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1-13 06:17:3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中运用多种乐器演奏带来的听觉感受以及音响效果。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2。充分感受这首描绘性极强的标题音乐中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多种手法:春风般柔美的旋律代表公主温顺优雅的仪态;由弱变强的三角铃声则代表载着商人的骆驼由远而近的单调脚步和随风飘荡的驼铃;非常嘹亮的男声合唱以及令人亢奋的进行曲风格,更令人想到众人列队走过集市时,平稳庄重的行进步态。集市中轻捷俏皮的“魔术师”主题,流畅活泼的“玩蛇艺人”主题,亦被鲜明地表达出来。最妙的是曲尾,公主整装准备回宫时,突然响亮的音乐中全曲结束,以对比强烈的静止来表示集市的结束,听来一气呵成。

  3。培养幼儿的乐感以及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通过上、查询书籍资料等方式让幼儿对神秘的波斯、以及波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2。听过《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中关于阿拉丁的故事;

  3。乐器:鼓、碰铃、三角铃、双响筒、摇铃;

  4。音乐《波斯集市》CD;

  5。活动室里有关于波斯的文化、商品、服饰等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辨别不同乐器声音做不同动作;

  2。辨别强弱做不同反应动作;

  3。复习《芦笛舞曲》,根据音乐性质区分ABA段并区分强弱。

  二、正题欣赏

  1。通过回忆阿拉丁的故事引出课题。

  2。第一遍欣赏音乐《波斯集市》,教师配乐器及解说故事。提问:说说你的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哪些音乐形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音乐中出场的?

  3。第二遍欣赏(配解说),幼儿再次验证自己听到的音乐形象是否准确,是通过哪种性质的音乐来表现的;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有什么样的效果。

  4。第三遍欣赏,听音乐用自己不同的动作辨别音乐中的强弱变化,区分乐段,区分想象不同的音乐形象。

  5。互动环节。让幼儿分段感受音乐,并自由想象表现美丽公主、凶恶的贾方、骆驼商人、乞丐、艺人等形象。

  6。第四遍完整欣赏,幼儿自由选择能表现不同音乐性质、音乐形象的乐器,随音乐演奏1—2遍。

  三、结束活动

  1。教师简单介绍音乐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相关知识。

  2。游戏“巨人和矮人”结束。

  活动重点:

  感受音乐的音响效果以及不同音乐性质表现的鲜明的音乐形象

  活动难点

  用乐器、语言以及肢体动作来表达音乐形象

  活动反思:

  《波斯集市》是英国作曲家Ketelbey(凯特尔贝)的一首“入耳即溶”的“轻古典”小品。(所谓“轻古典”即是那些通俗易懂、旋律优美的管弦作乐品。)是凯特尔贝众多描绘性极强的管弦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特别是音乐中的形象和幼儿喜爱的阿拉丁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联系在一起,因此我认为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通过这次活动也证实了这点。

  在活动进行之前,我认真地查阅了有关《波斯集市》的相关知识,并反复倾听了音乐,根据我班孩子的现状制定了音乐欣赏活动计划。在课题组说课时,大家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特别提出了应该充分做好环境创设方面的准备,以及欣赏重点的确立应该是重在欣赏而非表现,应给幼儿独立倾听欣赏音乐的空间。于是,我重新整合了自己的活动计划,并进行了实施,对活动实施过程的反思。

  首先,这首音乐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每听完一遍孩子们都强烈要求再听一遍,包括平时会注意力不集中的杨荣涛和赵彭安可、刘子俊在听音乐的时候都没走神。

  第二,音乐中的音响效果给孩子们带来的`听觉感受是很深刻的。A段中的三角铃由弱渐强,柔美旋律与步伐性音乐在听觉上的反差,特别是结尾的重音让所有的孩子都兴奋异常,有的说“吓了一跳”,有的孩子还准确的说出重音是代表结束的意思。因此在最后自选乐器表现音乐形象是孩子们的选择基本都是切合的,强弱表现和区分乐段也很清晰,达到了欣赏的目标。

  第三,孩子们在欣赏音乐后都能用较丰富的语汇来表达自己对美的感受,如描述公主的美丽以及官员们的样子,有的孩子还能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如梁

  舒瑶、熊嘉荃小朋友表现公主的仪态万方、涂荔丹、廖席宇表现的乞丐......

