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08 08:19:3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的教学设计

化学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关于乙醇的结构在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让学生在认识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实验,明确羟基的官能团地位,加深对乙醇结构的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因此,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

  学情分析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规范操作,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和对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手段,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诗歌引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问:酒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通过诗歌引入可以使学生感受诗境的美,了解乙醇发展的化学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感受化学与生活和文化的紧密关系。

  展示:取一瓶无水乙醇,引导学生观察

  无色、易溶于水、沸点比水低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易溶于水,特殊的香味等

  质疑: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烃)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总结

  通过引导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总结及表达能力。

  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2h5oh或ch3ch2oh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乙醇的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学生参与拆插

  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

  演示:教师由水与钠的反应引出乙醇与钠的反应并作演示实验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倾听,思考。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书写学案中乙醇与钠的化学方程式

  体现从生活中走近化学、用化学指导生活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观察:酒精灯的燃烧

  ch3ch2oh+3o2 2co2 +3h2o

  教师介绍:关注乙醇的能源价值

  观察现象,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有机物燃烧的共性,感受化学与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做出解释。 教师在学生猜测生成了不同的物质时,给出乙醇在铜丝催化氧化下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介绍身边的化学:酒后驾车的检查原理、

  乙醇的能源价值等

  观察现象,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通过思考感受乙醇就在身边

  体现 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

  1、查阅乙醇的用途。

  2、写一篇小论文:调查过度饮酒的危害

  学会翻阅资料

  板书设计

  乙醇

  1·分子结构: h h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h-c-c-o-h

  hh

  结构简式:c2h5oh或ch3ch2oh

  2·物理性质:无色、易溶于水、沸点比水低

  3·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 ch3ch2oh+3o2 2co2 +3h2o

  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乙醇的分子式____,式量为____,结构式为____,结构简式为____或____。 2.乙醇俗称____,无水乙醇____色、透明而具有____味的.液体。其密度比水____,____挥发,溶解性____。 3.工业酒精含乙醇____,无水乙醇是指____。 4.如何制取无水乙醇?____。

  5、如何检验乙醇是否含有水?

  6、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_实验现象___ _ 应用____。

  8、写出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__ __。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乙醇的性质知识,而且充分体会了假说和推理在学习中的应用,逐步了解通过实验现象剖析反应的本质,体会到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质留下充分的余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不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不能层次学生的关注。

  设置“身边的化学”,把乙醇的学习和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体现化学教育中的sts思想。学生提出了许多乙醇应用的例子,一时难解释,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从现象到本质:观察乙醇推断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现象推断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通过生成的气体具有能燃烧的特性,推断可能是氢气等。学生能感觉到乐趣。

  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讨论结构特征。让学生开展探究,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教学中,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做的实验必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化学的教学设计2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概念 教学设计 改革措施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课程中十分关键的内容,对探究物质反应原理、理解生产生活实例、改进化学实验等内容有极其重要作用。这一知识板块在高一化学必修教材中,属于基础性知识,但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板块成为很多学生的恐惧,经常性犯错,失去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由此可见,展开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一、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

  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过氧化还原反应,对这种反应类型有不同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这是关于“氧”的反应。高中阶段,教材从电子本质转移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很多教师认为氧化还原的本质过于简单,忽略向学生传授的细节,导致很多学生在今后学习中产生困惑,甚至怀疑自己的正确认知。

  教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散到不同章节,贯穿整个化学教学过程。面对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由表及里,通过交流和总结的方式探索相关知识。问题的研究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个性到共性的规律。教师应该从学生了解的部分入手分析,利用教材不断深化,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做出螺旋式的内容升级,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框架。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具有迁移价值,帮助学生理解其他类型的化学规律和知识。从反应类型看,给学生开设新视角,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反应;从能量转化看,反应中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了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让学生对能量本质有新的了解;从物质性质看,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了解物质的价态变化,预测物质的特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启发性。这部分知识体现高中化学学科内容的特点,具有化学学科的研究特性,值得教师们深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按照概念、电子转移、化学分类的顺序进行了解。每部分内容都要按照外在、共性、本质特征的顺序进行讲解,让学生认清本质和类别。本节根据个人教学经验对氧化还原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

