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下列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附: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
美观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2、积累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动作的词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方法:自主读书、汇报、交流、展示。
知识链接:
与课文所讲道理相关的'成语,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预习任务: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反复阅读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句子,并勾画出表现它们神态、动作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你知道了什么。
自主、合作、探究:
(一)复习生字,游戏激趣。
(二)情境表演,讨论交流。
1、引:上堂课,我们当了一回演员,把这个故事演出来了。这节课,我们再请几个同学上来演一演1到9自然段的内容。
2、请学生注意观察课文插图,上面画着许多的盘子、勺子、锅等。请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样当做是陶罐和铁罐身边的小伙伴。
3、2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让学生以铁罐小伙伴的身份劝劝铁罐。
盘子:勺子:
其他小伙伴:
4、几个学生演11到17自然段,演后讨论:当初自大的铁罐消失了,而当年被轻视的陶罐却成了珍贵的文物。对于这样的结果,铁罐想到过吗?为什么?
因为:
5、讨论:假如你去外面旅行,在铁罐和陶罐间只能选择一个和你同行,你会选择谁?(学生大胆发言,积累下表现陶罐谦虚的词句。)
6、学生发言:应该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视自己的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尊重别人,和睦相处。
我来闯关:
A、基础知识。
1、给生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
傲慢谦虚恼怒朴素陶罐嘴价值兴奋相提并论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奚落。傲慢:。
谦虚:。懦弱。
相提并论:。
B、读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铁罐认为陶罐懦弱,因为它觉得自己,陶罐并不承认自己懦弱,因为它认为。多年后,人们挖掘出陶罐,仍然,而铁罐。读了这课文,我想到了。
C、拓展练习。
1、说说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放飞思路,大胆发言。尝试改写课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2、学生自己仿造课文的写法,也编写一个寓言故事。
学习收获: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以课标为依据,落实教材训练内容。表述要准确、具体、可检。】
学习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学习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如何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说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应放在本课语言的学习、理解、运用及语文能力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两课时
【说明:课堂教学设计选择方法时,要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避免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脱节。例:教学目标提出“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落实这一目标。】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萧红《小城三月》写景选段:
1.“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杨花挂着他了。”
2.“河冰发了??春天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
3.“小城里被杨花给装满了??带着呼唤,带着盅惑??”“”
【说明: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要精心选择,必须在教案中体现训练的具体内容,内容可丰富多彩,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为重点,并借此引领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每一节语文课前都要有此训练。】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板书课题,识记“陶”。(由“淘”换偏旁来记忆??)
【说明:导课要根据课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尽量精炼有效。时间要控制,不要过长。有些课文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拼拼音、查字典。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争取把课文读流利。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明:每一遍读文都有不同目的,要把具体要求体现出来,并有大问题。】
3.出示带拼音生词
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1)自由练读。
(2)指名领读
(3)交流记字方法记忆字形。注重对识字方法的指导及总结运用,
边记字边随机组词及说话。(“懦”“恼”“耻”“朴”借助“形声字”规律识字。)
区分:辩与辨(引导学生从字的中间部件联系字义辨析。)
【说明:需要识记的生字及识字方法要体现在教案中。】
4.出示去拼音生词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
随机抽读正音,注意“懦”“耻”“逝”的读音。
5.出示句子:
“何必这样说呢?”??可吵的呢!”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闷得够受了。”
指生读句子,识记“掘”。根据语言环境辨别“处”“闷”读音。
【说明:所出示的句子可以不完整的出现在教案中。】
三、写字指导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生字,指名读并组词。
2.指导结构较复杂的字,重点指导:恼怒谦虚感受
(“谦”的右半部分要紧凑;“虚”里面的“七”要小。)
归纳方法:笔画较多的汉字,要写得紧凑,注意穿插避让。
3.练习书写,反馈点评。
【说明:写字指导要在教案中体现具体指导某个字的哪一笔、某个部件等注意些什么。】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古时候,铁罐仗着坚硬,常常()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而铁罐却()。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看不起陶罐,哪几个自然段写它们各自的结果。
3.默读课文2——9自然段,看看描写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几次对话?提示:你说一句,他说一句,称作一次对话,用大括号标记。
【说明: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要教给学生,并在教案中体现。】
五、总结设疑: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奚落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词指导书写
1.出示词语:
陶罐懦弱恼怒争辩羞耻流逝宫殿朴素挖掘自由读随机抽读
2.听记词语:朴素谦虚恼怒
自主订正。
3.指导书写
出示:素值捧
(1)组词、观察、归纳横画较多汉字的书写方法。
(2)重点指导范写:素(注意三横长短的变化,中间的两个撇折要平一些。)
(3)生练习书写。
【陶罐和铁罐教案】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案范文06-11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09-15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8-18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8-29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7-08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9-01
《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06-07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1-14
语文《陶罐和铁罐》的教学反思10-08
【优秀】《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