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今宵》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难忘今宵》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难忘今宵》教案1
《难忘今宵》的音律舒缓、悠扬,词意亲切、邃远,易于贴近观众的心,易于上口传唱,更具催动情感的张力和渗透力,既道出了盛筵将散,深情告别时的真挚祝福,又表达了对来年再相会的无限期盼和良好祝愿,同时配上李谷一叹声轻柔的唱法,使得歌曲朗朗上口,回味无穷。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问题导入:大家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都在干什么?(学生回答)从大家的回答当中逐渐引导学生想到春晚。可以说春晚这几年是越来越饱受争议,有人说很好看,也有人把春晚的节目比作是几道菜,每年都一样。大家觉得呢?(学生回答)好的,咱们先不议论春晚怎么样了,那么今天我们也把春晚的节目比喻成是几道菜,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春晚的最后一道菜《难忘今宵》
播放春晚版的《难忘今宵》(播放完毕后,大家觉得春晚的这最
后一道菜怎么样啊?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歌)
二、目标展示
1、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
三、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2、视唱(试着演唱歌曲的谱子)。
3、体会歌曲的歌词大意。
四、展示质疑
学生通过自己视唱,找出自己不会唱的乐句。然后教师教唱解决。
五、合作探究
1、作者简介:乔羽词,王酩曲。重点了解乔羽:山东济宁人,作品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牡丹之歌》、《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等,均获全国大奖。
2、歌曲产生背景。既然咱们说这是春晚的最后一道菜那么这首歌是不是就是为春晚特意创作的呢?(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他想到了乔羽。此时,乔羽正为组拍《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排练而疲于奔命。黄一鹤匆匆忙忙地走进乔羽的办公室说:“我是来求援的,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要用!”乔羽一惊问道:“你说的‘马上’,是什么概念?”黄答:“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你写,写好就拿走!”乔羽一看黄导急得不行,叹口气说:“你早晨5点钟来拿吧!”乔羽送走黄一鹤,已是凌晨3点钟。乔羽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由于当时大家都忙昏了头,我也没来得及问黄一鹤到底要写点什么。因此,在动笔时已经来不及想更多了。我只想大年三十除夕晚会,家家户户的人都是要看的。各家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是中国人都把这一天晚上安排得最温馨、最高兴。团聚、祥和、祝福,大概家家如此,要概括和表达这时人们的感情,我认为亿万人最一致的就是这句话:共同祝愿祖国好。这个“共同点”,引发了我创作的“兴奋点”,很自然地,我就有了第一个句子“难
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干什么呢?“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写到这里,我很痛快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有了这几句话,这首歌的价值也就出来了,转而又想,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吉祥的一个夜晚,再来一段吧!“告别今宵??”就是这么简单,《难忘今宵》诞生了。凌晨5点,乔羽把稿子交给黄一鹤派来的一位编辑。一首歌词在两小时内完成,这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3、学习歌曲
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歌曲。在学生歌唱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是
六、点拨提升
结合歌曲产生的背景及创作手法来处理歌曲感情
1、歌曲中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
2、人们在大年三十晚上都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共同祝愿祖国好。 所以大家要怀着一种祝福祖国的激动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七、课堂检测
调整情绪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八、课堂升华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用歌声舞姿再次表达内心的诚挚之情: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祖国母亲明天更美好?? (播放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像《难忘今宵》同学们一起跟着演唱,在歌声中下课)
《难忘今宵》教案2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难忘今宵》,从而激发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并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用真挚的情感和深情的歌声演唱歌曲《难忘今宵》。
2. 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在中央电视台每一年的春节晚会上,都有一首熟悉的旋律伴随着全国人民辞旧迎新,这首歌就是由被誉为中国“词坛泰斗”的乔羽先生创作的,我们百听不厌的歌曲《难忘今宵》。《难忘今宵》这首歌曲为降E大调,四四拍,一段体。前奏是由到5的跳进开始,紧接着使用了三连音的节奏。第二小节依然重复了这样的节奏,只不过旋律音从下属音4开始。第三小节仍然有四度1—4、2—6的五度的跳进。第四小节结尾落在了主音1上,使该小节音乐显得大气磅礴、感情真挚,表达出亿万人民对祖国母亲发自内心的祝愿。同时,该小节主旋律亲切、朴实,加之旋律的八度大跳,刻画出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愿。从第五小节开始音乐变得明朗、开阔,表达出每个中国人对祖国的真挚感情。歌曲的结尾处,音乐更加委婉、流畅,表达了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音乐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而且还能表达人的情感。下面,老师放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为录像中的画面选择一段合适的音乐。(看画面选音乐)
学生回答:《命运交响曲》太激烈了,《渔舟唱晚》很抒情,《难忘今宵》最符合其画面??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婉转,表达了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心愿。此歌曲曾多次在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演出,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让我们再一次欣赏这首由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
教学要求:通过看录像选音乐,使画面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学唱歌曲。
1. 初次聆听歌曲《难忘今宵》。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优美、抒情??