  音乐给孩子们带来的美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活动当中怎样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让孩子们增强自我欣赏的能力还是急需加强的。如孩子们用语言来描述音乐形象以及内心感受的能力还不够强,教师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倾听音乐,带着目的去欣赏,去挖掘音乐中的要素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能产生情感共鸣;在欣赏前的环境准备方面还应进一步深入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等等。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黄鸭》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在欢快的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三组的形式进行歌唱,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小黄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三组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分组标志、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重点:根据提示猜测

  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动物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根据画面和提示音猜测)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重点:倾听旋律,理解歌词

  1。他是我喜欢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倾听歌曲a段)

  3。请你们来做我的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来玩玩好不好?(感受音乐)

  4。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叫的吗?

  5。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他们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辨析叫声)

  6。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倾听歌曲b段)

  7。在"它会游xx,它会唱xx,它会吹许多泡泡xxxxxxx"的地方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添加象声词)

  8。这样一来这首歌更加好听了,一齐来唱唱吧!(共同练习)

  9。你们这么一唱,更多小黄鸭都来了,来了几只?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重点: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合作歌唱。

  1。这是一个小小黄鸭合唱组,想要请你们一齐来唱这首歌好不好?

  2。小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帅不帅?

  3。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三组呢?(尝试分组)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分组歌唱)

  5。怎么唱呢?"我会游"哪组唱?"我会唱"哪组唱?"我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分组前面一段谁唱?(商量规则)

  6。演出正式开始了!(分组歌唱)

  活动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指南》中的`理念,我构建了快乐、平等、丰富的学习环境,以亲和的态度、灵活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指导策略与孩子形成了有效的师幼、幼幼互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小河之歌》,用不同的音色表现小河快乐与难过的心情,并会随音乐表演。

  2、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清澈的和被污染的苏州河的图片。

  2、歌曲《小河之歌》(P、79)、粉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小河的变化

  1、说一说:上海有一条河在城市里经过,它的名字叫什么。

  2、观察各种苏州河的图片,分辨清澈的河水与肮脏的河水。说说它们的不同,怎样才能使苏州河水变清。

  二、学唱歌曲《小河之歌》

  1、欣赏歌曲《小河之歌》。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好像河水在轻轻地流动。

  2、听辨歌词,分辨小河什么时候快乐、难过,快乐和难过时河里的鱼虾会怎样。

  3、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用嘹亮欢快和低沉忧郁的不同音色,分别表现小河的快乐与难过。

  三、表演歌曲《小河之歌》

  1、再次欣赏歌曲。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鱼游来了、小鱼生病了。

  2、幼儿互相欣赏,请个别幼儿演示怎样扭动身体、摆动手臂表现小鱼的.游动。

  3、教师演示向左或向右自转,表现小鱼的游动。幼儿跟着学一学。

  4、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继续模仿小鱼游泳。(4小节学小鱼向前游动,4小节自转。)

  四、音乐游戏

  在场地上划两条宽宽的平行线作小河,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幼儿扮演柳树,一部分幼儿扮演小鱼小虾。

  规则:小鱼来到柳树前面,可在下一次音乐开始时扮。

  活动反思:

  《小河的歌》这首诗歌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条小河的心声。抒发了小河长年累月,无论白天黑夜、寒来暑往,默默忍受着寂寞、干渴,却不停地快乐流淌,为人们播种希望与幸福的胸臆。在教学中具有以下特点:

  1、尊重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汇报小河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学生可以用句子,也可以用一段话;谈感受时,可以说你为什么喜欢小河,也可以说你想向小河说什么话。针对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老师都给予肯定,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就感、满足感。这种感受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不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如在学生识字、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要求:

  (1)默读,想一想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

  (2)画一画,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词句;

