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29 11:42:0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必备[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必备[4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开始部分。

  1、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秋天多么美》。

  2、律动:《挤奶》、《给爷爷奶奶敲敲背锤锤腿》。

  二、谈话导入活动。

  1、完整欣赏音乐,熟悉旋律,理解内容。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树上结满了许多红红的大苹果,听,果园里还传来了一段非常优美的音乐。(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一遍)

  师:你觉得这音乐怎么样?这么欢快优美的音乐,你们想想看,小朋友们在果园里会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借助图示帮助理解音乐内容。

  师:我们再欣赏一遍,想一想小朋友们会在果园里干什么呢?(幼儿完整的欣赏音乐第二遍。)

  师:谁在果园里?在干什么?(小朋友们背着筐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果园——然后放下筐帮忙摘苹果——苹果放了满满一筐,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跳起舞来。)

  三、分段欣赏,创编动作。

  1、学习锺趾步小跑集体跟着音乐练习动作。(提示放下筐)

  师:小女孩是怎么样去果园的呢?

  2、创编摘苹果的动作。

  师:果园到了,要摘苹果了,怎么摘呢?谁来做一个好看的动作?(幼儿创编各种动作——鼓励幼儿在不同方位做摘的动作?教师提出动作要领。)

  3、创编摘完苹果后,表现喜悦的动作。

  师:苹果摘了满满一筐,你们开心吗?开心、喜悦怎样表现呢?(幼儿创编各种动作,鼓励幼儿用表情、动作大胆表现喜悦之情。)

  4、完整欣赏:完整表演摘苹果的情节,表现苹果丰收的.喜悦2——3遍。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拿好你们的筐,我们去摘苹果喽!

  5、结束部分:对本次活动进行。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歌曲的名字叫《苹果丰收》。)

  四、结束活动。

  1、复习歌曲《你的眼睛里有个我》。

  2、幼儿完整唱一遍。

中班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激发幼儿对本单元儿歌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整首儿歌。

  2、培养幼儿协作幼儿友好的同伴交往意识。

  3、引导幼儿进行早期自我认知,初步认识无根手指头。

  准备:手指偶一个、手指卡片、磁带、VCD、电视机、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

  1、教师与幼儿相互用英文问好。

  2、教师与幼儿互动,引入主题。

  二、情景游戏:

  观看VCD①

  (1)引导幼儿边看动画,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出示thumbkin、thumb和pointer、tallman、ringfinger、littlefinger的卡片,提问个别幼儿。

  (3)卡片游戏或个别表演游戏。

  (4)集体游戏。(教师播放歌曲或者是拍节拍,引导幼儿表演)

  三、情景表演:

  1、观看VCD②

  (1)幼儿分散站立表演歌曲。

  (2)教师带幼儿表演歌曲。

  2、观看VCD③第一遍教师出示thumbkin、thumb和pointer、tallman、ringfinger、littlefinger的`卡片提问,并请幼儿与教师互动。

  3、观看VCD③第二遍集体表演歌曲后,再次出示thumbkin、thumb和pointer、tallman、ringfinger、littlefinger的卡片提问幼儿。

  四、小结。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

  2、让幼儿知道米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3、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装有米的无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组1个;每组1张16开或8开纸。

  活动组织:

  1、让幼儿摇动桌上的瓶子,以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你们轮流摇桌子上的瓶子,听听有没有声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个摇过了要给另一个,不要争。”

  2、引发幼儿猜想瓶中的东西是什么。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每个小朋友都摇过了,那你们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导幼观察米,说出米的特征。

  教师用语参考:“刚才有的小朋友说瓶子里是米,好,现在我们把瓶子盖开开,把瓶子里的东西倒在纸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东西,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小朋友可以一边看一边讲给旁边的小朋友听。”“谁愿意告诉大家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好,刚才许多小朋友都说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长,有点圆,捏在手里硬硬的像个睡着的'小娃娃。”

  4、引导幼儿说出米的好处。

  教师用语参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吗?”“对了,米可以做成饭,可以让小朋友吃饱,长身体,米是粮食。”“好,大家把米捡到瓶子里去,我们一起把它送到厨房的阿姨把它们做成饭。要小心点,千万别弄到地上,这是农民叔叔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一会吃饭时也要小心,不要洒到地上,要爱惜粮食。”

  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认识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了解种水稻的过程和食品的 简单加工过程, 明白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 该学科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结合点是: 教育学生懂得爱惜粮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果实,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 传统精神。考虑到现在学生的生活已远离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采取 生活模拟、图像感知、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积 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自身体验结合起 来,不断增强对爱惜粮食的深刻体会,把爱惜粮食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和责任。

  小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属植物的果实–稻谷经脱壳、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亚洲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全世界约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常见当作主食的地区在亚洲和各地唐人街。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乐趣。

  2、增强对音乐的节奏感及合作能力。

  3、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进行开锁游戏。

  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会边唱边玩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难点: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有节奏的开锁游戏。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无障碍物场地、幼儿站成圆圈、歌曲《小开锁》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组织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

  二、展开

  1、讨论《开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出示一把锁,引导幼儿讨论,说一说怎样打开这把锁。演示讨论结果,教师用钥匙开锁。

  2、歌曲《开锁》,注意开锁的节奏。

  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平时是怎样开锁的?你来学一学。”

  3、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练习演唱歌曲。用说唱结合的`形式表现开锁“咔嚓”“咔嚓”,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4、教师讲解玩法,幼儿进行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手拉手站成圆圈,面向圆心,请一名幼儿站在圈中扮演开锁者。幼儿原地边唱边做垫步,开锁的幼儿手拿钥匙,顺着圆圈走步,每唱两个小节,一次在每两位幼儿拉着的手上做开锁的动作。唱完最后一个锁字时,开锁的手落在哪两个幼儿的手上,那两个幼儿就要在圈外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跑一圈。谁先跑到原位,谁就在下一次游戏中扮演开锁者。

  5、播放音乐,组织幼儿边演唱边进行游戏。

  幼儿分组反复进行游戏,幼儿巡回参与。

  6、组织幼儿游戏活动2~3遍。

  三、结束

  教师评价,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8-22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选】02-23

中班教案(经典)11-21

[经典]中班教案08-04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安全教案07-09

中班教案[优秀]08-12

中班教案【精华】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