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25 05:27: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zh ch sh r”,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4个声母“zh ch sh r”。

  课前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卡片、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抽读声母卡片:“z c s”及整体认读音节“zi ci si”。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把你们的老朋友给带来了,还认识它们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出示苹果卡片)

  2、指名读,读对的奖给他。

  “z c s”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平舌音)“zi ci si”我们又叫它?(整体认读音节)。

  3、齐读。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老师给大家一个奖励,讲个故事好不好?

  出示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初步感知“zh ch sh r”

  1、师: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是什么时候?

  生:日出时。

  师:对,这就是“日出”的“r”(相机出示卡片“r”),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一头狮子和两只猴子。

  2、师:对,这就是“狮子“的'“sh”(相机出示卡片“sh”),这只凶猛的狮子想要干什么?

  生:想要吃小猴。

  3、师:对,这就是“吃小猴”的“ch”(相机出示卡片“ch”)狮子吃到小猴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树上的小猴用一根树枝把这只小猴救上了树。

  4、师:对,这就是树枝的“zh”(相机出示卡片“zh”),这几个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4个声母,教师板书课题。

  (三)借助语境歌学好“zh ch sh r”

  1、学习语境歌。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听一听吗?

  老师范读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头,狮子想来吃小猴,树上同伴有办法,伸下树枝来搭救。”想学一学吗?

  师生共同读儿歌。

  2、联系表音表形图,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

  小组学习

  (1)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其实你们刚才在朗读语境歌的时候,已经把“zhi chi shi ri”都读准了,如果老师让你们单独来读这4个声母,能读好吗?

  (2)学生自由练习读。

  (3)指名读。 (4)师:说说在读字母时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对,在发这几个字母时舌头都要往上翘,所以叫翘舌音,它们都是声母,发音时声音要轻而短。

  (5)师范读。

  (6)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读(跟老师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提醒学生发音时要轻而短。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比较“zh ch sh ”同“z c s”的发音)

  (1)老师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举相同读音的卡片。

  (2)让学生找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一个读,一个举卡片。(有勇气到台上来的学生奖给他大苹果)

  看谁记得牢

  (1)师:“zh ch sh r”小朋友都会读,那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该怎样来记住它们呢?

  (2)同桌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

  (4)出示表音表形图,联系图来识记。

  (四)教学“zhi chi shi ri”

  1、教学zhi chi shi ri的读音。

  (1)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一下子就把“zh ch sh r”给记住了,看来今天的新朋友大家又交上了。“zh ch sh r”又交上了一个特殊的朋友,大家请看。

  (2)出示:zhi chi shi ri

  (3)师:谁会来当小老师读一读?

  (4)指名读。

  (5)小结:这叫整体认读音节,“i”不发出声音,读时比原来的声稍响一些,长一些。

  (6)集体练读。

  2、练习四声,出示:zhi chi shi ri及它的四声。

  (1)师:老师给它们分别戴上了帽子,谁能认出来?

  (2)自由练习,同桌检查。

  (3)指名读。

  (4)选音组词。

  (五)巩固练习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交上了几个新朋友,高兴吗?想一想写一写呢?

  2、出示四线格,师示范“zh r”的写法。

  3、学生书写,愿意写几个就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4个声母,不仅认识了它们的形,读准了音,还学会了写,同学们学得很认真!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内容说明:

  《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设计特点 :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 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文本。使学生的创新 潜能真正得到放飞。

  三、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知识迁移

  1. 师: 让我们轻松走入课堂,回顾刚刚学过的两篇课文。请同学看复习题(点击)

  〔《鸟的天堂》是____的名篇,看出作者____次游览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____给人____的感觉,第二次看到____,是一种____的氛围〕

  2. 师生背诵相关段落。

  3. 师: 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动静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游赏鸟的天堂,让我们看看峻青的《第一场雪》有什么特点?(点击)

  〔《第一场雪》的特点是____和____,表达了作者_____的思想感情。〕

  4. 师:让我们一起重温雪后的美景吧。齐诵相关段落。

  5. 师:真好,簌簌的雪声,晶莹的银条,写出作者对雪的喜爱。瑞雪兆丰年寓情于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跃然纸上。我们游览了鸟的.天堂,又经历了第一场雪,这节课我们游赏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庄又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索溪峪的美景的?(板书课题)

  6、野字为什么加引号?什么意思?在文中寻找答案。

  [复习回顾,一方面可以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另一方面回顾写法、进行知识迁移。]

  (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

  1.读准字音,扫清障碍,出示:荡涤 老叟 不拘一格 绵亘蜿蜒等词。

  2.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3.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

  4.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

  5.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

  [通过检查预习,初读理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领悟作者的布局谋篇的写法特点,初步体会索溪峪的野]

  (三)、交流体会、合作探究

  1.师: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们摸透了,文章的结构被你们理清了,那么通过预习.你们也一定对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体会,现在就请你把你的读书体会和不懂的问题与你的伙伴交流探讨。

  (点击课件,出示问题:交流预习收获,探究作者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收获,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体会索溪峪的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 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 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难点:

  1. 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地内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

  2. 了解课文描写地方法,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地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声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 同座互读,正音.

  3. 检查自学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柔,诉,敲”,区别”呢,量”是多音字.

  4. 小组读书比赛.

  5. 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

  三.课堂练习

  1. 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

  2. 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

  1、游戏:找朋友.

  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二、精读课文主体感知.

  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3、全班交流.

  第二,三,四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其余两段由扶到放.(注意象声词的读法,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意境.)

  4、朗读全文,尝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背诵.

  5、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相关段落.

  三、拓展

  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声音,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写一段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备注

  [学生活动设计]:朗读

  讨论

  自读自悟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缩写《小英雄雨来》

  教学重点:

  分清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按照缩写方法进行缩写。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2)理清层次;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他只是在文字篇幅上的缩减,仍然是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

  四、自己缩写,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

  互相学习、批改。

  反馈:(总结评比作文)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7-29

教学设计方案10-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02

教学设计方案(热)08-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8

(精)教学设计方案09-19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4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04

【通用】教学设计方案11-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