  (3)读一读;

  (4)说一说,和小组同学交流。这样,让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弄懂了问题,理解了课文内容,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积累了语感。

  3、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重视学法的指导。习惯好,终身受益。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动笔标记,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老师不急于送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点拨,使学生在需要处、矛盾处、困惑处获得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自己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百科:狭窄又纤细的水道的泛称,有别于大江大河,如小河沟、小河浜、小河流。一般指不适宜动力机械船只航行的河沟水道。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学唱歌曲,并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集体游戏。

  2.引导幼儿两两结伴游戏,掌握在“嘿”的地方出拳的游戏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活动准备:

  1 . 图谱

  2 .《猜拳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和老师学本领吗?今天老师要教你们一首新歌,叫《猜拳歌》,叫什么呀?你们想听吗?仔细听老师唱。

  师:好听吗?

  2.师:想再听一遍吗?不过这次请你们仔细听,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师范唱音乐伴奏)

  师:在歌里你们听到了什么?

  3.师:歌词都在黑板上了,可是它们的位置怎么排列呢?再听老师给你们唱一遍,然后我请你们上来排一排。(音师范唱音乐伴奏)

  4.师:歌词我们已经排对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学唱这首歌。(集体学唱歌)

  5.师:学会了吗?现在我们在加上动作,听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集体边做动作边唱歌)

  二、玩游戏《猜拳》

  1.师:《猜拳歌》这首好听的歌呀,我们还可以用它来玩游戏呢!可是怎么玩呢?

  规则:剪刀可以剪布;布可以包石头;石头可以敲剪刀

  2 . 师:游戏规则我们都了解了,现在我们和旁边的小伙伴两两听着音乐边唱边玩游戏吧。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师:老师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出拳快,有的出拳慢,有点不公平,怎么才可以公平呢?(说明有戏规则:唱“嘿”的时候在进行猜拳。出相同的动作时候要再次唱“剪刀石头布,嘿”)

  3.再次进行游戏,强调在“嘿”的时候出拳

  4.师:现在我们来用这个猜拳歌玩一个新的.游戏,两个小朋友一组,面对面听音乐进行游戏,猜拳赢的小朋友做火车头,猜拳输的小朋友做火车尾。别忘了,在什么时候出拳啊?好,听音乐,做游戏啦!

  5.师:小火车头们,恭喜你们,你们胜利啦,现在请火车头带着你们的火车在去找一列火车进行游戏,赢的火车坐火车头,输的就只能做火车尾。(直到所有的孩子排成一列火车)

  三、结束

  师:小火车们,我们要出发啦!不过,出发之前请你们想一想,今天我们是用手来玩猜拳游戏的,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玩呢?你们回去想一想,下次再和你们玩,好吗?师:好,我们一边唱猜拳歌,一边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能唱准七分音和休止符。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与同伴互相配合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1、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

  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2、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小结:歌曲里唱的都是颠倒过来的事情,非常的有趣,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歌曲中颠倒、滑稽的事情。让幼儿了解歌曲所唱的内容。激发起幼儿想学唱的欲望。)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非常有趣,今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把这首有趣的歌曲唱出来。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小朋友边看图片边演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

  2、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小朋友大胆地演唱。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师:这首歌真有趣,把所有的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所以在唱的时候,要怎么样呀?我们脸上要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表演这首歌曲,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设计意图:通过边看图片边学唱以及各种方式的反复演唱帮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教师引导性的提问,帮助了解歌曲中滑稽、有趣的情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创编歌曲。

  师: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颠倒的意思,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擦出创新火花。)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在熟识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看图片的排列挨次,熟识歌词的挨次。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宠爱京剧的心情。

  二、活动预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嬉戏,熟悉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依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熟悉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嬉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知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想不想听?老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嬉戏,老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改变,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隐秘导入,尝试多次的竞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气,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知道茶叶长在茶树上,茶叶能泡水喝。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和图谱。

  2、录音机及采茶录音带。

  3、茶叶及杯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练习,熟悉节奏,从而了解曲子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设计:

