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4-09-09 09:17:1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内容:书P46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知识目标:体验“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 难 点:

  重 点 :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

  难 点 :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教具准备:数学练习本(生)、课件(师)

  活动过程:

  一、 切入举偶,谈话导入

  特别喜欢上了咱们小学二年级1班的小朋友们。因为你们聪明、活泼又有礼貌。我想请大家看一部动画片,可同学们要做到:1、积极举手答问;2、听从老师的教导,大家能做到吗?(能)看着同学们这么可爱,真是高兴,现在就带大家去看看这部动画片,大家想看吗?好,请跟我来。

  出示课件,问:

  “今天我们要去看一部什么动画片呢?”

  “奇花岛探迷”

  多媒体:跟画面说:在遥远的大海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有一位老爷爷,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他在岛上养了好多的花。所以许多的人和小动物都喜欢到岛上去玩,那不!今天谁也去了?(小猪)

  咦?小猪怎么不走了?

  二、 对话平台

  温故知新

  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

  生回答。

  师:“表现得好,(多媒体)送你们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吗?”“再来一枝。”

  你看到了什么?数数果实有几个,花朵有几朵?

  生回答。(随机操作课件:果实数为(1)个(3),蝴蝶花数为(2)个(3)。

  “谁会再来说一说这句话?”

  生回答。

  (多媒体)师: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老爷爷想把奇花岛打扮得更加美丽,他想在南边的坡上种上一些花。看,爷爷把坑都挖好了。

  师:大家看看爷爷挖的两排坑数有什么关系呢?

  生:第一排有1个3,第二排就有2个3。

  师:对,我们把第一排个数看作1份,第二排就有这样的2份,所以: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2倍。

  谁再来说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几倍?

  师: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二倍吗?

  生反馈。

  师: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吧!(多媒体)操作课件以示奖励和赞赏。

  师说:如果老爷爷在第2排再挖3个坑,现在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倍”的关系吗?

  生思考,反馈: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

  师:你说得真棒!可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吗?

  生反馈:因为第一排坑数是1个3,第二排坑数是3个3,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生反馈:把第一排坑数看做1份,第二排有这样的3份,所以是第一排的3倍。

  师:想知道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个数的几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排的个数。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真的精彩!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好?

  玩中学

  师:3个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爷爷十分高兴,他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后花园去玩玩。

  师:哟!爷爷后花园门口就有两种漂亮的`花。嘿,这边墙上还有两行字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喇叭花2朵,白玉兰12朵)

  师:过去我们都用O来表示物体,今天我们用一个O代表一朵花,比如:

  喇叭花:OO

  玉兰花:OOOOOOOOOOOO

  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来画一画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绘画,老师巡视。

  生反馈绘画过程和想法。

  师:如果现在请你来圈一圈,你认为应该几个圈一圈?

  生:2个2个圈

  师:好,动手圈一圈吧

  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喇叭花是1个2,玉兰花有6个2,玉兰花是喇叭花的2 倍。

  你能试着写出算式吗?

  生反馈

  生:12÷2=6

  生:12÷6=2

  生:2×6=12

  生:12÷2=6(倍)

  师:现在有4种算式,大家想想哪种才是正确的?

  生:第2种是错误的,他把没有告诉的数字拿来用,列算式一定要用已经知道的数字才可以。

  生:第一种是对的。求谁是谁的几倍用除法。

  生:第3种是错误的。求12是2的几倍就是12里面有()个2,这种题目要用除法。

  师:倍不是单位名称,不能带作单位。师小结并板书: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

  齐读

  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岛上获得了一个关于求谁是谁的几倍的秘密方法。学了这么久,大家想不想玩一个刺激的。现在老师要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吗?

  学中做

  (操作多媒体:)摆花

  老师在第一排摆上2朵花,在第2排摆上2个2朵,请大家说第2排花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并且说出算式。

  老师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摆上12朵,学生说倍数以及算式。

  第一排摆上3朵,如果我想让第二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2倍,我该怎么摆?

  大家看看这两排花下面还有3行字,大家齐读题目:

  把第一排的花朵数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数有这样的()份,所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

  把你想到的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

  反馈。齐读。

  玩中乐

  师:美景欣赏够了,我们来做个拍倍数的游戏好吗?