  1.电子转移部分教学设计

  无论怎么说,氧化还原反应教学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让学生从概念理解开始,逐步接近电子转移核心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最根本的内容,也是帮助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干扰的根本依据。根据教材的安排,课堂以“Fe2O3+3CO=2Fe+3CO2”为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反应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变化。在学生对本方程式有充分了解后,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其他三种反应类型进行比较,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共性:反应前后发生了电子转移。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问题。在课堂引导下学生会自动思考采用怎样的方式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各个要点信息标明,以便更好地利用物质的性质。课程内容自然而然地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和“电子转移守恒定理”.每个学生都要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双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在方程式上明确标出各个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双线桥法和电子守恒定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析中最关键的'方法和依据,教师应该将课程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升降变化,使得学生不仅理解这种方法,更利用这种方法和定律分析问题,得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氧化剂、还原剂部分教学设计

  氧化剂、还原剂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直接应用。虽然氧化剂、还原剂是在概念章节接触到的知识,但这部分知识如同桥梁,将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进行归纳,帮助学习者思考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规律。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梳理清楚思路,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和讲解。

  这一部分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向学生讲解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反应方程式(如:2Cu+O2=2Cuo)入手分析,利用电子转移和化合价进行定义,让知识前后相连,思维相接。第二阶段: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做出对氧化剂、还原剂的初步利用探索,并在大量化学反应案例中分析氧化剂、还原剂存在的规律;第三步:以氧化性和还原性为跳板,进行知识迁移,将其延伸到其他章节,主要包括原电池、电解池两方面内容,思考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价值。如此便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和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后面的内容有所期待。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课程,学生从概念、电子转移本质、方程式判断方法和原则、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具体角度了解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框架和知识价值,对氧化还原反应在其他章节的利用不感到陌生。如此师生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体系盘活,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解题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并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思维,将各部分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看到化学知识的特点,按照化学学科的规律展开教学活动,带领学生理智性、层次性地学习化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伟定.不同教学设计对高一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理解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

  [2]汪宁.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化学教科书中位置的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0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化学的教学设计3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的学习,让学生关注与溶解度有关的日常现象,如:鱼池缺氧和增氧等,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建立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 题: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操作

  往20mL水中

  加入5gNaCl

  再加入5gNaCl

  再加入5mL水

  现象

  结论

  [活动与探究二]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提问: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吗?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讲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已经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讨论:P35页——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我们把一定温度下,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

  讨论: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如何理解?

  分析: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阅读:P36页: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P37页:资料

  讨论:为什么用银器皿盛放的食品不易腐败?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36页表9—1

  指导绘图:根据表9—1,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投影〉: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是

  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1.P38页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课堂练习:课后习题

化学的教学设计4

  一、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

  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五教学策略

  1.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2.根据课本“活动与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着火点说明:

  ①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 ②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

  3.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实验7-1]和[实验7-2],总结出灭火原理。

  4.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理解课本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到实验室或一些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实地调查后,设置虚拟火灾现场,组织消防演习方案评比,强化消防安全意识。

  5.课本习题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讨论完成。

化学的教学设计5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学化学中典型的放热、吸热反应。

  2、学习实验的研究方法,强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全面观察和记录现象、数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形成科学抽象,从而学会感知放热、吸热反应的方法。

  2、学会与同伴协作完成化学实验,学会在交流、讨论、合作中学习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合作参与实验活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

  感受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选择设计探究实验测量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温度计、玻璃棒、烧杯、100mL量筒、玻璃片、砂纸、试管、滴管、研钵

  6 mol/LHCl溶液、2 mol/LHCl溶液、2 mol/LNaOH溶液、2 mol/LKOH溶液、2 mol/LHNO3溶液、Ba(OH)2·8H20晶体、NH4Cl固体、镁带、铝条、蒸馏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化学反应中,同物质转化伴随着质量守恒一样,能量转化过程中也伴随着能量守恒,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在转化时,同样也要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有些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来认识和感受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阅读【实验2-1】

  学生书写该反应方程式: 2Al + 6HCl = 2AlCl3 +3H2↑

  完成【实验2-1】和增加的实验:镁带与6 mol/L盐酸的反应。

  交流探讨: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铝片、镁带?