  1、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入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这里的景色可真美,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课件,懂得茶乡有许多茶树,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于健康,了解关于茶叶的简单知识。

  (2)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曲子的内容,并随意做出喜欢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采茶的方法:左手提篮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叶采下来,指导幼儿放茶叶的时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

  (4)引导幼儿根据采茶的音乐,学习采茶的动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让幼儿体会和感受音乐中繁忙的劳动场面和气氛。

  (5)学会律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动作表演,把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段为去茶园的路上,第二段为采茶。

  (6)出示图谱,让幼儿学会根据图谱来欣赏曲子,并做出相应的律动。

  (7)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3、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来的茶叶送给客人,结束本次活动。

  一、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进行演唱。

  3、让幼儿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4、让幼儿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相应的图片6张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习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四、活动延伸: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8

  小鼓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熟悉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根据副歌节奏,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重点学习副歌部分,唱出强弱变化。

  3、在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的歌声与他人歌声及与琴声协调一致。

  二、活动准备

  1、《小鼓手》音乐磁带、录音机。

  2、大鼓一面。

  3、已看过幼儿用书:《小鼓手》。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敲鼓游戏,探索不同的`鼓声节奏。

  教师出示大鼓,请个别幼儿敲鼓探索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不同的鼓声节奏。

  师:刚才×××小朋友敲出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用嘴巴学学看!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副歌部分。

  教师演唱副歌部分,幼儿倾听副歌中鼓声的节奏。

  师:现在我来唱一段歌曲,你们听一听歌曲中鼓的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在周围寻找可以当鼓的替代物,练习敲副歌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随琴声敲出副歌节奏。

  师:还可以做哪些敲敲的动作?我们这次跟着琴声完整地进行表演。

  幼儿边敲边唱出副歌,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表现出鼓声由弱到强的变化。

  师:请你们边唱边想,小鼓越敲越高兴时声音会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小鼓手》。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看过的《小鼓手》图片,同时欣赏歌曲,熟悉并记忆歌词。

  教师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师:谁在敲鼓?鼓声被谁先听到?谁后听到?我们来帮助他们排排队。(小鼓手、太阳、花、小鸟、小朋友)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回忆图中的情境,一边随琴声轻声学唱歌曲。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记忆歌词的不同方法。

  幼儿边自由表演,边演唱歌曲(分集体、小组、个别练习演唱几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9

  活动设计背景

  考虑到大班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强调幼儿参与,重在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在《粉刷匠》音乐声中,让幼儿动手模仿日常生活中的油漆工人的工作,让其充分表现自我。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初步学唱歌曲,体验粉刷匠劳动的快乐。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3、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5、感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充分的感受音乐的美,引发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和联想。培养良好的音乐习惯,使幼儿逐步积累起感受和欣赏音乐的经验。

  2、难点:认识语词节奏。演唱时吐字清晰。

  活动准备

  1、音乐:《小猫咪》《粉刷匠》、《再见歌》

  2、节奏普

  3、旧报纸坐的帽子、丝巾、

  活动过程

  导入:发声练习(让幼儿注意呼吸、坐姿、发声方面)吐字正确清晰

  准备:小律动《小猫咪》

  1、 猜谜语: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2、 师: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坐一坐,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 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小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一样。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4、 认识语词节奏, ×× ××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的基础上,能感知AB两段音乐的不同,并唱出A段欢快的音乐,B段优美的音乐。

  2、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3、产生热爱音乐、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等。

  2、 经验准备:谈话活动:了解什么是郊游,初步对郊游的活动产生向往。 活动过程:

  一、 激发

  兴趣,游戏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

  二、学唱歌曲,体会情绪

  1、教师范唱或放歌曲录音

  2、歌唱:《郊游》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郊游的`快乐,引导幼儿说唱歌词。

  (2)放录音带《郊游》,引导幼儿听出有两段"不同的"音乐。

  (3)学唱歌曲,教师用不同的动作带幼儿唱歌,让幼儿感知歌曲的节奏和AB两段不同的"情绪"。

  (4)教师与幼儿一起按歌词合节奏地进行歌表演。

  大家唱得真棒,我们想想春天的天空是怎样的?春风吹拂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在这样美好的季节我们去郊游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 重点提示幼儿注意:白云飘飘,春风柔柔…….的唱法,要求声音轻柔、甜美。