  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说:老师拍的次数是你的3倍。6÷2=3

  我拍生跟:生说倍数,说算式。

  生生互动。

  做中得(多媒体幻灯)

  1、书中练习P46-47

  2、按ESC退出奇花岛课件,切换到幻灯课件。

  3、填空:

  4、课件出示主题图: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元旦节了,咱们校长和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过得有意义和快乐,决定在那天进行一场文艺演出,瞧!这就是同学们在彩排节目的现场。

  咱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读一读吧。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写算式,说想法。

  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

  三、 活动延伸,知识应用与拓展

  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再估一估长度大约是宽度的几倍。

  这里有一封信,是我们刚才离开奇花岛的时候老爷爷悄悄给我的,他告诉我考验完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大家想听听老爷爷都给我们写什么了吗?

  20xx.10.7于流芳小学2年级1班

  板书:

  牡丹:2朵 1个2

  兰花:8朵 4个2

  兰花是牡丹的4倍。

  果实:3个 1个3

  花朵:6朵 2个3

  花朵是果实的2倍。

  喇叭花:OO

  玉兰花:OOOOOOOOOOOO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倍用除法。

  一个数里有()个另一个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学思路:

  《位置》是学生在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从两个维度)来描述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用两个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数学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因此,本课一开始抓住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先做自我介绍,再比一比谁能把自己介绍得更清楚,让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还能知道你坐在哪里的现实活动中,初步感受位置,激发学习兴趣。

  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位置,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明确我们习惯上怎样来分小组的方法后,先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最后再开展“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变一问一答式教学为全员参与的玩中学,乐中知,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此后,通过填写座位卡并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座位卡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从两个方面(维度)描述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此环节层层相扣,逐步渗透,深化了知识的内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创设活动情境,感受位置

  荷兰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发现电影院座位的排列规律,然后创设实际活动情境,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公民的思想教育。

  4、练习应用

  通过小组讲座如何合理的给小动物分房子,小组合作帮助小蚂蚁设计寻找食物的路线等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和你们一起上课的除了刘老师,还有许多领导和老师,他们很想认识咱班的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吗?怎样介绍能让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还能知道你坐在哪里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并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1、联系班组实际分组情况,明确习惯上的分组方法。

  2、生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

  3、游戏: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请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小朋友根据描述的位置猜测出他的好朋友是谁。

  4、填写、比较座位卡。学生在座位卡上填写好自己的位置后,与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座位卡进行比较、探讨,并从中发现规律:自己与前后的小朋友在同一组,与左右的小朋友在同一个(同一排),进一步明确: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

  (三)创设情间,感受位置

  1、课件出示电影院座位的排列情况。小组讨论并汇报:你发现电影院的座位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让学生在进场找座位的情境中真正掌握找位置的本领。

  3、反馈:通过验票检查学生是否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练习应用

  1、给小动物分房间。(课件出示动物园一角)

  小组讨论:把什么位置的房间分给大象比较合适?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理由充分就应给予给定。)

  2、小组合作设计出帮助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路线。

  这是一个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设计的路线可以有多种,只要各小级能根据小蚂蚁及食物的位置,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就应给予肯定。最后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评选出能让小蚂蚁很快吃到食物的最佳路线,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和什么有关系?(位置)而且我们还能够应用有关位置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说明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很大,你们有决心学好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三、教学评析

  1、联系学生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首先,通过师生谈话,联系学生实际做自我介绍的方式,自然引出课题。其次,联系班级实际,告诉大家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好朋友所在的位置,进一步感受位置,并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说出自己在第几组,又要说出自己在第几个。

  2、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位置。

  首先介绍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创设电影院的情境,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解决到电影院“找座位的方法”这一难点,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发现电影院座位的排列规律,然后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本领。最后,通过课件演示给小动物分房子,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采取适当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理念之一。本节课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多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探讨,尤其是在动物分房时大象到底要分到哪间房,初步体会研究性学习形式。

  建议:

  1、电影院座位排列规律是一个难点,能否多结合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感悟到其规律。

