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07 08:18:2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3题:考查学生对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的认识。

  第4题: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轴对称,教学,数学,教师,空间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亿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是在学生具备了认识亿以内数和读万以内数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温故知新,做好铺垫,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复习数级、读数等知识,勾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做好铺垫,并在知识的迁移中使学生在思维能力、迁移类推能力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2.关注过程,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先教学整万数的读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非整万数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并突出哪些0该读,哪些0不该读这一读数中的难点;最后总结出读数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数位顺序、表计数器

  学生准备

  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上的数位有()、()、()、();万级上的数位有()、()、()、()。

  2.读出下面各数。

  3612236112366123

  师:上面每个数中的3各表示多少?6在每个数中各表示多少?1呢?2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数的分级和万以内数的读法,突出个级数的读法,有利于把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到万级,为本节课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做好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25页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 和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教材从旋转入手,使 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开展活动时,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学具,并让他们摆出经过旋转后的角,说说他们已经认识的角的名称,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景和实物,认识平角和周角,掌握平角、周 角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

  3、会在点子图上画出平角和周角。

  4、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平角、周角的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活动角、折扇。角的卡片

  〖学具准备〗:

  每生准备一个自治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重温角的有关知识。

  (一)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荡秋千吗,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乐趣。让我们观察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师出示电脑课件,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

  (1)学生复习、发现了锐角、直角、钝角。

  (2)学生动手操作,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进一步体会角的形成过程。

  (3)多媒体出示角的形成过程: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二)转一转,说一说

  教师:你能用活动角旋转,得到一个锐角、直角、钝角吗?(学生活动)

  教师:在旋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1、认识平角

  (1)学生演示教具发现新知,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活动角,固定其中的一条边,转动另一条边,观察旋转过程中所形成的各角,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

  (2)让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角的变化情况,

  (3)通过旋转,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教师归纳总结:通过旋转,当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时,又得到一种角,这种角的名字叫平角,

  (2)请学生说一说平角的特征。

  (3)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平角。

  (4)指导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角,注意画角的方法过程,不要将平角画成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上一点。

  (5)说出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平角。学生交流(如,两臂侧平举、向后传、倒立等)

  2、认识周角

  (1)学生在认识平角的基础上接着演示教具。

  (2) 学生讨论,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知的滋生点)将角的一边固定,旋转另一边得到周角。让学生讨论是不是角?

  (2)周角与0度的角有什么区别。(看它们的形成过程)

  (3)教师总结: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是周角。

  学生用学具旋转形成周角。相互说一说周角的特征。

  教师指导学生画周角。

  (2)认识生活中的周角。师出示钟表,折扇等

  三、发现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一)、摆一摆、说一说

  1、你能用手中的小棒摆出一个直角、一个平角、一个周角吗?

  2、在摆的过程中谁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桌交流。

  3、学生自主填卡,1平角=( )直角 、 1周角=( )平角、1周角=( )直角 ?

  三、课堂活动

  1、跟我做。运用你的身体来表示所出示的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用手关或脚来表示)

  2、看谁帮我排好队,(将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按一定顺序排好,从大到小或从小到

  3、课本25页练一练1、2两题

  4、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师生看课件体会生活中现象经过旋转形成的角。

  四,阅读:你知道吗?

  (在生活中,除了钟表外,还有很多不同用途的计量表,它们的指针的旋转也会构成不同的角度。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旋转的中心,并说说指针在不同位置与在零点时所形成的不同角的名称。

  五、全课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答)师:有关角的学问多着呢,如果有兴趣,课下继续讨论交流,也可以上网调查收集资料。

  (课尾环节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感受到学无止境。)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思考、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补全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复习旧知

  出示课件:(二年级课本图片)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吗?它们都是什么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关于轴对称图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并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深入研究轴对称图形。

  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出示例1图片

  它是轴对称图形码?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会……(重合)

  图形上的线段会……(重合),线段上的点呢?……(也会重合)。如果这里有一个点A,会与哪个点重合?(生上台指)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点A和点A’互为对称点。

  问题1:仔细观察点A、点A’和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组对称点,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那么,你还能找到点B的对称点吗?