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2. 再次欣赏歌曲学习《难忘今宵》
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
学生回答:歌中唱了难忘今宵、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告别今宵、明年春来再相邀等内容。这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
师:这首歌曲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也表现了人们希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挚感情。
3. 学习歌谱。
(1)复习四四拍(四四指挥图示)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2)在这首歌曲中,出现的最多的是什么音符?
学生回答:十六分音符??
师:十六分音符的多次出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
(3)学生分组学习歌谱,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演唱,针对出现的错误和难点问题,老师及时解决。
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悠长、平稳的气息演唱,在歌曲中出现的五度音程和八度跳进,学生不易唱准,老师应加以指导。还要把握好歌曲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注意感受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和情绪。
4. 学唱歌词(《难忘今宵》歌曲学习)。
(1)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学生在朗读歌词前,教师可先范读,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情绪。
(3)学唱第一段歌谱歌词,找出认为最难唱的地方。学生说出难唱的地方,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4)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
(5)学唱第二段歌谱歌词。
(6)随歌曲《难忘今宵》伴奏完整演唱。
5. 歌曲处理。
学生分组讨论歌曲,(提示从速度、力度、情绪等方面入手)感受歌曲所表现出的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之情。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要稍强,第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而歌曲的结束句中“共祝愿,祖国好” 这句要渐慢渐弱,表达出人们真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真挚情感和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6.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采用女声、男声、领唱、齐唱等形式表现歌曲。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7. 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85年,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王酩。乔羽先生是我国当代的知名词作家。他1927年出生,,祖籍山东济宁。幼时受其父文学熏陶,4岁时已能识字三千。乔羽青年时立志,写作小有名气。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丰富的学问,他常说,写作时的许多感受都来自于生活。说到乔羽老先生的词,其间的故事一抓一箩筐。最有趣的当数这首《难忘今宵》。乔老说,当年写作这首歌词,前后用了两小时。那是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排练现场,当时总导演黄一鹤突然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晚会相映衬的歌曲,于是匆匆地来到乔羽办公室,开口便直接要歌词,“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上要用。”乔羽当时很吃惊,“你说‘马上’,什么概念?”“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乔羽眼见总导演急得不行,但是又无法当场写就,于是让导演先回,答应早上5点一定交稿。但是送走导演已是凌晨3点,而且事情来得太急,导演连要写什么内容也没有交待。这时,乔羽已经顾不及询问,他联想当时的晚会,大年三十家家团圆,人人都有美好的祝福,这应该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灵感骤来,疾如春雨。乔羽马上动笔,挥毫立就,“难忘
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大地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歌词情感深厚,道出了除夕夜所有中国人的心声。两小时内一气呵成,早晨5点,这首词准时交到导演手中。至今,这首老歌仍然在每年的春节晚会上响起。
教学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了解到歌曲的创作经历。
8. 欣赏2001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歌曲《难忘今宵》。
师: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演唱的,如果把这首歌曲用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下面,我们来欣赏视频《难忘今宵》。
三、课堂小结。
《难忘今宵》这首歌曲因其悦耳的曲调和丰富的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用深情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表达了内心诚挚的祝福,真心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祖国母亲的明天更加美好。
《难忘今宵》教案3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课改的动力是转变教师陈旧的一言堂观念,让原先的教学“死水”变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使学生回味无穷,终生受益。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哑剧表演、音乐选择、音乐创造、师生互动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等水平,从中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 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过程】
师:首先请4位同学上来边听音乐边进行哑剧表演---出操,请其他同学思考在这个哑剧中,共出现了几次音乐?这些音乐在何种场合出现? (播放音乐,屏幕同时显示问题)
生:共出现了2次音乐,分别是进场---做操。
师:为什么这4位同学听到音乐就知道该做什么呢?