  引导学生交流与探究:怎样感知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当眼睛看不到热量变化时,用什么简易方法了解该反应的热量变化?

  实验记录:

  眼睛看到的现象

  其他感知热量变化的方式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6 mol/LHCl溶液

  向一支试管中插入打磨光的铝条

  向另支试管中放入打磨光的镁带

  结 论

  演示【实验2-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1、为什么要将Ba(OH)2·8H20晶体研磨成粉末?

  2、为什么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合物?

  3、怎样感知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现 象

  结 论

  师生共同书写反应方程式: Ba(OH)2·8H2O + 2NH4Cl = BaCl2 +2NH3↑+ 10H2O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2-3】2 mol/L盐酸与2 mol/L NaOH溶液、2 mol/L HNO3溶液与2 mol/LKOH溶液、2 mol/L盐酸与2 mol/LKOH溶液的酸碱中和反应。

  先讨论实验中注意问题:

  1、酸、碱的浓度及用量。

  2、使用温度计怎样能使误差最小。

  学生填写实验记录:

  反应物

  及用量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酸

  2 mol/L盐酸50mL

  2 mol/L HNO3溶液50mL

  2 mol/L盐酸50mL

  碱

  2 mol/L NaOH溶液50mL

  2 mol/LKOH溶液50mL

  2 mol/LKOH溶液50mL

  眼睛观察或用手触摸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结 论

  对实验进行

  归纳和概括

  讨论上表中温度差接近的原因。

  请学生谈谈感受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过程和方法上的收获、对自己表现的评价。

  课堂小结: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热能,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能量和动力,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又是人们进行化工生产、研制新物质不可或缺的条件和途径。

  投影课后探究问题:

  1、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如果要通过实验较准确地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你认为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技巧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如何设计并进行实验?如何计算?请与同学讨论、交流。

  2、除了触摸、使用温度计和观察少量水是否结冰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指示一个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方法,将可行的方法列举出来,并根据这些方法设计实验。在定性实验基础上,能否定量测定这些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如果能,应如何设计?

  作业:了解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

化学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采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kclo3 === kcl + o2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71-72页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讨论: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δ”、“↑”、“↓”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平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⑤检查。

化学的教学设计7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李秀波

  学校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能反应: 以镁、铝为代表。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

化学的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化学反应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使学生对四种反应类

  型的概念和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判断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复习方法,通过互动与游戏激发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恰当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对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及其规律的研究,

  找出学习规律,利用规律指导学习,培养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区分某些常见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

  2、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反应类型相关知识的解题能力。

  三、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对比、归纳、总结、探究与讲解等方法;

  四、教学手段:习题演练、游戏活动、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首先从明代于谦的一首诗《石灰吟》入手,让学生在感知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的意境之美时话锋一转引入诗歌中表明的.化学反应,进而书写这些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所属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入本节课的课题。

  找一个学生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其余同学自己写,并指出其所属类型。

  【师】引导学生归纳复习四大基本反应的概念及其特点。

  我们学过的四大基本反应是哪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其各自的定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生】分别回答,教师及时一一作出点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及时巩固练习:(学生配有学案)

  1.化合反应:

  [抢答题]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能不能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一下你的观点:

  (1)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都是单质

  (2) 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两种物质 小小归纳1:化合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2.分解反应:

  [ 抢答题]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能不能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一下你的观点:

  (1)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单质

  (2)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物质小小归纳2: 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3.置换反应:

  [抢答题](1)试着说出你所知道的置换反应。

  (2)CO还原Fe2O3是不是置换反应?

