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学习体会本文作者人文关怀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人文视角和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
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如何真正尊重一个人的价值,懂得社会环境的建设应由每个人做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出假设性问题:与个你一直崇拜与敬仰,但却没有机会见到的人不期而遇时的心情与行为表现。(请两个同学表演。)
二、学生介绍霍金(预习作业)。
霍金的疾病——卢伽雷氏症,绝症。最后他的身体会象植物一样,只有他的心脏、肺和头脑仍能运行,只有思维仍然是完好的,但不能与外界进行沟通。
霍金的科学成就——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时间简史》,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
总结霍金特点:聪明,残疾,不幸,顽强,有杰出成就,非常著名。
三、我们来看看作者葛剑雄邂逅霍金前、时、后,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要求:学生通过集体朗读、个别诵读,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和关键词语)
提示:充满敬意、震撼、感慨;结合PPT逐层分析。
1、作者为什么会对霍金充满深深的敬意?
提示: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
2、A、当作者邂逅霍金时他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
提示: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周围人的感染,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B、作者为什么会有心灵的震撼?
提示:因为其独特的形象:身躯、目光(极度冷漠、超常魅力:不矛盾,漠视生活艰难)
3、作者为霍金感到庆幸,但之前又说霍金是不幸的,是否矛盾?
提示:不矛盾。阐述的角度不同。
庆幸: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提供了他与外界沟通的可能。他生活在一个个人生活时空得到充分尊重的环境中。
四、拓展:
剑桥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气息,那么,我们有没有注意到周围也有人文关怀的存在,我们如何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1、听听刘翔自己的声音:“前天参加了一天活动,晚上刚到上海,一下飞机就又被请去高庆祝活动,你说说看,谁能够受得了。”(摘自《文汇报》)刘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抱怨道。记者发觉刘翔在讲这番话语时,无奈的眼神中甚至还有些愤怒。“说真的,我根本不想去参加那些庆功活动,有些是躲都躲不掉。”(摘自《文汇报》)这时的刘翔眼神中又流露出满是对于能够过正常人生活的一种渴望,只是这种渴望现在对他已是遥不可及。
2、最近,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辞去了“隆平高科”董事的职务。你如何看待这一事情,请阐述你的观点。
3、20xx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门票,而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请简评这种现象。
由以上种种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人文关怀意识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要从每个人自身做起,努力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创设一种像剑桥一样的人文环境,本文作者也有如此的想法。
五、小结(齐读最后两自然段)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个人价值的可贵,愿世间每个角落都充满人文关怀。
六、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人文关怀(必做)。
2、就“人文关怀”谈谈自己的理解(>=300字)。
附:板书设计
邂逅霍金
葛剑雄
不期而遇
敬意
邂逅 震撼——呆滞 平静 跟随 尊重生活空间
感慨 不幸——身体残疾 人文关怀
幸——科技帮助 尊重个人价值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1)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2)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3)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4)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越()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不()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了,()也()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健康小常识。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2、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介绍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习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都可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通过学习,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文章内容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应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
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想想: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介绍健康小常识,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的健康小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示课题,引入。
二、分组介绍:
1、以四人小组介绍,并记一记笔记。
2、小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绍。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要注意口齿清楚、简明扼要。
2、听别人介绍时要认真、有礼,如有不同意见可作适当的补充。
3、因为每一种“小毛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注意说话要谦虚,不能引起争吵。
四、练习:
整理你本课了解的健康小常识。
补充资料:
①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实在走不动,也应请同学扶着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晕倒,要赶快到阴凉通风处,在太阳穴上涂风油精等。
③上体育课时扭伤了,应先立即用冷水敷,让血凝固,24小时后再用热水敷。
④课间不小心擦伤了,要及时用碘酒或双氧水消毒,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⑤要注意保护视力,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向远处看看,让眼睛作适当的调节。
⑥流鼻血时,不能仰头,而应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举起。
⑦春天的时候不能到外面小摊上乱吃东西,因为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⑧咳嗽时,可用冰糖、贝母炖梨子汤喝;⑨黄瓜和西红柿都很有营养,但两样东西不可以放一起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明要求,研讨习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写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问:1、写什么内容?
2、要求是什么?
二、习作准备:教师介绍。
介绍本次习作在命题上没有任何要求,同学们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学们可以各展其能,写自己特有的想法,写与众不同的经历,写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或事……关键是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让人有新鲜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写好后认真读一读,修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评讲习作。
教学要求:
1、通过评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内容要具体。
2、培养学生修改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提问导入 。
教师介绍:
1、有趣就是有趣味。写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于内心的高兴、激动反映出来,做到乐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既要把事情的全过程,即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么样,一一写清楚,还要把有意义、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3.要认真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文章是否表现出有意义、有趣,事情经过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都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二、抽生读习作,全班评议。
1、是否通顺?完整?