生:这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动作只能配这样的动作……
师:这就是了,音乐能烘托气氛,音乐能表达人的情感,音乐更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弦外之音”,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心情,同样,什么样的画面,也应该配什么样的音乐。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观看一小段录象,这是05年春节晚会上最受欢迎的一段舞蹈,相信大家都有印象,我们先看一下原版。(播放舞蹈《千手观音》录像)
师:这段舞蹈好不好看?美不美?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如果这么美的舞蹈换上另一段音乐,会出现什么效果呢?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播放改换音乐后的《千手观音》)
生:太难听了
师: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看得出,如果说完美的舞姿是画好的一条蛟龙的躯体的话,那么音乐就是龙的眼睛,怎样才能让这条蛟龙富有灵性呢?首先要画上合适的眼睛,“鱼眼不行,牛眼也不行,必须是龙的眼睛”,还要将这只眼睛画到恰当的位置。二者必须完美融合,一旦龙眼这个灵魂的.音符融入到龙身这台绝美的舞蹈,蛟龙才能灵光四起,直入绝美仙境。
(屏幕滚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无声片段,音乐播放:
1、《命运交响曲》2、《回家》3、《难忘今宵》)
生:《命运交响曲》太激烈了,而《不想让你哭》感觉太缠绵了,《难忘今宵》很符合其画面。
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
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师: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
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生:(答略)
( 教师逐句教唱,学生随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呢?
生(甲):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
生(乙):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稍强,
第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
师:(补充归纳)
师: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
拓展创造,师生互动
师:这首曲子最早是由李谷一用演唱的,但随着歌曲的流传,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欢,也有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下面咱们就再来听一下纯音乐古筝和二胡版的《难忘今宵》,看看是否有同工之妙呢?
德育渗透,情感升华
师: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震撼了全国,震伤了全国人民的心,多少人泪流满面每天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多少人慷慨解囊无私捐助。剩下的时间里,让我们共同唱响《让世界充满爱》,祝愿灾区人民早日走出噩梦,早日重建家园,祝福祖国永远远离灾难,祝福人民永远幸福平安!
(播放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像《让世界充满爱》下课)
《难忘今宵》教案4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4册第7单元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重点难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春晚解说词背景音乐:《春节序曲》 《再见警察》 《手牵手》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a i y o u
二:导入,实践体验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吗?
生:喜欢!
师:春晚开始的时候放的那首曲子叫什么?
生:春节序曲
师:在春晚出现次数最多的歌曲节目是什么?
生:难忘今宵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演唱一下《难忘今宵》
师:刚才老师演唱了《难忘今宵》,大家看一下黑板,我们刚才发声练习时练习的这五个音。a i y o u这是意大利语中的五个元音。尽管是意大利语,但这五个元音在中国歌曲演唱中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现在打开我们的课本,看一下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与哪个字母有联系。
生:o
师:好我们现在就来练习一下"o" 。
练习o
[5 4 3 2 1-------]
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演唱一遍。大家要仔细的听一下每一句最后的一个与o有联系的长音。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演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钢琴伴奏演唱旋律。
师:我们的旋律演唱先告一段落。下面,有哪位同学能说说你知道的歌词作者?
生:方文山林夕
师:他们写过很多风花雪月的歌词。但他们很少写自己关于祖国的词。
因为祖国很难写,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热爱祖国这四个字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者不同的理解。那位同学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下我们的祖国?什么能代表中国?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中国的人民是什么样?中国人民对朋友什么样对侵略者是什么态度?
生:略
师:中国有一个人通过一段简单的文字,描绘出我们伟大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师:这首词的作者名字叫乔羽。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他想到了乔羽。此时,乔羽正为组拍《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排练而疲于奔命。黄一鹤匆匆忙忙地走进乔羽的办公室说:“我是来求援的,你马上给我写首歌词,春节晚会要用!”乔羽一惊问道:“你说的‘马上’,是什么概念?”黄答:“就是现在,我坐在这里等你写,写好就拿走!”乔羽一看黄导急得不行,叹口气说:“你早晨5点钟来拿吧!”乔羽送走黄一鹤,已是凌晨3点钟。乔羽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由于当时大家都忙昏了头,我也没来得及问黄一鹤到底要写点什么。因此,在动笔时已经来不及想更多了。我只想大年三十除夕晚会,家家户户的人都是要看的。各家的情况虽然不同,但是中国人都把这一天晚上安排得最温馨、最高兴。团聚、祥和、祝福,大概家家如此,要概括和表达这时人们的感情,我认为亿万人最一致的就是这句话:共同祝愿祖国好。这个“共同点”,引发了我创作的“兴奋点”,很自然地,我就有了第一个句子“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干什么呢?“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写到这里,我很痛快地舒了一口气,我觉得有了这几句话,这首歌的价值也就出来了,转而又想,这是咱们中国人最吉祥的一个夜晚,再来一段吧!“告别今宵……”就是这么简单,《难忘今宵》诞生了。凌晨5点,乔羽把稿子交给黄一鹤派来的一位编辑。一首歌词在两小时内完成,这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师:下面大家跟着老师来逐句演唱这一首歌曲。?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教师由其中的1、3、5、7、11、12 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成的音乐)
师: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许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出,借以突出晚会的主题思想。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或歌曲的主题。
师:晚会开始之后,你们就是晚会中的演员与观众。我就是晚会的导演。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台晚会。
我们先来学习一个音乐中的符号。
1朱:飞向春天,春潮澎湃天地新。
2董:飞向春天,春风浩荡山河美。
3李:飞向春天,春光无限祖国好。
4周:飞向春天,春意盎然万家乐。
1朱:中国中央电视台——
2董:中国中央电视台——
3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4周:这里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西班牙国际频道、法语国际频道,正在并机直播的xx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现场。
5张:在这万家团聚、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
6刘: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向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1朱:向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向全世界的中华儿女们,道一声——
合:春节好!