  小小归纳3:置换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4.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想一想来抢答] 请你边答边快速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吗?能否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试着说出你所知道的复分解反应。

  小小归纳4: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师】引导学生做游戏:事先准备好A、B、C、D四个字母的图片各两张,等号、加号各两张。让学生上台通过合作探究,把图片自由组合,给全体师生展示四大基本反应的变化形式。通过游戏的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活动中合作,在互助中前进。

化学的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此前学生把元素当成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现在他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就应该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也是教学重点。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学生在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并没学过多少元素,因此难以理解元素周期律。本课题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他们可以从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涉及了“元素”,比如绪言中提到“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以及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中都涉及了元素,所以对元素已经有一定感性的认识,但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最好还是从分析具体物质的组成出发,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水分子中也含有氧原子,所有这些物质中所含有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一样的,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所以要求学生阐述元素的概念并不难,困难是在应用的时候,元素和原子两者之间经常发生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所以在本节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个对难点进行突破。

  1、注意和前面有关原子的知识进行区别和对比。

  2、组织好本课题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组织好本课题的课堂讨论。

  4、使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元素知识的探究学习,联系生活和地壳中元素含量,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学会与人相处。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所含元素含量的确定,养成更加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化学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单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实验介绍和思考,学会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认识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同学们喝过糖水吗?尝过盐水吗?他们有什么味道?为什么他们和清水的味道不一样呢?因为糖水和盐水中溶解了糖和盐。今天我们来学习“溶液的形成”。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溶液的形成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糖水的形成

  【回忆思考】生活中大家都喝过糖水,糖水是怎么形成的?你能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过程吗?

  【总结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教材中的实验,教师可以简单的介绍这些实验。)

  活动二: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讨论交流】生活、生产中你见过哪些有关溶液的'用途?(化学实验中在溶液中反应可以加快反应;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医疗过程中的注射现象;鱼池中的鱼较多时用喷泉的形式增加含氧量等。)

  2、乳浊液的形成

  活动三:认识生活中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回忆生活中使用洗涤剂的过程,讨论乳浊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总结交流】共同总结乳浊液的概念,了解生活中的乳化现象。(用洗涤剂清洗油污)

  活动四: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讨论交流】根据教材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讨论“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有什么区别?

  【师生总结】“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当中所形成的混合物,而“乳浊液”则是一种液体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并不聚成较大的油珠而存在于水中所形成的一种混合物。“溶解”与“乳化”是一种过程,具体区别如上。

  3、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五: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实验设计】学生根据教材第30页“活动与探究”内容,设计实验。

  【阅读教材】学生阅读教材中第31页的内容,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扩散”和“水合”过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思考练习】完成教材第33页中的“习题”内容:第1、2、3、5题。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总结反思】学完本节课,我们知识了哪些内容?

  【拓展资料】教材第31页的“资料”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33页“习题”第4题。

  2、教材第32页的“家庭小实验”。

化学的教学设计11

  【目的要求】:

  1. 掌握酸的分类和命名以及酸的通性;

  2.了解金属活动顺序的意义并能初步运用其判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培养分析和解题能力;

  3.理解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4.了解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酸碱度对生产的'意义。

  【重、难点】: 1.酸的分类和命名;

  2.溶液的PH值;

  【教学方法】: 实验引导,分析对比,总结归纳,练习巩固

  【教具】: 铜、硫酸、盐酸、PH试纸、酸、碱、盐溶液和土壤溶液、 氢氧化钠、酚酞、氧化钙、水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复习酸的概念,举例说明学过的酸。

  投影:观察下列两组酸在组成上有何特点?电离出氢离子个数如

  何?

  H2SO4 HCl

  HNO3 H2S

  H2CO3 HF

  H3PO4 HI

  H2SO3 HBr

  归纳:酸的分类和命名

  投影:

  含 氧 酸 无 氧 酸

  一元酸 HNO3 HCl HF HI

  二元酸 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 H3PO4

  练习:《掌握化学》250/2

  学生活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反应规律

  (1)Al + HCl Fe + H2SO4

  (2)Fe2O3 + HCl CuO + H2SO4 Fe2O3 + HNO3

  (3)HCl + NaOH H2SO4 + Ba(OH)2 HNO3 + Cu(OH)2

  (4)HCl + AgNO3 HCl + CaCO3 H2SO4 + BaCl2 H2SO4 + Na2SO4

  提问:回忆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为什么它们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呢?从酸电离产生的离子来看,有何共同点?

  提问:是否所有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演示实验: Cu + HCl ; Ag + HCl

  讨论:哪些金属才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哪些金属不能呢?有何规律?