  4、教师用琴反复教唱,指导幼儿找出歌曲相同部分。

  5、随音乐伴奏带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演,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 刚才我们高兴的唱着歌,来到了这么美丽的地方,此时此刻你们想干什么?(游戏)

  2、听音乐即兴表演:划船、钻山洞、拍手、过小桥……等等,教师适时指导

  3、分组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旋律相同部分做相同动作。

  四/结束部分。

  大家玩的很开心,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乘火车回家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幽默的风格以及ABA结构和特别的"叮"声出现的规律。

  2.创编为打字机加油、放松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打字机的多媒体课件。

  2. 教师自制图谱。

  3.幼儿参与制作"手抽纸"包(缝在帽子上,里面装满叠好的用废报纸做成的手抽纸)若干、旧尼龙袜若干。

  活动过程1.出示打字机图片,让幼儿回忆以前了解的有关打字机的知识。

  师: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师:在很多年以前,人们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打字机来打字。美国有个作曲家名叫安德森,他就用了打字机发出的哒、哒的声音写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打字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

  2.欣赏音乐课件《打字机》。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注意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欣赏音乐)师:好看吗?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到打字机哒哒哒的声音)师:还听到了什么?(叮的一声)师: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叮"的声音?谁知道"叮"的声音是什么意思?原来打字机发出"叮"的一声表示第一行文字已经打好了,提示打字员要换到第二行打字了。

  3.教师出示图谱,幼儿完整欣赏乐曲。

  师:我把打字机这首音乐画成了一幅图谱,请你们一起看看。

  我们再听一次音乐,"叮"的一声在什么地方出现?我们试着把它拍出来好吗?(幼儿跟做拍手动作)4.分A、B段欣赏乐曲,学习游戏动作,掌握关键节奏和表现关键情绪。

  (1)老师带领幼儿用打字、拍手的动作掌握节奏。

  (2)老师让幼儿用小椅子代替打字机,再次掌握节奏。

  "为了让游戏更好玩一点,我们现在把板凳当打字机,准备好了吗?"(玩游戏)(3)启发幼儿创编为打字机加油、给打字机"按摩"的`动作。

  师:打字机和人一样,劳动久了就会有点累哦,所以它也要休息一下,我们给它加点油,让它放松一下好吗?(幼儿做按摩动作)5.欣赏两位教师合作的示范表演。

  师:想不想让游戏更好玩一点?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我的打字机,大家和她打个招呼吧!(配合活动的教师来到现场)师:我们要给打字机安上纸,安在什么地方呢?(把"手抽纸"包安在头上)师:我们还要给打字机加油,想想看从哪里加呢?(幼儿提出:耳朵、嘴巴、鼻子等)师:现在请我的打字机和我一起开始工作好吗?(完整示范合作游戏的动作方式)6.分角色随音乐表演。

  师:现在就请靠得最近的一对好朋友相互商量:谁当打字机,谁当打字员!要当打字机的小朋友先到老师这儿来拿打字纸,请当打字员的小朋友帮助当打字机的朋友装好打字纸,然后请打字员站在打字机的后面,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开工啦!(合作游戏一次,交换角色再玩一次)7.再现幼儿活动场景,共同分享。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今天活动里小朋友们的表现吧!(老师回放活动录像,组织幼儿观看。)8.幼儿整理文件纸放人尼龙袜中,制作成"流星球",活动结束。

  师:哎呀!你们看看,这满地的文件纸,太乱啦!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请小朋友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包成一个球,再塞进这些旧袜子里面,制作成体育玩具流星球好吗?(老师组织幼儿收拾场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4、交流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3

  目标:

  1、感知乐曲诙谐,欢快,跳跃的特点。

  2、学习借助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准备:音乐磁带或CD

  过程:

  悄悄出来的小老鼠

  --以话语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大胆想象: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乐曲,讲的是一只小老鼠从草丛中跑出来玩的事情。它是怎样跑的?会听到什么声音,看到什么东西?