  你还能找出更多组的对称点吗?(拿出学习单,试一下)

  谁还找到了不同的对称点?

  小结:这无数组对称点中的每一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连接你找到的每组对称点。

  问题2:仔细观察,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吗?

  垂直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互相垂直。看来,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都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每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

  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

  探究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出示例2

  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全吗?补全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这是同学们的猜想?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拿出学习单,打开第二页。

  1、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完成这个轴对称图形的?

  生汇报

  同学们,都用了这两种方法完成的吗?

  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完成这幅图形,哪种方法才是最快的呢?

  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看来,要想画的又好又快,需要这几个步骤:

  先找到这几个点

  (课件出示1、找:端点)

  找到端点之后,我们要……

  生:找对称点(课件出示2、标:对称点)

  然后呢?

  生:连线(课件出示:3、连:顺次连接)

  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索,(课件出示)不仅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而且还找到了补全轴对称图形又好又快的方法……想不想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训练与应用

  1、你能补全这个图形码?

  (拿出作业纸的第三页,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生汇报。怎样完成的?

  2、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你是怎样想的?

  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形?对折四次呢?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试一下。

  四、小结与提升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哪些收获?

  轴对称现象不止在我们数学上有,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轴对称现象。

  欣赏图片

  美不美?(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会发现看似枯燥的数学王国也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空间感。重点难点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教学准备

  课件、礼品盒、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落实知识点

  一、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教师用语言描述:音乐响起(生日快乐),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祝贺。淘气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生日礼物,机灵狗想看个究竟。

  (1)机灵狗先是站在地面上看;

  (2)然后抬起了前腿看;

  (3)还是站在凳子上看;

  (4)最后,它终于爬上了桌子上看。

  你能按照机灵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在下面的()里标出①②③④吗?课件展示图片。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二、实践感知

  1、小组探究:按照机灵狗的方法请尝试观察,并说说分别看到的是什么?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机灵狗先后看到的并标出①②③④。

  3、不知同学们在生活中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有你能和同学们说一说吗?

  想一想:机灵狗观察的位置有何变化?观察到的范围又有什么变化?

  三、实践探究

  1、说一说:小明沿小路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先比较两幅图的区别,再说一说,哪一幅是在A点处看到的,哪一幅是在B点处看到的?说明什么?

  2、填一填: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

  3、想一想:小明观察物体位置的变化引起了什么的变化?有怎样的变化?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亿以内的数和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迁移到更大数的比较大小上来,学会改写大数。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点: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在设计比较大数大小的过程中,先着重复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再通过类推的方法分步进行尝试,解决更大数的大小比较的几种情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位的意义和数位的顺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比较的方法,最后引入教材情境,完成多位数大小的排列。

  2.突出观察比较,掌握方法。

  在设计大数的改写活动中,先用课件出示两组不同的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以“万”或“亿”为单位计数的好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再通过对比两种计数方法,观察特点,探究出改写的方法。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哪一位?

  43600 607003 5897100 56427800

  2.比一比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出示课件)

  1098○998   4378○4387

  引导学生说一说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3.引入新课。

  生活中还有很多较大的数,我们不但要会读写,同时还要会对它们进行比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数的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迁移过渡。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大数比较的方法。

  出示中国地图册挂图。

  (1)激趣引入问题。

  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到以下几个省和自治区的位置:内蒙古、青海、四川、西藏、新疆。

  师:你去过这些省吗?你能比较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的大小吗?

  (2)学生尝试比较。

  (3)汇报比较方法。

  (迁移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4)排列各省、自治区的面积。

  ①排列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

  师:你能将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从大到小排列吗?