  讲解: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金属与酸置换反应的条件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Fe + HCl Cu + H2SO4 Al + HNO3

  Pb + HCl Mg + HNO3 Zn + HCl

  Na + HCl Sn + H2SO4 Hg + H2SO4

  提问:什么叫碱性氧化物?它有何性质?

  讲解:1.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其性质(少数与水反应;与酸反应)

  2.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中加酚酞,用盐酸滴至无色为止

化学的教学设计12

  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对于刚上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如何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万事开头难,如果头开的好,则会事半功倍。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教师,该如何去上好这第一节课?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达尔文在自传中写到:“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主动而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他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才能乐学、会学、勤学。因此第一节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清晰、生动和神奇的化学实验现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于是,课堂上我准备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小实验:

  实验一:在上第一节化学课的前一天,布置有条件的同学在第二天上化学课时自带一瓶饮料。上课时,因天气炎热,往往还没有等老师说明带饮料的目的,有的同学就已经开始喝饮料了,由于每个同学的口味不同,带的饮料也不尽相同,有矿泉水、可乐、茶水、果汁、红牛等,这时可引导同学们观察,为什么有的同学喝的饮料会冒气泡呢?在开可乐、红牛时为什么还会有响声呢?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是有气体出来、有的说是有雾出来、有的说是有二氧化碳气体出来……老师肯定了有二氧化碳气体出来后,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可乐、红牛等饮料会有二氧化碳气体从瓶内出来而矿泉水、茶水、果汁等却没有呢?为什么喝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饮料会更容易解渴呢?为什么二氧化碳气体从瓶内出来时还会有响声呢?教师小结:这些知识等到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及气体溶解度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实验二:教师拿出一张白纸,请一位同学帮忙用喷雾器向纸上喷“水”,纸上立即显示出红色的“我一定能学好化学!”几个字,过一会儿,再请一位同学帮忙用喷雾器向纸上喷“水”,红色的字没有了(说明:教师事先用毛笔沾氢氧化钠溶液在纸上写好字,第一位同学喷的“水”是酚酞试液,第二位同学喷的“水”是稀盐酸,学生在没有学习化学之前,往往认为无色液体就是水)。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有的同学会说,老师你用的水有问题,我怎么做不到呢?老师适时小结并鼓励学生:我用的当然不是你们平时用的水,水是一种化学物质,无色的液体不一定是水,当你们学习了化学中水的知识和酸、碱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为什么了。在同学们喜爱观看的魔术表演中,也用到了许多化学知识。

  实验三:四只小试管,均装等量无色液体,其中两只装饱和石灰水,另两只装自来水,分别请四位同学向试管内吹气。结果,有两位同学的试管内液体变浑浊了,而另两位同学的试管内液体却没有变化。同学们就会提出许多质疑,为什么同样是“水”(在没有学习化学前,大多数同学认为没有颜色的液体就是水),吹入气体后却出现不同的现象呢?教师及时解疑,因为其中有两只试管内装的并不是水,而是饱和石灰水,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吹入人休呼出的气体时,就变浑浊了。

  二、联系生活实际,自然引入化学知识

  在第一节课,我还挖掘了一些化学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例子,从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物质入手,提出问题:空气为什么能供给人呼吸,我们吃的食盐和食醋成分分别是什么?液化气为什么会燃烧?吃油脂多的食物人会发胖?那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吸烟有害健康,烟中含有什么成分?为什么在冬季密闭的屋子里烧炉子取暖容易中毒?使用农药要注意什么?夏天为什么盛放碳铵的屋子会充满了化肥味?白色污染等等,把学生引入一个神秘而又亲近的世界,让他们在感觉化学就在自己身边的同时,去思考为什么,在一个个的问题面前,不禁让他们想去探究,揭示真相。