2董:祝大家——
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1朱: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不同,南方的雪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在此,我们首先要向灾区的同胞特别是连日来奋战在抗冰雪第一线的英雄们表达我们最深切的问候和感谢。
2董:也许,你经过连日的劳顿此时已经回到了家;也许,你留在了它乡过年;也许,此刻你正在回家的路上……不管你在哪里,我们春节晚会都要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祝你春节快乐。?
1朱:下面我们欣赏配乐诗朗诵《我们与你同在》
播放背景音乐《再见警察》
《我们与你同在》
1一种惊人的严酷和悲壮
当大地摇晃,炸响
汶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牵动了世界的心弦
2汶川,不再是一座城市
在8级的震动面前
成了一片,枯瘦的叶子
被巨大的钢筋洞穿
溅出大滴大滴的悲戚和疼痛
3废墟下压着无数的同胞
黑暗、恐惧、饥饿
无法掩饰他们对生的渴望
4沉郁悲怆的暴雨在上升
埋在幽暗中数不尽的梦和期待在上升
5生命,太脆弱了
风一吹,就会灭啊
6支持汶川,援助汶川
第一时间,温总理到了
子弟兵到了,医疗队到了
7那些不知名的志愿者到了
在扭曲的大地面前
比钢筋水泥更强,更坚韧的
是中国人无畏的的信念
8废墟上
震得缺氧的地平线
还在黑暗中不住地颤动
9一面五星红旗
已经在残垣断壁中
迎风飘扬
犹如一首永不卷刃的锋利的诗篇
11这一刻
我们的泪眼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汶川
12一阵大地剧烈的颤抖
撕裂了我们的胸膛
无法抑制的泪流
挂满了中国的脸庞
13多少亲人啊
在地动山摇的瞬间
骨肉分离
家毁人亡
14多少孩子,从得救的那一刻起
变成了孤儿
失去爹娘
15多少个鲜活的生命
挣扎在废墟下
渴望着生还的最后一线希望
16向前!向前!向前!