  学生自主排列并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660000>1230000>490000

  ②排列5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课件出示教材8页情境图)

  师:你能把情境图中5个省和自治区的面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吗?与同桌交流比较的方法。

  学生独立试做,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5)引导学生归纳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多个较大数进行比较时,可以按位数分一分,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把相同数位上的数进行比较会简便些。

  2.大数的改写。

  (1)课件出示信息,发现不同。

  ①课件出示信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大约是:166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人口总数大约是:14亿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 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 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

  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 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这种能力不是那么强,在学习中很难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的合作意识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在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适当的鼓励是激励学生学习,克服困难的最好方法。在生活经验方面,学生们看到过“道路两旁每隔一定距离会种有树”,但是,在这样的现象中包含哪些数学概念他们是不清楚的,需要教师针对此予以明确;在数学知识方面,他们知道“依此类推”和“除法的意义”,像“10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他们可以通过计算和画图的方法解决,只是对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谜导入揭题

  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师:对,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请你们伸出右手,五指张开,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数一数,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为4。(师伸出4根手指、3根手指、2根手指)现在有几个间隔?

  师:生活中“间隔”随处可见,比如,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间隔,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板书课题: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手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数与间隔数有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激发探求植树问题的欲望。

  二、经历探究,发现规律

  1、激趣引入,启发探究积极性

  (课件出示)出示江口小学为绿化环境的招聘启事及设计要求

  招聘启示

  学校将进行校园环境美化,特诚聘环境设计师一名。要求设计植树方案一份,择优录取。

  江口小学

  20xx.6

  设计要求:

  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两端要栽。

  【设计意图】通过招聘启示让学生设计植树方案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平等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4,联系而是一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是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莫位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加深对小数的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

  教学难点:

  指导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正确的判断。

  教学准备:

  商品标价画面、米尺、例2正方形图片两张(可重叠且大小相同)、学生尺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

  教师边讲边出示商品手套和毛巾的标价: 手套 单价2.50元 毛巾 单价3.00元

  提问:有谁知道这里的2.50元和3.00元各表示多少钱吗?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引出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小数的性质。

  1、教学例1。

  事先在黑板上画出米尺图。请学生看手中的学生尺,在对照黑板上的z米尺,说说标出的这一段的长度是多少?(学生可能回答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对的。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都是指这一段的长度(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只是所选用的长度单位不同而已。如果要求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三个数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分别该怎样写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分米=0.1米=1个1/10米

  10厘米=0.10米=10个1/100米

  100毫米=0.100米=100个1/1000米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有什么发现?

  汇报自己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表示的是同一长度,也就是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而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又分别可以写成0.1米、0.10米、0.100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2、教学例2。

  30个1/100 0.30

  仔细观察、想一想、说一说:0.30和0.3在正方形里所占的面积大小,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出:0.30是30个1/100,10个1/100是1/10,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 ;0.3也是3个1/10 ,所以0.30和0.3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即0.30=0.3。

  3、引导学生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例1、例2的板书,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⑴ 例1中三个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⑵ 例2种两个小数的末尾又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

  ⑶ 从这两个例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自己的话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吗?

  让学生充分说了以后,在指导学生看看教科书第101页方框中的结语,并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4、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三、学生分组学习例3、例4

  师: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我们有是要把某些小数化简,有时则要把某些小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怎样才能满足这些需要?满足这些需要的根据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教材第92页例3、例4,可以几人互相讨论,然后派代表把自学情况向大家汇报。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才能不变;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练一练:集体判断,对的打√,做错的用×表示。

  ⑴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⑵ 在小数点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⑶ 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回答:为什么2元5角可以写成2.50元,3元可以写成3.00元呢?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应用小数的性质及生活常识进行说明。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3~6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倡导合作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猜测、讨论中,不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还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解题策略。

  2、突出对比的学习策略。

  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本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计算方法及结果,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理解当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时比快慢就是比速度,理解速度单位与以往学过的单位不同,同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提示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暴风雨中的“电闪雷鸣”吗?