2、内容具体吗?
3、怎样改,提出方法。
三、学生修改习作。
四、抽读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第五六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本单元测试题。
佳作引路:
一天晚饭后
程方
上个星期六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三口在院子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呼拉圈比赛。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比赛开始前,我们先开始抽签。爸爸第1号,妈妈2号,我第3号。别看爸爸已到中年,性子可急啦。一上场,他就匆匆忙忙地拿起呼拉圈往身上套。准备工作还未做妥,就见他把手用劲一甩,呼拉圈转动起来,爸爸腆着肚子,弯着腰,越急越转不下去,越急呼拉圈越不听使唤。三次,总共只转了9下。我和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爸爸不服气地冲着妈妈说:“你比我好不了多少。”(爸爸在呼拉圈比赛中的表现。“腆”“弯”“越……越……”“越……越……”“笑得前仰后合”,写出了比赛的情趣。)
轮到妈妈了。妈妈虽然不像爸爸那样急,但也没有找准窍门,前后左右乱扭身子,呼拉圈一下子快,一下子慢。结果比爸爸稍好一点,共转了14下。爸爸还取笑妈妈:“我说你不行就不行吧!”妈妈说:“呼拉圈这玩艺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容易,这回我算领教了。”(“领教了”点明妈妈受到教育,表现了比赛的意义。)
该我上场了。因为我平时在学校练过,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是腰转动的速度要与呼啦圈的速度同步,所以我不紧张,信心十足。呼拉圈在我身上“唰唰”地飞转起来,十分有节奏,而且姿势十分优美,不时赢得爸、妈的叫好声。爸、妈在一旁数着数,一直数到421。这时,妈妈说:“行了,行了,别转了,你已经赢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停了下来,欢快地跳到爸、妈中间,一边一个吻。(“我”在比赛中的表现。“因为……所以……”再次表现了比赛的意义。)
一家人在欢笑中结束了这次有趣的比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再次写出了比赛的情趣。)
点评:
《一天晚饭后》是写家庭呼拉圈比赛的事。写了爸爸“腆着肚子,弯着腰”转呼拉圈,逗得“我”和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爸爸取笑妈妈。整个比赛都是在“欢笑”声中进行、结束的。写妈妈“算领教了”。写“我”因掌握一定的技巧,所以一直转到421下,表现了这件事的意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都写得很具体。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 理解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 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与x 轴交 点的个数,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 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数y =kx+b (k0)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 =0时,一次函数y =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问题.
2、 新课讲解
例题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 (m )与运动时间t (s )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抛出时的高度,v 0(m/s )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被以40m/s 速度竖直向上抛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那么
(1)h 与t 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
小组交流,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1)h 与t 的关系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为40m/s,小球从地面抛起,所以h 0=0.把v 0,h 0带入上式即可
求出h 与t 的关系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时h为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时是小球没抛时的时间,t=8是小球落地时的时间.
也可以观察图像,从图像上可看到t =8时小球落地.
议一议
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1)每个图像与x 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几个根?解方程验证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的图像y=ax2+bx+c 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分别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两个根0,-2 ;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
(3)从图像和讨论知,二次函数y=x2+2x与x 轴有两个交点(0,0),(-2,0) ,方程x2+2x=0有两个根0,-2;
二次函数y=x2-2x+1的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1,0),方程 x2-2x+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二次函数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结: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焦点.当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时 ,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当y =0时自变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各抛物线是否与x轴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抛物线y=x2-6x+a的顶点在x轴上,则a= ;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3、已知抛物线y=x2-3x+a+1与x轴最多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
4、已知抛物线y=x2+px+q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2,0),(3,0),则p= ,q= .
5. 已知抛物线 y=-2(x+1)2+8 ①求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②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
6、抛物线y=a x2+bx+c(a0)的图象全部在轴下方的条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当小球离开地面2秒和6秒时,高度是6 0 m.
课堂练习 72页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x2, 则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与二次三项式ax2+bx+c及二次函数y=ax2+bx+c这三个二次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3、二次函数y=ax2+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7-29
教学设计方案10-3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1-02
教学设计方案(热)08-26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18
(精)教学设计方案09-19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10-14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0-04
【通用】教学设计方案11-27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5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