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

时间:2024-09-25 16:41:1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1

  我看完了《城南旧事》这本书,里面有几个细节,让我反思回忆。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这篇文章有4大部分,是作者对儿时的回忆,同时也是当时那个社会中一个家庭的缩影。

  在作者的那个年代,处处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并没有完全脱离封建这两个大字,从“我站在门墩上,看着一车又一车要送去枪毙的.人,都是背着手不说话的大学生”,虽然作者只是一个五六年级的小朋友,但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反抗意识不够强烈。后来宋妈的丈夫因为家中贫穷,将自己的女儿卖了出去,只卖了自己能够去花钱,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常见的,妞儿的命运在这文章中由显得十分悲惨,她寄身在养父母家中,找不到自己的亲身父母,还受到养父的毒打,只为了逼迫赚钱给自己花。

  当然,当时的社会生活中也并不是一味的全是负面的,黑暗的,人们在当时都住在一个个胡同里,成天都和朋友们在外玩耍,无拘无束。在当时,一块钱可以在“城南游艺园”玩上一天。然而,如今我们大多数与电脑手机围板,缺少了当时各种有意思的活动,正如作者所说那时感受大的是真正的换了,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看法,我在美好的国庆黄金周里看了三本西湖区推荐给五年级的书,在这三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宝座非《城南旧事》莫数了。

  《城南旧事》中讲了林海音小时候在北京一胡一同发生的事情: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一娘一、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和冬一陽一童年骆驼队。但是我最喜欢的故事还 是惠安馆。

  惠安馆主要讲了:在惠安馆里,住着一位叫秀贞的“疯子”,他在与一位大学生生子后,那位大学生就被警察抓走了。他在家人的被迫下,把女儿小桂子扔到了城根下。英子很同情秀贞,发现了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也发现了他脖颈上的.青记,就带着妞儿去找秀贞。秀贞看到了失踪多年的女儿后,就急忙带着她去寻找父亲,最后却不幸得死在了火车轮下。

  看了这本书后,让我知道了,虽然秀贞为表很像一个疯子,但是“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秀贞的心还 是纯洁善良。英子的慈父,染上了重病,最后还 是逃不了死神的追捕,离开了美丽的人间。这是英子第一次面对生死离别,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件事给她造成了人生中的巨大打击,自己要过着没有父亲疼一爱一的生活。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3

  我在家里拿了一本寒假必读的书《城南旧事》。作者是世界著名的林海音。她是一位快速阅读的作家。我从不厌倦读这本书。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故事总结如下:清晨,宋妈妈过来叫我起床,说完,把我的被子掀开,打了两个喷嚏。我和妈妈和宋妈一起去菜市场,门口有一个惠安馆,妈妈和宋妈妈说这里住着一个疯子,还是个孩子!我见过几次,但宋妈妈和妈妈把我的`手捏紧了,也没怎么说。我一直记得疯子的样子。我又认识了一个叫妞儿的新朋友。我们开心地聊着。我低下头,走到惠安馆门口,原来是疯子,但我并不害怕。

  我和疯子聊了很久,她妈妈来了,从话里听到,疯子叫秀贞。他的父亲又来了,但没有理会。但秀贞叹了口气,还让我帮他把小桂子叫回来。我和秀贞一起看鱼,聊了一会儿,秀贞哭了起来。秀珍从盒子里拿了一件男人穿的大棉袍,把大棉袍放在阳光下,他们又聊了起来。住在惠安馆有一位思康三叔,他有学问。看到小油鸡,就跟它玩。听到秀贞说自己不是自己的,有点紧张。蚕在吐丝。秀贞和我都染了指甲。我在身上拿了两件衣服。我走到五屉柜拿着金手镯,被女孩看见了。秀贞紧紧抱着女孩,以为她是小桂子。后来,我生病了,被父母送往医院。我们到海边看,还看见驴子在那里打滚。爸爸不老了,我也长大了。在冬阳,我小时候看到了骆驼队。 家乡有很多回忆,有很多幸福,童年重临我心中。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4

  读《城南旧事》,我有难以形容的愉悦之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人事景物,让二十一世纪的花季少女动情共鸣,在于纯朴真诚的语言把我和英子的情感联通,让我体会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

  林海音以平淡的文字、真实的情感叙述了英子从女孩变成少女的成长历程。通过英子幼稚的双眼,以一种天真、一种自然,描写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道尽了人世间复杂的情感。英子眼中三十年代的北京南城风光,也恰切的融入字里行间,给我们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书中有淡淡的忧伤,浓浓的诗意,仿佛品着陈年普尔,淡淡的`苦味中却有余香在舌尖缭绕,让人回味无穷。

  全书六个章节,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余韵。我最喜欢《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章。英子的爸爸很喜欢花。花儿已经落了,父亲也因身体不好住院了,英子在这时忽然长大了,明白自己是个小大人儿了。她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书中最后两句话是: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结尾,有对童年逝去的感叹,也有对未来的彷徨与企盼。中华语言的韵味尽在其中。

  朴实超越华丽。平实的语言,优雅的情调,仿若小夜曲,轻轻扣动人心。字里行间的余韵,犹如流动的诗意,让人陶醉,让人忘了自己……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5

  伴随着“洋大人笑”的欢声,伴随着小贩的吆喝声,我来到了小女孩林英子的身旁。

  陪着林英子去惠安馆找秀贞玩儿,陪着林英子去和草地里的男人说话,陪着林英子和兰姨娘逛花灯……

  林英子在一个个故事里不停地长大,六岁、七岁……十二岁。

  每一个故事里,最后的人都离英子而去。“疯子”秀贞、胆小的妞儿、草地里的男人、微笑的兰姨娘、“四眼狗”德先叔……最后,就连最亲爱的爸爸也离英子而去。

  英子童年在北京的生活,快乐又悲伤,悲伤又神秘。

  《惠安馆》就是其中一个故事。

  主人公秀贞,是一个苦命的女人。她惨遭未婚夫抛弃,生下的孩子也被父母狠心丢弃。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年纪轻轻的秀贞疯了。

  当时英子还小,并不知道秀贞的事,就和秀贞成了忘年交。一个偶然,英子认识了妞儿,妞儿是捡来的`孩子。无巧不成书,英子发现妞儿就是秀贞的女儿。秀贞知道后,带着妞儿离开了北京,远走高飞……英子当时神志不清,晕倒了。醒来后,她忘记了妞儿和秀贞……

  北京南边的故事,是那么的有趣,使人忍不住想去那里看看。

【《城南旧事》初二读后感】相关文章: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07-12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03-04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03-01

城南旧事的读书笔记01-21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02-21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5篇)11-06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5篇11-08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精选15篇)02-16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13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