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桥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写景的特色
2.理解记叙文中说明成分的运用
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体会,发表意见,避免“一统”地灌输内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检查预习,订正生词
拖拽(yè) 隋炀帝(yáng) 绚丽(xuàn) 柑橘(jú)
澹台湖(tán) 漕运(cáo) 鲁冀(jì) 田畴(chóu)
玳玳河(dài) 幽燕(yān)
文学常识:碧野,现代作家,著有长篇《风砂之恋》和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等。
分析课文
1节在开头,作者写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桥,并通过和这些桥的比较,突出了吴门桥的与众不同,是什么?(气势非凡)
文章起笔写吴门桥的气势。气势是抽象的,画出足以表现非凡气势的词语,并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一点着手写出气势来的?
(1)以壮阔的背景衬托〈2节〉
(2)从“停步吴门桥顶”写气势〈3节〉)
课文通过和其他桥的比较,在第一节写出了吴门桥的气势非凡,2节又以壮阔的背景衬托它的气势,3、4节作者登上大桥,放目回望,奇景顿时映入眼帘。仅仅是壮阔似乎还未写尽作者的感受,5节作者又设想“如果你是一个姑娘”,突出了吴门桥景色的又一特点——飘逸。
6了、这里笔锋一转,写到了吴门桥的桥洞,又借桥洞写船,借船写江南的“丰饶”和“富足”,由江南的奇景过渡到江南的丰饶,而江南奇景和它的丰饶不是衬托吴门桥的背景,吴门桥非凡的气势也就由它而托出。
7节、课文旁的练习。
大运河横贯南北,流经的地域广阔,纵经千年,有悠久的历史,望着滚滚的河水,作者联想到一千多年前隋炀帝的时代,联想到由白居易到李秀成的众多历史人物,正如文中所说“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这历史长河在文中一直推移到今天,大运河又有非凡的价值,那么这两节8、9节回忆历史用了什么手法?(插叙)
写这两节的目的是什么?(写吴门桥历史的悠久)
吴门桥是本文描写的中心,但课文却撇开它用了10、11、12三节文字来写宝带桥,为什么呢?(13节)
14节、在品味了吴门桥端庄、秀丽的姿态之后,作者由横贯南北的大运河联想到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从而引出大运河和万里长城比较,那么产生这一联想的“桥梁”是什么呢?
(它们的共同点——“并称于世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15节、“今天,吴门桥……绿树”精妙的点明了吴门桥与大运河的关系,把吴门桥托举到江南秀丽丰绕田园的背景之上(读P27划线处)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读书的兴趣
(1) 一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古诗《天净沙》,全班齐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以这里面的诗句作为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2、提出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可在相关语段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以及个性创作成果展示。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全班)
1、我会读、会写的生字词。
2、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
3、我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知道了文章主要表达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2、我知道这种感 情分别体现在以下这些句段中: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3、小结写法:感情地表达可以采用直接表达也可以间接表达。直接表达的句子,我们读一读就能明白,而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情朗读展示。(小组为单位)
(三)创作性展示与拓展延伸结合
1、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并上台背诵。
3、我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4 、我集到了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给大家听,说给大家听。
5、小组创作或个人创作一些关于家乡的小诗或描写的一个小片段。
三、作业,小练笔
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共同完成音乐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2、能正确、快速排列七种颜色的顺序,锻炼反应能力;
3、学会准确演唱歌曲《彩虹》,知道彩虹是一种雨后天晴产生的自然现象。
活动准备:
1、七种颜色、色卡
2、七种彩色纸带人手一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故事导入(出示小兔子棒偶)
师:小兔子在山上采花,突然下了一场雨,雨后又出了太阳,这时候,它发现天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它看到红、橙、黄、绿、青、蓝、紫挂在天空像一座桥!这是怎么回事呀?
二、认识彩虹及七种颜色(出示彩虹图片)
请幼儿说说彩虹有哪些颜色?
1、幼儿作答,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卡,
2、请幼儿排列色卡顺序;
3、请幼儿读出颜色顺序(由慢到快的速度变化)
三、学唱歌曲
师:彩虹是怎么来的?让我们来听一听,歌中是怎么说的?
1、师示范演唱歌曲
问:歌中说彩虹是怎么来的?唱了什么?