  (见过)

  谁能说一说,当时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你能说一说为什么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吗?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短的谈话,激活学生的记忆。在实现本节课探究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美对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探究与速度有关的问题做好了铺垫。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观察比较。(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

  动物王国最近举行了运动会,小兔、猴子和松鼠在竞走比赛中进入了决赛,猜一猜,谁能赢?(学生观察比较成绩表中的数据,得出松鼠比猴子走得快,小兔也比猴子走得快)

  2、探究比较方法。

  (1)提出问题:小兔和松鼠谁更快?

  (2)小组讨论:要想知道谁更快,要比较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学生讨论后明确:可以比较小兔和松鼠每分各走多少米。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结合学生汇报,用课件展示相关算式)

  小兔每分走:240÷3=80(米)

  松鼠每分走:280÷4=70(米)

  得出:小兔走得快。

  3、认识速度。

  (1)速度的'意义。

  ①题中的280米、240米叫什么?4分、3分叫什么?(路程,时间)

  ②想一想,“路程÷时间”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速度=路程÷时间”)

  (2)认识速度。

  ①介绍速度及单位。

  说明:1分、1秒、1时叫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作速度。“米/分”表示速度的单位,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单位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米/分”读作:米每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

  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题:小数加减法)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探究算法

  先看算式6.45+4.29,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约一共有多少钱?

  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花的钱数呢? 生:我想用列竖式的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看来大家都选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么做呢?

  生: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学过整数的加减法。

  师: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你能用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来解决今天的问题吗?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并在练习本计算,算完后在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3)交流汇报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讨论结果与大家分享? (我们小组认为)

  师:说得有道理!这是你们组的想法。还有谁想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呢?

  师:其他组的同学,你们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一样)

  师:要正确的计算小数加法,一定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

  师:是啊,相同数位对齐是正确计算小数加法的关键,那我们把这关键的地方记录下来。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师:相同数位对齐,就能保证计数单位相同,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师:同学们计算不仅要算得准,还要算得快,那么计算小数加法时,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把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把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是小数的标志,是不是把小数点对齐了,就能帮助我们快速地把相同数位对齐,提高计算的速度呢?我们通过题目来体验一下!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53+4.67=

  16.07+24.89= (小数末尾有0时要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这是数学的简洁美。)

  师:你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看来把小数点对齐就能快速地帮我们把相同数位对齐了。不会出现像的情况。 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通过我们探究这几道小数加法题,你觉得计算小数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找到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还掌握了方法背后的道理。

  2、小数减法 师:顺利地解决了第1个问题,再来看第2个问题,是用减法计算的,你们会计算吗?

  (1)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练习本上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找一名做得快的同学到讲台上板演。) 6.45~4.29

  (2)汇报:

  师:你们和他的计算结果相同吗?(相同) 师:计算小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小数点对齐

  相同数位对齐

  从低位算起 得数点上小数点

  (3)完成下面两道题,并且验算。

  7.2~0.8=

  5.64~1.78=

  (4)引导比较,深化算理

  师:回顾我们研究小数加减法的过程,说说我们是怎样解决的。 师:将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新发现?

  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的是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减。

  三、巩固应用

  1、改错。

  2、解决问题

  3、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不能仅仅依靠计算判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

  四、回顾整理

  真是个生活中有心的孩子。同学们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不但要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旧知识帮助学习新知识,还要结合实际,灵活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智慧!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材说明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时,体验到这样做很麻烦。因此教材开始提出能不能找到其他比较简便的方法,以引起学生思考。

  教材采取引导学生自己试验、探索的方法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先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在量的过程中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边长有什么关系,从而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有助于理解面积的含义,面积计算公式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则在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推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在练习题中,注意安排让学生实际计量的问题(如练习二十六第3、4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还出现少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题目(如第12*题和思考题),但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教学建议