  --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从草丛里跑出来的样子。教师引导幼儿聆听A段音乐,用手指动作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教师合着A段音乐演示小老鼠出来的样子:瞧,我的两个手指就是小老鼠的小脚。

  --小老鼠除了跑到我们的肩膀上,还会跑到什么地方玩一玩?

  --小老鼠除了来到我们身体上,还会来到那里?(椅子上)--幼儿用手指在椅子上快速爬行,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除了用手指,还可以用什么表现小老鼠跑老跑去的`样子?(小脚)--幼儿尝试用小脚表现小老鼠跑动的样子。

  机灵的小老鼠

  --引导幼儿聆听B段音乐,用身体表现小老鼠的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小老鼠听到了什么声音?(可怕的声音)小老鼠会怎么样?(很害怕,很紧张)可能是谁来了?(老虎,狮子,狼,猫等等)有没有来?(没有)小老鼠变得怎么样?(它放松下来,不害怕了)--仔细听听音乐,小老鼠几次紧张?又几次放松下来?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老鼠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样子。

  --提醒幼儿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小老鼠紧张和放松的情状。

  --小老鼠放松下来很高兴,就把草丛当滑梯滑了下来。

  --引导幼儿聆听音乐,表现小老鼠往下滑行的动作。

  --跟随B段音乐,引导幼儿完整表现小老鼠紧张,放松,下滑等情状。

  快乐玩耍的小老鼠

  --播放C段音乐,教师描述相应情景:小老鼠来到了大草地上,看到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它学起了蝴蝶飞舞的样子。

  --幼儿在位子上随C段音乐表现蝴蝶飞舞的动作。

  --小老鼠看到一只又一只蝴蝶飞过来,可高兴了!我们像小老鼠那样和蝴蝶一起玩一玩吧。

  --随着C段音乐,幼儿分别扮演小老鼠和蝴蝶,表现一起玩耍的情景。

  --欣赏D段音乐,引导幼儿表现小老鼠天黑了赶紧跑回家的动作。

  草丛中的小老鼠

  --幼儿坐在位子上,和教师一边听音乐一边完整表现乐曲情景。

  --这一次,草丛中的全体小老鼠要到外面去玩了,妈妈有点不发不放心,你们说说大家一起到外面玩耍要注意什么?(安全,不要碰撞)--幼儿四散和教师一起扮演小老鼠,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幼儿跟随音乐进行游戏,教师在旁边给予提示,指导。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用心听音乐,根据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的高低做动作,辨别C大调的各音,训练听觉。

  2、正确地使用节奏乐器,会用相应的`乐器演奏打击乐,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3、通过视唱、打节奏,掌握弹奏方法,练习弹奏曲子,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语言节奏谱一张2、打击乐器数个3、打击乐谱一张

  4、乐谱表一张 5、电钢琴数台

  三、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

  1)老师发口令:“小兵们准备出发”幼儿“是”在进行曲的音乐伴奏下有精神地走步。

  2)音乐变弱:幼儿轻轻走路,老师按音乐的节奏轻声说:

  ××××О,××××О

  发现敌人 , 认真侦察!幼儿弯腰半蹲着轻轻地走,手做持枪状边走边做寻找状进行侦察。

  3)音乐变高(高音区)幼儿挺胸抬头走路,老师发令:

  ××××, ×Ο×Ο ×Ο ×Ο

  准备射击!幼儿做向天空射击打枪状,嘴里发出: 呯! 呯! 呯! 呯!

  4)音乐变强:幼儿用力走路,老师: ××××,××××

  发现敌机,准备开炮!幼儿做向飞机开炮状,嘴里大声发出声音:×Ο×Ο×Ο×Ο

  轰!轰!轰!轰!