2、幼儿跟唱歌曲
A、 逐句带唱;B、跟唱;C、分组分颜色唱
四、游戏。
1、师介绍玩法
2、组织幼儿游戏,当琴声、歌声响起,幼儿手拿彩带自由表现,当音乐停止, 马上按彩虹的颜色顺序站好,根据熟练程度改变歌曲的速度,根据幼儿的兴趣反复分多种形式玩三四次。
桥教案 篇4
操作过程
1、召集学员介绍项目名称,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跳跃。
2、讲解保护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3、要求全体学员完成,跃出前要将起跳绳探出脚尖,先将保护绳向前打,然后再跃出,跳跃时不允许抓前面的保护绳索。
4、学员到桥上先站稳,然后由教师为其加上保护绳索,再摘去上升器铁索。
5、全体学员给准备跳跃的学生加油。
活动目标
1、“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自我突破,挑战自我,超越心理障碍,全力以赴,克服队员的畏难情绪。
2、同样的项目在地面完成是容易的,但是换到高空为什么就那么难呢?通过高空中的项目,增进员工的适应性。
3、通过加油、鼓励、关注等让学员认识到相互激励与关爱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必备因素。
4、以积极的心态去争取和获得机会。
5、认知心态对行动的影响,学习缓解心理压力。
项目规则及保护要点
所有学员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依次爬上断桥,完成两次跨步跳(跳过去、跳回来)视为成功。
1、确认学员已穿戴好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在指定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后方可上升。
2、在断桥上起跳前,学员应将用力的脚的前1/3伸出桥板边沿,然后抬头,将保护绳甩向前方,起跳(学员也可一只手拽住保护绳起跳,但不推荐)。
3、跳跃断桥动作三禁止:第一,严禁助跑和跨;第二,严禁双脚跳;第三,严禁单脚跳。
4、学员上断桥之前,应由队长带领全队队员为其加油——全体队员将手放在即将挑战自我的学员的'头部、肩部,整齐地大声喊出其名字及“加油”等话语。
5、项目进行期间,其他队员应关注上方的队友。
注意事项
1、教师须示范讲解安全带、安全头盔的穿戴使用方法,进行上桥攀爬前须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注意安全带反扣和女学员的长发,有长发者应将长发束入盔内,头发特别长的应放入衣服内)。
2、讲完规则时应让学员在地面实验跳跃几次,熟悉动作要领,大致并了解自己能跳的距离。
3、教师与学员一样,一旦上桥,任何活动都必须在有保护的状态下进行。
4、关注学员情绪——特别是一上来就很紧张的学员,让其进行深呼吸,给予足够的鼓励。
5、教师应有耐心,控制自身情绪。
总结分享
1、成功跳跃后,你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2、跨之前和跨之后的心态有何不同?
桥教案 篇5
在幼儿园的歌唱教学中,很少在同一首歌曲里有两种节奏的,但歌曲《小熊过桥》就是这样一首比较特殊的。歌曲的A部分是3/4拍,B部分是2/4拍,让孩子拍节奏有点难。所以在活动中,我还是先让幼儿学习歌曲,歌曲是有故事情节的,孩子们学得很快,在学会后,又让孩子分角色演唱,孩子们学得很投入,很有感情。这首歌曲的重难点就在于节拍的不一样和休止符号,我直接在黑板上出现节奏谱,让幼儿先找出休止符号,然后让幼儿唱一唱,接着在节奏谱上找一找,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有什么不同。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孩子找出了节奏的不同,知道一个小节里前面部分有三拍,后面只有两拍。幼儿看图谱跟着琴声拍节奏,效果还是很好的`。活动下来,我还是觉得不是很满意,我出现的节奏谱太直接了,一些能力强的孩子能看出来,但一半多的孩子还是不能理解,如果我在制作节奏谱的时候,能用孩子能接受的形式如分苹果的形式,孩子们会接受的更快。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范文08-31
美丽的桥教案与反思06-20
桥语文教案08-21
《桥之美》教案12-07
《鸭子上桥》大班教案10-20
【精选】桥教案模板合集7篇10-08
精选桥教案集锦9篇10-23
精选桥教案范文汇总六篇09-01
实用的桥教案模板汇总9篇09-15
关于桥教案范文合集九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