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毛泽东传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毛泽东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毛泽东传读后感 篇1
他住在瑞金西部都山区的一个农舍里,被“软禁”。
一天晚上,朱德部队的一名军官来和毛泽东聊天。他带来了葡萄酒和一只鸡,这确实是那个艰难时期的美食。他们吃了一顿大餐。[47]
在毛泽东的农舍院子里,他们坐在柳条椅上,一口一口地喝着剩下的`酒。当谈话转向回忆过去时,毛泽东叹了口气,对熟悉的军官说:“唉,现在不再是井冈山同志的世界了。”
毛泽东试图回到书中。他随意做了一些笔记和笔记,他写了诗,这是他回归自然的养心胜地,他总是忠于自然。他教警卫们读书。然而,他无法摆脱自己的精神,总是想着美丽山脉之外可怕事件的发展过程。在一个荒凉的时刻,他又生病了。
1934年,毛泽东与瑞金警卫合影。左起:毛泽东、吴光荣、陈昌奉、戴田福。
他的体温高达41度。这次疟疾发作几乎和1929年与死亡搏斗的发作一样严重(尽管博古轻描淡写地说他患有“外交病”)。[48]从8月的一天到9月底,他病得很厉害。除了疟疾,他还患有肠痉挛。他一定想过自己能不能好起来。
傅医生带着药箱来到于都。一天,傅医生给毛泽东带来了一只烤鸡。毛泽东是一个要求不高的病人。他反复说,对他来说,有一个护士就够了,不需要医生。他拒绝接受这只鸡。他有一些专业的东西(有多被迫?有多真诚?)让他不那么愿意接受傅医生的鸡,就像军官的鸡一样。他让傅医生自己吃鸡。[49]
毛泽东刚从傅医生的病床上站起来,恢复了健康。当他9月底离开于都时,他发现这个世界已经破裂了。但混乱也提供了一个不受约束的机会。毛泽东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但他仍然有一张牌要打。他是当时28条布尔什维克路线的“反对派发言人”。
毛泽东传读后感 篇2
《毛泽东传》终于在前天看完了,历时三个月!
看罗斯.特里尔写的这本书的时候,对毛泽东,我们心目中“神”一般的领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感觉到了一个真实存在的人。
我觉得毛泽东首先是思想家,无论是他早期的反传统建立新民主的思想,后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活运用”,一直到后来“”的发动。
其次他是军事战略家,“农村包围城市”,“论持久战”,“进攻与撤退间的迂回战术”,“运动战”,等等,就连我这个对战争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小女子,也知道了这些战术,呵呵!
然后他是一个“蹩脚”的诗人,哈哈!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其实我对诗词没有研究的,对毛的也没有研究。
我还觉的他特别的聪明,其实不能简单的这样说,应该是睿智吧。
我还觉得他有“痞子”气,表现在他的语言上,经常说一些“不文明”话作比喻,但是又特别的恰到好处。
读完这本书后,对于毛泽东,我是又敬佩又遗憾,佩服的方面就不用多说,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他统一全中国就是最伟大的事业了。
遗憾的是“没有成功”。其实我觉得毛泽东发动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所有中国人的道德水平提高,希望每个人都有“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是事与愿违,而且同时也被别人钻了空子,谁知道当时他耳边都是吹得什么风呢?(我觉得只有通过物质刺激才能提高这种觉悟,可是好像毛认为一旦掺杂了物质这一右倾的事物,就变成资本主义了,又要被打倒!唉,所以肯定不可能成功的了。)我是事后诸葛亮,我们都是。
想到的东西很多,可是只写了这些。
我最喜欢毛泽东的地方是:他诙谐的比喻,就是喜欢他说的那些“不文明”的话,哈哈,总是恰到好处,还总是把外国人搞得莫名其妙,真是妙哉!妙哉!
【毛泽东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岳飞传》读后感04-30
拿破仑传读后感06-27
贝多芬传读后感04-28
岳飞传读后感04-28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04-29
《贝多芬传》读后感03-12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5-01
名人传的读后感02-28
呼兰河传读后感08-09