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9-22 08:21: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作者揭示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深刻道理。

  四、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课外拓展深化主题──学唱歌曲升华感受的教学方法。

  学法:诵读法、体验法、实践法等。

  五、教具准备

  整合远教资源的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板书“春天”)

  过渡语:歌词中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却永远看不见了,她只能——(师板书“触摸”)

  1、理解“触摸”。(用手轻轻地接触)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用过“触摸”?

  2、齐读课题(……)这么重吗?应轻一点,为什么?(……)好,那么我们轻轻地再来一遍。轻轻地读。

  3、过渡: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阻止小女孩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触摸春天》,认识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安静。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如果不能亲眼看见这美好的春天,该多么痛苦,引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避免学生对于“触摸”一词的简单认识,为下一环节作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走近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三、细读课文,走进故事。

  1、课件出示探究问题:

  安静具有怎样的“神奇的灵性”?

  2、研读语句,深化感悟: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①亲身体验:蒙上眼睛,体会看不见的不便、困难与痛苦。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连接,学生从来没有体会过盲人生活的诸多困难与不便。这样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②“很流畅”说明了什么?

  (2)“安静在一处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为什么安静能极其准确地伸向月季花?

  ②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句话!

  (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竟然”、“奇迹”等词语,体会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能准确抓住蝴蝶的出人意料和不可思议。

  ②抓住蝴蝶时安静有什么感受?

  “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安静以前的经历是什么样的?“全新的经历”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和文中语句谈安静的内心感受。

  ③抓住蝴蝶后安静又是怎么做的?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时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怎样是“张望”?安静是个盲人怎么张望?

  过渡语:(师指向窗外)快看!那是什么?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动作理解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用心想象蝴蝶飞走的画面,她向往着飞翔,感受人生的美好。

  ④指导感情朗读。

  3、安静是通过哪些不同的触摸感受春天的?同学们还可以怎样帮助她触摸春天?

  过渡语:同学们想了这么多办法,真棒!我们再看看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却毕业于哈佛大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的英雄。她是怎么感受春天的?

  4、阅读链接:配乐朗读海伦·凯勒的有关文章帮助学生理解。

  5、带着体会,配乐朗读课文改编的小诗。

  6、安静能够触摸的仅仅是春天吗?夏天呢?秋天、冬天呢?

  过渡语:是啊,安静是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①谈谈你对这句话中“谁”的理解。

  ② 小结:小女孩安静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她用自己的心去触摸春天,去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③有谁也曾经用自己的事迹告诉你这样的道理?

  设计意图: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最关键的语句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读中感悟,以读见悟。这样既理解了文中重点句子,体会到了主人公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感情,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四、交流资料,深入情感。

  1、课件依次出示歌手海伦·凯勒、邰丽华、杨光、金晶、雷庆瑶资料。师在音乐中动情导语。

  2、再次出示句子:“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习了课文的基础上,揭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学生在体验、品味这句话的时候,让他们联系实际中的感人故事,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体会生命的价值,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3、小练笔:这些残疾人都如此热爱生命,那我们呢?(学生联系自我说感受。)

  我还有

  邰丽华双耳失聪,我还有灵敏的听力,我要倾听美妙的声音。

  双眼失明,我还有,我要。

  单腿残疾,我还有,我要走遍美丽的世界。

  (1)练写诗歌。

  (2)朗读诗歌。

  五、布置作业,课文延伸。

  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题的板报。

  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六、学唱歌曲《隐形的翅膀》,结课。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其中蕴涵的深意;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

  2、教学难点:运用适当方法体会,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一课时完成教学)

  课前谈话

  1.课前我们先来练练脑子,做一个找反义词的小游戏,准备好了吗?大—小高—矮大胖子—小胖子这些太简单了,换点难的:痛苦—幸福柔软—坚硬光明-黑暗你们喜欢光明还是黑暗?生:光明

  2.咱们同学反映非常灵敏,相信这节一定能上好,好上课。

  (一)读解课题,初读课文。

  1.激情导入,感知课文: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喜欢光明,我们每天都用眼睛感受着光明,可就有这么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看不见湛蓝的天,看不见清澈的水,更看不见但鲜艳的花,他们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对于他们,我们担心、忧虑,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呢?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这就是第17课——《触摸春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样一位盲女孩的心灵。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安静,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触摸春天(板书课题)

  师:来齐读课题。

  师:轻轻的触摸,轻轻地读,好,有感觉,再来一遍

  1、初读课题,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来感受“触摸”,想象你触摸到了什么?(在想象中丰富对“触摸春天”的感性画面,如:我触摸到了一片光滑的嫩叶;我触摸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鸟等。)

  我们沐浴在美丽的春光里了!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把课题读一遍!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对‘触摸春天’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带问题自读课文)

