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范文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及大鞋与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大胆地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歌唱、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会唱歌曲《大鞋小鞋》,并理解歌曲的内容。
2、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大鞋小鞋》、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鞋小鞋》,进一步感受歌曲中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理解歌曲的内容。
1、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来演唱歌曲。
师:“在上一次的歌唱中,小朋友都已经说了,在唱爸爸的鞋时,要唱得慢、声音要大声;而在唱娃娃的鞋时,要唱得快、声音要小声。那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演唱一遍,好吗?”
2、幼儿分组演唱,再次感受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根据歌曲内容创编动作,自由表演。
1、幼儿自由创编歌曲前半部分内容的动作。
师:“在上一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说了许多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觉。请你用有趣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吗?”
2、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师:请2―3个表演得较好的`幼儿上前来表演。
3、幼儿分组讨论、创编歌曲后半部分内容的动作。
师:“在上次的活动中,小朋友都已经模仿过穿大鞋和穿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可是,应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呢?”
“请你和周围的小朋友讨论一下,大鞋的声音应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小鞋的声音又应该用什么声音来表演?”
4、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师:谁来表演穿大鞋(小鞋)走路时发出的声音?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演。)
5、教师口哼曲子,师幼共同表演。
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吧。”
(师观察幼儿的表演,灵活地抓住幼儿在表演中的闪光点。)
6、教师示范表演。
师:“小朋友都很棒,都想出了这么多的动作。老师也想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动作,想不想看?”
7、师幼交流讨论教师的表演。
师:老师的表演好吗?好在哪里,
8、师幼共同表演2―3遍。
三、幼儿分组边唱边表演。
师: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表演第一段,一组表演第二段,边唱边表演。
活动延伸:
1、在自由活动时间可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
2、把穿爸爸的鞋和穿娃娃的鞋的不同感觉画出来。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旋律的抒情、缓慢的特点。
2、学会用动作表现音乐,增进关心妈妈、热爱妈妈的情感。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雪花片拼搭的“野菊花”,用积木搭的“乌鸦家”场景。
2、《小乌鸦爱妈妈》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磁带,熟悉音乐旋律。
1、引导幼儿说说听后的感受及想到的事情。
2、要引导幼儿总结出音乐旋律抒情、缓慢的特点,知道歌曲表现的`是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
(二)幼儿跟唱歌曲,并试着用动作展现歌曲的内容。
1、倾听教师在乐曲的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诵歌词“小乌鸦爱妈妈”,感受乐曲旋律与歌曲情感之间的和谐。
提问:小乌鸦为什么要急急忙忙赶回家?为什么要去为妈妈?
2、分段欣赏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3、完整地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简单情节。
4、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生活经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
5、随音乐练习创编的各种关心妈妈的动作。
(三)利用布置好的场地,引导幼儿学习表演歌曲“小乌鸦爱妈妈”。
1、先由教师扮演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乌鸦,听歌曲进行表演,可通过变换不同的关心妈妈的动作进行多次表演。
2、两人一组,或几人一组,分角色进行表演。
(四)讲评,激发幼儿产生爱妈妈的情感。
我们应该怎样向小乌鸦学习?你想帮妈妈做些什么?
(五)活动延伸:
将幼儿在家关心、体贴妈妈的资料贴在主题墙上,同伴间相互交流,共同分享爱的甜蜜。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正是抓住幼儿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幼儿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教材给了幼儿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幼儿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活动气氛,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活动,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活动虽然存在不足,但是幼儿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歌曲中所表达的爱,懂得喝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这就足够了。音乐的魅力是无限大的,而我们老师们只要利用好了这个“工具”,那么我们的幼儿们就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世界的真、善、美,更加快乐的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春天》内容,熟悉曲调,并学会演唱。
2.感知三拍子音乐的节奏。
3.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黑板,彩色粉笔
2.配套磁带或光盘。
活动过程:
1.复习《蝴蝶飞》。
老师弹《蝴蝶飞》的曲子,幼儿做蝴蝶飞的动作。
2.新授歌曲《春天》。
(1)引导幼儿谈谈春天的特征,听《春天》这首歌的录音。师:春天来了,杨柳随风飘扬燕子从南方飞来,绿绿的'秧苗在田野里点头微笑,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阵阵香味。春天真美好。现在,这美丽的景色被写成了优美的歌曲,请听。
(2)学习歌词。师示范唱歌,幼儿初步了解内容,讲述歌曲说了些什么。
师一边朗诵歌词,一边用图画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幼儿随音乐节奏说歌词。
3.学唱歌曲。
(1)师边弹钢琴边唱,幼儿跟着轻声唱。
(2)师突出唱“啦”时的强弱表现。
(3)用不同的方法练习,巩固。
4.师幼共同演唱歌曲2—3遍,幼儿分组:一组表演动作,一组唱歌,一组拍手打节奏。三组乱换。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根据春天的特征自编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并演唱。2.画出春天的景物。
小百科: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2、了解交通警察的一些简单手势。
3、懂得一些简单的`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司机》
1、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变成了小司机,现在就请你听交通警察的指挥开车吧!