  1.这一小节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完成练习二十六的习题。

  2.教学长方形面积之前,可以给每个学生准备好一张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2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先让学生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启发学生同时想下面的'问题:怎样能较快地确定可以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这个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操作和思考的基础上对三个问题逐一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参照课本说明: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5个1平方厘米,是5平方厘米;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3排,一共是15平方厘米。(边说边演示),可以看出,长方形包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所以要算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把长边的厘米数和宽边的厘米数乘起来。写算式时要强调正确写出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3.教学例题中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可以让学生联系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想出来。遇到学生中有不同的算法,如少数算成5×4=20(平方分米),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样计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结合正方形图使学生明确正方形每边长5分米,就想到一排摆5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要摆这样5排,所以要算5×5。

  4.关于练习二十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

  做第3题时,要实际量出黑板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分米。如果遇到黑板的长和宽不是整分米,可以向学生说明量到最后不够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就是满5厘米的,分米数加1,不满5厘米的舍去。确定长、宽的分米数以后,再计算黑板的面积是多少。

  第12题,要让学生明确这道题求的是什么,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能否直接求出?要先算哪一步?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本节的思考题,实际是求组合图形的面积。需要先分析出涂色部分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涂色部分可以分成左上和右下两个相同的图形,而每个图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每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从图上可以算出是4-2=2(厘米)。由此可以求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6平方厘米和4平方厘米。从而算出左上部和右下部的面积各是16-4=12(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应是12×2=24(平方厘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设置在数学广角中,其教学与常规课有所不同。区别之处在于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始终,巧用素材,有效提升,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数学用书》中说道:“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鸡兔同笼问题作为数学广角教学内容之一,正是教材注重渗透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的重要体现。教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应用列表、假设、方程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教学思路

  (1)教材首先通过“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2)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能力,能够理解此类问题题意,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用图示法、假设法、列方程法等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并能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和解法的巧妙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在学习中进行尝试、比较、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了解我国古代数学研究成果。

  4、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03—105页

  创设游戏,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三大数学趣味题之一,“鸡兔同笼”。下面,先让我们来玩个接龙游戏,我说动物的数量,你们对应说出他们的头的个数和脚的只数。如:

  师:一只鸡。

  生:一只鸡,一个头,两只脚。

  师:一只鸡和一只兔。

  生:一只鸡和一只兔,两个头,6只脚。

  ……

  师:那反过来如果有5个头,16只脚,该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情境,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出示问题,学习模式

  已知:鸡和兔共有5个头,16只脚。

  问题:鸡和兔各有几只?

  画图法:

  结合教材,生自主用画图法理解完成。

  列表法(枚举法):

  一一列举出鸡有0到5只及兔有5到0只时的.脚数。

  文字说明:

  1.画图法:先画出5个头和16只脚,然后先给每个头配2只脚,剩下的脚再两只两只地加到每个头上,分配完后,4只脚的是兔,2只脚的是鸡。

  2.列表法:假设4只鸡,1只兔,那么共有12只脚,与题目条件不符;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4只脚,也不符合条件;假设3只鸡,2只兔,那么共有16只脚,刚好符合题目条件。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以画促思,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题讲解

  那现在我把数量增加一点点,你们再来算一下?(出示例1)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1.尝试与猜想(分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

  四人小组,仿照引例中的按照表格模式,探讨方法,并把讨论结果综合在表格里,组长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推荐一位组员上台展示成果并分享方法。

  画图法:

  8个头,26只脚

  兔有( )只,鸡有( )只。

  列表法(枚举法):

  兔有( )只,鸡有( )只

  经过同学们的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规律,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以上的方法属于一种猜测和推算的过程,这些方法在对于一些数字简单的题目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数字较大,以上两种方法操作起来就有些难度了,我们能不能用列式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假设与探究

  假设全是鸡

  师:突然传来一阵鞭炮声,兔子们吓得全都用前面两只脚捂住耳朵,站立了起来。这时,兔子和鸡一样只有两只脚站在地上。同学们,听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我们是这样想的:兔子都用2只前脚捂住耳朵,用2只后脚站了起来,这时每一个头就对应着有2只脚站在地上(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鸡头),此时站在地上的脚的个数是8×2=16只。

  师:算式里的8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结果的16只脚是什么的脚?