  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

  学习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就是这个道理。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基本上是一样的,最关健的是一个“勤”字,没有汗水的付出就没有收获,再聪明的.大脑也不可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直接装进去。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学习的时候也有其独特的地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认真做好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关健,从实验中来,到实验中去。要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从而巩固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善于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由点到面,举一反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四、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化学对于九年级的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门“新”的学科,“新”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学习化学,但这门学科已存在几百年了,其实也不“新”。对事物的认识,每个人都是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就和我们学走路一样,有谁天生就会走路呢?除了没有腿的以外,我们都能学会走路,学习化学也是一样,只是有的同学能更快的掌握好化学知识,有些同学可能会更慢点掌握罢了。智力因素的不同虽然是有的,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勤能补拙”。所以,只要我们肯下功夫,注意观察,善于归纳,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好化学的。

化学的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电解的原理,能够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正确书写两极所发生的反应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会判断两极所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掌握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能力培养:通过看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亲自实践感悟求知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设问及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科学品质:通过分组动手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的精神及团结合作精神。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结合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出电解的概念,通过分析过程,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电解的基本原理;离子放电顺序。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电路;

  思考,回答。观察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复习巩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和电极反应及原电池的两极判断方法。

  4.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观察要点:①电流表指针的变化。②碳棒上有什么变化? 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写出电极反应: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Fe:Fe-2e=Fe2+

  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为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做对照。

  (设疑)设计三个实验

  (投影显示)

  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

  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

  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分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回答: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观察能力,准确记录实验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要求: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提问)三个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如何?(评价)学生实验情况,对好的给予表扬。

  (讲述)在类似的实验中,规定: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叫阴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叫阳极。

  (板书)电源负极-阴极电解池

  正极-阳极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设计意图

  (质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提示)讨论提纲(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总结板书)通电前:CuCl2=Cu2++2Cl-通电后:阳极:2Cl--2e=Cl2↑

  讨论分析,回答: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调动学生思维,分层次思考,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分析方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

  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化学的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氮气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了解氮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学会思考,从原子结构特征来分析其相应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重点、难点】

  重点: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讲:这节课来学习氮气的这个知识点。我们知道游离态的氮主要存在于空气中,那么,氮气具有怎样的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呢?我们先来看下它的结构。

  (老师叫学生上台板书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老师:我们看到氮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那么要是氮分子中的两个氮原子最外层均达到稳定的8电子结构,它们需要共用几对电子对。

  学生:3对

  老师:是的,接下来我们看到它的电子结构以及结构式。

  那么氮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老师:我们知道了氮气的物理性质,那么它又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叫同学上黑板板书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氧气,氮气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人们常说雷雨发庄稼,那么就你所学知识,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讲:我们知道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即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进而被植物吸收。这就是雷雨发庄稼的原因。

  讲:我们前面已讲游离态的氮只要存在于空气中,我们可以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氮。我们看到这是氮气液化的图。那么氮气又有哪些用途呢?

  讲:氮气比较稳定,可以用来做保护气,氮气与氢气反应可以用来工业制氨、制硝酸 、制氮肥。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氮气为超导体提供低温环境。液态气化吸热,所有液态氮可以作致冷剂,我们还讲到氮气可以用来雷雨发庄稼。

  结束:好的,今天讲到这里,谢谢。

化学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3。动手实验,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然后据实验现象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学生动手做,再由学生讨论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通过对本节所设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并当堂课完成课后“习题二、2”,综合运用本节所学内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

  遵照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作为侧重理科类学生学习的`教材,本节侧重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这部分知识达到大纲中所规定的B层次或C层次的要求。本知识点,按最新教材来讲。

  教材从一些古代建筑在近些年受到腐蚀的速率大大加快等事实引出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反应速率,以及浓度、温度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材注意联系化学键的有关知识,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断裂、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分子(或离子)的相互碰撞才能实现等,引出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等名称。并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说明只有具有足够能量和合适取向的分子间的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教材配以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进一步说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和的情况,从中归纳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反应物分子的总数成正比,也就是和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接着,教材围绕着以下思路: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又进一步介绍了压强(有气体存在的反应)、温度、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对上述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材最后采用讨论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对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综合运用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分析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教材的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图画来说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教学关键。教师不可轻视实验和图画在本节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本节重点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难点是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原因。

【化学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2-31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08-25

化学教学总结01-27

化学教学反思10-19

化学教学反思11-03

化学教学总结05-16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20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07-29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