  5)老师弹奏急促的下重滑音表示敌机被打落并说:

  ××××××

  敌机被消灭了—,幼儿边欢呼边跳跃,脚走八分音符的节奏×× ×× ×× ××,嘴里欢呼,×× ×××-

  我们 胜利了-

  弹奏 1 3 5 3 1 -| 1 3 5 3 1 -|1 -安静自由站好。

  师:“对,我们胜利了,高兴吗?(高兴)那我们表示一下吧,笑一个吧!”

  师:小兵们好!幼儿:“指挥官好!”今天,我们科苑幼儿园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小兵应该怎么说:“客人老师好!英语: “ good moning tearch”ⅰ 5 3 1| ⅰ 53 1 |幼儿全体坐在地下

  2、语言节奏游戏《指挥官在做什么》

  出示语言节奏卡:边问边做动作

  指挥官:

  1)× × × × |× × × × | × × ×—|

  小 兵 小 兵 |幼:拍 拍 小 手 | 吹 喇 叭—|

  我 在 干 啥 |

  2)×· × × ×|×· × × ×|× × × —|

  小 · 兵 小 兵|幼:拍· 拍 小 手 打 打 鼓 —|

  × × × ×|

  我 在 干 啥|

  3)× × × × |× × × × |× × ×|

  小兵 小 兵|幼:拍 拍 小 手打 手

  我 在 干 啥|

  3、训练听觉:小兵的本领真大,不但小手很能干,而且耳朵也很灵敏,来!一起听听音吧!

  倾听教师弹出:说出音名,可做手势 :上、中、下

  1 3 5|1 3 5|1─(3、 5)

  3 5 6|3 5 6|3─(5、 6)

  6 7 1|6 7 1|6─(7 、1)

  师:我 们 的 小 兵 真能干,幼:嘿嘿,我真棒!

  4、新授:

  (一)今天,我们小兵来学个新本领,看着乐谱演奏好吗?(好)

  1)一一介绍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简(叮 嗒 哗啦)

  2)出示图形卡片,引导幼儿探索三种乐器的不同声音

  师:小兵们,你们看这张图片上的符号代表什么乐器?)

  3)请小兵们把这些声音学出来(叮、哗啦、嗒)

  4)现在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用手演示一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迁移手指、手影游戏经验,把形物体创编歌词进行创造性演唱。

  2、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并用相应的歌词边唱边用手指表演。

  3、体验在集体中勇于自我表达的快乐。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玩过手指手影游戏。

  人手一件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幸福拍手歌》。

  2、玩手指游戏在教师的口令提示下幼儿用双手组合成一物体,并与教师和同伴们交流、欣赏。

  取一种姿势,教师示范创编歌词,如:两手五指并拢,手背相靠,手指上下飞舞。教师编歌词:两只小手做蝴蝶,蝴蝶蝴蝶真美丽,飞呀飞,飞呀飞,飞呀飞呀飞飞飞。

  教师与幼儿边说歌词边玩手指游戏。

  3、熟悉歌曲旋律,主动学唱。

  幼儿边倾听旋律,边配歌词并默唱。幼儿跟随琴声,轻声学唱。

  幼儿练习,逐步做到边唱边进行手指表演。

  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创编新歌词。

  由幼儿提出创编对象,教师参与共同探索第二段歌词。并对提出创编内容者拍手祝贺。

  边唱边用动作表演 例如:"拍 拍∣我用 小手∣拍拍 拍∣"后面三个"拍"字念的`速度加快一点,使幼儿在边说边做的过程中,增加对识字活动的兴趣。也可以引导幼儿用"拎拎, 我用小手拎篮子","拍拍, 我用小手拍皮球"等。

  4、音乐活动《小手歌》。

  教师:我们用小手除里能做许多事情,还能变出蝴蝶呢!

  幼儿边随音乐边唱《小手歌》边表演动作,启发幼儿仿编歌词中的动作。

  教师:我们除了用小手变蝴蝶,还可以用小手变什么?

  复习打击乐活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9-30

【精选】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7-06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9-27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荐】12-01

【热】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02

【推荐】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8-20

【精】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1-14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热门】07-30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推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