  生:8表示“假设8个头都是鸡的头”,2表示“每只鸡有2只脚”,16只脚是站在地上的脚。而之前数有26只脚,少了26-16=10只脚,这10只脚是兔子捂耳朵的前脚,而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所以兔子的只数是:10÷2=5只,鸡的个数是:8-5=3只。

  师:“10÷2=5”式中的10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生:10表示兔子抬起捂耳朵的前脚,2表示每只兔子有2只前脚,

  10÷2表示兔子的数量。

  师板书:假设全是鸡:

  脚的总数:8×2=16(只脚)

  少了的脚数:26-16=10(只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脚)

  兔子:10÷2=5(只)

  鸡:8-5=3(只)

  师:以上的方法就是假设法,假设全是鸡,先算出脚的假设总数,然后对比实际总数,再用少了的脚数除以2(4-2=2)就可以算出兔子的数量了。

  假设全是兔

  师:鞭炮声停了,兔子们都把前脚放回到地上,这时所有的鸡看到兔子被鞭炮声吓倒,都笑得站不稳,用两只翅膀撑到地上,变成了鸡好像也有4只脚的样子。你又想到了什么?

  (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再交流)

  生2:我们是这样想的:鸡都把翅膀撑到地上当“脚”了(即可假设8个头都是兔头),这时地上的脚的总数是8×4=32只,但实际上只有26只脚,多出来的“脚”32-26=6只,多出来的这6只“脚”实际上是鸡的翅膀来的,每只鸡有2个翅膀,所以鸡的个数有6÷2=3(只),兔的个数有8-3=5(只)。

  师板书:假设全是兔:

  脚的总数:8×4=32(只脚)

  多了的脚数:32-26=6(只脚)

  一只兔比一只鸡多的脚数:4-2=2(只脚)

  鸡:6÷2=3(只)

  兔子:8-3=5(只)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可以把刚才的这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假设法”——假设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经过这两道题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假设全是鸡,就会先求出兔的只数;假设全是兔,就会先求出鸡的只数。

  设计意图: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兴趣盎然。

  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穿越时空回到1500年前。在一间学堂里,一位先生拿着一本数学名著《孙子算经》,摇头晃脑地读着:“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同学们,你们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几种方法帮帮古代的学生们吗?谁来先翻译一下这个古代数学问题的意思?然后,请各位同学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独立完成后让学生交流,并进行板书汇报、)

  师:对了,这道题的意思就是: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板书的两位同学做得更加精彩。

  试想:古代的人又是怎样解决这类问题的呢?同学们,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设计意图:渗透古代数学思想,适时适地进行思想教育,创设课堂数学文化氛围。

  畅谈收获

  师:今天的课堂学习有趣吗?大家有哪些收获?

  生1:……

  生2:……

  ……

  师:今天,我们通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了用画图、列表和假设的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

  巩固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古时候的解法,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的小结梳理一下几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后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预想到了学生理解方面可能会存在偏差,同课室同事谈到往届学生对鸡兔同笼这类问题的解决途径很是模糊。我有意识细琢磨了一下课堂课堂会出现的情况。于是,课堂上先游戏引导,再通过画图、列表法的展示,学生们一下子眼界开阔,思路瞬间明朗化,直到后面的假设法的出现,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都不难理解了。假设法作为一种基本方法,给学生讲通讲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解决此类问题就足够的。本计划课堂上渗透用方程方法解决问题,由于四年级学生未接触方程和课堂时间关系,未提及这一方法,希望学生们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拓展更多的解决途经。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共编排2个例题。例1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例2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通过这两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运算中去。

  2.“速度”概念和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

  先介绍“速度”概念,再安排含两个小题的例3,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自主概括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积的变化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小节根据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安排了一个例题──例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说理、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并会用数学语言刻画这个规律,感悟函数的思想方法。

