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20 08:19:5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1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实际,教学中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以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形成为载体,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努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1、认识本文的生字新词,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并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3、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下风光的独特和迷人。

  引导学生亲历“边读边想——边想边读”的学习过程,感受乡下风光的独特和迷人。

  cai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总爱和父母去乡下踏踏青,今天这节课,陈醉云作者也邀请我们陪他一起去乡下走一走,看一看,高兴吗?带着你此时此刻的心情齐读课题。

  1、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难读的词,正音。

  3、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把句子读通顺,尤其是顿号和长句的读法。

  4、再读课文,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1)学习“瓜藤攀爬图”

  (2)理解“别有风趣的装饰”。

  (3)一边想象一边美美的读描写瓜藤攀爬的`段落。

  (4)教师总结本段的学习,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2)学习“鲜花盛开图”

  (1)图文对照学习多音字“冠”的读音和写法。

  (2)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播放课件)。

  (3)思考“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这份美,独特在哪?

  (4)指导朗读。

  3)学习“雨后春笋图”

  (1)在乡下人家的屋后,还有什么?

  (2)给“探”换个词,体会“探”的写作方法。

  (3)指导朗读。

  教师小结:屋前鲜花开,屋后春笋冒,乡下人家简直成了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

  房前屋后的美景你更喜欢哪?快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吧。

  乡下人家的独特与迷人还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就继续随作者到乡下走走,你将会看到更多吸引你的画面。

  板书设计:

  21、乡下人家

  屋前瓜架

  鲜花绽放独特、迷人

  雨后春笋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模板2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意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田园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它用质朴而生动的文字向读者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根据我的了解,我们的学生85%以上从小生活在城里,对乡村生活缺乏了解。学习本文,一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文感悟,学习写法。这一重点确立的依据是本组的编排目的及本文在组内的重要地位。同时,这也是难点,因为我们的孩子住在城市,文中描绘的景与物大多是学生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而文章的语言看似也很平淡,那如何从陌生的景物中、从平淡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重难点,教学时,我以读代讲,通过“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

  1、设计理念。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我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读自悟。读一读喜欢的段落,说一说感兴趣的景色。关注他们情感的生成、个性的体验和生活的联系。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文的教学目标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等要求。所以我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同时进行朗读的.训练,写法的引导,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乡村风光照片;多媒体课件。

  1、引课:播放乡村生活的资料,交流:说说对乡下的了解。

  2、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就是一篇有关“乡村生活”的美文。一起读读题目。

  3、接读课文,给每幅图画起个好听的名字。

  4、师生共同交流,师相机板书。

  5、谈自己对图画的感受。

  6、读课文,找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教师:文中有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这些图画的感受,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能找到吗?

  教师板书:独特迷人的风景。

  (一)问题引领。

  教师:乡下人家有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你认为哪一道风景最独特最迷人,就认真去读一读,画一画重点的词语、句子,和同桌交流交流理由,还可以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学生研读。

  (三)交流(按照学生感兴趣的图画顺序交流)。

  1、瓜藤攀檐图。

  体会动态的美。

  a、教师:请大家读一读第一句话,看看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乡下人家门前的瓜秧生长的很旺盛)。

  教师:从哪儿体会到的?(攀上棚架,爬上屋檐)。

  教师:会读书的学生能把一个句子或一个词语读成一句话,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到的?(攀、爬)。

  b、教师: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动态的美,作者用了两个字,就把画面写活了!

  体会静态的美。

  a、教师:这里农家小院的装饰是什么样的?

  学生:——。

  b、教师:(出示课件)注意变色的字(青、红的、碧绿,课件背景是淡淡的瓜藤攀檐景),再读一读句子,看看你体会到了一种什么美?(色彩的美)。

  学生:——。

  c、教师:同学们,你们乡下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家有没有种瓜?(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儿的画面)。

  谁能结合自己刚才想的,联系课文,再来说一说农家小院这别有风趣的装饰?

  学生:——。

  d、教师:这儿既有自然的、静态的美,还有生机勃勃的、动态的美,想到在屋前搭瓜架的人们,是多么富有创意啊!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一段,我们边听边想象这幅生机盎然的瓜藤攀檐图。

  2、鲜花轮绽图。

  a、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为什么感觉这里最独特、迷人。

  (同时,教师出示课件:鲜花绽放)。

  b、教师:说的真美,鲜花在对你笑呢!

  3、雨后春笋图。

  a、学生:谈体会。

  b、教师:是啊,老师也很喜欢这儿,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课件出示本自然段)看你发现了什么?(课文中的句子为: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课件中改为:成群的从土里长出来,背景为淡淡的竹笋图)。

  c、教师:把“探”换成“长”行吗?为什么?

  教师:作者用了一个“探”字,就让我们感受到春笋生长得那么迅速,像一个个和我们捉迷藏的小娃娃。

  来,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学生:感情朗读。

  d、教师:我看到有的同学脸上都带着陶醉的神情,看来,这么独特迷人的景色,我们还应深深地刻在心中!大家试着背一背,看谁先背下来。

  请一位较好的学生背诵。

  e、教师:有什么好办法能迅速地背下来?

  (边想象画面边背诵、抓住关键的词语……)。

  f、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背一背。

  学生:——。

  学生:齐背诵。

  4、鸡鸭觅食图。

  a、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出示课件,背景是鸡鸭悠然自得觅食的图片)。

  b、是啊,鸡儿觅食鸭戏水,这样的风光确实惹人陶醉。

  5、院落晚餐图。

  a、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b、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c、教师:农家人吃饭都让人有诗的感受,大家闭上眼睛,(师用语言渲染情境:现在,我们就身处乡村夏天的傍晚,这儿真是天高地阔啊!让远处看,看到了吗?天边红红的,再感受一下,那轻轻吹来的,抚摸着我们面颊的……还有从头上飞过的,叽叽喳喳叫着的归巢的……)。

  d、睁开眼睛大家刚才都看到了吗?你有什么感受?

  f、教师: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老师送给大家几句诗,大家一起读一读!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学生:帮诗句找家。

  g、我们把诗送入文中找一个同学读诗句,我们读课文,来感受一下傍晚乡村那天高地阔的自然美!

  教师:太阳渐渐下山了,傍晚悄悄的来临……。

  学生:……(配乐朗读)。

  h、教师:好一幅自然和谐的院落晚餐图啊!

  6、月夜睡梦图。

  教师:(课件,音乐起)乡下人家秋天的夜晚就更美了!天渐渐地暗了,天空中升起一轮皎洁的圆月,银白色的月光洒向大地,辛苦一天的人们要入睡了,这时,纺织娘便唱起歌来:

  生1: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生2: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

  全体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教师:这美妙的歌声伴着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的进入梦乡。

  7、感情升华。

  a、欣赏了刚才的这几幅图画,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b、让我们再一起来读最后一段:作者那由衷的感叹!

  教师:其实,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了,听了这几首古诗,我感受更深,老师填了一首词,朗诵给大家听一听。

  相信,此时,同学们心中的乡村美景已不止文中、诗中的这些,下课后,同学们就作一首小诗,或者填一首词,或者写一段文字来描绘你心中的田园风光。

【乡下人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05-16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09-25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10-09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汇总15篇04-08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4-02

乡下人家教学反思04-11

《乡下人家》教案05-30

《小桥流水人家》的教学设计优秀11-25

《乡下人家》教案汇总六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