通路,通电,通讯
17我亲爱的十万战友啊
你们从空中,水路,山路
八方突进,凿开生存之路
把战旗插下生命最需要的地方
19这一刻,我们要用悲伤呼唤
呼唤灾区最有生命的坚强
你在死亡线上
我们就在你们的.身旁
20每一分钟,都在发起抢救生命的总攻
每一秒钟,都在与死神直面较量
一分一秒的煎熬啊,一分一秒的争夺
为夺回亲人心跳的力量
21挺住,我的父母
挺住,我的孩子
挺住,我们所有在废墟下的亲人
22我们有13亿双手伸向你啊
一定要把你拉出死亡的魔掌
23我灾区的父老乡亲啊
我的姐妹弟兄
来!靠近我们的肩膀
一起向远方眺望
24哪怕生命的翅膀再沉重
有我们在
一定要让你飞翔阳光
25这一刻,亲情的中国
集结起所有爱心的力量
26进军巴蜀,进军汶川
进军所有受灾的地方
27献出你的爱心吧,我的海内外同胞们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支持灾区,就是支持我们自己
因为我们是离灾区最近、最亲的亲人
28来吧,灾区需要我们
我们是灾区人民身后的祖国
29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中国
强就强在民心凝聚,士气高昂
这是亿万爱心筑起的长城啊
永远震不跨,推不倒,砸不烂
30来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让爱的暖流,抚平大地的创伤
1来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让爱的真情抹去生命的泪光
2爱在这一刻现出来
这不需要理由,也没有理由
3因为我们同在一个春天
再大的风雨也带不走所有的阳光
4灾难终将过去
迎接我们的一定是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
1:
512地震很多人都感觉到了,那摇晃晕眩的感觉相信没有人会喜欢。
2:
512地震很多人都经历过了,坍塌毁坏带给我们的失去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
3: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也许任何声音都不能给承受者带来安慰,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也许静静的献上一首歌,也许轻轻的一声祝福,只要我们能做到,就会尽力。
4:下面请欣赏歌曲《手牵手》。(由学生共同演唱)
1:观众朋友们,春风拂面满眼新,我们伟大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又将迈开新的前进步伐。
2: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3: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此处内容应与学生相关)
播放《难忘今宵》
4:朋友们,xx年春节联欢晚会又到了与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5:难忘今宵,难忘这不眠的除夕之夜!那是心中涌动的亲情与感动。
6:难忘今宵,难忘这万家团圆的时刻,那是心中永存的真诚与祝福。
1:难忘今宵,难忘这欢乐的情景。
2:难忘今宵,难忘这幸福的时光。
3:让我们在歌声中相约,相约明年的除夕之夜!
4:让我们在歌声中许下心愿,共同拥抱扑面而来的
合:美好春天!再见!
小结:
师:今天的这一节课可以叫做艺术实践课。《难忘今宵》歌词言简意赅、富有诗意、令人遐想,其旋律优美、婉转,颇具有抒情色彩,表达了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共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意愿。这一切,用乔老的歌词形容最好不过:“青山在,人未老”。
音乐能烘托气氛,音乐能表达人的情感,音乐更是用语言无法传达的“弦外之音”,什么样的音乐表达什么样的心情,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聆听、用心体会音乐带给你的心灵震撼!
作业:
《难忘今宵》教案5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激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
师:听过这首歌吗?歌唱家在什么场合唱的这首歌?
生:听过,在春节晚会上。
二、学习歌曲旋律。
师: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
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的学习。
1.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
2.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学生轻声演唱歌曲的`旋律。
三、分组学习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
四、汇报展示。
师;请你们用简短的话小结本课的收获。
学生自由的发言。
五、布置作业。
请学生下课查找有关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资料(文字、图片、影象资料)
六、教学随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难忘今宵》教案6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课改的动力是转变教师陈旧的一言堂观念,让原先的教学“死水”变得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使学生回味无穷,终生受益,难忘今宵教案2。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教师通过让学生哑剧表演、音乐选择、音乐创造、师生互动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等水平,从中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 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哑剧导入,实践体验
师:首先请4位同学上来边听音乐边进行哑剧表演---出操,请其他同学思考在这个哑剧中,共出现了几次音乐?这些音乐在何种场合出现?(播放音乐,屏幕同时显示问题)
生:共出现了4次音乐,分别是进场---升旗---做操---退场。
师:为什么这4位同学不把音乐与动作换一下?
生:这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动作只能配这样的动作……
师:确实,音乐能烘托气氛,音乐能表达人的情感,音乐更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弦外之音”,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心情,同样,什么样的画面,也应该配什么样的`音乐。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观看一小段录象,根据画面请你选择一段合适的音乐。
(屏幕滚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无声片段,音乐播放:1《命运交响曲》2、《我心永恒》、3《难忘今宵》)
生:《命运交响曲》太激烈了,《我心永恒》很抒情,《难忘今宵》很符合其画面。
(撷取学生周围最熟悉的活动场面,进行哑剧表演,并通过画面与音乐结合的实践体验,即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又为后面《难忘今宵》的出现打下了伏笔。)
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师: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
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生:(答略)( 教师由其中的1、3、5、7、11、12 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 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成的音乐)
生: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
(课堂中的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是关键,学生从问题中尝试对歌曲最初的了解,掌握旋律特点便于歌唱。声势训练运用,解决了教学歌唱的疑难问题,排除了学生对较复杂又相似节奏的心理障碍。同时通过比较、讨论曲作者运用的大量十六分音符,理解歌曲的内涵。所以在新授歌曲中,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回答的思维流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师: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
生(甲):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
生(乙):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稍强,
第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
师:(补充归纳)
师: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三、拓展创造,师生互动
师:这首曲子是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所演唱的,那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用
