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六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设计理念:
1、《称象》是一篇传统课文,记叙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在七岁时就动脑筋想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课文的重难点均应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学习曹冲称象的方法时教师可利用简单的课件或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教师边分析边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
3、保证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候答时间,指导学生评价各种称象方法的优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4、可采用变序及板块教学,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能正确朗读课文。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的意思。体会“直”的意思。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
二、学习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员们议论的画面。
指名回答:他们在干什么?
板块一:
学生回答:他们在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读,齐读。正音:柱(翘舌音)堵
2、师范写“柱、堵”想想他们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各写三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3、学习板块二。
板块二:
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边看一边议论谁有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
1、那么,官员们想了些那几种办法称象呢?
2、曹操听了反应如何?为什么?(四人小组议论)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直摇头”是什么意思?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随机学习:宰zǎi(书空)说说,“宰”在字典里有几种解释?结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块的再称”想一想,“宰”在这句话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在这里是“杀”的意思。)
2)没有人有力气提起大秤,因为大象太大了。(进行板块一的教学)
板块三:
1、最后,大象的体重知道了吗?是谁想出的办法?
2、学生回答。
3、检查第四段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沉(翘舌音)
2)自由读课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线、搬。想想怎么记住它们?交流汇报。
4)这三个生字,学生各写三个,展示评价。
5)课文中还有几个生字没写过?找找、读读、扩扩词。
板块四:
1、选择自己认为难写的或容易写错的字各抄两个。
2、口头组词:“象、像”、“称、秤”。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同桌互相读课文,正音并学习对方的优点。
第二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
1、官员们提出了那几种称象的方法?
2、曹操为什么直摇头?
板块二:
学习第四段。
1、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怎样说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师出示小黑板,上面写了曹冲说的'办法。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再想想,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3、做实验突破难点
制作了一套操作简便的纸片教具。用硬纸片,剪一头大象,画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条大船,涂上黄色;剪一块梯形,画上灰色石头。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观察为宜。课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头等纸片教具的正面贴上透明胶带。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一边演示.将以上教具逐一贴在黑板上:(1)先贴大船和水面的纸片并让学生注意船身下沉处。(2)再将大象“赶”到船上,将船身下移至适当位置,并在这一次船身的下沉处画线。(3)把大象“赶”上岸,将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装”石头,将船身下移至画线处。然后让学生提问。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 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 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4、学生动手演示。请学生各自准备后让一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动脑,既可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可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三课时
预设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熟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3、朗读指导。
板块二:
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是用四句话说清楚的。你能来复述一下吗?(准备三分钟后在小组中复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全班交流)
2、这四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说,连起来说明了一件事。现在我们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说话。请你们分别用“关”、“洒”、“扫”说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分层练习:用自己的话写写曹冲是如何称象的. 或者:用“关”、“洒”、“扫”写几句话,这几句话连起来说明一件事。
板块三:
齐读课文后完成练习:
一. 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n
( ) ( ) ( )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ng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或意思,在括号里画∨.
1、有的说,得造一杆大枰。
(1)de ( ) (2)dé ( ) (3) děi ( )
2、曹操听了直摇头。
(1) 不弯( ) (2) 把弯由的伸开( )
(3) 爽快( ) (4) 一个劲儿地( )
3、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1)才气( ) (2)只有( )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四、比一比,组词。
官( ) 称( ) 柱( ) 象( )
宫( ) 秤( ) 住( ) 像( )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作者运用毕业、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联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出作者在山中拜访的“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三、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四、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地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将一讲。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识记生字。
2、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悟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激趣引入
小朋友,你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生各抒已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文《小马过河》,看看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同学们边听边想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从学生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识记生字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遇到困难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解决。
2、 火车读词游戏
深浅 拦住 甩甩尾巴 仔细 低下头
3、谁愿意当小老师检查识字情况?(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
1、 猜字游戏
2、 理解课文中不懂得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互帮互学,解决困难,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的识字情况很好,你们能把课文也读这样好
吗?
(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师:谁想到前面展示一下?大家来听,认真倾听别人读书是非常好的习惯。
(指名读书,相互评价。)
师:我们不但认识了生字,还读通了课文,表现的真棒!通过读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论读后的收获。)
预设:
1、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马在妈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实践,终于渡过小河把小麦驮到了磨坊。
2、 小马在去磨房的途中遇到了老牛和松鼠,他们告诉小马的答案不一样。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而小松鼠却说:水深得很哩!昨天,他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了。
3、 妈妈教给了小马做事情应该要多多动脑、多多实践的道理。
、、、、、、
师:你们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读懂了这么多,刚才某某同学说:老牛和小松鼠告诉小马的答案是不一样。你们想一想,老牛和小松鼠说的话对不对?为什么不一样呢?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书。
(学生自由读书,回答问题。)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进行角色朗读。
是: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小马是怎么做的?
生:回家问妈妈。
师:你们觉得他这样做对吗?