  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本节单列一个例题──例5教学估算,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所学乘法知识通过估算的手段解决具体问题。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应依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策略,使估算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所以,例5中围绕“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方案,引导学生对比:“谁的估算比较合适?为什么?”这是教学估算最精要之处。它让学生明白,估算时,在什么情况下应估大些,什么情况下应估小些,才能使估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符合实际需求。通过让学生经历用估算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的估算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放手让学生自主建构笔算乘法的认知结构。

  本学段所学内容,是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扩展和提升。因此,教学时,应密切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发展水平,应为学生提供由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广阔背景。如教学例1、例2、例5时,应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想一想列竖式后,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比较方便合理;想一想如何根据具体情境取因数的近似值,才可能使计算结果既接近准确数又灵活方便。使学生在利用旧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提高乘法笔算、估算的计算技能,提高用乘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笔算乘法的良好认知结构。

  2.注意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本小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即刻画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应将书本上的例题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物体简单运动的常识出发归纳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去解决实际问题。

  3.本小节可用7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例1及下面的“做一做”。

  编写意图:

  (1)精心选择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铺垫。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此,例题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

  (3)多项计算技能交互使用。对于如何计算145×12,教材展示了口算、笔算和用计算器验算三种算法,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口算、估算、笔算、用计算器算等多项计算技能,自主选择合适的算法。

  教学建议:

  (1)让每一位学生经历“145×12”的计算过程。首先请学生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然后尝试列竖式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自己估算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这对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率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看看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反馈时,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45×12”的计算过程。说过程时,应说以下几点: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③最后算什么。学生梳理计算步骤的过程,就是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一般方法的过程,它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有序的进行操作和思考,如何有条理地去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

  对独立尝试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作如下引导:先复习计算“45×12=?”或“145×2=?”,然后再计算“145×12”。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应用本学期学习过的计算工具──计算器。

  (3)例1下面的“做一做”是最基本的练习,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以巩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练习时,应让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可用计算器自行检验。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p.20、2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结合升和毫升的学习安排的实践活动,分“敲敲听听”和“编编唱唱”两个部分。“敲敲听听”让学生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依次:发现不同的容器中倒入同样多的水,可以敲出不同的音;相同的杯里倒入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在此基础上安排“编编唱唱”,让学生选择一组杯子,合理调整各个杯子里水的多少,使之发出不同的音,制成一个“杯琴”;然后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杯琴”敲敲唱唱,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与科学、音乐学科的综合,通过制作、欣赏“杯琴”,使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水、各种容器,敲的小棒等

  教学过程:

  说明:昨天我已经让个别音乐好的学生到自然教室用试管制作了一个杯琴。

  一、请学生介绍“杯琴”

  1、请该生把制作的杯琴亮出来,并分别按顺序敲出“1~7”七个音,在此基础上,再用该杯琴敲出一个简单的乐曲,激发同学的兴趣。

  2、介绍该杯琴的制作过程

  (1)确定水的多少对音高的影响。可分别用装满水的和空的、装一部分水的做一比较,很明显地发现水越多,音越低

  (2)把7个试管依次从多到少地装入适量的水

  (3)敲一敲,并通过调整水的多少来调整音的高低,直到满意

  3、老师补充

  通过刚才的介绍,大家知道了音的高低和同样容器中装的水的多少有关,其实还和不同的容器有关。

  分别请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容器敲一敲。

  当然在敲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选择的材质要能发出比较清脆的声音。

  二、学生分组实验

  1、请每组同学把自己带的容器集中在一起,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制作杯琴。

  没带齐的组也可以到老师处借烧杯等容器。

  2、分组交流

  每组可以用杯琴敲出“1~7”的音,或者可以直接敲出一些简单、熟悉的曲子。

  全班评一评哪组制作的杯琴音质最好,音准最准。

  三、介绍“你知道吗?”

  在玻璃杯里装上不同量的水,杯子里剩下空气的量也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敲出不用的音。有些乐器正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

  说说书上这几样乐器的名字。

  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请大家课后查资料,并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