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20xx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屏幕播放20xx年“春节晚会” 的《难忘今宵》)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许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出,借以突出晚会的主题思想。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或歌曲的主题。
生:分组进行策划、商讨、研究、表演
师:(总结评价)各小组表演的各具特色……今天老师真的很开心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在下课之前,老师也跃跃欲试,创造了一段歌词,送给同学们。(师唱“难忘今朝,难忘今朝,**班级把课上,学生个个都很棒,祝愿你,身体好,心情好,学习好……”)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成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看待他人。通过表演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回馈,从中也体现出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教师的参与,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四、德育渗透,情感升华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用歌声舞姿再次表达内心的诚挚之情: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祖国母亲明天更美好……
五.小结: 播放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像《难忘今宵》下课
《难忘今宵》教案7
【教学内容】歌曲《难忘今宵》
【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是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音乐课堂教学波澜起伏,有声有色。本课正是在此理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赏音视频、练习复杂节奏等方式学唱歌曲,进而深挖歌曲内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等水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音准、节奏正确的前提下,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歌唱;
2、能力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用积极的心态参与音乐活动。
【课的类型】唱歌课
【教学方法】示范法 讲解法 分析法 拓展法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一首歌在央视春晚演唱了20多年,大家知道是哪首吗?(生回答)这首歌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讨这首《难忘今宵》(播放视频)。
二、学唱歌曲
1、学生看课件乐谱,学唱歌曲若干遍;
2、学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教师检查学唱效果,找出难点;
3、导入复杂节奏与音程大跳的旋律训练;
附点音符及切分节奏的训练;纯四度、纯八度音程训练
4、学生齐唱歌曲,检查教学效果,纠正不准确的音准、节奏;
5、齐唱歌曲
6、课堂提问
(1)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思想感情)?
第一段表达了神州大地各族人民共同祝愿祖国好;第二段表达了青山在人未老、友谊长存。
(2)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3)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4)大跳的旋律在哪?
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十六分音符教师示范节奏,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后的音乐)
生: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
三、歌曲感情处理及演唱形式与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教师故意用错误的处理方式演唱,引导出学生各种正确的歌曲处理;
2、播放音频,体会原唱的感情处理;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采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五、老师创作一段新歌词,填入曲谱演唱,齐唱新歌词
六、简单介绍词作者乔羽,曲作者王酩,歌唱家李谷一
七、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经典歌曲《难忘今宵》,大家学唱的很投入,演唱的也很有感情。现在拿出我们青春的热情,最后一次演唱这首告别的歌曲,就算我们的告别吧!谢谢大家!
歌声起,结束!
《难忘今宵》教案8
音乐教案《难忘今宵》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敢在同学面前大胆自信有感情地 歌唱。
3、通过创作与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规划、
组织能力。
4、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美好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并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点: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音乐能烘托气氛,音乐能表达人的情感,音乐更是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弦外之音”,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心情,同样,什么样的画面,也应该配什么样的音乐。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观看一小段录象,根据画面请你选择一段合适的音乐。
音乐播放:1《命运交响曲》2、《我心永恒》、3《难忘今宵》)
2、请学生选择合适画面的音乐。
(《命运交响曲》太激烈了,《我心永恒》很抒情,《难忘今宵》很符合其画面。)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1、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2、欣赏歌曲,分析歌曲。
聆听李谷一演唱《难忘今宵》,思考:
(1)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2)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3)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4)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
3、学唱歌曲《难忘今宵》
(1)轻唱曲谱。
(2)轻唱歌词。
(3)指出不足之处。
(4)情感处理: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5)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三、创造表演,师生互动
1、欣赏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师:这首曲子是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所演唱的,那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用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2001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2、创作表演。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且在许多大型电视文艺晚会中作为终曲而演出,借以突出晚会的主题思想。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采用不同的形式表演歌曲或歌曲的主题。
3、学生分组表演。
4、教师总结评价。
四、延伸
欣赏《同一首歌——记忆中的歌声》(视频片段)
五、德育渗透,情感升华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喜悦,用歌声舞姿再次表达内心的诚挚之情: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祖国母亲明天更美好!(播放多媒体课件影音图像《难忘今宵》下课)
【《难忘今宵》教案】相关文章:
难忘的小学作文08-10
难忘小学作文08-10
难忘的小学作文07-21
(精选)难忘的小学作文09-04
难忘小学作文08-19
难忘的初中作文11-11
[经典]难忘小学作文02-03
难忘小学作文[精选]07-18
难忘的小学作文(经典)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