  2、能否结合本节课内容把位置的相对性渗透给学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步骤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2、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位老人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一起争辩。他就走过去问他们争辩什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中午时就距离人远了。另一个小孩则认为正好相反。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伞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和饭钵那样大了,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第二个小孩则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热得像把手伸在热水中一样,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对这个问题,老人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对。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的孔圣人──孔子。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吧!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愠 曾子 三省 罔 殆 女 凋

  2、朗读成诵: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各自练读。

  ⑵ 检查背诵情况。

  3、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其大体意思,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逐章逐句翻译,品味探究。每小组派1—2名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例1:“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讲的是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告诉我们对人要懂得宽容和理解。

  例2: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思考能使学习更深刻。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翻译上或内容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在黑板上汇总,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温故”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是手段,“知新”则是获取新知识,是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而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新发现的人,是不可以为师的。

  五、拓展延伸

  1、再次检查背诵情况。

  2、教师读《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学生从中找出常见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来。

  ⑴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⑵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⑶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

  ⑷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习相远)

  ⑸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会友)

  ⑹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

  ⑺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⑼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言不顺)

  ⑽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

  其他,如:当仁不让;三思而后行;言必信,信必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六、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全文,并把有关成语、格言、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看注释,查工具书,书面翻译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出示鹅的图片。

  你想说什么?你想用你熟悉的哪首诗来赞美它?

  (美丽、洁白)(《鹅》这首诗)

  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 课件出示丰子恺先先生的简介,学生了解。

  二、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一只白鹅)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白鹅的高傲,并说出相应的段落。

  (板书: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3、读自喜欢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白鹅的高傲的。

  4、作者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将白鹅的特点展现出来?

  三、交流讨论

  1、姿态

  (1)学生先说说鹅的姿态,然后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它伸长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你见到这样的“大鸟”你会怎么想?(出示鹅的图片)

  (好大的架子,真是目中无人啊;真是傲气十足啊)

  (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

  2、叫声

  ﹙1﹚ 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

  ﹙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2﹚在什么情况下白鹅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学生可用文中句子回答﹚ ﹙3﹚发挥想象,将鹅拟人化,说出鹅在不同情况中发出叫声时的心态。 见到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你是谁?没有主人允许不准

  进来,快回去! 当篱笆外有人走路时,它会放开喉咙大吼道:外面是谁呀?不许进入我的领地,快走开!

  师:从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让我们感受到了鹅的高傲。再读课文,你还能体会到白鹅有什么特点?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

  3、步态

  (1)请大家小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在这段中,作者如何表现出鹅得高傲的,请把它画下来。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课件出示鹅走路的姿势,净角出场姿势)

  (2)、作者除了写出了鹅的步态,还拿它的老朋友鸭和鹅进行比较,你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3)、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再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4)、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这样写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说明了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

  (板书:对比手法)

  (5)、让我们也来对比的读一读。

  (6)、鹅的步态是如此的高傲,那他站在那里时呢?又是怎样的?高傲吗? (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7)、师质疑:老师不明白了,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读出是喜爱,可从字面上看,作者好象并不喜欢白鹅,师读不喜爱的语气;作者到底对它怀着什么感情?

  (作者对白鹅是一种喜爱的感情。 作者虽然使用的是贬义的词语,但是那是对白鹅的真喜欢。)

  师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引读有关句子。)

  4、吃相

  (1)、自读5-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a.鹅的吃饭,哪些地方使我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吃法有板有眼、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b.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候的?

  (鸡、狗会吃它的东西,站着侍候,一方面防止狗来偷食,一方面方便为其添食)

  师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本文条理清楚,选材得当,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同时我们还明白了,因为作者对白鹅充满了爱意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如此生动的文章。

  四、阅读与练习。

  练笔:请根据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板书设计;

  姿态 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13、白鹅 叫声 厉声呵斥 高傲

  步态 大模大样

  吃相 三眼一板

  作业:

  抄写文中你认为生动有趣的句子。

  2、练笔: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说:它的特点、外形、脾气、以及它是怎样进食的、怎样嬉戏、休息等等。把说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后写下来。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0-31

教学设计方案07-29

教学设计方案(热)08-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8

【通用】教学设计方案11-27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02

(精)教学设计方案09-1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14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9-27

作文教学设计方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