  3、交流对课题的理解,先“自己对自己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根据自读感受,谈多元化理解,如:春天到了,花儿开了,蝴蝶飞来了。蝴蝶代表春天。安静捉住了蝴蝶,所以说,安静“触摸”了春天;触摸是盲女孩对春天的一种感受。她眼睛看不见了,却可以用心去体验春天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这篇课文,老师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每读一遍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哪些内容让老师产生这种感觉呢?同学们用心猜一猜,把猜中的句子划在书上!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动手划出认为重要的语句。)

  1、引导学生读后,交流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阅读的第一直觉,如:“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我不敢相信;“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盲女为什么会走得“很流畅”;“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我觉得不可能……)

  2、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奇迹”。

  将学生找到的不敢相信的句子投影在屏幕中:“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chànɡ),没有一点儿磕( kē )磕绊绊。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指引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 qiǎo )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作者在这里用了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奇迹”呢?

  3、指导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谈自己对课文语句的理解。

  (在学生说感受的同时,联系上下文教学“流畅”、“磕磕绊绊”、“悄然”等词字形和词义;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抓蝴蝶的'经历,感受盲女孩抓住蝴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4、带上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师引读:随着这个奇迹,我们看到了安静第一次来到这个花园的情景——那是一次又一次的磕磕绊绊,甚至一次又一次地摔倒……她只是想拢住一朵花,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误、一次又一次地扑空……可是,她是多爱这里啊!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有一年,终于有一天,终于有一天,那是她人生中的第八个春天,奇迹发生了——(学生接读课文)

  (三)用心品味,体验“灵性”。

  怪不得连作者都感叹道:“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板书:神奇的灵性]那就让我们走进安静的心灵,去感受一下她的“神奇的灵性”吧!

  1、(播放音乐)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安静会对蝴蝶说些什么?

  [老师和着音乐,深情地背诵这个段落。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训练想象与说话,体验安静的内心世界。]

  (学情预设:蝴蝶,你看见过什么花,能告诉我吗?蝴蝶,你翩翩的舞姿,春风也被陶醉了。蝴蝶,你有孩子吗?带着毛毛虫来我家做客吧……)

  2、(出示经过修改的这段话):现在你就是安静,你会怎样说(读)这段话——

  “我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蝴蝶在我的手指间扑腾,我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经历,我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让学生体验内心,训练有感情朗读。

  3、展开想像,进一步“体验”主人公的生活,走进盲人的内心世界。

  安静还会感受到什么?请用“在她手指间,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说话。

  (学情预设:松鼠在她手指间爬动,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桃花在安静的手指间绽放,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小草在她的手指间生长,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蚂蚁在她手指间爬行,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去体验盲女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抓住时机,顺势表达,用心“言传”“意会”。

  这“神奇的灵性”究竟是什么,让双目失明的孩子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拥有这样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联系同组课文《生命,生命》等说出虽然她残疾,但是她珍爱生命;她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她具有永不放弃的精神等。)

  [板书:热爱生活]

  (四)自主朗读,抒发“感动”。

  安静对生活的爱、她神奇的灵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动!自由读最后的两个自然段,选一句让你感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自由读课文,选择令人感动的句子训练有感情朗读,抒发各自的感动。

  教师抓住关键词“许久”、“张望”、“弧线”等,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品味着春光”……

  2、紧扣中心句,体会作者的感动,并理解他发出的感慨。

  幻灯投影: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读着读着,你想到了谁?

  (学情预设:我想到了贝多芬,他虽然耳朵聋了,但是还坚持创作出了世界闻名的曲子《命运》交响乐;我想到了海伦·凯勒,他双眼失明,而且还是个聋哑人,但是她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

  播放幻灯:千手观音、残疾人奥运会镜头

  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

  全班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学到这里,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感慨要抒发!这样吧,大家就用“我有——,我要——”的句式,说出你的心里话!

  (学情预设:我有健全的身体,我要创造美好的生活!我有嘹亮的歌喉,我要大声地歌唱生活!我有灵敏的鼻子,我要追寻春天的气息!我有明亮的眼睛,我要发现世界最美丽的景色!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我要聆听自然界的交响,亲人、朋友们的心声;我还有一颗诗人的心,我要用它描绘生命的春天!)

  2、升华情感,总结全文。

  看得出同学们的感动还在延续,请大家记住,不管将来你在生活中遇到怎样的挫折、困难,记住!我们还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我们要用它来——触摸春天!

  1、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有关热爱生活的事迹资料。

  板书设计:

  触摸春天

  奇迹——神奇的灵性——感动

  (热爱生活)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触摸春天》教学反思04-23

《找春天》教学设计06-02

《春天来了》教学设计04-06

aieiui教学设计 《aieiui》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6-23

课文《找春天》教学设计03-03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优秀06-25

《母鸡》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12-16

《找春天》教学设计 15篇06-12

《麋鹿》教学设计优秀08-28

《乞巧》教学设计优秀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