2、 幼儿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二、师幼谈话。
1、 你看见谁在指挥交通?
2、 你看见了哪些有趣的动作?
3、 幼儿自由地做一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三、幼儿欣赏歌曲。
你刚才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范唱)
四、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红绿灯,念歌词。
2、节奏练习:根据歌词念节奏。
3、幼儿学唱。
五、游戏。
歌表演教师重点引导幼儿能学会简单的手势后进行表演。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连贯柔和、优美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歌曲。
2、感受自然景色的美,并学习用歌声表达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学会歌唱和表演歌曲,对情感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练声。
1、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冬天)
听!谁来了?
2、练声曲《听》。
二、新授歌曲。
1、师:听!谁又来了?
(教师清唱: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师:是谁来了呀?(小雪花)
教师再唱一遍,问:你是第几句听到小雪花的?
教师带领幼儿念:“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
师:是谁在敲窗户啊?(小雪花)
那么是谁听到小雪花在敲窗户?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
2、师:小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啊?(天上)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出示flash动画《雪花飘飘》。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雪花飘落的样子。
师:你觉得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想说句什么话?请你和旁边小朋友讨论下。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小雪花说了什么。
(教师清唱: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师:原来小雪花要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三、歌曲学唱。
1、师:小雪花还唱着歌飘来了呢,请你仔细听!(教师完整范唱一遍。)
师:小雪花唱的好听吗?你想学一学吗?
2、教师带领幼儿跟琴声练唱数遍。
3、引导幼儿有感情演唱。
(1)师:第一句“是谁……沙沙沙”是小朋友唱的,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
教师带领幼儿用疑问的语气练唱此句。
(2)师:第二句“是我……小雪花”小雪花是什么心情?应该怎么唱?
教师带领幼儿很开心的,脸上笑嘻嘻的唱。
(3)师:第三句“我从天空中飘下来”感觉很美,应该怎么唱?
教师带领幼儿用柔柔的、优美的声音练唱此句。
(4)师:最后一句小雪花告诉我们一句话,应该怎么唱?
教师带领用轻快的'声音练唱此句。
(5)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很有感情的唱一遍。
4、加上动作表演唱。
师:我们加上好看的动作,再用好听的声音表演就更好了,起立!我们一起表演下吧!
5、分角色演唱。
(1)师:老师来在屋里面的小朋友问,唱:“是谁……沙沙”
你们做小雪花回答我,唱“是我……我从……冬天来到了”
你们要脸上笑嘻嘻的,加上好看的动作,试试看!
(2)师:请男孩子做屋子里德小朋友问,女孩子做小雪花回答,加上动作,试试看!
(3)请男女生交换角色唱。
四、游戏“堆雪人”。
1、师:小雪花来过以后,世界都变了样,到处都是白白的雪,在雪地里,我们可以干什么?
2、师:我们一起来“堆雪人”和“小雪人”一起做游戏吧!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堆雪人吧!(唱着歌,做着游戏离开活动室)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教师小结: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秋天里,小树叶飘下来了,那么到了冬天,谁会从天上飘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呀?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是谁来了呀?原来,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儿飘下来了,那小雪花飘到了哪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教师: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窗户""沙沙沙")教师:(教师揭示图谱"问号")咦?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谁听到歌曲里是怎么提问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指着图谱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唱出来吧!
教师: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飘下又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呢?这些答案也藏在了这些白纸后面的图画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说对了,就能把这些小图片叫出来了。(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听清楚了吗?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唱第一段第二句边揭示图谱"雪花")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小雪花吧,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教师:你们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飘下来的?(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揭示图谱"↓")教师:你能唱出来吗?那听黄老师这片大雪花来唱一唱吧。(教师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词)教师:小雪花们,你们听到了吗?我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小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到了,"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教师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词,并揭示图谱"冬天")幼儿看图谱,尝试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2、幼儿尝试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填编第二段部分歌词,学唱第二段。
教师:其实这首歌曲还有第二段呢,郑老师也把它们画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图片,请你们看看他们与第一段的小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3、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段的时候配上了好听的音乐,这一次,我们把第二段也配上音乐来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听。
活动延伸:
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1-20
中班音乐小鸟教案12-11
中班青蛙音乐教案11-06
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07-26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08-08
【精华】中班音乐教案08-01
中班音乐教案:青蛙唱歌01-10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17
中班音乐教案(15篇)06-1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四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