两个孩子图片。)
师:假设这是中国的小朋友,吧手电筒当做太阳,太阳公公照到的地方就是白天,(转动地球仪)地球慢慢地转,现在我们中国的孩子那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因为太阳公公没有照到)
师:因为太阳公公没有照到,所以那里是黑夜,现在照到了外国,那边是(白天),地球慢慢转,又照到了中国,那现在中国(又是白天了),地球还在慢慢慢慢转,太阳(又照到外国了)……那白天是不是不见了呢?
小结:哦!原来白天过去了,黑夜就来了,当夜晚结束的时候,新的'白天又来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循环着。
(5)出示字:循环
提问:什么是循环呢?
小结:循环就是运行一周在回到原处。
2、(1)出示下雨和四季的问题图片
师:小男孩谢谢你们告诉了他这个答案,让他知道了白天不是不见了,但他有两个问题要来问问你们。请仔细观察图片,他会问什么呢?
幼儿猜测第一张图片的问题,PPT给予答案:秋天去哪里了
幼儿交流讨论第二周图片的问题:雨水去哪里了
(2)师:小男孩提了两个问题,今天老师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了后面的书里,请你们轻轻地去书里找答案,说一说它到哪里去了?
分成两半,幼儿看书寻找答案(每人一本书,分别为下雨和四季)。
(3)你选的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4)验证:出示雨—循环的PPT;出示四季—循环的PPT。
小结:小男孩说要谢谢你们,他知道了:原来这世界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来了又去了,去了又来了,总是这样循环着。
三、拓展发现
(价值分析:进一步巩固对循环的理解)
1、出示青蛙图片,进一步思考:青蛙也能循环吗?它是怎么循环的呢?
提问:除了动物还有什么也是这样循环的?(根据幼儿回答记录)
2、提供记录纸,记录循环
小结:你们都有一双亮亮的眼睛,快去发现这个世界中的循环吧。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我是从哪里来的?”,当孩子面对生命的疑惑而稚嫩发问时,爸爸、妈妈都在努力用最适当的方式给孩子最好的解答。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利用PPT和视频让孩子直观地了解胎儿形成、生长的过程,知道自己从哪儿来,通过能讲述交流,让幼儿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的.同时,也知道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长大的。
2、激发幼儿探索自身奥秘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PPT,胎儿生长视频,人手一份画册,胎儿生长图片,幼儿照片,气球
活动流程:
情境导入—观看PPT—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制作画册—延伸活动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与怀孕的老师交流讨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观看PPT,了解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看,交流讨论
三、观看视频
结合感恩教育,交流讨论:
宝宝出生后什么都不会,大人要为宝宝做什么?
我们要怎样感谢她们?
三、制作连环画册:我的成长故事
四、延伸活动:
学做准妈妈,保护自己的气球宝宝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7-23
大班科学教案【实用】10-29
[优秀]大班科学教案07-25
大班科学教案【荐】10-19
大班科学教案[必备]10-27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09-16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四篇04-20
大班科学教案沉与浮03-25
大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吸管》11-03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3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