展开讨论。
师;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马克服了困难,把麦子驮到了磨房。那小马送完麦子从磨坊回来后,心情怎样?又会对妈妈说什么话呢? 学生展开想象回答问题,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会认真倾听,在互评中提高自己。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使学生的见解得到充分发挥。
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其中情感。
拓展延伸
1、读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能举例说说吗?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论。) 2、复述课文
使学生养成遇事要多动脑筋,要实践好习惯。
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 惯。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 标题(课时)
二、 教学目的
三、 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1、旧课复习(时间)
2、新课内容(时间)
3、新课小结(时间)
四、 作业
五、 教学后记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附件3:参考教案格式
课程教案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教案参考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安排,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为做好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工作,促进教案活动更加规范、有序,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案编写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页上的课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应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时(周学时)、开课时间、适用年级、专业、使用教材、授课教师等信息。
2.教案扉页要求:应填写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设计编写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表达,较为充分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包括:章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与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 在编写教案时应突出以下要点:
第一,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要反映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路、教授知识的
深度、广度、教学层次;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思想素质教育。
第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
极性,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第三,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了解并分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根据课程的重点、难点选定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应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但多媒体课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须按要求编写教案。
第四,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后记是教师对本章节教学效果反映的总结、分析,可
以全面审视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三)教案编写时间要求。
教师编写教案应在上课前完成,其中开学准备周前应编写完成前五周的教案;教学过程中应提前一周编写完成下一周的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琴、丁、真。复习笔画“竖钩”,了解“丁、子”的书写笔顺,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熟读成诵。
3、由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想象夏天和秋天时小溪的景象。
三、教学准备:
1、“琴、丁、真”生字卡片,前鼻韵母“an en in”、音节“yin”的卡片。
2、小溪在春夏秋冬四个不同季节的画面或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二)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已学会了拼音,这节课我们要学课文了。出示图片(小溪);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生:小溪;
师:谁来读这个词语!(小溪)
生:三人;
师:清清的小溪水哗啦哗啦地流着,喜欢吗?跟着老师一同去这条小溪游一游好吗?。
齐读课题;
(三)、感知内容,学习儿歌
1、听,整体感知:
1)过渡:师:仔细听听课文的录音,听后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生听录音;
3)生反馈:
4)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小溪啊!就像魔术师,神奇极了!
2、二读课文,熟悉课文
1)师:想读读课文吗?听清老师要求:(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生指读自由朗读;
3)女孩子检查,男孩子读正确了吗?(相互检查)
4)男孩子做小老师,也来检查。
5)每组一人朗读,全班做小老师;(评价)
3、精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出示冬天和春天时两幅插图,
问: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2)生答:并说明原因;(颜色、季节、特点)
3)师:冬天的小溪结冰了,滑溜溜,太阳一照亮晶晶。真美!喜欢冬天小溪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出示词语:滑溜溜亮晶晶
师:谁会读这两个词语;(生:约三人读)
出示鹅软石,这块鹅软石怎样?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生答)
师:这就叫滑溜溜。能用“滑溜溜鹅软石”说一句完整的话吗?(适时评价)
出示图片:看!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我们可以说亮晶晶的露珠;
还有什么东西也是亮晶晶的?(钻石、水晶、蓝宝石、水滴、星星)
“滑溜溜、亮晶晶”能再说几个和它们相似的词语吗?我会说:明晃晃;
生: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水灵灵、金灿灿、绿莹莹
师总结: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表扬自己。让我们把这两个词语送入课文第一小节,谁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齐读)
4)师过渡:冬去春来,小溪弹琴了,丁冬丁冬,好听吗?喜爱春天小溪的同学站起来。
师:读得真好听,三个生字宝宝也凑着热闹听你们读课文了,你认识他们吗?
生:请小朋友自己学习这三个生字。小喇叭准备;
(1)生自学
(2)反馈,
(3)生当小老师带学。师随机指导
(4)“琴”——什么琴?
师:大王和小王,今天来弹琴,声音真动听。认识这些琴吗?(图片词语,学生开火车朗读)
(5)师:“丁冬”——是象声词,门铃响了什么声音?
生答:“丁冬”;
师:还有什么会发出“丁冬”声音?
生答:
“丁冬丁冬”敲钉子;
敲小碗“丁冬丁冬”,
泉水“丁冬”……)
师:真聪明!象声词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水声:哗啦;打雷声:轰隆隆;啄木鸟:笃笃;小鸡:唧唧;青蛙:呱呱;)
字形:换部首(订、盯、钉、顶)
书写;写三遍;
(6)“真”——
提醒学生中间部分有三横。
小明回答问题正确,老师说,小明真棒;
今天气温40度,妈妈说:天气真热;
得到了一张小奖券,我真开心。
师:春天,小溪弹琴,丁冬丁冬,(生)真好听。
4、指导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1)师:这么美的课文,这么美的小溪,让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美美的`读一读;
2)生自读;
3)师:读得真好听,老师也想读了。
4)谁还愿意来读;(学生个别表演读三至四人)(注意小节之间间隔时间稍长)
5)女生表演读、男生表演读;
6)全班齐读;(能背得请背出)
(四)启发想象,自编儿歌。
1、师:老师陶醉在你们美妙的朗读声中,谢谢你们!带给我美的享受。冬去春来,春去夏至,小溪又是怎么样的?看,这是夏秋两季小溪的部分画面,它有时平静安宁、有时活泼调皮、有时愉悦快乐、有时深思遐想,根据她的特点,选择一个季节,开动你的小脑筋,也编一首儿歌好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学生交流;
(五)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六)、指导书写。
出示田字格中的“丁、子”;观察笔顺;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口头书写。领写员领写;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课前透视:
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二、对话平台,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三、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五、写字(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一、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三、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3、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四、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
五、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六、相关链接:
1、鸟蛋。
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2、鸟类的有关知识。(略)
阅读在线:
《两只小鸟》(略)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7-29
教学设计方案10-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02
教学设计方案(热)08-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8
(精)教学设计方案09-19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4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04
【通用】教学设计方案11-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